很多年前,福海縣有一個張家村,村裡有一個叫張帥的年輕獵人,他從小就力大無窮。
少年時期有一次看到兩頭牛在田裡打架,一群大人束手無策,張帥毫無懼色,上前將兩頭牛硬生生分開。
張帥不但力氣大,射箭的本事也是一流,有百步穿楊的本領。
張帥最喜歡打獵,別人打獵是為了生計,而他打獵是為了消遣,張帥的父親覺得張帥殺性太重,嚴厲禁止他打獵。
張帥是由父親一個人帶大,他很聽父親的話,自從父親不讓他打獵,他便不再碰弓箭,和其他的年輕人一樣在地裡幹活。
天有不測風雲,在張帥十五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身染重病,自知不久於人世,他將張帥喚到床邊,對他說。
「孩子,你的殺性太重,我死之後你切不可輕易拿起弓箭,不要輕易殺生。因為這跟你的身世有很大關係,你是……」
張帥的父親還沒有說完便咽了氣。
張帥含淚將父親安葬,起初他還是安心種田,由於力氣很大,就算種田同樣是最厲害的一個,可是他並不快樂,他覺得種地太窩囊,他很羨慕那些拿著弓箭進山的獵人。
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都勸張帥不要繼續種地,以他的身手就應該拿起弓箭走進大山。
張帥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會心動,可一想到父親臨終前的話,他便打消了這種念頭。
可張帥卻架不住隔三差五便有人來勸他,他們以各種方式試圖勸說張帥再次拿起弓箭。
時間一長,張帥也覺得父親過於保守,自己不能做愚孝之人,便在大夥的簇擁下再次走進大山。
大夥之所以勸張帥進山是因為他們都不喜歡打獵,打獵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而且由於膽小長期一無所獲。
只要張帥拿起弓箭,那他們就都可以放下弓箭,坐享其成。
有的人會跟著張帥一起進山,張帥只負責打其他人負責撿,還有一些乾脆在村裡等張帥回來直接找他要,反正他一個人也吃不了那麼多。
張帥一開始還有所收斂,對於幼獸和母獸都會手下留情,後來由於太多人都靠他吃飯,他只能放開手腳,將父親的囑託統統拋諸腦後,又變得和原來一樣。
有一次,張帥帶隊進山打獵,在深山中發現一頭體型碩大的野豬,毛皮鋥亮。
同伴都建議張帥不要招惹這頭野豬,以免出現危險。
張帥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打獵只是一種樂趣,而真正的樂趣就是挑戰別人不敢挑戰的事情。
張帥沒有聽從其他人的勸阻,將弓拉滿奮力射出,雖然野豬皮糙肉厚,但受了張帥一箭也讓它受了很重的傷。
野豬受傷後沒有逃跑,暴怒下的野豬奮力向人群衝去,張帥跳了出來,拿出匕首準備跟野豬肉搏,而跟隨張帥一同來的村民早就四散而逃,野豬打量張帥一陣後,調頭逃跑了。
張帥看到到手的獵物逃跑,一個人順著血跡追了上去。
其他人不敢跑得太遠都回到原地等他回來,半個時辰後張帥垂頭喪氣的回來。
看到張帥落魄的樣子,大夥紛紛安慰他,在他們看來野豬跑掉不一定是壞事,要是弄傷了張帥可就糟了,可惜他們不知道讓張帥垂頭喪氣並不是因為野豬逃跑了,而是因為他得知了一個秘密。
張帥順著血跡一直追,終於追到了受傷的野豬,本要取它性命,結果野豬開口說話了。
「你不能殺我,你我本是同族。」
張帥第一次看到野豬竟然會說話,只見野豬幻化成一個黑臉大漢。
黑臉大漢講述了一個秘密。當年,張帥的父親在山中救了一個受傷的女子,一來二去二人產生了感情。
可惜女子並非人類而是一隻山豬成精,當張帥的父親得知這一秘密後,他始終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兩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陌生,女子本想一走了之結果發現自己已經懷有身孕。
這個孩子就是張帥,張帥的母親生下他之後,便將張帥託付給張帥的父親獨自離開。
張帥的父親看著遠去的妻子始終沒有喊出心底那句——你莫走,留下來。
這也是張帥父親一生的痛,他後悔過彷徨過可都無濟於事,他的妻子再也沒有回來。
他只能獨自將張帥撫養長大,當他發現張帥繼承了母親的能力後,他很害怕也很高興,害怕張帥知道自己的身世,高興在他身上看到了妻子的影子,他始終沒有將自己秘密告訴張帥,在他彌留之際他本想告訴張帥,結果天意弄人,還沒來得及說就去世了。
張帥的父親害怕張帥因為濫殺激發出骨子裡的獸性,所以才在臨終前百般叮囑,可惜張帥並沒有聽從他的遺願。
張帥回到家裡,買來了兩壇酒來驗證黑臉大漢的話,只要喝醉他就知道黑臉大漢說的是真是假。
其實他的心裡早已有了答案,因為他的父親從來不讓他沾酒,今天他終於才知道父親不讓他喝酒的原因,是怕他喝醉現了原形。
張帥將自己關在房裡,將兩壇酒一飲而盡,當他看到自己身上開始出現黑色的毛髮,臉型開始發生改變之時他終於得到了答案。
一覺醒來,張帥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此時他做出了決定,他將自己的弓箭折斷,發誓再也不打獵。
遵照父親的遺願一心做一個農夫, 原來他視山上生靈的生命如草芥,自從收起弓箭他才收穫到真正的快樂。
張帥心底的戾氣逐漸消失,動物們開始接受他,常有小鳥圍在他身邊,常有幼獸在他院外轉悠,為了近距離和他們接觸,張帥把家搬到了山裡。
雖然張帥放下了弓箭,卻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快樂。
張帥的故事提醒世人,有時你執著的快樂並不是屬於自己的快樂,而是活成他人眼中的快樂。
追求的幸福並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活成別人希望的幸福。
很多時候只要換一個打開方式就能收穫只屬於自己和家人的快樂和幸福,學會為自己而活才是幸福的起點,活的精不精彩自己說了才算。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所有故事均為虛構,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賽半仙精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