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為何不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原來是因為這三種原因

2020-10-10 十七有話說

大家好,今天十七要和大家說說宮鬥劇中的經典作品《甄嬛傳》。


《甄嬛傳》主要講述了雍正年間,妙齡少女甄嬛通過選秀入宮,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中,她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天真少女逐漸成長為一個步步為營的後宮女人,最終登上權力之巔的故事。

年少時看《甄嬛傳》總會有這樣的疑問「大權在握的甄嬛為何不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繼位,卻讓養子四阿哥繼位呢?」

時隔八年,再看《甄嬛傳》,卻發現這裡面有常人難懂的大智慧,大謀略。

一.做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四阿哥登基後,甄嬛去見了困在景仁宮的皇后。

皇后驚訝地問甄嬛:「你竟不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天下間竟然有你這樣的額娘。」


甄嬛平靜地看著她說:「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先帝生前受了後宮多少算計,連他自己都算不清,哀家可怕極了,將來自己的兒子,會娶上一位像您這樣的皇后,算計得先帝幾乎斷子絕孫。」

是啊,甄嬛一路走來,她看遍了後宮的陰謀詭計,也厭倦了權力的爭奪,所以她此生唯一的願望就是讓自己的兒子遠離陰謀詭計,無憂無慮的過完這輩子。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大概就是這樣吧。

二.讓弘曕認祖歸宗是她能為果郡王做的最後一件事。

甄嬛這輩子最愛的人是誰?無可爭議,是才華橫溢,愛她如命的果郡王。


果郡王曾為了她種了滿園的碧葉荷花,為了她忤逆華妃,為了她在冰天雪地裡躺了一晚上,甚至最後為了她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卻生離死別,這也間接導致甄嬛恨極了皇帝,做夢都想殺了皇上。

果郡王是這世間唯一一個住進她心裡的男人,他愛她,她信他,若不是因為種種誤會,相信他們一定會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新皇登基,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兒子過繼到果郡王一脈,用甄嬛的話說:「他在時,弘曕沒能叫一聲阿瑪,死後總要有兒子陪在身邊。」

她深知自己虧欠果郡王太多了,唯有讓他們兒子認祖歸宗方能彌補自己的遺憾。


新皇心思深,生怕甄嬛聯合大臣奪了他的皇位,所以後來跑到甄嬛面前,用古典故事試探甄嬛,表面看是甄嬛想保住弘曕一條命而選擇把兒子過繼到果郡王一脈,實則是想讓兒子認祖歸宗。

三.四阿哥城府深,適合做皇帝。

四阿哥小時候雖不得皇帝寵愛,卻知道甄嬛受寵,和她接觸準沒錯;甄嬛回宮,他立馬去請安並借祺嬪的事幫甄嬛立威;甄嬛失寵,他不離不棄;還有當他被封為寶親王后,不斷試探甄嬛對皇位的看法......說他沒有野心,實在是不可能。

更何況四阿哥跟在甄嬛身邊多年,憑藉他的細心睿智,怎麼可能沒有發現甄嬛和果郡王的那些貓膩。他之所以不說是因為他深知」甄嬛是他養母,甄嬛若倒,他也會跟著遭殃。


甄嬛是四阿哥的養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哪怕將來六阿哥的身份會再次引來猜疑,但是皇帝會為了自身利益,將這些事情壓下來,所以甄嬛才會大力扶植四阿哥。

四. 立黃口小兒為帝,難以服眾。

在朝堂上,當雍正提出立六阿哥為太子時,張廷玉一眾大臣聯名反對,更有甚者,提出「去母留子」。面對那麼多大臣的反對,甄嬛也很無奈啊。


雍正駕崩,皇位空懸,恆親王料定甄嬛會扶持幼子登位,於是對甄嬛發難:「立黃口小兒,怎能服眾?」雖然慎郡王列舉了許多先輩事例,卻依舊難以堵住悠悠眾口,於是甄嬛說道:「國家大事,深宮婦人如何知曉。」

突然甄嬛話鋒一轉:「先帝既讓本宮掌管六宮,諸位親王就不得不聽本宮一言,先帝聖明,雖然喜愛六阿哥,卻也知主少國疑,一切以國事為重,皇帝有親筆密旨,四阿哥弘曆人品貴重,歷練有成,宜承繼大統,先帝高瞻遠矚,早將親筆密旨黃紙固封,貯於錦匣內,擱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諸位親王大臣可一同前往驗看。」

甄嬛如果立六阿哥為皇帝必然會在朝堂上引發血雨腥風,所有她退而求其次,選擇扶持四阿哥繼位。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無論立四阿哥還是六阿哥為帝她都是不可動搖的聖母皇太后,這盤棋甄嬛贏了,而且贏得相當漂亮,她不愧是後宮最厲害的女人。

相關焦點

  • 甄嬛為何選養子繼位,而不是親兒子?怪不得權傾六宮,是高手
    導語:「甄嬛為何選養子繼位,而不是親兒子?甄嬛的選擇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和孩子。既然如此,甄嬛成功上位時候為何不扶持自己的親生孩子六阿哥成為皇上呢。甄嬛一直以來是知道這件事的,為了給果郡王報仇,甄嬛默許了寧嬪的做法。所以甄嬛知道皇帝命不久矣,弱六阿哥成為太子勢必因為太過於年幼而諸多非議和變故。連自己的性命可能也會不保。在早朝時曾有大臣提出,若真要立六阿哥為儲君的話,必須要去母保子。事後皇帝試探過甄嬛,還透露自己十分中意六阿哥。
  • 長安諾:蕭承睿死後,茗玉為何不同意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原因淚目
    若蕭承睿不在了,將皇位還給蕭承煦也無可厚非,這也是蕭承煦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蕭承睿不答應,他不讓蕭承煦繼位,不讓茗玉有被人染指的機會,不讓自己的江山易主,他要讓自己的兒子登上寶座,還要讓蕭承煦一輩子輔佐,輸得心服口服。
  • 瑛貴人無辜枉死,為何皇上咬定是甄嬛並收回實權?原來是欲蓋彌彰
    首先是瑛貴人進宮的原因,劇裡說是因為皇上看上玉嬈,甄嬛不想讓親妹妹進宮這不就是細作嗎?證據雖然不確鑿,但是根據瑛貴人異乎尋常的言行和一些蛛絲馬跡來看,的確有嫌疑。但是瑛貴人似乎毫不在意,還說了一番貼心的話安慰三阿哥,讓三阿哥覺得自己在這宮裡似乎找到了知己。但是瑛貴人作為三阿哥的庶母,說這些話有些太越界了。
  • 甄嬛傳:魔格見甄嬛殺自己的妻子,為何不當場報仇?甄嬛說出答案
    導語:《甄嬛傳》電視劇中,果郡王與甄嬛在雪山上救了被寒蛇咬傷的魔格一命,而後來的魔格卻恩將仇報,來到皇帝面前索要甄嬛去準格爾和親。貌似魔格的要求很過分,欺人太甚。不但不對救命恩人感恩戴德思圖回報,反而如此羞辱刁難自己的救命恩人,讓人難以接受。實際上,在原著中,魔格的要求卻是合情合理、情有可原的。
  • 甄嬛在滴血認親時,為何偷偷抓住蘇培盛的手?原來太監還有這用處
    原來太監還有這用處」甄嬛傳中,滴血認親是全劇最大的一個戲碼,幾乎可以說劇中沒有殺青的人,都有在這場戲中扮演某個角色。有支持甄嬛反對滴血認親的,也有支持滴血認親的。而在這場戲中,甄嬛前後的情緒可以說把控得很好,讓人很有感覺。
  • 甄嬛傳:皇帝想讓最疼愛的兒子繼位?只是試探而已
    甄嬛懷著身孕回宮的時候,皇帝對甄嬛的喜愛達到了頂點,一方面是自己多年不見甄嬛,甚是想念,另一方面,甄嬛懷有身孕,自己不顧眾人的反對硬是把甄嬛接回宮中,自然是要好好護著,照顧著,皇帝的年紀已經很大了,這老來得子,皇帝也是心疼的緊,生怕甄嬛有一點閃失,失去自己的孩子,皇帝說「咱們的孩子是最有福氣的孩子」可見這孩子未出生就在皇帝心裡有一定分量。
  • 甄嬛傳:魔格見甄嬛殺自己的妻子,為何不當場報仇?
    導語:《甄嬛傳》電視劇中,果郡王與甄嬛在雪山上救了被寒蛇咬傷的魔格一命,而後來的魔格卻恩將仇報,來到皇帝面前索要甄嬛去準格爾和親。貌似魔格的要求很過分,欺人太甚。不但不對救命恩人感恩戴德思圖回報,反而如此羞辱刁難自己的救命恩人,讓人難以接受。
  • 原來這才是蘇培盛倒戈的真正原因,深情只是幌子,甄嬛都被他騙了
    當年甄嬛因為穿純元故衣被皇上禁足,若不是流朱撞死在侍衛的刀上,甄嬛也不知道會怎樣。,太后這才讓芳若姑姑一月去探望一次,皇后才不敢動手,若不是有這些人在,甄嬛怕是在死了。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為了崔槿汐,當時甄嬛設計回宮,槿汐說,蘇培盛不缺金銀財寶,他缺的是感情。自己願意去求蘇培盛,讓他幫忙。蘇培盛對槿汐早有愛慕之心,所以也欣然接受。
  • 雍正去世前為何緊拉黃帶子?原來作用如此大,甄嬛差點小命不保
    雍正去世前為何緊拉黃帶子?原來作用如此大,甄嬛差點小命不保!近些年來,不少宮鬥劇上映,不過要說起最經典的,在大家心裡依然還是《甄嬛傳》。這部劇中的女主角,從一個純真的女子,到最後變成陰險毒辣的女人。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為皇帝,若不是皇室規定,家裡必須有人要參加選秀,甄嬛就不會進宮,更不會成為純元的替身。
  • 甄嬛傳:新皇登基,為何甄嬛能當上太后?看她收養弘曆時說過什麼
    導語:甄嬛傳:新皇登基,為何甄嬛能當上太后?看她收養弘曆時說過什麼甄嬛這一生有不少孩子,除掉兩個沒出娘胎就死掉的孩子,還剩下兩女一男,外加甄嬛收養的四阿哥,這在後宮還是很有福氣的。但很多人就會好奇說,甄嬛明明有六阿哥了,為什麼還要扶持弘曆上位呢?
  • 甄嬛傳:新帝剛登基,為何葉瀾依就割腕自盡?原因甄嬛最清楚
    導語:甄嬛傳:新帝剛登基,為何葉瀾依就割腕自盡?原因甄嬛最清楚!新帝剛登基,為何葉瀾依就割腕自盡?原因甄嬛最清楚!這是因為她愛著果郡王,只要果郡王想要讓她活著,那麼她便活著。在那個時候,她的一生中也就只有果郡王了,再也容不下其他的東西。
  • 甄嬛說宜修永遠是皇后時,宜修為何幾乎崩潰?好歹毒的心腸
    ,宜修為何幾乎崩潰?她用計害死富察貴人的孩子,害死芳貴人的孩子,將華妃和甄嬛踩到自己的腳底……她是皇后,還是太后一直想要維護的烏拉那拉氏的皇后,所以一直不把誰看在眼裡,暗暗謀害。但是她一失足卻成千古恨,栽在了自己的手中。
  • 安陵容為何被封為鸝妃?原來大有深意,背後的原因令人髮指
    2安陵容第一次入宮,參與選秀時,就被夏冬春嘲笑,甄嬛主動幫她解圍,入選後,也是甄嬛接她到自己家裡一起住,然後三人一起進宮結下了姐妹緣分。虧得甄嬛和眉莊真心幫她,今天送這個,明天送那個,讓她的日子不至於過不下去。可她卻嫉妒甄嬛和眉莊要好,嫉妒別人從小長大的情分,人家好心送她東西,她卻認為別人施捨給她的。
  • 甄嬛受次得寵時,太后為何不屑一顧?原來後宮潛規則,還有這講究
    ,太后為何不屑一顧?原來後宮潛規則,還有這講究」在甄嬛傳裡面,太后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她是唯一一個身在後宮卻可以幹預前朝的事情的女人。她也是後宮裡面全心全意維護皇權的人,太后的存在,其實早已經不是為了宮鬥,而是保全皇帝的利益,讓皇帝有一個安穩的後宮。
  • 同樣都是小妾,果郡王出門為何不帶浣碧?原來帶孟靜嫻有這好處
    導語:同樣都是小妾,果郡王出門為何不帶浣碧?原來帶孟靜嫻有這好處果郡王心裡珍愛甄嬛,府裡有兩個側福晉,但甄嬛在心裡依然是永遠抹不去的白月光!浣碧是甄嬛的妹妹,曾經陪在甄嬛身邊,相較於孟靜嫻,浣碧先認識果郡王,可果郡王每次出門吃飯卻從來不帶浣碧!
  • 甄嬛年老後,蘇培盛和槿汐為何再沒出現?這才是古代後宮
    導語:甄嬛年老後,蘇培盛和槿汐為何再沒出現?這才是古代後宮!而槿汐在劇中與蘇培盛結為對食關係,其中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為甄嬛,而蘇培盛在照顧皇上多年,心思聰穎,自然知道自己被利用,卻也心甘情願,這是為何?這是因為甄嬛這個人,他看出甄嬛聰明非常,認為她有站於後宮頂峰的能力,所以才會願意被槿汐利用,為了自己的前程從而站在甄嬛這邊幫助她。
  • 甄嬛在甘露寺受苦時,槿汐為何撮合她和果郡王?原因令人心暖
    導語:「甄嬛在甘露寺時,槿汐為何撮合她和果郡王?原因令人心暖!」在甄嬛傳中,甄嬛進宮之後,遇到兩個人,是她一生一中最重要地兩個人。一個人給了她一生的陪伴和不離不棄,一個人給了她世間上最美好的愛情。這兩個人就是崔瑾汐和果郡王!
  • 如果六阿哥繼位,果郡王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多爾袞」?
    那我們做個簡單的假設,如果皇上沒有殺果郡王,並且最後決定立六阿哥為太子(甄嬛和果郡王的兒子),最後六阿哥繼位,那果郡王會不會成為一個像多爾袞一樣位極人臣的極有權勢的親王,反而打壓皇上自己的那支血脈?當甄嬛決定帶著果郡王的孩子回宮,而果郡王繼續要與甄嬛藕斷絲連的時候,那時候的悲劇可能就已經註定了。包括舒太妃對果郡王要娶皇上的廢妃不僅不反對,反而大力贊成。
  • 甄家女兒名字都帶「玉」字,為何唯獨甄嬛沒有?浣碧永遠想不明白
    可為何唯獨甄嬛就沒有這個「玉」字呢?浣碧永遠想不明白。其實並不全然是因為她想純元皇后,更多的可能是因為,他喜歡甄嬛的身上的那股,不同於其他女人的真實感,他待在甄嬛的身邊跟待在其他女人身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
  • 甄嬛在甘露寺受苦時,槿汐為何甘願獻出自己給蘇培盛?答案很扎心
    導語:「甄嬛在甘露寺受苦時,槿汐為何甘願獻出自己給蘇培盛?對這件事情,崔槿汐是很內疚的,因為崔槿汐是以前純元皇后身邊的婢女,是見過先皇后穿這件衣服的,但是一時想不起來。所以崔槿汐應該覺得,甄嬛穿錯衣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想起來,及時提醒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