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如同一場博弈。有可能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也有可能,一子活,滿盤皆活,扭轉乾坤。
郝帥的套路
實習生們都來找孫奕秋當搭檔,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尋一個比自己弱的人當對手,從而可以突出自己的優勢,郝帥也不例外。對於郝帥來說,重要的是項目本身,而並不在意做項目的人,或者是需要去說服的投資人。
郝帥無疑是優秀的,甚至有一點偏執。應該是從進公司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在用盡一切力量準備著女裝這個項目。之所以會選擇孫奕秋當搭檔,無非就是因為孫奕秋比同期的任何一個人要弱。沒有學歷,沒有經驗,甚至連自信心,都沒有。
合作項目,郝帥可以一次次否決孫奕秋的項目,就是想延時間,等到最後一刻,沒有項目可選的時候,拿出女裝項目,這樣,一切都是他的功勞,跟孫奕秋沒任何關係。可惜的是,孫奕秋受吳恪之點撥,郝帥反被套路。
個人項目,郝帥終於可以拿出自己最想做的項目。作為一個投資人,女裝這個案子,做的確實完美。不論從前期調研,品牌前景、個人意志,發展前景不,都已經達到了完美,郝帥為這個項目的付出,絕對可以讓所有人都欽佩。郝帥博的是,孫奕秋零經驗,在這麼一個完美的項目中,無法說不。因為忽略,郝帥又一次輸了。也正是因為對手是孫奕秋,所以,他可以很正常的說出拒絕的理由:項目是好項目,但是作為投資人,我不懂,所以我拒絕。
孫奕秋的反套路
有高人指點,這點對於一個新人來說,相當重要。能夠利用到資深人士的資源,也算是能力的一種。在跟郝帥的合作中,孫奕秋學習著郝帥的經驗,同時向吳恪之提出一個問題:項目重要,還是人重要。最終,得到了一個很辯證的答案。
銷售的精髓是把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人。再好的產品,如果賣給不適合的人,那也不會得到好效果,甚至於會讓好產品走向被淘汰。
在準備個人項目的時候,郝帥選擇了項目本身,而割裂了人。傾盡心血準備了女裝項目,無疑,項目本身沒有問題,如果放在正式項目裡,說不定也會有啟動的可能。
而,孫奕秋,選擇的下手點,是人。如果說,讓孫奕秋去準備一個可以說服郝帥,或者讓高管們都能信服的項目,在目前這個階段,那是不可能的。孫奕秋很清楚的意識到這點。所以,他選擇的攻克重點在人。合作的過程中,不斷研究著郝帥。大膽的推測一下,孫奕秋想讓郝帥投資的項目,就是郝帥本人。
將人作為項目的本身,來進行投資,雖然大膽,但不是不可能。如果聯繫當下場景,郝帥有那麼一個完美的項目,有經驗,有能力,能承擔,如果,連自己都不投資自己,難道郝帥要再一次將自己否定掉嗎?郝帥之所以這麼努力,就是為了讓所有人看到,自己一定能行,因此,郝帥沒有理由拒絕。
郝帥忽略了孫奕秋,導致自己在兩個人的博弈之中,沒有佔盡上風。而孫奕秋,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機會。開啟人生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