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做一個善良的人,與我們的生活理念到底有沒有衝突,或許各有答案

2020-08-31 沉醉日記

昨天夠忙,連續檢查,上午去下午去的。

發文就晚了些。

鼓搗到晚上近九點才把文章推送出來。

教授應該是從關注的公眾號裡看到我忙完了(我猜的),電我讓我過去,說聊聊天順便再給你提供點素材。

臨出門,把店裡那幾個紙箱子放在了樓梯下,這成了個習慣,第二天早上那個環衛劉大爺就會取走。

以往劉大爺不負責這一片時,我都是放在路口的垃圾桶那兒,一次劉大爺看到了,說你就放你店樓梯那兒吧,我表示了同意。

因為我見到劉大爺打掃衛生時,會整理垃圾桶,把那些稍微值錢的礦泉水瓶還有報紙紙箱子之類的壓扁了紮成捆兒,那些環衛工人大多是來自農村,年齡都已經很大了,我也來自農村,深深懂得這個年齡的他們依然勤儉。

有這樣的接觸,劉大爺對我們店那個位置,打掃的也格外乾淨。

教授貌似今天沒捨得刮鬍子,有那麼幾根長了,略顯突兀。

問我,弟妹怎麼還不回來,這是打算常駐新疆了?

我說,她可想回來,已經連續三次核酸檢測了,而且也開具了篩查檢測未發現異常的證明了,但是我問了新鄭機場那邊,機場方面給出的建議是最好先不要回,因為兩省的大數據行程卡是不互聯的,也就是說新疆可能是綠碼,但是這邊若發現行程卡裡有去過高中風險區的,機場這邊有可能會顯示紅碼。

教授說,那要是紅碼就會麻煩些。

我說,假如我去接機的話,也很麻煩,要申請還要報備,而且審核後需要開的證明也多,挺麻煩的。

教授說,人是喜歡關注焦點、熱點的,就像及時新聞,時效性強的新聞,關注點就會集中,等大家的關注點又被其他的熱點給吸引了,新疆再逐漸清零,就會像北京那次一樣,熱度褪去,就沒人過多關注這些了。

我說,慢慢等吧,一切都會雨過天晴的。

教授聊起了前兩天來諮詢室的一位顧客。

問我,若是你,怎麼看待信佛的?

我說,這也是一種信仰,挺好的啊,起碼內心堅定。

教授說,來諮詢室的是位女性,但是她老公信佛。

我說,起碼不會火車掉道。

教授說,這點的確是,她自己也確信她老公不會,即便是路上看到漂亮的女性,她也可以確信他不會意淫人家,而且他還很有愛心,蚊子咬了也不拍,輕輕的用手扇走,就跟哄孩子一樣的,寶寶你吃飽了就快點走吧。

我問教授,那女的這樣說的?

教授說,她老公還說不要在瓶子裡插鮮花,說一草一木皆有靈性,折斷了就是造孽。

我說,這男的夠虔誠。

教授說,但是女的有些受不了,最近一直失眠。

因為老公吃素,她除了結婚前吃肉,還有偶爾跟同事出去吃飯能吃到肉之外,在家就沒有見過肉長啥樣。

我說,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個沒法評判,但是從營業學角度,全素是不健康的,起碼身體的各項營養攝入是不全的。

教授說,不說人類了,你只看動物世界就會明白,那些善於奔跑力量型的全是肉食動物。

我問教授,你那顧客肯定不是只為了跟你討論吃素和插花吧?

教授說,這世界有太多不為我們知道的事情了,兩口子結婚快五年了,如今剛懷孕。

我說,這不是挺好的嗎,有好多家庭都有不孕的經歷。

教授說,問題不是這些,主要是她們同房都要看時辰兒。而且還節慾,若不是為了懷孕,可能壓根就不會做。

我說,那這有些偏執了。

教授說,現在她們最大的衝突點是什麼,就是醫生建議她要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要多補充蛋白質。

那她老公的意思是?我問。

她老公的意思是必須是胎中素。

我問教授,啥是胎中素?

所謂的胎中素就是整個孕期期間媽媽必須是全程素食,在家,她老公做飯,全是素食,而且沒得選,要是出外和閨蜜一起吃飯,吃飯前必須拍照給他看。

我問,那她失眠是不是因為這個?

教授說,有這一方面的原因,這個還不是主要,她老公對她照顧的可以說是關懷備至了,家裡什麼事也不讓她做,衛生打掃的一塵不染,包括回家後的鞋子都是拿刷子把鞋底仔仔細細的刷一遍,還用一個塑料收納箱那些塵土。

我說,這些可以慢慢溝通的,可以從為孩子健康的角度考慮著手。

教授說,溝通很難,她老公全家都信佛。

我問,那結婚前沒考慮這個?

教授說,她老公人很整潔,也很善良,而且公公婆婆在他們村的口碑很好,她自己也說內心覺得信佛的人比普通人更善良。

我說,你是專家,你應該有更好的開導方法。

教授說,我給她的建議就是也信佛,也吃齋,而且也要念佛。

信仰的衝突是最難調和的,在愛的熱烈的時候,她是可以戰勝信仰衝突的,但是大部分人的愛卻又都是普通的愛,特別是那種不是自由戀愛的,信仰的圍欄不容易突破。

我問教授,這女的應該也信佛。

教授說,是的,信過一段時間,但是總是靜不下心。

我說,那這女的也夠痛苦的。

教授說,從我和她溝通的過程裡來看,她老公應該是從小就被灌輸了信仰,這種根深蒂固是自身環境帶給他的,已經算是流淌在血液裡了的。

我說,信仰是真的很震撼的,這種震撼我深有體會,在我們老家,誰家若有白事兒了,是要行24拜禮,那些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誰上墳不會磕頭?就是不讓磕,他也會。

教授說,這種風俗習慣延續下來基本上是鄉規民約了,大家普遍接受並認同,若是你不會這些,不說會受大家的指責吧,起碼會認為你家裡老輩人沒教育好。

一切都是環境的產物。

我說,的確是,我們村走出來的那些包工頭,老闆們,聽說老家誰誰不在了,無論在外多遠都會趕回來,一是鄉情中那份感情祭奠,還有就是各自的老人還都在農村,將來大家都會……

教授說,你說的這些我都理解,社會需要這種情感維繫的方式。只不過這種鄉土情感維繫的方式和那男的信佛方式多少還有些區別。

教授接著告訴我,那女的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她一直有個擔心,她看了一本書,上面寫人有輪迴報應的,比如誰吃了豬肉,孩子將來長的像豬。

我聽了就笑了,她這有些聳人聽聞了,即便有輪迴報應,我也沒見過哪些孩子長得像的。

她這有些入戲太深了。

教授說,夫妻之間一起生活的久了,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妥協,有可能是女方妥協了男方,也有可能男方妥協了女方,這裡面多少存在著互有包容成分的。

我說,之前,我遇到過一個朋友,她家的情況跟你這位女施主家情況差不多,但是她老公不是信佛,而是有潔癖,拉窗簾都要帶一次性手套,不僅僅這樣要求自己,還要求家人也必須這樣,臨睡覺前,會檢查孩子的牙齒,刷的是否乾淨……

朋友雖說忍無可忍的無奈,但最終也是以逐步妥協收場。

教授說,她老公這些潔癖倒是沒有,就是人很好,做事也本分,不貪不佔的,就是因為信佛這件事,弄得他人緣挺差的,大家吃飯也不好意思喊他,出去玩也不帶他,而且他還較真兒,例如朋友曬吃美味小龍蝦,他就去留言勸人家,不要殺生,會遭報應的。

我說,可能也不是詛咒,應該是心疼那些小生靈吧。

教授說,女顧客問我有沒有可能讓她老公不再信這些?

我問教授,你怎麼給她解釋的?

教授說,這東西是無解的,基本上沒有可能,你也不要試圖去矯正他,因為環境已經造就了他看世界的思維,他可能內心覺得我在向善,你們都是凡夫俗子,會不由自主的拔高自己,看,我是超然世外的……

兩種不同的世俗標準相互較勁下,其實折磨更多的是她自己。

我說,這種不可調和的折磨的確是太痛苦了。

我問教授,你收她的諮詢費了沒?

教授說,看她那種憔悴,說心裡話,真沒打算收。

但是她說了句:隨緣隨喜。

那我就收你100吧。

她驚詫:咋那麼貴?

我也驚詫:做一個善良的人,與我們的生活理念到底沒有衝突?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閱讀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文康泰,善良的人內心有沒有惡?
    雖然他知道,救回哥哥,他就要回到以前的生活,就要繼續為別人而活,可是那是他的哥哥:一個知道弟弟喜歡吃麵,媽媽不帶弟弟去吃,哥哥就說自己愛吃帶弟弟去吃;一個因覺得這個弟弟,是世界上最帥的弟弟,無人能比;一個為了弟弟,學著做個大人的哥哥……雖然這些康泰都不知道,但是他依然救了,僅僅是因為他是哥哥,康泰可以拋棄自己想要的一切自由去救哥哥,你說這是惡嗎?
  • 《做一個善良的人、有好報》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九幾年,我哥的一個朋友!我們叫他劉哥!個兒不高,人特別能說會道,精明極了。八七年我父親開了一家服裝店!也代理名牌西裝。劉哥在我父親的店裡賒了一套西裝,價格大概二千多左右,但就是不願意還錢!每次見了我父親!點頭哈腰的說好多好聽的話!氣的我父親也沒辦法!
  • 《招搖》:教招搖做人要善良的洛明軒,自己到底有沒有善良過?
    招搖秉持著洛明軒教的做人道理,要做一個善良的好人,無條件去救下了被各大門派抓起來的、正準備用酷刑弄死的魔王之子厲塵瀾。既震驚又悲痛的招搖面對這樣結果根本無法消化,明明那人曾經有模有樣地教自己做人要善良啊,為什麼他自己卻不善良?
  • 善良之人,必有福澤
    :一、 我們要有菩薩心腸,幫助眾生想在世間,立於不敗,就要努力修煉你的善良,多做好事,多行善念,多積福積德,人的福報,都是善良的心修來的。生活中,誰都有難處的時候,人生在世,誰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輝煌永久,誰也不可能落魄到頭。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有能力時,多助人一臂之力;有困難時,必有人解燃眉之急。給別人希望,也就是給自己希望;給別人留退路,也就是給自己留後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與人為善活得心安。
  • 《圍城》中的女人們的愛情理念,看看我們周圍有沒這些身影
    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忽而想到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有的人是白月光,有的人是牆上一抹蚊子血,有的人是硃砂痣,有的人是衣服上的米飯粒……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從前有座靈劍山》:生活裡,我們都需要來點這精神
    或許不。王陸在靈劍派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天賦測試。水晶球發出了令人震驚的光芒,引起了長老們的轟動。當他滿心以為一定能夠成為內門弟子的時候,卻被告知說:這是個沒有什麼用的空靈根,雖然是天靈根但卻也是最為無用。
  • 我們生活的宇宙,有沒有可能只是一個程序?(五)
    不時有宇宙誕生和死亡,就好像氣泡一樣,而創造者就是那個不知疲倦地吹著泡泡的孩子。一個泡泡可以和另一個泡泡融合,或者將它嵌套住,甚至只是反射另一個泡泡宇宙內部的景象,這麼一來,自然就有了無窮多個宇宙,以及無窮多個你我。所以,這樣是永遠逃不出去的,你只能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關於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可能的開端、經過以及結果。因果是隨時可以顛倒的,也可以互相映射。
  • 小師妹究竟有沒有愛過令狐衝?答案很悲劇,沒有…
    個人認為嶽林姍對令狐衝從沒有過男女之情,或許這事兒她自己也是到思過崖上的一次意外才得知。當時嶽林姍和令狐衝話不投機,然後嶽林姍也走,令狐衝來留。情急之下,伸手拉住了她的袖子。嶽靈珊怒道:「放手!」說罷,將右手袖子翻起,罩住左膀,厲聲道:「你到底要說什麼?」最後在一旁冷笑。
  • 《小婦人》:為什麼選擇善良?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或許正如書中所說:才華和優雅如果掌握得有分寸,總在一個人的舉止和談吐中被人覺察到,但是無需炫示出來。正像不必把你的帽子、裙子和緞帶一下都穿戴上,為的是讓別人知道你擁有這些東西。歲月悠長,學會在自己的節奏中過好這一生,無需在意他人言語,試著討好自己,做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屆時芳香四溢,才能活的更加從容通透。
  • 《寒夜》|社會文化矛盾下的婆媳衝突
    她的形象讓人同情,也讓人痛恨,就像我們身邊常見的婆婆,她們的遭遇大多是悲劇,然而她們自己也成為了悲劇製造者。她在銀行雖然一直和陳主任關係親密,不過始終沒有越界。曾樹生的形象不是簡單的「受虐小媳婦兒」,也不是表現突出的「反抗者」,更像我們身邊有自己想法,但是也會嘗試忍受婆婆刁難的普通兒媳。她們渴望良好的家庭關係,卻擁有一個「不中用」的丈夫,無力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女人到底喜歡心地善良的男人,還是口齒伶俐的男人?金庸給出答案
    金庸武俠小說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在於對武功和俠義的描寫,還包括愛情。也是金庸要比其他武俠作家要高明的地方,甚至可以說,金庸在愛情方面的描寫絕不輸於任何一個言情小說作家,包括瓊瑤在內。金庸十五部小說,每一部都貫穿了男女之情,男女之間的愛情也是人類社會永遠不變的主題。那么女孩到底是喜歡心地善良而呆頭呆腦的男孩,還是喜歡狡猾多變卻口齒伶俐的男孩呢?
  • (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非常幸運的孩子,他們就讀的學校就像是一座現實版的「霍格沃茲」,馬斯克把他的前五個孩子都送到這裡讀書。雖然沒有神奇魔法,但這裡有「麻瓜世界」的高科技和創造力。校長Joshua Dahn 曾經接受過一次商業媒體採訪,透露了不少有價值的信息,但這個視頻很快在網絡上被刪除。可見,馬斯克並不願意讓這所帶有實驗性質的學校進入公眾的視野。我們多方尋求採訪信源,希望能為大家展示這所學校的獨特模式以及對他的種種思考。即使無法直接接觸這所學校,或許馬斯克打造的學校模式會對我們習慣的教育方式帶來一定的啟發。
  • 民間故事:你身邊,曾經有沒有出現一個,讓你「記憶空白」的人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你身邊,曾經有沒有出現一個,讓你「記憶空白」的人?如果真的沒這麼一個人,那麼自己曾經和她一起做過的事,說過的話,為什麼又記得一清二楚?這個腦海中「記憶空白」的人到底是誰?
  • 甄嬛傳:朧月真的有心機嗎?這些細節告訴你她究竟有沒有撒謊
    那麼,朧月真的有心機嗎?她究竟有沒有撒謊呢?其實要分析這件事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敬妃一直在全心全意地照顧朧月,所以朧月是很聽敬妃話的。從她後續的一些表現可以看出,皇上對她也是寵愛有加的。因此朧月確實是一個有膽量和智慧的姑娘。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他,願世間再沒有下一個「朱朝陽」
    而這,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2朱朝陽有怎樣的性格特徵?剛強、有意志和不屈。在以前的社會理念中,這種性格被認為是很好的,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有不可取之處。因為如果當一個人的生命、心理、或是人格特徵像鋼鐵一樣硬,很容易傷到別人。他在自我防禦的同時,也會對外界構成傷害。
  • 我們生活的宇宙,有沒有可能只是一個程序?(三)
    雖說製作方法都是從雲伺服器裡直接下載的,但也比完全讓智能程序代勞的好——對於注重情感的人類而言,兩者做出來的東西品嘗起來味道肯定不一樣。印象中自從記事起,她就只吃過母親做的飯菜,從沒有吃過父親做的飯菜。
  • 《月亮與六便士》:施特略夫告訴我們,沒有底線的善良要不得
    善良、樂於助人這樣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擁有,但是得有度。我覺得像施特略夫這樣能把不太熟,剛羞辱完自己,轉身又跟自己借錢的乞丐畫家接到家裡伺候的人,也只能活在小說中,拍成電視劇,都活不過三集。俗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慕顏歌在《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中寫道: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一些。
  • 如果世界沒有了愛,怎麼辦?這部劇給了答案
    故事開始於一個舊世界的人,闖入新世界。未來新世界與舊世界之間的衝突是這部劇最佳看點。改編自大師阿道司·赫胥黎的同名小說,總抹不掉人文主義者對社會標準、道德和制度的拷問。新世界的人失去了大部分的情感,他們依賴於一種叫做嗦麻的藥物,保持自己的快樂度。
  • 陳情令214:藍湛,永遠到底有多遠?魏嬰會得到怎樣的答案?
    (蘇小妹/文)「永遠」曾是一個很美好的詞彙。可是後來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永遠變得沒有那麼神聖了。甚至不少人會問「何為永遠?」有人很難過地說:「所謂的永遠,只不過是一瞬間。」還有人說:「我也想知道永遠有多遠。」那麼你呢,你覺得永遠到底有多遠呢?
  • 更重要的是選擇做個善良的人
    而這個開奔馳的男人,不僅沒有跟他計較,反而用一種很江湖氣的方式,&34;砸&34;有人說,真正善良的人,在很多時候在沒做出選擇之前,動作就已經先於語言的。這個男人就是這樣,在正確與善良之間,他選擇了善良。他認為更重要的是選擇做個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