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袁承志:指揮不了千軍萬馬,那就仗劍天涯……

2020-09-18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碧血劍》是金庸先生第二部武俠作品,很多讀者朋友覺得:作為主角袁承志,既沒有繼承父親袁崇煥將軍的風範,馳騁疆場指揮千軍萬馬鐵馬金戈,在處理兒女之事時又忸忸怩怩拖泥帶水……

其實,父親英雄兒好漢,誰不想?!

但是,袁承志就是袁承志,縱使無法指揮千軍萬馬,那就仗劍天涯吧。

袁承志幫助闖王,很多讀者不理解。

袁崇煥被冤殺後,小小的袁承志被父親的舊部朱安國等人的幫助和養育下,才得以成長。

在袁承志可以分辨事非時,朱安國等人把袁崇煥被崇禎帝下令腰斬於市的慘烈場景講給袁承志聽,血氣方剛的袁承志憤怒不已。

俗話說得好:有仇不報非君子。

那麼,崇禎帝是自己的殺父仇人,袁承志加入闖王李自成的義軍,幫助李自成攻入京城,推翻大明王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跟李自成聯手,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崇禎帝!

功夫大成,成為武林盟主的袁承志還是以俠士身份奔走於義軍和江湖之間。

機緣巧合之下,袁承志拜在華山派穆人清門下,盡得功夫真傳。

由於棋藝結緣木桑道長,又得其傾囊相授功夫。

誤打誤撞金蛇郎君,袁承志以其忠厚學到了金蛇郎君的一生絕學!

也正是這三位師傅的絕學,才讓袁承志擁有了高強功夫,馳騁於義軍陣營和奔走於江湖。

當闖王的義軍推翻了崇禎帝的大明王朝後,袁承志才知道義軍已經不是曾經的義軍,於是黯然的離開,仗劍天涯……

「辜負」長平公主的愛,其實袁承志沒有錯。

在《碧血劍》中,很多人認為崇禎帝的女兒長平公主跟袁承志很般配,對於袁承志「辜負」了長平公主的愛既惋惜又無法理解。

其實不然。

長平公主再美再優秀,袁承志當初不知道她的身份喜歡她很正常。

但是,知道長平公主身份後還喜歡她就不正常。

因為,長平公主是袁承志殺父仇人崇禎帝的女兒。

只要跟她在一起,袁承志就會想起冤死的父親。那樣,會幸福嗎?

袁承志無法像他父親一樣指揮千軍萬馬,也無法跟隨義軍徵討天下,這就是袁承志的宿命。

喜歡的人卻無法相守,忘不了的人卻忍痛割愛,這就是袁承志!

相關焦點

  • 碧血劍時代有兩大隱藏高手,武功不在袁承志之下,卻雙雙被人害死
    在《碧血劍》裡面江湖第一高手是華山派的穆人清,他的三個弟子,黃真、歸辛樹還有袁承志都是江湖上的頂尖高手。書中能與他們媲美的只有鐵劍門的木桑道人和師弟玉真子,好像書中的其他名門正派在此時完全沉寂。在最後袁承志已經隱隱約約是天下第一高手,其他人都略遜一籌。其實這個時代還隱藏著兩個絕世高手,武功之高恐怕不在袁承志之下。這個人就是胡一刀的祖先飛天狐狸和他的兒子。
  • 劍客——仗劍走天涯
    李阿秀,家裡門檻高,高到張大俠的脖子那。張大俠,無論怎麼跳,都跳不過去。單相思的苦戀,最讓人傷心難受。張大俠,把這一切都歸於因為自己是一名劍客,雖然劍術不怎麼樣。自古劍客多悲涼,一人一劍,仗劍走天涯。一柄劍兩面刃,一面傷人,一面傷自己。張大俠單相思著李阿秀,作為劍客的代價,心裡不能有牽掛。
  • 袁承志終難承志,兵強馬壯的崇字營為何數月覆滅
    金庸的新修版小說中,碧血劍是改動最大的作品之一,這裡的改動有敗筆也有亮點,敗筆在於袁承志的感情改動,搞了一出真愛是阿九,對青青是責任的狗血瓊瑤劇情。這可謂是很莫名其妙了,之前袁承志一直是以承父親之志為終生所望(這裡且不論歷史上的袁崇煥,金庸是認為袁崇煥是忠臣良將),他作為七省武林盟主,又有建文帝留下的復國寶藏,完全有資本在亂世有所作為,但卻直接選擇跑路,這是很不正常的,因此在新修版碧血劍中,金庸則讓袁承志和清軍大戰,全軍覆沒後,又不願生活在清朝治下,於是選擇遠遁海外。
  • 話說張紀中版《碧血劍》,這符合歷史常規嗎?
    也許編劇是想把《英雄》這部電影中無名先是要刺殺秦始皇,可後來為了天下百姓放棄刺殺的情節套入到《碧血劍》中,以突出體現袁承志的大仁大義和英雄本色,可惜此處卻弄巧成拙,我沒有看到袁承志的狹義本色,想反看到的是他的冷漠無情。
  • 袁承志流亡海外,突然派何鐵手來中原做什麼?與一人一事有關
    袁承志是《碧血劍》中的主角,但到了《鹿鼎記》中,他卻成了一個活在別人記憶裡的邊緣人物。猶記得《碧血劍》的結尾,袁承志眼見李自成殘害兄弟,吳三桂投降清兵,心灰意冷之下,便決定流亡海外。按照袁承志的本意,他是想等到站穩腳跟之後,隨著國內局勢的明了化,而找尋機會返回中原的。
  • 《碧血劍》其實是《鹿鼎記》的前傳,你們看出來了嗎?
    《碧血劍》不如《鹿鼎記》出名,影視劇翻拍次數也遠遠不如《鹿鼎記》,有很多人並不了解《碧血劍》,《碧血劍》只有短短20章,而《鹿鼎記》是它的2.5倍,足足有50章。袁承志《碧血劍》裡出現了大量的歷史真實人物
  • 《碧血劍》:他重建了華山派
    《碧血劍》是金庸寫的第二部小說,連載版中對於華山派祖師是這麼寫的:這時啞巴已把香案放好,那老人取出一幅畫,畫上繪的是一位儒生,神態飄逸如仙,那老人點了香火燭,恭恭敬敬的磕了頭,然後對袁承志道:「這是咱們華山派的開山祖師爺,你過來磕頭。」
  • 真相恐怕只有一個,百年後被袁承志發現
    一、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間一場醉「有心栽花花不開明朝經歷276年,取中間值來算,所以《碧血劍》大概在《笑傲江湖》一百多年後(《碧血劍》大概發生於公元1643年左右)。那麼令狐衝的去向與百餘年後《碧血劍》中的袁承志有何聯繫呢?有,因為一幅畫。
  • 夢回大宋:我一個隴西張家少爺眼中,仗劍走天涯少年俠客夢的破碎
    古龍小說中陸小鳳的機智聰明、西門吹雪的冷血無情,金庸小說中郭靖黃蓉的為國為民、陳近南的捨生取義,總能讓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懷抱著俠之大者的夢想希望仗劍天涯。這時候看到武師父的我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終於我找到自己喜歡的了,那就是習武。於是我的課程就與弟弟有了區別,弟弟是整天泡在學堂裡面念那些枯燥無味的書,而我就開始變成了上午去學堂學習,下午開始練武術,雖然父親不說讓我成為一個文武全才,但是估計他也不希望我不懂禮儀,於是這樣的我成了家裡面的一個異類。
  • 連載版碧血劍、鹿鼎記獨有的七個設定
    金庸的十五小說中,以清朝為背景的多達六部,分別是《鹿鼎記》《連城訣》《鴛鴦刀》《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再加上明末清初背景的《碧血劍》,共有七部,在金庸三次大修改中,這七部屬於情節改動較少的,由於《碧血劍》和《鹿鼎記》可以當前後作看待,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連載版《碧血劍》和《鹿鼎記
  • 矯矯金蛇劍,翩翩美少年:袁承志武功定位
    碧血劍第一高手的有力競爭者袁承志【不敢亂使金蛇劍法和木桑所授功夫】,前者【究未十分純熟】,後者對方似所深知,招招使的儘是華山派本門劍法。金蛇劍本來鋒銳絕倫,無堅不摧,但玉真子的拂塵塵絲柔軟,毫不受力,竟削它不斷。金蛇劍與拂塵招術變幻,勁風鼓蕩,崇政殿四周巨燭忽明忽暗。
  • 看金庸老爺子的《碧血劍》|學會溫青青的三大戀愛技巧
    圖源網絡|侵刪《碧血劍》相比起「射鵰三部曲」和《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來說名氣要小一些,江湖氣息也會弱一點07年版《碧血劍》一、不能只是默默付出,要讓他身邊人都誇「好這時,她會使些小性子,讓袁承志來哄她。而不是假裝大度,讓這件事就這樣靜悄悄地過去,從而變成心頭梗著的一根刺。這樣從源頭上讓袁承志知道她的在乎與不滿,徹底斷了袁承志心裡的那點悸動。 不過,在大事面前,溫青青就儼然是一副「賢德妻子」的模樣,完全就是名花解語的典範了。
  • 碧血劍十大高手武功排行,木桑道長排行第四
    ,而且因為下棋總是輸給袁承志導致他將本門的功夫已經全部教給了袁承志。因為他教出來的兩個徒弟的品行有些問題,而且歸辛樹主見並不多。況且武功方面不光比不上木桑,甚至不如師弟袁承志。6.只不過通過他不費力氣破解溫家五老的陣法來看,他的功力應該是不在何鐵手之下的。7.
  • 《碧血劍》之夏青青:靠道德綁架搶來的愛情,是否能夠天長地久?
    如果要評「金庸小說中最讓人討厭的女性角色」,《碧血劍》中的夏青青必定榜上有名,甚至可能「榮登榜首」。這部作品不太受讀者歡迎,男女主角都難辭其咎,尤其夏青青更要背大鍋。其實單看文學性,我覺得夏青青比袁承志塑造得還要豐滿一點。袁家公子雖貴為主角,但就像個薄薄的紙片人,自身形象十分模糊。
  • 《碧血劍》在哪種情況下,才能成就至死不渝的愛情?
    金蛇郎君夏雪宜最先是以一具骸骨出現在主角袁承志面前,不過,就算他早已死去,從他處理自己身後事的周密行為中,都可以看出他生前是個什麼人——他是位工於心計、智力超群的武林奇人,袁承志的師父穆人清曾說他因為袁承志是夏雪宜的隔世弟子,起先讀者以為他像是「獨孤求敗」這類的人物(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中從未露面但只要是武俠迷就知其名的絕頂高手),僅僅起到給主角提高武功的作用,之後再不會出現,其實不然,夏雪宜這個「死人」是《碧血劍》中的隱形主人公,他就像是《蝴蝶夢》中的呂蓓卡,時時影響著主角袁承志。
  •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翻開金庸武俠小說,你心裡是否也曾有個江湖夢
    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上了高中之後,在學校門口的舊書店中有各種武俠小說,每當周末自己就跑到舊書店,一站就是半天,又先後看了《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神鵰俠侶》、《連城訣》、《俠客行》等作品,因為常到書店看書,好多次都被店主驅逐,因為書店藏書都是舊書,通過收集舊書轉賣營業,去的次數多了,店主心裡不喜
  • 《碧血劍》中絕色尊貴的阿九:有喜有悲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
    很多人評價阿九都是說,是一個悲劇的人物,我一直覺得不太準確。阿九的一生就是印證了那句話:「我們都是來紅塵中歷練的。」這樣的人生才更像是現實中人的一生,有苦有樂,而且苦多於樂。 阿九在金庸筆下也是貫穿了兩部作品,在《鹿鼎記》當中是以一個高雅絕色的中年尼姑的身份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