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時代有兩大隱藏高手,武功不在袁承志之下,卻雙雙被人害死

2020-11-17 古史新談

在《碧血劍》裡面江湖第一高手是華山派的穆人清,他的三個弟子,黃真、歸辛樹還有袁承志都是江湖上的頂尖高手。書中能與他們媲美的只有鐵劍門的木桑道人和師弟玉真子,好像書中的其他名門正派在此時完全沉寂。

在最後袁承志已經隱隱約約是天下第一高手,其他人都略遜一籌。其實這個時代還隱藏著兩個絕世高手,武功之高恐怕不在袁承志之下。這個人就是胡一刀的祖先飛天狐狸和他的兒子。

我們都知道李自成起義後,籠絡了不少武林高手,當年派去追殺紅娘子到華山派的武林人士看起來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李自成身邊也是有著絕頂高手的。胡、苗、範、田四大侍衛就是這樣的角色。

其中胡一刀的祖先飛天狐狸武功最高,從後來苗若蘭和寶樹的描述來看,遠超其他三人,武功已經達到了江湖絕頂高手的地步。從他留下的胡家刀法,讓胡家屢次出現頂尖高手來看,也可以印證他的武功之不凡。

胡一刀時代苗人鳳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幾十年來真的未逢一敗,只是和胡一刀打成平手,可見胡家武功確實是當世絕頂。由此也可知飛天狐狸的武功之高,絕對是天下頂尖水平,和袁承志比起來恐怕也是不相伯仲,勝負未知。

可是這樣的絕頂高手,卻被三個義弟給害死了,確切地說是因誤會而謀殺了。飛天狐狸為了救李自成,殺了一個和李自成樣貌相似的人,然後假裝投敵,想蠱惑吳三桂造反再創造機會。

叫化公公怕他再施毒手,猛出一拳,正中他的胸膛。這一拳使的是重手法,力道驚人,那義兄『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忽地提起左掌,擊在船舷之上,只擊得木屑紛飛,船舷缺了一塊。他苦笑道:『我雖受重傷,要殺你們,仍是易如反掌。但你們是我好兄弟,我怎捨得啊!』「那三人一齊退在船梢,並肩而立,防他暴起傷人。那義兄嘆道:『今日之事,千萬不可洩漏。若是給我兒子知道,你們三個不是他的對手。我當自刎而死,以免你們負個戕害義兄的惡名。』說著抽出單刀,在頸中一割,一交俯跌下去。

結果他的三位義弟誤認為飛天狐狸賣主求榮,而且他們三人武功太低,害怕不是對手,根本不等飛天狐狸解釋就突然暗算,痛下殺手。飛天狐狸本來臨死反擊,完全可以殺掉三人,又覺得他們也是無心之舉,又害怕兒子找他們報仇,就自盡身亡了。

飛天狐狸的兒子雖然出現得很少,但是從書中描述來看,武功還超過父親。他一人獨闖幾百人的會場,告訴了三人真相。三人得知真相,最後愧疚之下憤然自盡。

因為三人自盡得太匆忙,根本沒有解釋,大家都不知道原委。反而認定是胡家的人用詭計害死的。

20的年後,三家的後人帶著大批武林高手找到了病重的飛天狐狸的兒子,他無力抗拒,最後被逼自盡。父子兩代都被害死,而後就開始了長達百年的相互仇殺。

寶樹又道:「這苗範田三家後代,二十餘年後終於找到了那姓胡的兒子。那時他正身患重病,當被三家逼得自殺。從此四家後人輾轉報復,百餘年來,沒一家的子孫能得善終。我自己就親眼見過這四家後人一場驚心動魄的惡鬥。」

飛天狐狸和兒子都達到了當世頂尖水準,飛天狐狸的兒子從幾百名高手中逼死三位叔叔,從容退去,比喬峰從聚賢莊還要從容得多。這是因為他們家傳絕技有一門飛天神行的輕功,厲害無比,飛天狐狸和兒子就像是學了凌波微步的弱版喬峰。

從武功和身法都不比袁承志差,如果交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可惜胡家父子忠義無雙,卻雙雙慘死,實在令人唏噓。

相關焦點

  • 碧血劍十大高手武功排行,木桑道長排行第四
    袁崇煥的遺孤,但是這個大將軍之子卻在書中被寫作了江湖俠士,雖然金庸本人說袁承志是缺少郭靖那種俠氣的,畢竟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逃避。因為他教出來的兩個徒弟的品行有些問題,而且歸辛樹主見並不多。況且武功方面不光比不上木桑,甚至不如師弟袁承志。6.
  • 矯矯金蛇劍,翩翩美少年:袁承志武功定位
    袁承志作為《碧血劍》的主角,他的在碧血末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手,到了《鹿鼎記》成為天下第一高手,他與大部分金書主角不同,屬於九十級出山,一路碾壓打怪,能遇到稱之為對手的也不過歸辛樹、玉真子寥寥幾人,他的武功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南京戰歸辛樹第二階段,盛京戰玉真子
  • 《碧血劍》袁承志:指揮不了千軍萬馬,那就仗劍天涯……
    《碧血劍》是金庸先生第二部武俠作品,很多讀者朋友覺得:作為主角袁承志俗話說得好:有仇不報非君子。那麼,崇禎帝是自己的殺父仇人,袁承志加入闖王李自成的義軍,幫助李自成攻入京城,推翻大明王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跟李自成聯手,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崇禎帝!
  • 袁承志終難承志,兵強馬壯的崇字營為何數月覆滅
    這可謂是很莫名其妙了,之前袁承志一直是以承父親之志為終生所望(這裡且不論歷史上的袁崇煥,金庸是認為袁崇煥是忠臣良將),他作為七省武林盟主,又有建文帝留下的復國寶藏,完全有資本在亂世有所作為,但卻直接選擇跑路,這是很不正常的,因此在新修版碧血劍中,金庸則讓袁承志和清軍大戰,全軍覆沒後,又不願生活在清朝治下,於是選擇遠遁海外。
  • 碧血與鹿鼎最強的兩個門派:壟斷絕頂高手,三代弟子勝過大幫幫主
    在碧血劍與鹿鼎記中,江湖格局不同於的金庸許多小說,金庸的多數小說以少林、武當(或者丐幫)領袖武林,但少林也好,武當也罷,在這個兩個時代風光都被華山派和鐵劍門所奪走,這兩個門派有多強呢?碧血劍時代活著的頂尖高手,穆人清、木桑、玉真子、袁承志、歸辛樹,三個出自華山派,兩個出自鐵劍門。
  • 連載版碧血劍、鹿鼎記獨有的七個設定
    金庸的十五小說中,以清朝為背景的多達六部,分別是《鹿鼎記》《連城訣》《鴛鴦刀》《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再加上明末清初背景的《碧血劍》,共有七部,在金庸三次大修改中,這七部屬於情節改動較少的,由於《碧血劍》和《鹿鼎記》可以當前後作看待,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連載版《碧血劍》和《鹿鼎記
  • 鹿鼎記中的11位絕頂高手武功排行榜:第1名和第2名的差距不大
    袁承志在鹿鼎記中沒有真正出場過,所以不算。第1名:洪安通《鹿鼎記》中的第一高手,武功登峰造極。洪安通擊敗頂尖高手桑結的過程是很輕鬆的,可以說是氣定神閒,佔據壓倒性優勢。第2名:歸辛樹歸辛樹的武功修為很可能不在洪安通之下。但畢竟年老血衰,在實戰中,尤其是生死相搏時,恐怕會不如洪安通。
  • 從年代來看金庸每部小說的最強高手,金庸武學真的是越來越弱嗎?
    書中明確指明:《射鵰》中的第一高手歐陽鋒神智逆練九陰真經,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但歐陽鋒的武功在《神鵰》中僅能與洪七公打平。而《神鵰》末的郭靖、楊過、周伯通的武功無疑是超過了《神鵰》中期就已過世的歐陽鋒。因此《神鵰》的武功對比《射鵰》是大有進步的。
  • 武俠劇中未得師父真傳卻成強者的十大高手,令狐衝第九,聶風第三
    在武俠劇中有很多的師徒,想要拜一個名師是很困難,而想要得師父的真傳更是難上加難。偏偏武俠劇中有一類高手很特殊,沒有得到師父的真傳,卻成為了絕世高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武俠劇中未得師父真傳的絕世高手。10袁承志出自:碧血劍袁承志被送上華山做了穆人清的弟子,穆人清號稱神劍仙猿猴,穆人清對於袁承志倒也是很用心,把混元功、混元掌、鐵指訣、破玉訣、伏虎掌法等都傳授給了袁承志
  • 真相恐怕只有一個,百年後被袁承志發現
    」左冷禪、任我行一生都在為一統江湖而努力,可笑的是,二人機關算盡,卻還是算不過老天爺,落得個功敗垂成的下場,而令狐衝一心想要與師妹成親,一心想著喝酒,結果卻無意間完成了江湖大業,他化解了五嶽劍派的陰謀,瓦解了日月神教的內部統治,又得到少林方證大師與武當衝虛道長的認可,且愛人任盈盈手下一大批高手均尊他號令,所以《笑傲江湖》結尾,真正一統江湖之人其實是令狐衝這個人。
  • 倚天中最被忽略的幾大高手,武功都不在四大法王之下
    在這個過程中,武當與峨眉創立,成鼎足之勢,武學也開始大進,到了倚天時代,一流高手已經達到了幾十位,今天就來講講倚天中容易被忽略的幾大高手。說到倚天中的高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武當七俠,四大法王等人,其實倚天中有四個人出現很少,甚至完全可以說是龍套角色,武功卻絲毫不輸於四大法王
  • 朝堂之內臥虎藏龍:金書中大清用以抗衡主角團的高手
    金書中清代是武林和朝廷對抗最多的一代,武林和清廷的鬥爭貫穿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雙狐以及短篇的鴛鴦刀也是在反清的背景之下。對比下與大遼的鬥爭只有天龍八部,與大金的鬥爭只有射鵰英雄傳,與蒙古的鬥爭亦只有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兩部書,相較之下就少得多了。本文來盤點一下大清朝廷的高手。
  • 武俠劇中的5大戰力天花板,完虐反派卻不出手
    金庸武俠主角大多有奇遇,最終成為頂級高手之一,但是舉世無敵者,少之又少。比如《天龍八部》的段譽虛竹,雖然一路奇遇不斷,最終也成為了最頂級的高手,但卻只能說是頂級高手,算不得無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穆人清是《碧血劍》的天花板。華山派的掌門,江湖人稱「神劍仙猿」,輕功劍法無一不絕頂。培養了三個弟子,大徒弟「銅筆鐵算盤」黃真,二徒弟「神拳無敵」歸辛樹,三徒弟主角「金蛇王」袁承志。三個徒弟,無一不是江湖上的頂級高手!由此可見穆人清的武功之高。而這部戲的反派玉真子,十六年前被穆人清趕出中原,苦練十六年後又跑回來,結果又被袁承志打敗。
  • 五絕的江湖時代是否有更強的隱藏高手?答案是否定的
    ,這期間世上難道沒有隱藏高手嗎?【得了書的千方百計躲避,但追奪的人有這麼許許多多,總是放不過他】。那陰謀詭計,硬搶軟騙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書使了多少。周伯通道:「不錯。【後來事情越鬧越大,連全真教教主、桃花島主黃老邪、丐幫的洪幫主這些大高手也插上手了】。
  • 袁承志流亡海外,突然派何鐵手來中原做什麼?與一人一事有關
    袁承志是《碧血劍》中的主角,但到了《鹿鼎記》中,他卻成了一個活在別人記憶裡的邊緣人物。猶記得《碧血劍》的結尾,袁承志眼見李自成殘害兄弟,吳三桂投降清兵,心灰意冷之下,便決定流亡海外。按照袁承志的本意,他是想等到站穩腳跟之後,隨著國內局勢的明了化,而找尋機會返回中原的。
  • 《碧血劍》:他重建了華山派
    風清揚本是劍宗高手,比嶽不群還大一輩。當年風清揚被氣宗騙到江南成婚,回來後發現劍宗和氣宗發生了大火併,因為自己不在場,所以劍宗慘遭失敗,死傷慘重。(《碧血劍》連載版第三回)此時金庸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寫出一部叫做《笑傲江湖》的小說,所以這裡對華山派開山祖師並沒有過多的描寫。
  • 此三人最有可能前途無量,但是英年早逝,只有第一位有望成為大俠
    金庸先生一生創作了14部小說,締造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在他的武俠世界中有豪氣幹雲的大俠,也有卑鄙無恥的小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就像古龍所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江湖,就不可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挨刀,那麼在金庸筆下,有哪幾個前途無量但卻提前死去的人物?
  • 鹿鼎記十大高手武功排行,神尼第二,雙兒倒數第一
    九難可以說是書中最可愛但是卻也最悲慘的一個角色了,可愛的是年輕時候偷偷喜歡和袁承志得歸辛樹歸辛樹在碧血劍中的武功可沒有現在這樣高,可見這麼多年的精進還是有效果的但是和碧血劍中一樣的是歸辛樹在鹿鼎記中出場的時候同樣是有些反派氣質的,為了兒子歸鍾可以說付出極多。4.
  • 武俠劇中未得師父真傳卻成強者的九大高手,半天月上榜,聶風第三
    在武俠劇中強者輩出,而其中師徒組合是十分常見的,師父傳授弟子武功秘籍,助他成為高手。不過在武俠劇中有一類強者卻很特殊,他們明明有師父,卻沒有得到師父傳授真傳武學,靠著自己的奇遇和機緣得到神功,成為絕世高手。
  • 《碧血劍》其實是《鹿鼎記》的前傳,你們看出來了嗎?
    《碧血劍》不如《鹿鼎記》出名,影視劇翻拍次數也遠遠不如《鹿鼎記》,有很多人並不了解《碧血劍》,《碧血劍》只有短短20章,而《鹿鼎記》是它的2.5倍,足足有50章。袁承志《碧血劍》裡出現了大量的歷史真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