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上登基,大他19歲的保姆要出宮,他不允「朕要封她為妃」

2020-08-11 愛物語


本故事已由作者:君子端方,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愛物語」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


1

這幾日雨下的厲害,宮婢房裡塌溼了一大塊,好巧不巧,偏偏都漏在我床鋪上。

同我一同在孫太后宮裡伺候、平日裡姐妹相稱的丹桂只看了我一眼,便移開了目光。

為著一樁未定下來的差事,她竟然連話都不願同我講了。

這差事便是給東宮的太子當保姆。

若是他父皇還在,那這差事自然是風光無限。可惜他親徵瓦剌大敗,人也被扣在了那蠻夷之地。

孫太后同朝中大臣又立郕王為帝,也就是說,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太子朱見深的親叔叔,而他親叔叔,並不缺兒子。

人人都說,就算有祖母孫太后坐鎮,這太子之位保住也難。更何況,如今的太子,不過只有兩歲,能否成人都是未知數。

我輕輕嘆一口氣,去將自己被褥挪在草墊上。

翌日天晴,太后娘娘的旨意也下來了,命我去東宮伺候太子。

同鄉李順將我拉到僻靜無人地,偷偷告訴我,丹桂使了錢,教女官在太后娘娘面前一力贊我溫柔賢慧,定能照顧好太子起居,由此把我選了上去。

他神色憤憤,頗有些替我不平之色。

「丹桂心氣高,太子那裡自然清冷了些,我已經想好了,去了太子那裡之後便認真伺候。等太子成人,若是能……那以多年伺候的情分,我便求一個恩寵出宮。若是不能,新帝即位,或是哪裡又發了水災旱災,免不了又有放出宮女的建請,我攢了這些年的銀錢,到那時才算是使在了刀刃上。」

李順嘆氣,「難為你一心一意還想著出宮。」

我衝他笑笑,將早做好的一雙鞋送他,拿著收拾好的衣物去了太子宮殿。

……

景泰三年,四歲的太子被廢為沂王。

他的父皇早已回京,名義上為太上皇,實則幽閉南宮,連基本的吃穿都無法保證,日子很不好過。

沂王雖然年幼,但皇家子嗣早熟,他對於降臨在自己身上的命運,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更何況,如今的太子、只比他大四個月的堂兄,還時常過來瞧他。

小小的人兒,在周圍伺候人的攛掇下,對沂王懷揣著惡意。他會將桌面上的糕點掃落到地,會上手搶奪沂王腰間的香囊——

向來乖巧沉默的沂王卻不肯撒手,我本來跪在地上,急忙膝行過去,只好幫忙鬆開沂王的手指,將香囊交給太子。

沂王不能得罪他。

趾高氣揚的太子並非真心喜歡這香囊,他有的是更好的、更精緻的物件。所以他很快厭倦了它,隨手將它扔在了地上,與跟隨著他的內侍漫不經心的從上頭踩過。

太子走後,我忙去看沂王,他的手指因為剛才的爭搶有些紅,我忙替他呼呼。

沂王抬起頭來看我,瞳仁點漆似的,伸手指著滿是塵埃的香囊,「姐姐,那是你給我做的。」

我心裡某處便一疼,將他擁在懷裡,安慰他,「我再給你做,做一個更好的。」

他在我懷中無聲的流淚,我能做什麼呢?

我只能緩緩拍著他的後背,安慰他,「等我們沂王長大了,日子就好了。」

我只能這樣說。

雖然我並不知道頂著廢太子的頭銜,前路上等著的,還會有多少風雨。

他在外界的冷遇中一點一點的長大,我亦在他的長大裡青春不再。

出宮的念頭仍然在我的心頭不曾散去,不知我的父母如今境況如何,我是山東諸城人,父親是一名縣衙掾吏,只是命運無常,因親屬犯法而受到株連,舉家發配至霸州。

但即使現在有了宮女恩放的旨意,我也沒有銀錢打點出宮。沂王的境遇不比太上皇好到哪去,他的份例總是不能按時送來,即使送來了,也必定不是原樣。

我攢下的錢便這樣一點點貼補出去。

這樣艱難的歲月,一直持續了七年。

天順元年,太上皇復位,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以謀逆罪處死。皇帝廢為郕王,以戾為諡,親王之禮葬於西山。

沂王復立太子,年僅九歲。

2

李順送來一枚銅鏡,恭喜我說,「紅葉,你總算是熬出頭來了。」

我接過銅鏡,信手一朝,鏡中人的眼角已經有了一道淺淺細紋。

這七年中,李順對我多有照拂,他勸我說,「出宮有什麼好的,你父母在霸州生死不知,憑著你與太子的多年情分,得一個品級高些的女官並不是難事,何苦要巴巴出宮?」

這便是我與李順的不同之處。

我想了想,告訴他,「明日內藏庫的大人會來拜見太子,我將這枚銅鏡擺在顯眼之處。太子一向細心,他應該也記得,從前你幫我變賣女紅的事。」

李順嘴巴張了張,隨即露出真心笑意來。

世間之事,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送走李順後,我便回房休息。如今東宮不缺伺候的內侍宮婢,我陡然清閒下來。

到了夜裡,我去伺候太子安歇。

如今正是八月,殿內擺放了眾多冰盆,絲絲滲著涼意,不再需要我替他打扇。

他問,「尚膳監送來的螃蟹,你可吃了?我特意給你留的,還有那蘇葉湯。」

我輕輕一笑,「奴婢吃了,可是殿下,至此一次,以後您萬萬不能這麼做了。」

他側過身來拉我的手,「你在我身邊多年,幾個螃蟹有什麼吃不得。日後但凡我得了好東西,都分你一半。」

我不由抿唇,「奴婢心領了。」

他攥著我的手不肯鬆開,直到他沉沉睡去,我慢慢把手抽出來。

周貴妃的敲打言猶在耳,她是太子生母,隨皇上一起幽閉南宮,如今為著太子同她的生疏,屢次敲打於我。

可他們母子之間的隔閡,並非是我從中作梗。

在太子最需要人庇佑的時刻,他的生身父母不在身邊。如今境況轉好,他也不可能像尋常孩童一樣,對父母滿懷孺慕之情,雖然恭敬,卻總少了一份親熱。

天順八年正月,皇上駕崩,十六歲的太子即位,次年改元成化。

我看著太子由蹣跚學步到總角孩童,一廢一立,最終登上帝王寶座,成為了執掌天下的男人。

很多年前,我同李順講過的,那沒有明言的話,終於真切發生。

「若是太子能登基,以多年伺候的情分,便可以求一個恩典出宮。」

我跪在昔日的太子、如今年輕的帝王面前,說出了我的心願。

他高高坐在上首,面容平靜地聽我講完,而後一口拒絕:「朕不允。」

我是他相伴多年的保姆,可我也是一個女人。我隱約猜想到了這句不允背後的含義。

他年紀尚幼時,會在私下無人時叫我姐姐,隨著年歲漸長,這句姐姐再不肯叫,而他,亦不像其他人那樣,叫我一聲紅葉。

他叫我貞兒。我姓萬,貞兒是我的本名。

我跪伏在地,好一會兒,我才重新找回了我自己的聲音,「奴婢四歲入宮,在深宮裡已度過三十一個春秋,請您恩赦奴婢出宮,讓奴婢去霸州同父母團聚,日後嫁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正頭娘子。無論奴婢在哪裡,都將感念皇恩之浩蕩。」

一個茶盞猛然碎在地上!

明黃的顏色在我眼前極快的一閃,他已蹲下身來,扼住我的肩膀,雙目對視間,他一字一頓,「朕不讓你走,你就不準走!你不再是朕的保姆,朕要你入後宮,從前在東宮什麼樣,日後依然什麼樣!」

皇上登基,大他19歲的保姆要出宮,他不允「朕要封她為妃」。

他終於向我展露皇權的威嚴,我怔住。隨即,他欺身覆上我唇。

十六歲的帝王,三十五歲的保姆,在男人輾轉索取之中,我向出現偏差了的命運繳械投降。

他現在離不開我,而我,也無法割捨下他。

這些年的歲月,已經深深鐫刻進我的骨血。它不一定是愛情,但一定是我的真情。

3

我被封為了萬妃,面對周太后的責問,皇上一力承擔下來,甚至搬出了東宮裡的冷寂歲月,一條條、一件件,他都記得那樣真切。

皇上待我很好。

他實現了昔日「凡有好的東西,都分我一半」的允諾。在外人的眼裡,我是名副其實的盛寵。

這一切落在吳皇后眼裡,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她是一個驕傲的女人,可這份驕傲並不能幫助她同皇上琴瑟和鳴。

在一次循例的拜見中,我失手打碎了瓷器,她以失儀為由,命人將我杖責。

從前做宮女的時候,也挨過掌事女官的教訓,那時不過是抽幾記耳光,今日成了妃子,反要接受杖責。

杖責是件很屈辱的刑罰,須得去衣受杖。

一仗下去,我覺得腰臀之間就已經失去了知覺。

皇后處的宮人紛紛站在簷下,竊議著看我受刑。

不知不覺間,我的眼淚蘊滿了眼眶,滴落在面前的塵土裡。

我趴在長凳上,死死咬住下唇,不肯讓自己叫出聲來。

皇后閒步至我跟前,在板子落下的間隙裡滿意一笑,低聲說:「板子打在身上,一定很痛。皇上再寵你又怎樣,皇妃與皇后、妾與妻的差別就在這了。」

一瞬間,肉體的痛楚再次襲來。

我終於不甘,憤怒的情緒佔據了我全部的思維:「我是皇妃不假,可您的皇后之位也不見得穩當!」

吳皇后揚手便是一記耳光,冷笑道:「好一張利嘴,我敬你年紀大些,你居然倚老賣起老來,給我繼續打!」

這場打讓我臥床幾近半月。

皇上來看我時,我以帕遮面,不肯讓他看見我憔悴模樣。

有一點吳皇后沒有說錯,比起後宮鮮妍明媚的眾人,我實在老了太多。

皇上大怒,「這個刁婦,竟然如此待你!父皇本定王氏為後,若不是牛玉令她在太后複選,豈能讓她今日這般放肆!」

數日後,皇上便下旨廢后。

吳皇后處在風位上不過月餘,此舉自然議論紛紛,未過多久,他又立王氏為後。

王皇后性情平和,甚少為難於我。

後宮中的其他人有了前車之鑑,一時間無人觸我鋒芒。我所憑藉的一切,便是帝王之寵。

後宮粉黛三千人,三千寵愛於一身。

因著我的關係,在霸州的父母也有了周到的安排,得知他們身體平安,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可我懸著的心,始終不曾落下。

很多事情,我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我開始恐懼,皇上對我的寵愛源於多年相伴的情誼,可若有一天,情誼淡去,我將如何自處?大明朝代代有寵妃,可寵妃的結局,卻並不美好。

或許滿天神佛終於聽見了我的祈禱,我懷孕了。最開心的莫過於皇上。

夜裡我們二人共枕而眠,他摸著我尚且平坦的小腹,「這是朕第一個孩子,朕要親自教養他。若是個男孩,朕就立他為太子,若是個女兒,就讓她當大明朝最珍貴的掌珠。」

我握緊他的手,「無論是男是女,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

或許是我的話讓皇上又想起了當年的歲月,他擁緊我,「貞兒,幸好有你。」

4

成化二年的正月,在皇上的期待中,我誕下一子。

他長得很像皇上,看著襁褓中的嬰兒,我不禁想,等他長到兩歲時,會不會同那時的皇上生的一模一樣呢?

因著誕育子嗣之功,我被封為貴妃。

但為人母的幸福並沒有持續太久,上天對我太過殘忍,將我的兒子帶離了他的父皇與母妃。

在逐漸昏暗的天色裡,我坐在窗前,西側的天空被火燒雲染成一片觸目驚心。

我拍著兒子漸漸冰涼的身體,低聲對他說,「你瞧,那邊的雲彩多好看。」

他本可以享受到人間一切極致的快樂,可現在,他連哭都不能哭一聲,甚至他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來得及擁有。

最終皇上將兒子從我懷中抱出交給內侍,他死死環住我,告訴我,「我們還會再有子嗣。」

在夜幕中,我終於失聲痛哭。那一刻,我像一個瘋婦。

皇上是天下之主,後宮中皆是他的嬪妃,他將會有很多的子嗣,而我,只擁有一個,就是我死了的兒子。

我死死攥住他的衣袖,「我們還會再有兒子?」

在我的質詢中,我從他的眼光裡讀懂了他的憐惜,「我會命太醫好好替你療養,我們一定還會有孩子的。」

我拼命搖頭,隨即眼前一黑,身體不能自制的向後仰去。

此後數年,我始終未有身孕。

我生育之時傷了身體,況且年歲漸長,無法再孕育子嗣。

朝中大臣數次上書,要皇上溥恩澤以廣繼嗣,均被皇上搪塞以內事為由,搪塞回去。

皇上身體康健,後宮嬪妃眾多,聽不見嬰兒啼哭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

凡是御幸有身者,翌日我暗中送了一碗補身藥去。

那不是補身藥,而是絕子湯。只是我命內侍送去,又有誰敢得罪於我,不肯服下湯劑?

如今的我,徹底成為了氣焰囂張的寵妃,早就不再是皇后殿外、被剝去衣衫打板子的萬妃了,而那個規行矩步、儉省銀錢的紅葉,遙遠的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

皇上的貼身衣物如今仍然出於我手,縱使朝中事務繁多,他都要來陪我用膳,即使我有時會有逾制之嫌,他都毫不介意。

有時我看著他,心中不禁恍惚,絕子湯的事情,他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但只要我想起我那不曾長大的兒子,便又會硬起心腸。

我的兒子不能得到的東西,別人也不能得到。

我依然不遺餘力的打擊著每一個潛在的對手。

內侍錢能、汪直等人漸漸成為了我的幫手,昔日的同鄉李順曾經勸過我,昔日的紅葉或許可以聽從勸告,今日的萬貴妃卻是不能。

我同故人,到底是漸行漸遠。

……

5

成化十一年的時候,後宮中又多了一位皇子。

內侍張敏在替皇上櫛發時告訴皇上,他有一子尚在人間,潛養西內,如今已經六歲。

皇上的高興寫在臉上,他要親自去西內接出皇子。

成化初年時,皇上面對大臣對於後宮無子的詰責,尚能搪塞。

如今光陰荏苒,後宮之中無所出已經成為朝野上下共同的心病。

我聽完內侍的稟報之後勃然大怒。

皇子的生母是內藏庫的宮人紀氏,一個偶然的機會,皇上寵幸了她,而我並不知情。等我知悉後,紀氏已經身懷有孕。

我命宮人打掉她的胎兒,宮人回稟我說紀氏腹痛,已移居樂安堂。

卻想不到,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這幫宮女內侍居然敢弄鬼,還有冷宮之中的吳氏廢后,居然也摻和了進來,偷偷著養育一個皇子!

皇上喜愛這個孩子,夜裡同我說:「這孩子長得極為像我。」

他大概忘了,多年前,他曾短暫擁有過的那個孩子,長得亦是極像他。

在暗夜裡,我掐緊手指,保養得當的長甲掙的青白一片。

因著這個孩子的緣故,紀氏移居永壽宮,皇上數次召見於她。

六月裡的某日,我在長街上看見了這孩子,穿著赭色小袍子,頭髮極長,親熱的依偎在紀氏身邊。

他們身邊居然還站了一位老熟人,正是李順。

紀氏看見我極為惶恐,身邊的小兒感知到了母親的情緒,居然上前一步,擋在了他母親的身前。

我坐在輦上冷笑,想起他二人之間的關係來。

紀氏是內藏庫的宮人,而李順,當初正是我幫他進入內藏庫任職。

紀氏大著膽子告退,我從他母子二人漸遠的背影上收回視線,問底下的李順,「你早就知道了?」

李順沉默。

我諷刺一笑,昔日他能幫我,今日自然可以幫扶紀氏,我不該有此一問。

我正欲吩咐宮人起輦時,李順終於開口。

他同樣不再年輕,聲音裡帶了歲月的滄桑,「貴妃娘娘,您從前說過一句話,人下的時候,要將自己當人。那人上的時候呢?」

他不再說話。我抬手,宮人起輦,兩側深紅的宮牆漸漸後退,我是什麼時候說的這句話,我已經全然不記得了。

他的意思我明白,人下的時候,要將自己當人。人上的時候,自然是要將別人當人。我盯著自己的指尖發怔,覺得一張臉木木的。

而就在這個六月裡,紀氏死了。

人人都疑心是我幹的。周太后索性將紀氏之子抱到了她的仁壽殿。

皇上是否也懷疑我呢?我不知道。

我不再向皇上寵幸過的嬪妃送避子湯,我自己也說不清緣由,只覺得午夜夢回之時,身上蓋著的錦被寒意森森。

或許成化二年,我失去的不僅是我十月懷胎的骨肉,還有我餘下的人生。

6

後宮的孩子漸漸多了起來。皇上再不必為子嗣之事困擾。

我可以看出,他真正卸下了心頭重擔。他對我依然很寵愛,即使是有子嗣傍身的嬪妃都不敢得罪於我。

我開始有了白髮。

開始時,梳頭的宮女會在清晨梳發時替我小心拔掉而不讓我發覺,可後來,白髮的數量越來越多,她再也不法不讓我知曉。

我坐在銅鏡之前問她:「我是不是很老?」

宮女小心著措辭,「怎麼會,娘娘華色猶濃。」

這話說得動聽,可是這並不是一句真話。

從未有過的疲累包圍了我,而昔日我用過的內侍都曾私下勸我向皇上進言,改立太子。

如今的太子是紀氏之子。

宮宴之上,我曾賜食於他,眾目睽睽之下,他以腹飽為由拒絕進食,我又賜羹湯一道,他乾脆直言,「兒臣擔心有毒,不敢食用。」

我拂袖而去。

後來皇上寬慰我說,「他年幼喪母,想得偏了也是有的。」

他未必是想偏,而是切切實實覺得,是我害死了紀氏。

我也知道,皇上一定不會易儲。

紀氏之子屢經波折,皇上只要看見他,便會想起曾被郕王世子欺壓、被宮人冷待的自己,又怎麼會不加憐惜?更何況,這孩子實在是聰明伶俐。

成化二十三年的春天,桃花開得爛漫。

我染病在床,命宮人將所有的窗子都打開,讓我能看見外間絢爛。

我從前也生過病,人在富貴中久了,病啊災啊也比從前多些。但這一次,我知道,我熬不過去了。

皇上放下朝政來陪我,我告訴他,「如果我們的孩子還在,今年就二十一歲了。」

他不忍看我,要我好好養病。

我將枕邊未做完的香囊遞給他,「當時太子搶了您的,奴婢允諾過,要再做一個。誰知道後來竟生生拖了這些年。現在怕是也來不及了。」

他笑著落下淚來,「貞兒,朕等著你身體好了,再給朕做十個八個。」

我搖了搖頭,「來不及了。有些話,我現在不說便沒機會說了。從前後宮之所以無子,是我命人向承寵的妃嬪送上絕子湯。後來,我也知道錯了,只一件,昔日我雖然想殺掉紀氏肚裡的孩子,但她的死,並非出自我之手。」

眼前男人的影像漸漸模糊,我覺察出眼皮的沉重來。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個冷寂的東宮。

年幼的太子撲到我的懷裡,「紅葉姐姐,他們說,我父皇再也出不來了。」

我心疼地拍拍他的背脊,「太子莫怕,奴婢會一直陪著您的。」

我喃喃道:「奴婢、奴婢會一直陪著您……」

伸向男人的那隻手最終無力垂下,滿室哭聲宣告了結局。

同年九月,皇上病逝。宮人檢視身體,懷中有兩香囊,一者尚未完工,一者歲月侵蝕,由針法來看,皆出於同一人之手。(作品名:《寵冠六宮》)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相關焦點

  • 故事:皇上封我為貴妃卻從不來看我,多年後才知我進宮是為當質子
    1「聽說皇上新寵了一位蘇貴人,連著三天宿在她宮裡。」黎妃邊嗑瓜子,邊分享八卦。皇上登基不到三年,後宮只有皇后、黎妃、平妃、青嬪、瑾貴人、林常在、宋答應。當然,還有本宮——雪貴妃。本宮善妒,在宮裡是出了名。一聽說皇上有了新寵,立刻想著法子去找茬。雖然皇上本來也不寵我,但以往姐妹們都不得寵,也各自相安無事。
  • 故事:她是伴君多年的皇后,剛入宮的新人小產,皇上「你拿命賠」
    他握著我的手,輕輕點了頭,我身處少女綺麗的夢裡,幻想著哪一天與他一同登上京師的朱雀樓,做他唯一的意中人。2安瑾瑜封后那天,是大楚一百二十一年七月初七,正是宜嫁宜娶的大吉之日,又是七夕節。李洵淵成功攻入大陳王城,登基成為新帝,我眼睜睜看著他牽著安瑾瑜的手登上朱雀樓。
  • 小說:「懇求皇上賜我一死,放過我女兒!」「朕要她生不如死。」
    今天是新皇登基的日子,宮人們紛紛去了前殿候著。應雪桃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瘦弱的身軀瑟瑟發抖:「母后,父皇他……是不是不在了?」王皇后披散著長發,面容無比憔悴。前殿的禮樂聲結束了,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去見先皇了。只是她還放心不下,懷中年僅十六歲的小女兒。寢宮的門被人推開,凜冽的寒風湧了進來。
  • 故事:寵妃孩子沒了,皇上冤枉我摻紅花,我在冷宮裡立誓讓他好看
    宮裡人人都等著看我的笑話,他們以為我的人生就此結束了,可他們不曉得,我曲嘉卿的人生才剛剛開始。1大楚二百二十四年,皇帝在回宮路上被叛軍謀殺,李思立被齊太妃扶持為太子,這一年,他才四歲。我比他小一歲,是曲尚書第六房妾生的女兒,也是曲家最受寵的女兒,只不過,我剛出生,被封為綏陽郡主,又成了太子側妃,齊太妃我接進宮裡,錦衣玉食地長大。
  • 小說:「朕想納你為妃
    「你說話的樣子,很像朕認識的一個人。」欽炎遠望著她,突然低聲道。夏星遙的心跳驟停,許久才勉強一笑道,「皇上認錯了。」欽炎遠似是沒聽到她的話,喃喃道,「她是朕這一生最愛的人,可朕沒有保護好她。」夏星遙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兩人相繼沉默,屋裡的氣氛變得微妙。「朕想納你為妃。」欽炎遠打破僵局道,「火兒很喜歡你,你可以照顧好他。」
  • 故事:「朕一次只能愛一個人」皇上和淑妃黏糊的讓滿宮眼紅
    朕竟真的信了。」梳洗穿戴完,蕭厲炎挺起胸膛上朝去了。看不出一點兒不適來。他可是皇帝,皇帝要什麼沒有,這宮裡最不缺的就是美人,有比思菀美的,有比思菀會討好他的。他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也難怪那些大臣總催著他選秀。春生被他的反應弄的一時不知所措,頓了頓,認真回道,「回陛下,這些都是潛邸時就有了的,您登基後說要為先皇守制一年,就一直未曾選秀。」蕭厲炎一噎,這不是當初那些老臣逼他選秀逼的緊了,他才這麼說的嗎。
  • 故事:姐姐入宮成太子妃,生產時卻突然去世,我伺機入宮為她報仇
    灑脫如此,燕氏帝王無人能出其右,天下人無不稱奇。太子燕亭登基三年,後宮虛空,正待大選。太子妃當日生子血崩而死,太子登基後追封其為仁獻皇后。明昭女帝一生後宮只容伽一人,是以選秀之制也空置了二十多年。恰逢盛世,新帝聖旨布於四海,轟動不已。各地官員紛紛急於選出容貌上乘的女子送入宮中,以圖加官進爵。
  • 皇上聽讒言要將廢后幽禁10年,次日宮內留下遺書,皇上瘋了
    冷清秋眼中閃過一絲慌張,突然上前,柔柔弱弱的說道:「閨中未嫁時,臣妾與姐姐情同手足,臣妾自幼便心系皇上,知道皇上中毒,便親自嘗百草找解藥……姐姐問起時,臣妾自然就說了。」 「冷清秋,你!」聽見她所說的一切,冷若霜一陣怒意攻心! 她終於明白冷清秋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後宮中,成為葉修的妃子了!
  • 鈕祜祿·甄嬛回宮以後,皇上難道沒有察覺到甄嬛已經不愛他了嗎?
    皇上確認那個時候的甄嬛是真的愛他,他才懷念。他一直嫌棄甄嬛性子不好,倔強,讓她去甘露寺修行。但皇上愛的卻是那份倔強,她要的就是皇上愛她,不做別人的替身,如果她接受自己是純元的替身,甄嬛也沒那麼強大的自我,皇上反而不會愛她了。臨死的時候,半點都沒提回宮後的甄嬛。還有皇后認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熹貴妃真的愛你嗎?
  • 故事:皇上故意召見嬪妃,見皇后不在意,他委屈「你怎麼不吃醋」
    太監總管常在公公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在他當差的三十一年裡,歷經兩任皇帝,所見數千妃子中再沒有哪位能比當今的皇后娘娘更賢德的了。皇后娘娘在她母儀天下的三年時間裡,幫助皇上處理政務、替皇上選秀、照顧後宮妃子、孝順太后她老人家、對宮裡大小宮人無一不和顏悅色貼心對待。是以皇后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後宮裡,都比皇上人氣要高得多。
  • 甄嬛回宮後,皇上是怎麼發現甄嬛已經不愛他的?
    一向尊重皇后的他,在接甄嬛回宮這件事,跳過商量這一步,直接對皇后下了通知。先斬後奏,表明決心。怕天下人好奇甄嬛的身世經歷,就賜姓、編故事、改年齡,順便送一個現成的兒子給甄嬛撐腰,一堵攸攸之口。甄嬛要治瓜爾佳氏的矯情,讓人端了大海碗裝的糙米薏仁湯逼她喝。皇上誤以為甄嬛在吃飛醋,從表情到心裡,都透著一股子高興。他喜歡她吃醋,說明她還在乎他。他故意說要收了浣碧,不就是想看她吃醋的樣子嗎?
  • 《如懿傳》皇上登基後寵幸第一人:偏偏是無才無德無家世的蕊姬?
    當她看到玫答應抬起來的樣子,發現,不過是個白淨嬌麗的面孔,雖然十分清秀,但也只是中上姿色而已。看到這,嘉貴人不由自主地鬆了口氣,低頭撥弄自己手腕上的手鐲,笑吟吟不說話。她心裡明白,玫答應的容貌在自己之下,不足為懼。
  • 寵文:奈何吾皇是個坑,指名要她這個病秧子進宮為妃,寵愛萬分
    有人不堪折磨,告到了皇上面前。卻見皇上眼睛一斜,嗤道:「朕寵的!」精彩內容:「花 虞。」可就在這個時候,褚凌宸的聲音從車內傳了出來。「王爺。」花虞忙上前一步。「抱本王下來。」花 虞???她沒聽錯吧?褚 凌 宸說什麼?不僅是她,劉衡也傻眼了。他懷疑有人冒充了自己的主子!褚凌宸平日裡有多討厭旁人的觸碰,劉衡是最清楚的,此時居然叫花虞抱、抱!抱他下車!
  • 單推古言文《重生嫡妃:皇上請看招》再給你個機會,做朕的皇后
    大將軍柳遠戰誠惶誠恐的說了幾句恭維話,只是連城冥那張輪廓深邃的臉上,始終帶著一抹讓人膽戰心驚的幽深。  這位新登基的皇上,雖然年輕,根基也不穩,但赫赫戰功,加上登基後手腕又極其強大,讓人又怕又敬。  連城冥饒有興致地盯著那張小臉看了看,聲音淡漠低沉:  「大將軍柳遠戰之女柳如煙,聰慧賢良,甚得朕心,封為正三品惠芳儀,十日後入宮。」  正三品芳儀!
  • 甄嬛建議改封「鸝」妃,大封六宮,安陵容名聲掃地,皇后敗局已定
    甄嬛自然是不能看著安陵容步步高升,於是就在安陵容封妃的這件事情上大動了心思。安陵容原本就是先以她的歌喉得了皇上的寵愛,這「鸝」字用到安陵容身上倒也合適。只是,那時的安陵容喉嚨已經被毒啞了,再也唱不出動聽的歌聲。「鸝」字便成為一種傷口上撒鹽的提醒,於是這個封號顯很諷刺。
  • 故事:她是中宮皇后,又誕下龍子,可受到的恩寵還不如入宮的新人
    「哦,對,你叫婉嫦,比朕大四歲。」瑾瑜記起來了,「你抬起頭給朕看清楚一點。」婉嫦微微抬起了頭,這是她頭一次見他,婚前,她的丞相父親只告訴她,當今皇上年齡小,玩心重,讓她婚後多勸著點,這也是皇太后的意思。
  • 故事:「皇上,皇后娘娘薨了」他慢慢閉上眼「葬在皇陵和朕一起」
    兩人之間一時無話,見林別枝一副不願意再搭理自己到底的樣子,周洵川的語氣下意識地軟了幾分:「朕今天確實不該打你。」「皇上打得對,」林別枝看著他,眉目間露出些許的諷刺,「皇上懷疑我同他人有私情,這本就應該是殺頭的大罪,臣妾倒是還應該謝謝皇上,只是打了臣妾一巴掌。」聽到林別枝的話,他的臉色一下子就冷了下去,把毛巾丟到一邊:「別枝,你不要總是挑朕不愛聽的說。」
  • 「青梅竹馬當膩了,要不要當朕的皇后試試?」古言文
    一朝重生,她果斷棄了渣男,尋上未來新帝秦恕。這隻未來的帝王這時還是個沒有娘的可憐小狼崽,無人疼,無人愛。嶽金鑾突然出現,打跑了欺負他的人,給他肉食、給他新衣,助這幼年帝王踏平前程每一道坎。也算了了前世對他的虧欠。後來,秦恕果然登基了。
  • 故事:被打入冷宮後,她逍遙度日,皇上急了「你就一點不思念朕」
    「臣妾不知皇上今日到訪,所以沒準備什麼好東西招待,若是您不介意,坐下吃個火鍋吧。」我丸子滾了好久了,還是我特意去御膳房叫大廚子一個一個捏出來的,望眼欲穿啊。皇上應該聽得出我就是客氣客氣。好傢夥,倒是一點不害臊。「既然愛妃誠摯邀請,朕當然不好意思拒絕。」行吧,行吧,把阿寶嚇走,我看你就是為了吃我這頓飯。
  • 小說:她是他為皇上選的皇后,他教她男女之情,可他卻心虛地對她心動了
    「而且諷刺的對象是皇上。」「看來叔叔們真的很生我的氣呀!」元狩苦惱地用手指敲了敲額頭。「不只是生氣這麼簡單而已。」貝仲囂伸手指出幾句與前句後語不相干的突兀字句,對元狩說道:「這封信裡除了罵我以外,還有幾句看不懂的暗語,這些暗語恐怕是危險的警訊。」元狩無奈地蹙了蹙眉。「難道叔叔們又要造反?」「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