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赤松觀丹,寫鄉酒務道人

2020-11-02 滄海一粟247791399

赤松觀丹

婺州金華赤松觀,據說是九天玄女煉丹的地方。傳說仙丹剛煉成的時候,玄女用一粒祭天,一粒祭大地,都埋在隱蔽的場所,已經過了無數的朝代。

宣和年間,赤松觀裡的某道士獨坐,看到他養的雞在竹根下啄一個東西,樣子像龍眼(一種像桂圓的南方水果),但是比龍眼大,還散發著光彩。道士急忙上前撿起來,香氣襲人,比石頭做的還重。道士想起了玄女煉丹的傳說,但是沒敢服用,裝在一個器皿裡,放在三清殿前,有香客想看就焚香後打開。

後來被一個遊人拿起吞下,搶奪已經來不及。喊人來捉,那個遊人飄到池塘上面。第二天看到那人坐在水底,周圍的池水像開了鍋一樣沸騰,十多天才離開。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道士非常後悔,用水洗刷裝丹的器皿後喝下,從此鶴髮童顏,九十歲還身體強健。啄過金丹的雞也活了三十年。

【原文】婺州金華赤松觀,相傳為九天玄女煉丹之所。雲丹始車時,凡三粒,以一祭天,一祭地,皆於隱所,一以自餌,不知幾何世矣!宣和間,某道士獨坐竹軒,見所養善鳴雞,啄龍眼於竹根下,甚大而有光彩,異焉,急起奪得之,香氣襲人,重於鐵石,意其所謂丹也,未敢服。密貯以器,置三清殿前,願見者則焚香啟鑰以示之,既期年矣!後為遊士攫取,以像前供水吞之,奪不可得,亟呼眾擒之,已飄飄然行池水上,運步如飛。明日,或見其坐水底,水皆湧沸,旬日方去,莫知為何人,何所之也!道士悵然自悔,猶汲水滌盛丹器飲之,自是面如童顏,唇赤如硃,右手軟如綿,年九十,尚強健無恙。雞活三十年。(南城丞浦江何叔達說。)



寫鄉酒務道人

鄧州新鄉縣,宣和年間,曾經有個道士多次到縣裡買酒。趙某和這個道士很投緣,每次都是多給他酒,或者請他喝。道士很感激。

趙某身體虛弱,某次疾病發作,好幾天沒吃下飯。道士來對他說:「你的狀況很不好,多說一年,少說半載,就要離世。」趙某回答:「我也知道,但沒辦法,只好這樣等待死期。先生這麼說,是不是有辦法救我?」道士說:「我能力達不到,不是不願意效力,實在是沒有辦法。」趙某苦苦哀求,道士思索片刻說:「我給你試一試吧!幾天後我邀請一個大鬍子道士來,你要多準備水果菜餚好酒,要把那個大鬍子道士灌醉,我的計策才能實施。」說完離開。

五天後,他果然領了一個人來,六尺多高,梳著雙髻,長著大鬍子,氣質不凡。看到酒席,兩個道士都很高興,三人坐下喝酒,以前的那個道士對同伴說:「你酒量大,今天痛快的喝。」然後暗示趙某頻頻斟酒。大約喝了一鬥,髯道士有了酒意。先前的道士說:「你去休息一會吧!」髯道士躺到床上,片刻就鼾聲如雷。

前道士讓趙某在髯道士身邊躺下,也熟睡。他對著髯道士的頭頂吸氣,再對著趙某頭頂吐氣。然後又對著髯道士胳膊、胸口、腿等部位一一吸氣,再對著趙某相應部位吐氣,然後走了出去。

髯道士醒來,看到趙某在身邊,大怒而起,罵前道士:「畜生竟敢耽誤我!」拿起拐杖要打。前道士陪著笑臉說:「用得著這樣嘛,你只是多費一年功夫,卻救了一個人的性命!」髯道士怒色稍減,但還是罵不絕口。罵了好久,也沒和主人告辭,就忿忿的出門而去。

趙某覺得全身都有了力氣,第二天就開始吃飯。一百天後,皮膚光澤飽滿,完全沒有了病態。趙彥文和他是好友,以前對他的病很同情,再次見到,非常驚訝,詢問康復的原因。趙某給他講了這件事的始末。那兩個道士再也沒見過。髯道士,猜想是漢鍾離先生。


【原文】鄧州新鄉縣,宣和中,嘗有一道人求買酒,監務趙某,每見輒喜之,必酒吏倍數給與,或喚入坐,命之飲,道人積感其意。

趙夙苦贏疾,時證候方危,累日不能食,道人入,語之曰:「君病狀殊不佳,遠不過一年,近則半歲,恐無生理。」趙應曰:「吾固甚苦此,自念無策,唯厭厭待盡而已。先生既言之,當有神術能生我!」曰:「是事非吾所能辦也,感君相愛,非不願效力,知復奈何!」趙懇請再三,乃笑曰:「姑為君謀之,後數日,試邀一髯道人同至此,君宜多設精果妙香,連沃以酒,以大醉為期,則吾計得施矣!」遂去。

越五日,果與一客來,長六尺餘,丫髻美髯,氣貌偉甚,見酒席,俱有喜色。三人同坐下,每一舉杯,前道人必令多酌髯,曰:「爾素善飲,今幸勿惜量。」度至鬥許,覺跌宕不可支,道人曰:「爾已醉,少憩可也。」令掃地鋪,髯徑就枕,鼻息如雷。

道人密引趙臥於旁,令聳背緊相挨,且熟睡。少頃,來坐其前,俯身就髯項,吸其氣滿口,即噓著趙頂上,又吸胸腹及臂股,亦如之,僕僕十餘及,趨而出。髯忽寤,見人在側,若有所失,大怒起,呼叫曰:「畜生無狀,敢誤我。」持杖將擊道人,道人迎笑曰:「何用如是,只費得爾一年工夫,而救得一個性命,乃是好事。」髯怒稍息,但極口叱罵,良久,不揖主人而行。趙即時氣宇油油然,明日即嗜食,甫十旬,膚革充盈,肌理如玉,略無病態。趙彥文子遊與之有舊,常憐其疾,及是適見之,驚問所以。始盡道本末。二客皆不復再見,丫髻者,疑為鍾離先生雲。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道術
    水銀拿來後,道士把水銀向畫上的丹爐裡倒,竟然發出聲音,水銀不見了,似乎落入畫上的爐子裡了。然後又拿出一個黑色的藥丸,也放到爐子裡。接著,他對著畫上的童子指揮,讓童子向東或向西站立。童子竟真的改變了面對的方向。道士又說:「下來!下來!」過了片刻,拿扇子的小童從畫卷上飄下來,變成真人站在道士身邊。道士對童子說:「我的藥很少,你要慎重煉製不要驚動,頻頻扇風就可以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華亭道人,仙居牧兒,真仙堂小兒
    華亭道人紹興二十八年,華亭有個商人販運了一萬領蘆席去臨安,滿滿當當裝了一船。路過西柵的時候,一個道士在岸上呼喊,想搭船。商人說:「船都塞滿了,沒有躺著休息住宿的地方,我都得在外邊站著,哪還能載你?」道人說:「給你一千錢,有個容身的地方就行。」商人說:「下雨怎麼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泥皂隸賒酒,河東道人,張氏子
    【原文】建炎中,錢公載(蓋)鎮長安,有道人從河東來謁。錢與之有舊,問其所以來之故,曰:「吾本寓某縣,比見風氣絶不佳,一邑人當有災殃甚劇,若不捨去必死。」是時虜患方熾,但意其為是而轉徙也。後月餘,得鄰郡報,彼縣白日地陷,居人盡沒。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悟知子
    道人笑著說:「你呀,還是沒有脫離俗世的眼光,太錯了!你學習儒業的時候,是不是多次把文章讓名師指點?道家的丹藥,就像儒家的筆墨,你能把筆墨吞下去成名作家嗎?你能讓老師鑽到你肚子裡替你寫文章嗎?能讓老師一天之內就把你輔導成名家嗎?」悟知子答:「不能!」道士說:「我也知道不能,仙道和儒道是一樣的,都需要專心致志,循序漸進。沒有服食一粒仙丹就飛升成仙的,那是世人的謠傳。
  • 王書生痴心感召「非人」| 雲遊道人「五雷法」伏魔
    」本故事出自《夷堅志 程喜真非人》作者:南宋 洪邁說新淦(江西 新幹縣)人王生,雖然是平民百姓,但也稍微讀過一些書,他平生最喜歡看《靈怪集》(六朝志怪小說)、《青瑣高議》(宋代志怪小說)、《神異志》等志怪類的小說。說在宋光宗 紹熙二年(西曆 1191年)三月,出城春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鼠食仙草
    《癸辛雜識》也有一則老鼠成妖的故事道人仗劍作法,噓氣成煙,旋繞空際,即有金甲朱冠者現前,領道人指示梁柱而退。少頃,空中擲小人數十,道人飛劍叱之,須臾皆死。盛以竹筐,幾盈石許。道人曰:「我遠來不敢言勞,惟驚擾諸神,酬之宜速也。」言訖而去。
  • 古代志怪故事--錯過的仙緣
    結果當天果然有一位頭戴竹冠的道人自西而來,那道人長的真是目若朗星,美髯飄飄,風度非凡;而且腰系葫蘆與長劍。道人經過土地廟時還拱了拱手行了一個禮。 眾人一看,覺的他一定是土地神口中的真人,於是上前行禮說:請大仙到我們那兒居住。道人笑著推辭說:我只是一個遊方道士罷了,不知仙術。眾人更加盛情的邀請,道人於是不得不說:既然諸君這麼盛情的款留在下,我這雲遊之人,只好到諸君處小住幾日了。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虛白道人(作者)曰:貪之累人甚矣。鞏生者,得安飽終身,嘉偶偕老,似可以已矣。乃聽狐言於前,弗從狐言於後,以至文學之妻,一朝長離;倜儻之士,佯狂自廢。孰非貪得無厭之所致也哉!馬竹吾曰:狐槍手善於搗鬼,與世之冒名頂替者無少異。機械日深,自迷本相,宜其遇正神而披靡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茅山道人,金壇翁外甥,鄉民妻
    茅山道人紹興二十年,茅山大辦法事,京東運使鄭某和王某也前去參觀。到了中午,二人在茅屋喝酒休息,遇到一個道士。這道士穿著白麻長衫,帶著青色葛巾,仙風道骨。鄭某和王某互相說到:「咱們莫非遇到了呂洞賓?」
  • 聊齋故事《鳥語》:遊方道人解鳥語,貪墨縣令拒忠言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話說,河南境內來了一位遊方道人,某日來到鄉下募化。一戶善信人家招待了道士,剛用過飯,忽然聽到院中樹梢頭有黃鸝鳥脆聲鳴叫,道士好心提醒這家主人,叫他千萬小心火災。主人問他緣故,道士答道:「貧道聽到黃鸝鳥在叫『大火難救,真是可怕!』」眾人都暗笑他信口雌黃,這家主人也沒放在心上。
  • 故事:大貪官告老還鄉之後
    古時候有個大tan官告老還鄉,帶著一輩子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和成群的妻妾回到了老家,有一天當地的一個朋友找他說:「 大人啊,小的認識一個道人,會煉xian丹,十分的靈驗,要不要見識一下?」這位大人聽了以後很感興趣,就叫來了那位道人,這個道人捋著鬍子說:「 貧道服用了自製的xian丹,如今已經活了九百多年了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唐某
    唐家人一邊按照方法給唐某餵藥,一邊安排酒食酬謝道人,道人只吃了幾個水果後離去。走後不久,家人發現剩下的另一半藥沒了。大家非常著急,以為唐某必死無疑。第二天早晨,道士來了。唐家人告訴他藥丟了,道士說無妨,又拿出一半藥塊,正是昨晚丟的那半塊。唐家人沒反應過來,並沒看出道士是個異人。送給他十兩銀子,道士不要,又送他二十匹布,道士說明天來拿。走後再也沒來,而唐某得以生還。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石妖
    見一道人,丰神特異,謂華曰:「子訪真人,無為也。」華曰:「子能治妖乎?」道人曰:「易耳。」華遂跪求,道人出二符,曰:「一粘於房門,一粘於臥榻。吾今有事,期中秋為子除之。」華曰:「吾憊甚,不能歸,奈何?」道人偕至道旁酒肆中,取酒一杯,書符其中,令華飲之。華故能飲,持杯覺重甚,飲不能盡。道人取杯盡之,曰:「子緣淺,可惜也!」道人徑去。而華覺足有力,歸如誡粘符。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早期人鬼相戀的故事,女鬼對待愛情忠誠而執著,男子就比較薄情了
    鬼故事在中國源遠流傳,各種各樣的鬼層出不窮,有好鬼,有壞鬼,有男鬼,自然也有女鬼。如果說有什麼鬼故事能讓人念念不忘的,估計也就是書生和漂亮女鬼之間的故事了。在古代的小說和傳說中,人與鬼相戀的故事很多。一說起人鬼相戀,自然而然會讓大家想到《倩女幽魂》。《倩女幽魂》是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寫的,裡面就有很多人鬼相戀的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穿雲琴
    商人看到他也帶著一張古琴,就問到:「道人也喜歡琴嗎?」筌道士回答說:「我非常喜歡,只是沒遇到特別好的。」然後指著自己帶的那張琴說:「這是宋代賈丞相悅生堂裡的東西,我以前用五百兩銀子買到,但也不是上品。聽說先生收藏了很多古琴,能不能讓我參觀一下呢?」二人談論起樂律,筌道士給商人講了彈奏的技巧,但商人一時不能全部領悟,就請他彈奏一曲。筌道士解下自己的琴,彈奏了一曲《水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