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篇幅極短的一冊,《三氣周瑜》

2020-08-21 小說清談

上次分享了《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甘露寺》分冊,講的是諸葛亮「二氣周瑜」的情節,今天繼續分享《三氣周瑜》分冊。

《三氣周瑜》封面由沈麓元先生繪製

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這套《三國演義》連環畫中,《三氣周瑜》分冊篇幅極短,只有七十二幅圖,情節也比較荒唐。主要內容是:

周瑜借魯肅之口,騙劉備說自己打算帶軍攻打西川,將從荊州經過,屆時請劉備予以方便。其真實目的是想趁機殺掉劉備,奪取荊州。諸葛亮自然不會上當,假意答允下來。待周瑜大軍來到荊州,命趙雲、關羽、張飛等人嚴陣以待,周瑜不甘心,賭氣之下,索性引軍往西川去,路上,接到諸葛亮信件,勸他還是回東吳,免得勞師遠徵損兵折將。周瑜氣急攻心,終於病死。這就是所謂的「三氣周瑜」。

這段情節,將魯肅、周瑜等人寫得智力低下,只為襯託諸葛亮的料事如神,是整部《三國演義》的敗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本由著名畫家汪玉山繪製的《三氣周瑜》——

第一頁圖中的周瑜,面相完全沒有前面幾冊中的風採,顯得促狹、糾結,這和周瑜在本冊中的行為舉止倒頗為相符。

孫權的造型仍然和其它分冊的問題一樣,由於整部連環畫造型統一設計,未能區分不同時期人物形象的差別,因此二十多歲的孫權,顯得頗為臃腫。

周瑜和孫權都急於拿回荊州,逼魯肅再去找劉備討要。在荊州問題上,書中的魯肅是個頗為可憐的角色,兩頭不是人。孫權對他的不滿已經到了毫不顧忌顏面的地步,當眾訓斥他,全然忘記了赤壁之戰前,眾文臣都主張投降,唯有魯肅一句「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表現出來的忠心和遠見。

這張圖非常漂亮,劉備裝腔作勢地哭、魯肅情真意切地勸、諸葛亮遊刃有餘地背手站立,三人姿態各異,反映出心境各異。

周瑜想出「假途滅虢」之計,魯肅表示贊同,兩人似乎完全當諸葛亮是擺設。如此低級的策略,自然是史書上沒有的,不過演義為了襯託諸葛亮之神,在這裡將東吳兩位頂尖人物寫得頗為低能。

周瑜以為劉備中計,親自帶兵先乘船後騎馬前來荊州,畫中周瑜的形象顯得較為稚嫩。

城頭趙雲嚴陣以待,諷刺周瑜絕不可能去奪西川,野外關羽、張飛、黃忠、魏延等人則四下埋伏。

周瑜一氣之下,決定率軍徑直往西川而去,誓要爭回這口惡氣。不料在上遊河口遭遇劉封、關平阻截。

而諸葛亮得勢不饒人,派人送了封信來,曉以利害,勸周瑜回頭。周瑜心裡清楚不可能奪取西川,心灰意冷,不多久,一命嗚呼,死前哀嘆「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帶著趙雲,來柴桑弔唁,東吳諸將怒氣衝衝,但忌憚趙雲的勇猛,不敢輕舉妄動,加上魯肅是寬厚長者,諸葛亮更加有恃無恐,這也是小說渲染諸葛亮料敵如神的手法。本張圖中,東吳諸將隱隱然有一擁而上的衝動,而諸葛亮對這種壓迫感表現得毫不在乎,只緊緊挨著魯肅。這種千鈞一髮的意味被描繪得十分傳神。

本冊最後,龐統現身,臥龍鳳雛終於聚首。此後龐統如何被孫權、劉備小看,如何在小縣城酗酒度日,如何在張飛面前小試牛刀,半日之間處理完數月之事,才最終被劉備奉為座上賓,等等情節,在連環畫中均被省略。

和情節的簡略一樣,本冊畫得也略顯潦草,細節部分較為大意,比如下圖,東吳使者覲見曹操,臺階部分就畫得較為粗率。縱觀全冊,給人的感覺就是,畫得比較急。

繪製者汪玉山先生,是連環畫界最高產的畫家之一,平生作品超過300部,他和他的家族於三四十年代從事連環畫產業時期,就是以快見長,往往短時間內創作出大量作品推向市場。

在參與創作《三國演義》時,由於承擔的任務很重,超過七分之一的分冊(共九冊)由他完成,於是個別分冊上,汪先生也不免重拾舊日風格,略顯倉促而不夠精細。

相關焦點

  • 價值5萬的珍藏版小人書四大名著連環畫三國演義之三氣周瑜(下)
    價值5萬的珍藏版小人書四大名著連環畫三國演義之三氣周瑜,大家記得關注我哦,每天更新一篇經典小人書,連環畫故事,有武俠,神話,傳說,歷史等等類目,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支持!價值5萬的珍藏版小人書四大名著連環畫三國演義之三氣周瑜,大家記得關注我哦,每天更新一篇經典小人書,連環畫故事,有武俠,神話,傳說,歷史等等類目,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支持!
  • 三國演義連環畫之《截江奪阿鬥》,篇幅最短,但細節豐富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從初版、再版到新繪總共六十多本分冊,其中篇幅最短的是《截江奪阿鬥》,僅有六十二幅圖,比起若干篇幅長的分冊,連一半都不足。看上去可有可無的一冊,再版時也一度被刪掉,但其情節卻不能說可有可無,用毛宗崗的話說就是:「蓋阿鬥為西川四十餘年之帝,則取西川為劉氏大關目,奪阿鬥亦為劉氏大關目也。」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32)
    汪玉山 (1910--1996)江蘇阜寧人,是馳騁在連環畫畫壇的知名連環畫家,一生共創作有連環畫作品約三百餘部,堪稱連環畫壇的高產畫家。​汪玉山以創作古典題材連環畫居多,也是創作《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中最多分冊的畫家。本集緊接著上集《甘露寺》的內容。上集中,周瑜&34;,又氣又恨。
  • 周瑜何曾三氣而死
    何曾「三氣而死」——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周瑜心胸狹窄,氣量很小,曾經慨嘆:「既生瑜兒,何生亮!最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不料,會議一結束,周瑜帶著禮物,紆尊降貴,親自登門探視,程普大受感動。程普也不是糊塗人,時間一長,徹底被周瑜感化了。「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也就是說,以後程普尊敬佩服周瑜,從而親近看重周瑜。最後還處成忘年好朋友。兩人一個大度容人,一個幡然醒悟,真有戰國時候趙國廉頗、藺相如的風範。程普對別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láo),不覺自醉。」公瑾是周瑜的字,周公瑾就是周瑜。
  • 三國演義連環畫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
    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
  • 瀚大黎眾|江西版連環畫《封神演義》1-11冊|全冊連結欣賞
    《封神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充滿了綺麗的神話色彩,也多次被改編成連環畫出版,其中江西版《封神演義故事》尤其受到讀者喜愛。該套書1981年-1983年出版,共計12冊,雖然未標明分冊順序,但主要故事基本完整。封面以藍色為主基調,浪漫而典雅,封面版式統一協調。
  • 三國連環畫之《取南郡》,被低估的經典之作
    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60冊《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取南郡》分冊名氣不大,受關注程度不高,因為它的情節不算膾炙人口,畫家名氣也不如同時代其他幾位大師那麼卓著,但實際上,就該冊的繪畫質量而言,在整部三國系列中,絕對是名列前茅。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37)
    馮墨農(1902-1970)浙江省嘉興人,1957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根據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繪畫的大型歷史連環畫《三國演義》,馮墨農被邀請進行創作,他先後在《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中,繪畫有《單刀會》、《水淹七軍》、《安居平五路》、《五丈原》、《政歸司馬氏》等五冊連環畫,很好的表現了《三國演義》中的幾個不同階段、不同事件、不同的故事內容,是《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後半系列中繪畫較多的繪畫者之一
  • 三國連環畫之《二士爭功》,一代大師的謝幕之作
    1955年8月,新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三國故事連環畫《偷渡陰平》,講述魏國名將鍾會鄧艾滅蜀故事。繪製者是一代名家劉錫永先生。這本連環畫風格古樸蒼勁,大受讀者歡迎。由此,啟發了有志之士出版完整版《三國演義》連環畫的決心。半年後,新美術出版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三國演義》大型連環畫也進入籌劃創作階段,並於1957年開始陸續問世發行。
  • 周瑜:除了曹操,被《三國》黑的最慘的儒將
    相對於三國中被神話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我更喜歡率真的周瑜。就比如周瑜氣量太小,諸葛亮三氣周瑜被傳的神乎其神。殊不知正史上諸葛亮沒有那麼神機妙算,周瑜也不是被氣死的。相反周瑜在正史上是備受推崇的一代儒將。
  • 周瑜和羅貫中有仇嗎?
    這三回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三回,想來也真為這周郎叫屈。歷史上周郎是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三國志》是距三國時期非常近的的西晉朝所編。書上記載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這樣一個人難道會是心胸狹窄,妒忌賢能的人嗎?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美圖,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27)
    凌濤1919年出生,是49年建國前後時期,上海知名的老連環畫家,一生創作連環畫百餘本,有古典題材、現代題材、外國題材,是個高產連壇大師。《群英會》一段表述了蔣幹盜書離間計、孔明草船借箭誆詐計、黃蓋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可謂是整部《三國演義》原著中鬥智謀略最集中的諜戰高潮一節。
  • 三國中最古怪的東吳:滿身的主角光環卻又毫無存在感
    三國讀者中,大部分人的代入感和認同感大概都是給了蜀國,蜀國也無疑是三國頂流明星最多的一國,劉關張,五虎將,多智近妖的諸葛亮,蜀國核心陣容拉出來一溜幾乎都是頂流。而魏國因為實力最強,加上君主曹操的個人魅力在近些年有後來居上的意思,同樣粉絲眾多。
  • 三國連環畫之《三國歸晉》,兩位大師聯手打造的經典之作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最後一冊是《三國歸晉》,雖然是全書大結局,但出版時間比較早,1957年底即問世。其畫作者是連環畫史上最著名的一對黃金組合,張令濤先生和胡若佛先生。創作本冊時,正值兩位畫家的巔峰時期,因此,本冊藝術水準相當之高,稱得上是整套三國連環畫的扛鼎之作。
  • 三國連環畫之《吉平下毒》,出自大師錢笑呆之手
    曾被譽為上海連環畫界「四大名旦」之一的錢笑呆先生,在中國連環畫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線描細緻靈動、精妙入微,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麼一位連壇大師,在上世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60冊連環畫中,僅僅參與了兩本分冊的繪製,而且其中只有一本篇幅不長的《吉平下毒》是獨立完成,另一本《空城計》是與徐餘興合作,甚至到了再版時,這本《空城計》被以「質量不高」為理由給撤換,改由徐正平重新繪製。
  • 三國演義與歷史的出入(周瑜)
    可以說是才華橫溢,可惜天妒英才,36歲就去世了,可以說周瑜要是能多活幾十年,說不定整個三國歷史都要改寫。下面就聊聊電視劇三國演義與正史三國志的周瑜之死的不同之處。至於怎麼三氣周瑜小編就不多說了,看過電視劇的人基本都知道。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美圖,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24)
    《火燒新野》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60集系列三國連環畫的第這兩位海派連環畫大家,合作了多部古典題材連環畫,三國題材卻只畫了這一本,令三國連迷沒能多過眼癮。兩位先生的畫造型準確工整,畫面乾淨利落,很適合喜歡畫刀馬人物的愛好者,作為臨幕範本。
  • 三國連環畫之《賺曹休》,被人忽視的佳作
    《賺曹休》在上美版《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存在感不是那麼強,篇幅也不多,情節也缺乏名場面,因此容易被很多讀者忽視。不過在畫家的精心描繪下,本冊中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畫面,我們來欣賞欣賞——封面彩圖出自張大經先生筆下。
  • 《三國演義》的最大敗筆——草船借箭(王者榮耀:周瑜和諸葛亮)
    在所謂的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我唯一一部看完的小說。而其他幾部,都是只看了電視劇,沒看原著。我不但看了《三國演義》,還看了另外一本知名度不高的書《正說三國》。書中對演義中與歷史不符合之處,一 一還原真實歷史。比易中天老師在百家講壇裡講的更加細緻。在演義小說中,瘋狂的矮化東吳集團、黑化曹魏集團、拔高蜀漢集團。
  • 《反三國演義》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
    黃蓋傳令,將人馬扎住,自己跟隨周瑜來到小峴大營。早有伏路小軍報知呂蒙,呂蒙帶領眾將前來迎接,進到營中,一行坐定。周瑜呂蒙,先向黃蓋問候吳侯安否,黃蓋—一答覆。周瑜問呂蒙:「子義興霸如何不見?」呂蒙答道:「自從第一次與曹兵接戰,興霸射殺樂進,小敗曹兵,曹操異常憤怒,猛烈進攻,子義興霸,在山口下營,因曹兵勢大,悉力固守,以待都督來時,再作道理。」周瑜連聲贊道:「三位將軍,臨機應變,瑜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