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敏|我的上聊齋

2020-09-05 舒敏

丙申冬多雪。像模像樣的,古城就有兩場。兩場雪裡,都有故事。

第一場雪漫天飄舞的那個中午,方英文先生宴請幾位文友,我呢,也混跡其中。席間不知怎麼,就說到了書房的名號問題。方先生問我可有。

我搖頭。沒有。也從沒想過要有的問題。

「叫燕飛閣吧。」方先生隨口說。

我立刻將我的瘦骨嶙峋跟「環肥燕瘦」聯繫起來,又立刻想到,那個叫趙飛燕的女人並非什麼好人,於是也就不假思索,秒回道:「不好。」

方先生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怎麼不好?用大雁的雁呢。」

瞬間,漫天如絮白雪幻化成一群不斷變換隊形翱翔高空的大雁,這讓我坦然不少。不過畢竟,第一印象重要。何況,我也不能逢人就解釋說,我的「雁飛」不是「燕飛」吧。

顯然,那太嘮叨,而且還有些此地無銀。

第二場雪飛舞起來的時候,我正在休年假。那天的那場雪裡,我先後見過兩位文友,一是王新民,一是楊賢博。

與王先生約會的理由是為送書,與楊賢博碰面的原因是為攝影。賢博那天正好來西安,喜歡攝影的他,攝著攝著,就攝到了風景如畫的俺家門前,於是我也就雀躍著,去做他的模特。

自然,不能只攝影。時不時地,要聊幾句天。於是不知怎麼,話題就扯到了張曉東,賢博說他人好,並在微信裡介紹我們相識。再然後,就要扯扯那款跟寫字有關的遊戲軟體。

有好事者發給方英文先生一個寫字軟體,這軟體我以前就見過,但顯然,方先生沒有。於是,他就在朋友圈裡熱火朝天地玩起來。不但給年老的寫,也給年輕的寫;不但給男人寫,也給女人寫,寫著寫著,我也有了「一幅」。至於內容,是誇我的文章的。這個當然讓我自得,自得之餘,也就曬在了朋友圈。於是,就引發了我跟張曉東的一段「淵源」。

考慮到各位的好奇心,此處,我要先去沏壺茶,然後再娓娓地給大家慢慢敘說:話說我在朋友圈曬了方英文先生的字後,自然招來不少點讚的、留言的。張曉東也來了,留言卻只有兩個字「哈哈」。看他嘴咧得老大,估計心情不差,於是我就攛掇著他也寫幾個,他卻只是謙虛,說他還沒學會,何況,也沒有方老的那份自信。

我笑了。

自信這個事情,要說建立起來也挺容易,尤其說到寫字,尤其聊天的對象是我和他,於是我二話不說,挽起胳膊,寫了一個由「女」和「子」組成的「好」字,立馬發他,想,我就不信,看了我的「臭」字,書法家的自信能不飛到天上去。

果然,我的字取得了誘騙孔雀開屏的那條花圍巾的神奇效果,張書法家舞動雙臂,開始龍飛鳳舞,而我,則把他送我的八個字加照片後製作成九宮格,玩得不亦說乎。之間,我們又就「玩」的問題做了一番深入的哲學探討,最終兩人達成一致:玩是正事。再然後,不知怎麼又聊到了書房的名號問題。

張曉東是富平人。富平多柿,但他的書房別名卻是「無柿園」。我的發散思維一向了得,於是由他的家鄉富平,聯想到了俺的故園蒲城;由富平的多柿,聯想到了蒲城最負盛名的椽頭蒸饃,再進而由無柿園聯想到了無饃閣(莊)。

張曉東覺得我的無饃莊(閣)很可樂,但是作為書房名,實在太那個啦,於是他開始幫我熱情張羅。

首先,從我的網名燦若舒錦著手,說若錦閣,我以為不錯,但又覺得,似乎有些太過雅致、太過富麗堂皇。為了避免他在此類「歧途」上越滑越遠,我趕忙表明心跡,說事實上我這人的最大業餘愛好是聊天。所以上下古今翻看一遍,俺覺得最稱心如意的齋號,應是聊齋,可惜,那個不識相沒眼色的男人蒲松齡,卻先我一步,捷足先登。

本來我以為,話說到這兒,有關書齋名的話題,應該宣告結束。不過顯然,我遇到的張曉東不是一般人,於是圍繞著聊齋,他給我的書房分別取了以下別名:

第一:來聊齋。

第二:不聊齋。

第三:無聊齋。

就在我對著這幾個齋號浮想聯翩想入非非的時候,張曉東卻已開始研磨。須臾,一個高大上的毛筆寫就的書齋名出現在了俺的面前。不是來聊不是不聊不是無聊,而是——上聊齋。

曉東說,賈平凹的書房叫上書房,咱的聊齋取名上聊齋。就這樣,我那巴掌大的書房成了個有身份有名號的書房,而我,也搖身一變,成了蝸居在上聊齋裡的無聊人。

相關焦點

  • 聊齋裡的故事,何嘗不是你我的夢!我們又何嘗不是蒲松齡!
    聊齋聊齋,聊的不只是狐仙鬼怪,聊的更是無數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人心中的夢。小時候讀聊齋,害怕的躲在牆角瑟瑟發抖,長大後再看聊齋,情到深處,便會淚流滿面。不是因為害怕,只是因為世界這麼大,哪裡是你我的容身之處?所謂伊人,又在何方?初聞不知曲中意,在看已是曲中人。
  • 重溫聊齋《偷桃》:術人竟有偷桃技,援繩徑上九重天
    聊齋先生年少時,到濟南府參加童子試。隨即脫下外衣蓋在一旁的竹箱上,故意作出一副為難的模樣,耍嘴皮子,道:「大人們真是出了個大難題,眼下冰雪還沒消融,讓我到哪兒去弄桃子?」一撇嘴,一疊手,嘆息道:「不去取吧,怕惹大人們生氣,去取吧,又沒門路,這可叫我如何是好?」黃髮童子接上話茬,道:「爹爹既然已經答應了,又怎麼好推辭呢?」原來他倆是一對父子,唱得好雙簧。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
    我的家鄉就是淄博淄川洪山鎮車家村和蒲家村是鄰村,從小就聽老人講蒲聊齋的故事,當地人都叫蒲松齡為蒲聊齋。60,70年代,業餘生活都非常單調,尤其是我們小的時候,夏天吃完晚飯就到村頭的大槐樹下,一邊吹涼風,遙看星空,靜靜聽老人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當地人口頭的講述,聊齋志異上沒有的,大家不要從書上找,都是原創。
  • 《1987版《聊齋》拍攝過程大記事》
    福建電視臺編劇李棟提出60集《聊齋》電視系列劇的拍攝計劃,得到臺長俞月亭批准。 福建電視臺與南昌電影創作研究所決定合作拍攝《聊齋》。 《聊齋》錄製總部成立,以新建居民區公正新村所租的幾間民房作為辦公地點。
  • 《聊齋志異》――蒲松齡最愛的女兒
    今天的文化小知識去哪學呢,就是我們的《聊齋志異》 了, 說起 《聊齋志異》大家是不是覺著很熟悉呢,尤其是我們的山東的朋友們還會帶有滿滿的親切感呢,因為由《聊齋志異》改編同名系列電視劇可是陪不少人度過了很長一段美好的時光呢,對於我來說就是童年的時光了(新版的聊齋),好,小小的玩笑,因為這劇不止我們山東人看嘛
  • 故事:聊齋故事:一個小偷以及一個大盜的故事
    (重溫聊齋系列268篇《某乙》) 話說城西的某乙,曾經是一個小偷。因為在《聊齋志異》裡,不光彩的人為了避諱,都不留姓名,故此叫做某乙,但是為了敘述方便,姑且給他取個名字,叫做聊齋乙。 聊齋乙的老婆擔驚受怕的,害怕某一天聊齋乙被抓住,不但要坐牢遊街,而且一輩子的名聲也壞了,還會連累她受辱。她常常規勸聊齋乙金盆洗手,改行幹一些別的正經事。
  • 聊齋志異——黑獸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卷三《黑獸》聽太公李敬一說:「有一個人在沈一陽一,和朋友在山頂上開宴會
  • 聊齋志異——鴝鵒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八哥說:「為什麼不把我賣掉?送我到王府去,你會得到好價錢,就不用愁回去無路費啦。」這人說:「我怎麼忍心呢?」八哥說:「不妨!你得到錢就趕快走,在城西二十裡地的大樹下等我。」這人聽從了八哥的話。帶著八哥到城裡,與八哥相互問答對話,圍著看的人越來越多。有個太監見到,告訴了王一爺 。王一爺 把這人召入王府,想買這隻八哥。這人說:「小人與八哥相依為命,不願意把它賣掉。」王一爺 問八哥說:「你願意住下嗎?」
  • 聊齋志異——造畜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一天,揚州某旅店中,進來一個人,牽著五頭驢,順手拴在馬廄下,囑咐店夥計說:「我一會兒就回來,」並囑咐:「不要給它們水喝。」說完就出去了。那些驢被太一陽一曬得暴躁不安,又踢又叫。店主人就把它們牽到一陰一涼處。驢一見水,掙扎著奔過去,店主就讓驢飲足。轉眼工夫,見驢在地上打滾,塵土飛揚中,立即變成了婦人。店主非常驚異,問那婦人是怎麼回事,婦人舌根發硬,說不出話來。店主忙將婦人藏到屋裡。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聊齋志異——霍生
    》,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霍生與同學們謀劃好了,聽到嚴生將要來時,故意小聲說:「某某人一妻 子曾與我私通。」眾人敢意不信,霍生便捏造了始末情節,並且說:「你們不信,我知道她的一陰一部有兩個肉瘤。」嚴生正走到窗外,聽得明明白白,返身便走,回家拷打他的妻子。妻子說沒有這回事,嚴生打得更厲害。妻子不堪其苦,就上吊自一殺了。霍生這才懊悔莫及,但又不敢向嚴生說明情況。後來,嚴妻冤魂夜夜哭鬧,全家人不得安寧。
  • 聊齋志異——賭符
    》,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我那個本家聽後非常高興,帶上家裡所有的錢去賭,卻輸了個乾乾淨淨。本家不甘心,典當了房子田產又去了,一夜 間又輸了個淨光。那本家心情憂悶,路過天齊廟,順便去訪韓道士。韓道士見他神情慘澹,語無倫次,就問他怎麼了,本家把輸錢的事如實告訴了韓道士。韓道士笑著說:「經常賭一博 ,哪有不輸的道理!你如果能戒賭,我有辦法讓你把輸掉的錢全部贏回來。」本家說:「如果能把輸的錢贏回來,我就用鐵杵把骰子砸碎。」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首先來看亞馬遜網站上,聊齋志異英文版的評論。聊齋通常有兩個英文譯名,一個是chinese ghost stories (中國鬼故事),一個是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聊齋志異的直譯,中國工作室的奇聞軼事),都非常簡單粗暴。
  • 聊齋志異——保住
    》,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官邸中建高樓,梁木剛剛架起來,他能沿著樓角往上攀登,頃刻之間登到頂顛,站在脊檁上,快速行走,來回三四趟;走完就從上面跳下來,挺直站立。藩王有個愛姬善彈琵琶,她彈的琵琶是用暖玉做的牙柱,抱著它,整個房子裡都會一溫一 暖,愛姬當寶貝藏著它,沒有藩王的手諭,從不拿出來讓人看。一天晚上舉行宴會,客人提出想觀賞琵琶的奇異,藩王正好懶得走動,答應明天再看。
  • 聊齋中朱爾旦換心殺妻,為什麼還能當神仙?
    聊齋《陸判》當初我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是感覺神仙的神通廣大,鬼怪故事的奇異。我就不住想科舉這麼難?難道科舉不舞弊,真的就不願中榜了?今眼觀古,該不會是朱爾旦被人頂替中了狀元吧?這不就是跟被人頂替上大學一樣麼?02朱爾旦這個人生前雖然不說貪得無厭,但是也是不停得寸進尺,這最後也能成神仙,這個故事寫得有點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