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聊齋故事:一個小偷以及一個大盜的故事

2020-08-15 正經說文史

(重溫聊齋系列268篇《某乙》)

話說城西的某乙,曾經是一個小偷。因為在《聊齋志異》裡,不光彩的人為了避諱,都不留姓名,故此叫做某乙,但是為了敘述方便,姑且給他取個名字,叫做聊齋乙。

聊齋乙的老婆擔驚受怕的,害怕某一天聊齋乙被抓住,不但要坐牢遊街,而且一輩子的名聲也壞了,還會連累她受辱。她常常規勸聊齋乙金盆洗手,改行幹一些別的正經事。在她苦口婆心地規勸下,聊齋乙幡然醒悟,不再做小偷了。

就這樣過了兩年,家裡越來越貧窮,幾乎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聊齋乙實在忍受不了貧窮,打算再去偷最後一次。於是,他假裝說是要出去做買賣,跑到算卦攤上算一卦,哪個方向吉利?



算卦人算了算,說道:「東南方向吉利,但是利於小人,不利於君子。」聊齋乙大喜,這與他心中所想之事暗中吻合,於是向東南方向走,不久到了蘇州、松江一帶。聊齋乙每天穿梭於村莊和城鎮之間,尋找機會,卻一直沒有找到好機會。不知不覺間,在這一帶飄蕩了好幾個月。

這一天,聊齋乙偶然來到一座野寺裡,發現牆角邊堆著好幾塊石子,覺得有一些古怪,於是也撿了一塊石子堆上去,然後躲在神龕裡睡覺。

天黑以後,來了好多人,聚集在寺廟裡說著話,把聊齋乙吵醒了。聊齋乙偷偷看去,大約有十幾人的樣子,似乎在密謀著什麼。只見一人走到牆角,數了數石子,發現多了一塊,大為驚訝,還有一人沒有到來。



於是大家四處尋找,在神龕裡找到了聊齋乙,問道:「石子是你放上去的?」聊齋乙承認是他放上去的。那些人又開始盤問她的姓名住址,聊齋乙編了一套謊話糊弄他們。

原來這是一個盜竊團夥,平時都各自務農,一旦有了買賣,聚集在一起盜竊。大家以丟石子為暗號,代表參加的人數。既然聊齋乙丟了石子,說明他也是團夥裡的一員,有可能是新近入夥的,大家還不熟悉。

領頭人塞給聊齋乙一把刀,帶著他一起出發。不一會,到了一所高大的宅院牆邊,有人扔出軟梯搭在牆上,大家爭先恐後地爬了上去,進入宅院裡面。

因為聊齋乙是新入夥的,擔心他對路徑不熟,惹出動靜來,領頭人安排他躲在牆外,負責接收遞出來的財物,以及看守口袋。



不一會,牆上扔出一個包裹。又過了不久,牆上墜下一隻箱子。聊齋乙接過箱子,將它砸破,摸索著拿了很多沉重的東西,放進口袋裡,背起袋子急匆匆地跑了。他日夜兼程,趕回到家中。

口袋裡裝滿金銀珠寶,聊齋乙發了大財,從此後修建樓閣,置辦良田,當起了富家翁。他還給兒子捐錢買了一個功名,縣令親自給他家送來一個門匾,上面大書「善士」兩個字。一時間,聊齋乙的門庭顯貴起來。

過了不久,盜竊案告破,所有的盜賊都被抓了起來,只漏掉一人,那就是聊齋乙,因為他當時說的是假名和假地址,無法追查。

轉眼間,好多年過去,聊齋乙有一次參加宴會,喝醉了酒,把這件事情說了出去。大家這才知道,他發家致富的原因。



無獨有偶,曹州府也發生了一個真實的盜賊故事。有個大強盜,姑且叫做聊齋甲,到官道上搶劫了一大筆財物,回到家裡,把財物藏起來,然後酣然大睡。

這時,兩三名小偷,潛進聊齋甲的家中,把他綁起來,逼問錢財的下落。聊齋甲不說,小偷們拿著鞭子抽,施行炮烙之刑。聊齋甲受刑不過,只得說出藏財物之處,小偷們拿走了所有財物,揚長而去。

聊齋甲對人說:「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炮烙之刑如此厲害!連我這種刀口上過日子的人,也撐不過。」他對小偷們恨之入骨,於是改行跑到縣衙裡當起了馬捕,發誓要捉盡境內小偷和盜賊。

經過幾年的努力,縣境內的小偷和盜賊,幾乎被聊齋甲抓盡了。有一天,他抓了三個小偷,發現他們就是當年搶劫他家財物之人,不由得大笑起來,說道:「蒼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抓住你們了,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聊齋甲對他們實施了炮烙之刑,也讓他們嘗嘗這種酷刑的滋味。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俠盜偷兒
    新聊齋:俠盜偷兒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正統年間,北方瓦剌屢次進犯,邊境地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張錦看那人生得賊眉鼠眼,面容非常猥瑣,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他一問,原來那個人是城中的一個小偷,平日裡就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 《聊齋志異》中的太原故事——一個婆婆虐媳婦的故事
    恰巧我讀過《聊齋志異·太原獄》,也是講婆婆禍害兒媳的,因此有一些感想,不吐不快。婆婆與人通姦,反把這事賴到兒媳婦身上。這樣的婆婆,可怕不可怕?一個歷史悠久,故事很多的地方。今天要讀的,是《聊齋志異》中的《太原獄》——一個婆婆禍害兒媳婦的故事。《太原獄》故事梗概話說太原有一對婆媳,倆人的丈夫都去世了,在家"相依為命"。婆婆正當中年,媳婦則更為年輕。
  • 明月說《聊齋》:《丁前溪》一個滴水恩,湧泉報的故事
    明月說聊齋,今天講個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故事。這時,來了一個少年,為他點了豐盛的飯菜招待他。轉眼天黑了,雨仍下得很大,少年便邀丁前溪去家過夜。到家之後少年既照顧他的食宿,又照料他的馬,處處細心周到。丁前溪問那少年的姓名,回答說:「我家主人姓楊,我是他的內侄。主人喜好交往,剛才有事出去了,現只有她的妻子在家。家中貧窮,拿不出更好的東西款待你,請多多包涵。」丁前溪又問主人的職業,得知楊某並無資產,唯有靠開設賭場養家餬口。
  • 讓小偷感到無奈的故事
    讓小偷感到無奈的故事 舊時,一小偷翻牆進到一戶人家,他見門沒有上鎖,甚喜! 他非常失望,可幹小偷這一行有個規矩,就是不能空手而歸,否則,下次更慘!
  • 一個小偷帶來的美好夜晚
    今天讀的是黑井千次的《小偷的留言》,是篇短小精悍的小說。原本開頭寫的有些嚇人,配上文章題目,先入為主的覺得內容可能不太友好。但越往後看,越覺得歡樂,原來是來偷東西的小偷,東西沒偷成,卻幫這家主人收拾了房子,讀完之後,不禁笑出聲來。心想,哪裡會有這麼傻的小偷呢,可是,也說不定,真的有呢,世界之大,有,又有什麼奇怪呢。
  • 故事:反扒小偷(傳奇故事)
    這戶人家只有一個七十多歲,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報呢,被冒冒失失地闖進來的一個陌生人嚇了一大跳。他瞪著李小明厲聲質問:「你是幹什麼的?」「有……人追我,老伯,幫……我把吧!」李小明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他話音剛落,外面的敲門聲便「咚咚」的響了。
  • 《小偷家族》:為了這份羈絆,請讓我做回一個小偷
    《小偷家族》這本書,是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桐獎得主電影《小偷家族》的原著小說。是枝裕和親自執筆,通過文字的方式,完整的講述了一個社會邊緣群體的故事。電影固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有不足。與讀書相比,讀者的焦點和思考,很大一部分會被演員的形象、演技和光影畫面所吸引,進而忽略是枝裕和的創作意圖。重讀小說之後,突然對是枝裕和創造這個臨時拼湊的組合,有了不同的理解。
  • 一首四言詩,一個聊齋故事,道出男女之間,最合適的尺度
    這是《聊齋志異》裡的一首四言古詩。大凡一個人內心的慾念,一旦超過了限度,就會讓自己處於一種骯髒的境地。這個時候,如果自己還不驚醒,內心也會隨之變得骯髒,而接下來的處境,就會越發險象環生。這也就是為什麼,佛家會說「境由心生」。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
    我的家鄉就是淄博淄川洪山鎮車家村和蒲家村是鄰村,從小就聽老人講蒲聊齋的故事,當地人都叫蒲松齡為蒲聊齋。60,70年代,業餘生活都非常單調,尤其是我們小的時候,夏天吃完晚飯就到村頭的大槐樹下,一邊吹涼風,遙看星空,靜靜聽老人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當地人口頭的講述,聊齋志異上沒有的,大家不要從書上找,都是原創。
  • 近日看《聊齋》讀到一個有關喝酒的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作者 | 肥兔子書攤(孔網店鋪:盡信書閣)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近日看《聊齋》讀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說的是有關喝酒的事兒。講的是有一個人家裡不是很富裕卻特別喜歡喝酒,每晚上非得喝上幾杯才睡得著,以至於床頭都擱著裝滿酒的酒杯。
  • 這些聊齋中走出的絕美女鬼狐妖,哪一個最讓你動心?
    殊不知這些美貌女子竟是狐妖女鬼花精,與人間男子相遇往往別有所圖,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卻總是以悲劇告終。這是中國流傳廣泛的妖怪惑人故事,卻也是很多文人的旖旎遐想。中國的妖怪傳說源遠流長,《搜神記》《山海經》《聊齋志異》記載不少。特別是《聊齋志異》,不僅有很深刻的社會意義,而且成為了狐妖鬼怪類影視劇的巨大寶庫,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大IP。
  • 明月說《聊齋》之三生三世,一個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
    這次講個三生三世輪迴的故事。主人公是兩個人,一個叫興於唐,另一個佚名,為了方便講述我們就叫他盛於漢。第三世:話說盛於漢再次轉生到山東慶雲縣,這次命運一帆風順,家財萬貫,二十八歲鄉試中舉,後又生了一個嫻雅安靜,品貌端莊女兒。當地的世宦貴族都爭著送聘禮來求婚,但都被盛於漢拒絕。後來,盛於漢偶爾路過臨郡,正遇上學使大人為參加官考的生員評定等級,其中考中第一名的正是再次轉世的興於唐。
  • 《聊齋奇女子》《美人皮》以及蒲松齡原著連城篇的對比
    蒲松齡先生筆下的《聊齋志異》絕對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寶庫,那些充滿了奇幻想像力的「神狐鬼精魅」故事,歷年來養活了不少影視作品。原著中的寥寥幾筆,描繪了古人心中怪力亂神的奇幻世界,但是要把這些故事改編好,搬上熒幕,卻沒有那麼簡單。
  • 盤點《聊齋志異》裡最驚悚的故事
    《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是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而其中描寫狐鬼仙妖的故事, 多是藉由狐鬼仙妖的身份和能力,來達成不受現實條件、世俗道德限制的願望。在仙境在冥界或就在人世,守著美麗的理想,過偉大的浪漫生活。
  • 遭遇小偷的故事
    1今夜刷抖音,三個小偷覬覦一個單身女生的房子,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前來偷盜,突然報警器鈴聲大作,小偷落荒而逃。可能是對單身女生的擔憂,對在黑夜使壞的小偷的厭惡或一絲絲恐懼的情緒的刺激,我的思想意念突然回想到多年前發生在我家舊屋的令我卻後餘生之感。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個暑假,老公到天津去出差,我和女幾本打算放假休息幾天,便去天津和老公會合,一家三口去旅行。
  • 《聊齋志異》:一個憑著口技,來賣藥的女人
    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講述了很多鬼神狐怪的故事,他們外表看似與普通人無異,但常行仁義與報恩之事,比起有些人類還要義氣些,且在蒲松齡筆下那些狐怪鬼妖,都生的百媚千嬌美貌異常,同時又都諳於琴棋書畫,使人見了不得不愛之慕之憐之。
  • 葵花講故事:《三生》一個三生三世,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
    這次講個三生三世輪迴的故事。主人公是兩個人,一個叫興於唐,另一個佚名,為了方便講述我們就叫他盛於漢。先說頭一世,話說盛於漢在某縣任縣令,同時兼做當地鄉試的考官。第三世:話說盛於漢再次轉生到山東慶雲縣,這次命運一帆風順,家財萬貫,二十八歲鄉試中舉,後又生了一個嫻雅安靜,品貌端莊女兒。當地的世宦貴族都爭著送聘禮來求婚,但都被盛於漢拒絕。後來,盛於漢偶爾路過臨郡,正遇上學使大人為參加官考的生員評定等級,其中考中第一名的正是再次轉世的興於唐。
  • 我是一個小偷
    每次走到街上,街上的小孩會拿石頭砸我,嘴裡喊著「小偷,趕緊走。」 我確實是一個小偷,上次我在藥店偷了一盒藥,藥店老闆追著出來大喊抓小偷,然後我被幾個人抓住。 他們掐著我的脖子,大罵著小小年紀學人偷東西,在我的屁股上踢了幾腳後就走了。
  •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九,好快刀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九 好快刀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其中一個強盜認識這個官兵,就畏畏縮縮地求告他:「聽說你的刀最快,殺頭從來不用第二刀。求求你殺我吧!」那個官兵說:「好吧。你小心靠在我身邊,不要離開。」強盜緊跟著他到了刑場,官兵揮刀一砍,強盜的人頭「咕嚕」滾下,滾到幾步以外,還打著轉大聲稱讚說:「好快刀!」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講故事的是位老奶奶,村裡人大人小孩都叫她老奶奶,老人家也不識字,但滿肚的故事,據她說,是她的父親和鄰居的一個秀才講給她聽的,也可能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人們沒什麼業餘的活動,不像現在,電視,電影,手機,電腦,業餘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那時沒這東西,聽前輩人講故事,就成最大的享受,老人們也都娓娓道來,講的有聲有色,深的大人小孩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