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傭的故事》:貧窮的單身母親,也可以活成一束光

2020-08-28 z湘江島主


出生於湖北襄陽農村的育兒嫂範雨素,初中畢業,草草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因不忍丈夫酗酒打人,她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丈夫,在北京邊打工,邊寫下了十萬字的自傳體網絡小說,出版了《我是範雨素》。

範雨素不動聲色、舉重若輕地書寫著苦難:「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

而美國女傭史蒂芬妮·蘭德(Stephanie Land)幾乎經歷了和範雨素一樣的磨難。她像是打不死的小強,在生活的重壓下,努力踐行著自己的英雄主義:作為華盛頓州一名單身媽媽,一名整天清理馬桶與廚房的女清潔工,用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創意寫作網絡課程」,最終獲得獎學金,走入了心儀的蒙大拿大學。

她把自己的經歷寫了下來——《女傭的故事——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下文簡稱《女傭的故事》)。《紐約時報》與《紐約時報書評》對這本書作了大力的宣傳報導。

蘭德活成了傳奇。


女傭的磨難

史蒂芬妮·蘭德從小就有成為作家的夢想。

27歲那年,邊打工邊讀書的她認識了傑米。不久,她拿到了蒙大拿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同時也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肚子裡的生命,她放棄求學選擇生下孩子。人生的命運就此徹底改寫。由於不能忍受傑米的家暴,蘭德選擇了當單身母親。

沒有收入來源的她,靠領社會救濟券住收容所拉扯著孩子。為了改善女兒的生活,她成為專業清潔公司的員工。每天6到8小時的汗水和淚水,從整理、吸塵到擦洗,飽受病痛折磨的她仍然入不敷出,在貧困線下苦苦掙扎。

她經歷著外人完全無法想像的磨難。


  • 破碎的原生家庭

史蒂芬妮·蘭德的父母離異。

母親為了自己想要的快樂,跟一個年輕的英國人走了。在蘭德身上僅剩下10美金,帶著一歲多的女兒搬離收容所的時候,蘭德的母親帶著男友前來「幫忙」。說是幫忙,其實穿著光鮮的他們什麼也沒有幹,就在屋子裡指手畫腳一陣,然後讓蘭德把最後的10美金支付當天的午餐費。

蘭德的父親找了個有三個孩子的女人再婚。由於經濟衰退,父親幾近失業。蘭德在找到收容所之前,帶著幾個月大的女兒米婭來父親處求助。她努力做家務,仍不能彌補給父親帶來的煩惱。兩個星期後,她被父親趕出了家門,住進了破舊的拖車裡。

在我們身邊,很多父母是願意幫著帶孫子孫女的。蘭德只能獨自帶著米婭,父母誰也不願意搭一把手。哪怕米婭發高燒,蘭德又不得不因為支付汽油費為了下頓麵包去客戶家做清潔工的時候,她的父母也不曾出現。因為身體極端疲憊,蘭德帶著三歲的米婭在高速公路出了車禍,險些被撞死,父母也不曾給她半點人世間的溫暖。

這樣冷血的家庭關係令人心寒。幸好蘭德是溫暖的,她發誓要好好地愛女兒。

  • 辛苦的清潔工

史蒂芬妮·蘭德每天從這家客戶跑到那家客戶做衛生。

清潔公司與客戶對衛生的要求十分嚴格。

我需要用一種特定的方式打掃房屋,動作與時長要和在我之前的清潔工保持一致,不能讓人覺察出是換了個人在做。我必須勤奮努力,擦亮眼睛。廚房的水槽要擦洗得光潔一新,要把枕頭拍松,每次都要把衛生紙折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小三角。

淋浴間裡覆蓋著毛髮,洗髮水散亂地堆著,還有一團團鼻涕樣的東西。至於衛生間,地上往往留著發黃的尿漬。

蘭德不得不忍住「噁心嘔吐」,跪在地上手腳並用,用硬毛刷,清潔海綿、浮石將肉眼看得到的汙垢清洗。再用清潔劑將玻璃門全方位擦洗,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最後,用醋水衝洗,用一塊抹布抹乾,檢查出漏掉的角落,再擦洗一遍,直到擦得乾乾淨淨,再去清潔淋浴間的剩餘部分。

清潔公司提供的清潔用品是有限的,他們會通過天然產品來降低成本,指望清潔工靠著賣力氣讓東西變得乾淨。由於長時間的大量勞作,蘭德的身體患上了各種病。

她的指尖快裂開了,身上泛著一股來自氨水、漂白劑,還有吸地毯前要噴撒的粉狀物等怪味兒。

冬天,潮溼的水汽充斥著她的肺,做了幾個星期後,她得了嚴重的支氣管炎。

我的脊椎神經受損,慣用的右手因此連海綿和刷子都握不緊。清潔工作需要我不得不將自己的右手攥成拳頭,將海綿放置在手和牆壁之間,然後用指節拼命往下按。為了不讓手受傷,我會夾緊自己的手肘,將整個上半身的重量都施加到右手,去擦洗肥皂沫和汙垢。每當完成一天6小時的清潔回到家裡後,我連餐盤都捧不住,食品袋也拎不動了。

不但工作辛勞,作為「女傭」身份,她還備受歧視。工作被「監視」,被人不當作人看,是常有的事。蘭德咬牙堅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她將衛生間擦得亮晶晶的,儘量做到客戶無可挑剔。以至於很多客戶對她的工作大加讚揚,客戶亨利稱讚她是「最勤奮的勞動者」。

  • 無法溝通的孩子她爹

傑米作為米婭的父親,不但沒有履行好父親的義務和責任,還只會給蘭德和米婭的生活添亂。

為了在外人心目中樹立一個「好父親」形象,每次傑米接米婭過去,不顧天氣寒冷帶著米婭參加各種社交。讓孩子疲憊、生病;為了自己玩樂,他還曾將米婭獨自留在船上;在女兒和蘭德之間,傑米不斷挑撥離間,在女兒面前說蘭德的壞話……

但為了不支付撫養費,想讓蘭德出撫養費給他,他竟聘請律師,故意爭奪米婭的撫養權。

在蘭德已經拿到蒙大拿大學的獎學金和錄取通知書,並租下房子的時候,傑米威脅女兒不要選擇和蘭德在一起。

這樣自私自利的孩子父親,蘭德與他的每一次溝通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

  • 讓人蒙羞的福利

雖然蘭德申請了美國佩爾助學金、SNAP、WIC、醫療補助計劃、託兒補助等七項政府補助才得以活下來,但每次拿著救濟券去消費,總會被服務員或者其他消費者歧視。

就連救濟券買東西也是有限制的。比如規定了哪些牛奶是不能消費的,買的麵包價格稍微高一點,別人就會給她白眼。給孩子買個廉價小玩具,也得趁超市人少的時候去,像做賊一樣去交易。

雖然享有醫療補助計劃,可她和孩子還是看不起病。米婭生病的時候,她們備受醫護人員的粗魯對待。

政府提供的廉價過渡所經常被檢查。她們不能在房間裡發出聲音,必須在10點以前睡覺,房間必須隨時保持整潔,不允許喝酒(啤酒也不可以)……一旦被查出了問題,將隨時被驅趕。

那裡的人們普遍生活得痛苦壓抑。蘭德親眼看到一個母親服用了大量安眠藥,她這樣描述她的臨時過渡所:

我令米婭陷入了一個貧困的世界,被那些身世悲慘、走投無路的人所包圍。這些人裡,有的在監獄或戒毒所待得太久,以至於無家可歸,有的因厄運纏身而憤怒暴躁,還有一些則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為母則剛」,蘭德因此發奮努力,她心裡一直有個堅定的聲音:要給女兒一個「家」。


活成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史蒂芬妮·蘭德儘管遭受著各種困境,但她從未放棄逐夢。

每天勞作辛苦,回到家幾乎直不起腰來,可她仍在逼仄、冰冷的廚房裡打開電腦,開始「創意寫作網絡課程」的學習,一絲不苟地完成各項作業。

在客戶家短暫的喘氣的當兒,她也會看看書。

儘管主顧們儘可能地避免與她打交道,她卻像一個遊魂一般,通過房子裡的細節,思索他們的生活、思考他們的愛與哀愁。比如,她通過打掃一對分居夫妻之家,和一個愛妻去世的悲傷男子之家,她感嘆:

分居之家和悲傷之家似乎叫囂著兩個截然相反的人生教訓,卻也都詮釋了無論在什麼狀況下,到頭來我們都是孑然一身:分居之家的丈夫在妻子上夜班或者在隔壁看言情小說的時候自慰。那個鰥夫,也是獨自一人。


對我來說,形單影隻開始變得不那麼痛苦了。

磨難成為了財富,她寫下了《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她由一個清潔工一躍成為了一名作家。

有人說,命運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在世間所受的痛苦總數是一定的,在這個方面受的痛苦多,一定在別的方面可以得到補償。

蘭德前半生受到了命運的痛擊,但她對生活的感悟如此透徹,她從來沒有喪失愛和追求幸福的能力。

她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她清醒地認識到:

我需要的不僅僅是祈禱。那年夏天,我咬緊牙關,我認定,那個可以改善我們處境的人就是我自己,不是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家庭,那個人只能是我自己。我要停止妄想有個人會來愛我。我要靠自己,埋下頭,在生活帶來的苦難中艱難前行。

正是靠自己埋下頭,朝著英雄夢心無旁騖地艱難前行,蘭德最終還清了債務,不再靠救濟券生活。她成了蒙大拿大學的學生。通過讀書,她必將再次改寫命運,也必定可以給女兒一個溫暖的家。


蒙大拿大學

前段時間,有個遠方的筆友深陷困境。她的丈夫背叛了她,她想離婚卻又害怕未來的孤獨;她的同事騙了她的錢讓她一夜致貧,她想打工掙錢卻又覺得前方一片迷茫……

她痛哭流涕,留言問我該怎麼辦?

我很心疼這位筆友。但能怎麼辦呢?我只想說: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任何時候,生活的海都只有靠自己自渡。

唯有靠自己,唯有埋頭努力,我們才可以成為自己的救世主。當自己活成了一束光,就可以照亮前行的路。

願那些正經歷著痛苦,經歷著至暗至黑的人們都能從《女傭的故事》,從史蒂芬妮·蘭德的身上汲取力量。

相關焦點

  • 《女傭的故事》:刷馬桶、領救濟、住收容所,單身母親還能逆襲嗎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女傭的故事》是史蒂芬妮撰寫的一本自傳,講述了她作為一個年輕單親母親獨自撫養女兒的經歷。但她作為單身母親的系列轉變,值得每個女性借鑑。她曾在超市、收容所、各種申請機構受到過不同程度的白眼與質疑;但她憑一己之力,讓孩子吃飽都已經很艱難,又何況是給孩子創造一片更好的棲身之所呢?
  • 這是一位高情商的女傭
    有位女傭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舊的平房中,他是一位單身母親,獨自帶著一個5歲的男孩,每天她都是幫主人收拾完畢後返回自己的家,有時主人也留她住下來,但她總是拒絕。 有一天,主人邀請很多客人來家裡吃飯,最女傭說:「您今天能不能辛苦一點,晚點回家。」女傭說:「當然可以,不過我兒子見不到我,一個人在家會害怕的。」「那您把孩子也接過來吧。」 女傭匆匆回家了拉著自己的兒子就往主人家趕。
  • 《隱秘的角落》多少單身母親,把自己活成了周春紅
    同時,她又是一個控制欲強的單身母親。 作為女性,她遭受過背叛。前夫朱永平在孩子小的時候和情人王瑤好上了,周春紅選擇了離婚。 前夫朱永平和王瑤成立了另一個家庭有了女兒朱晶晶。而朱春紅卻獨自撫養兒子朱朝陽。朱朝陽是一個學霸,很孤僻,年年考試都是年級第一,是媽媽的驕傲。
  • 《女傭的故事》:陷入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走出困境的勇氣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以,難免會有生活不如意,或者陷入困境的時候,當陷入困境,要怎麼去走出困境,這是人們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技能。最近看了一本小說,叫《女傭的故事》,這是一本能鼓舞人在困境中努力前行的書籍。
  • 推介一本書丨《野芒坡》:向著那束光,前行……
    幼安是一個不幸的男孩,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一出生便失去了人生中最柔和、明亮的光——他的母親。在他成長的日子裡,沒有光芒,沒有明亮的日子,遭到繼母的百般虐待和父親的不聞不問……好在人生不是「一直如此」的痛苦,他的外婆在黑暗中,為他點燃了一盞兔子燈,燈光昏黃,但明亮異常。這束光,讓他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在希望中,完成了自我探索、尋求人生方向的歷程。
  • 低頭清洗馬桶,抬頭仰望星空:《女傭的故事》平凡中寫滿感動
    2最近讀到的這本自傳回憶錄《女傭的故事》,主人公史蒂芬妮.蘭德,也和克裡斯一樣,是一個擁有特殊能量的人。接著,她的《女傭的故事》一書問世,迅速進入2019年暢銷書榜單,不僅受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推薦,還被知名公司購下影視版權,而史蒂芬妮.蘭德,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家,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 《女傭的故事》真實表述:女人,原來如此強大,源於她是一個母親
    」 這是一個母親發自心底的呼喚,是一個母親對女兒深沉的愛! 這本書就是美國紀實小說《女傭的故事》,是作者史蒂芬妮•蘭德的紀實回憶錄,講述了一個單身母親帶著女兒獨自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奮鬥故事。 為了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為了能有一個家,史蒂芬妮依靠做清潔的微薄收入和政府的救濟補助勉強度日。
  • 《女傭的故事》:從清潔工到女作家,她憑什麼成為人生贏家?
    ——安傑盧這是《女傭的故事》的開篇,也是作者史蒂芬妮·蘭德的真實寫照。貧窮讓她徹底絕望了嗎?恰恰相反,對女兒的愛成了史蒂芬妮·蘭德努力工作的內驅力。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她實現了人生的成功逆襲。馬東的回答頗為戳心:你錯了邦妮,心裡有很多苦的人,一絲就能填滿。的確,內心缺愛的人,其實往往一絲甜就能帶給她諸多滿足感。
  • 一束光,一扇窗
    我下意識地低頭四處尋找,可實在太暗了,車頂微弱的光早已被周圍高大的乘客擋信,難不成蹲下摸黑找?那也太失面子,太妨礙別人了吧!此時的我,像個無頭蒼蠅,沒一點兒頭緒,左右為難。 正當我努力睜大眼尋找水標的蹤跡時,一束光,一束明亮的光投射在我的面前,我以為那是窗外的路燈,害怕它會馬上消失,急忙低頭,找到水杯,尷尬地撿起。
  • 女傭長得漂亮,與主人私通最後被太太殺死,新女傭替她復仇的故事
    喬伊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豪華的宅子好奇地四處打量領班女傭為喬伊介紹著她的工作這個家裡有三個主人老爺太太以及小姐而喬伊的任務則是日常的打掃以及照顧家裡的小姐工作相對輕鬆環境也很不錯喬伊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看著喬伊天真爛漫的樣子領班女傭面色陰沉地提醒她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管閒事
  • 《女傭的故事》:28歲成單親媽媽,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成為母親意味著要放棄很多東西,一開始我也曾猶豫過,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卻愛上成為這種即將為母的感覺,即便是在男朋友百般阻撓,各種威脅的情況下。萬萬沒想到,當我決定撕掉大學申請書,成為母親時,我也成了被那個被所有人拋棄的對象。
  • 北京有一個女人,白天在富人家裡做女傭的事
    北京有一個女人,白天在富人家裡做女傭,晚上回家與四歲的兒子相依為命。主人知道了女傭的情況後,給她和孩子騰出個房間,說,把孩子接來吧,今後你們吃住都在我家裡,一切免費,不扣你的一分錢薪水。女傭道了謝,說算了,不麻煩你們了,主人沒再堅持,這個事就過去了。
  • 《城南舊事》懂事的王泰:貧窮的父母,虧欠孩子嗎
    王泰的母親是個很溫和的女人的,沒有將生活的不滿發洩在他身上,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她很滿足,我猜測她望著王泰空著肚子跑走的背影,心裡也有一絲愧疚,就如我那位同學的父母一般。他安慰自己,這並不是自己偷的,人家掉下來丟了的,而且這張票子可以買很久的菜,他並沒有做對不起任何人的事,這是天意,是命運,是人家丟了他無意撿到的。可是,他越安慰自己內心越不安。鄰居的一隻雞跑過來,找不到主人,鄰居張大嬸勸說母親將這隻雞殺了,就算不給王泰吃,能給父親燉湯補補身子也是好的,可母親不為所動。
  • 鄉村故事之二:單身老漢做屋
    繼叔倒背著雙手優哉遊哉去禾倉壩田裡兜了一圈,地裡的煙苗長勢良好讓他心情好好,「興逐逐」回來,隨便對付了早餐,燒水沏茶靜待他人生篇章的重大事件——水泥澆鑄的新屋拆架。繼叔原名溫茂良,在兄妹四人中排行老大,父親早逝,母親長期患病,家境十分貧窮
  • 《生吞》:人性從來不只善良,你卻把自己活成了照亮別人生命的光
    作者深挖故事背後人性的力量,令人數度落淚。花樣年華及美貌的黃姝,有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原來是聲樂老師,獨自帶著她一起生活。可是,後來她的母親受人教唆,練起了法*功,走火入魔,警察來抓她時,跟人逃跑,撇下黃姝一人,最後只能住在她舅舅家。有一個精神病的母親的孩子,無論在什麼年代,都可能成為學校被霸凌的對象,面對那些欺負她的男生,她只是一言不發。
  • 民間故事:面對強盜,女傭人臨危不懼,對主人說:你別動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13期,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本帳號!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待陌生人,我們一定要有防範之心,不能把自己的底牌亮給他看,否則最後吃虧的一定是自己。今天為大家講的故事是:面對強盜,女傭臨危不懼,還對主人說:你別動。女傭為何有這麼大的勇氣?
  • 《城南舊事》擦鞋的小孩王泰:貧窮的父母,到底欠不欠孩子什麼
    王泰的母親是個很溫和的女人的,沒有將生活的不滿發洩在他身上,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她很滿足,我猜測她望著王泰空著肚子跑走的背影,心裡也有一絲愧疚,就如我那位同學的父母一般。他安慰自己,這並不是自己偷的,人家掉下來丟了的,而且這張票子可以買很久的菜,他並沒有做對不起任何人的事,這是天意,是命運,是人家丟了他無意撿到的。可是,他越安慰自己內心越不安。鄰居的一隻雞跑過來,找不到主人,鄰居張大嬸勸說母親將這隻雞殺了,就算不給王泰吃,能給父親燉湯補補身子也是好的,可母親不為所動。
  • 《生死場》:小寡婦給單身漢縫衣服,為一元錢失身,可嘆悲催人生
    挺著大肚子的金枝天不亮就起床,操持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和所有的家務活,而成業卻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妻子,整天罵罵咧咧。孩子出生後的五月節,窮得叮噹響的成業家連一斤麵粉也沒有預備下,他把這一切都遷怒在妻女身上,直嚷著要把她們賣掉。憤怒的金枝忍不住和丈夫對罵,悲劇就發生了。剛來到人間一個月的小金枝,那樣一個弱小的小生命,就被爹爹活活給摔死了。
  • 《知否》:她終究活成了我們羨慕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看《知否》,英國公獨女張桂芬雖只有寥寥幾次的出場,卻終究活成了我羨慕的模樣。復旦教授陳果曾經在演講中說到:「人要活成一束光,別人接近你就是接近光。」只有自己活得璀璨奪目,才能吸引別人的停留駐足。
  • 《雲邊有個小賣部》:所有的遇見與離別都是一束光
    幾年前,通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第一次知道了張嘉佳,也第一次讀到了他筆下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沒有刻意的煽情和渲染,甚至故事裡的主人不是飛揚跋扈,就是一喪到底,通篇不是嫉惡如仇就是控訴愛情與社會的冷血無情。在雞湯泛濫的今天,這種文風實在是別具一格,也讓張嘉佳收穫了短暫的成功。之後,張嘉佳經歷了離婚,開酒吧,拍了幾部撲街電影,還躺進了ICU,他的「好運」似乎被提前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