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在原生家庭的獨立程度,決定了你跟他在一起的幸福度

2020-08-27 夜鶯的玫瑰

1、

《大宅門》裡的七爺白景琦,之所以能娶濟南府的頭牌名妓楊九紅,在於他和黃春被二奶奶趕出家門後,人家在濟南不多時就自立門戶闖出了一番事業。

也甭管人家是靠著濟南有親戚的照顧和幫襯,能起得來終歸是自己有兩把刷子,因為扶不起的阿鬥有的是。二奶奶雖然一輩子沒有給過窯姐出身的楊九紅一個正眼,但終究七爺還是娶了她,做了姨太太,怎麼也比在窯子裡終老一生要強多了。

當年夏之時之所以能娶董竹君,不只因為董竹君眼光好,更因為夏之時二十三歲就當了四川副都督,少年得志,說一不二。四川老家的一家老小吃穿用度全靠他一個人的俸祿供養,父母和大哥對他娶青樓賣唱女子董竹君雖有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去。

以致於老母親本有意讓夏之時一子雙挑再娶一房太太,但卻被夏之時大手一揮當面拒絕了。等夏之時再娶第三位太太那已是在跟董竹君離婚五年之後了。

2、

明朝馮夢龍所寫傳奇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之所以百般籌謀設計剛出狼窩卻又被李甲賣給鹽商孫富,跟紈絝子弟李甲經濟不獨立大有干係。

雖說李甲拋棄杜十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杜十娘的悲劇根源也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李甲那時已有活土匪白景琦那樣獨當一面、自立門戶的能力,他就算再忌憚家裡的老爺子李布政大人,但他總還可以在外面為十娘買下一座房產養活一二僕人學漢武帝金屋藏嬌。

《胭脂扣》中如花之所以最後走投無路選擇殉情,不也是因為陳振邦的不獨立,如花親自上陳府拜見十二少母親,結果只是自取其辱。陳振邦於是選擇跟如花在外租房,但十二少跟那李甲一樣,家裡斷了他的銀錢他便玩不大轉。

陳振邦想學戲養家,拜師費是如花自己掏的腰包,學戲辛苦成名又遙遙不可及,十二少陳振邦於是整日沉迷於鴉片以解心中苦悶。最後在家裡父母的施壓下選擇和如花分手,但如花的愛已入痴狂,不成功便只願成仁,不得已攜十二少一起吞食鴉片自盡。

3、

很多棒打鴛鴦的故事裡,也多半是男人女人還不能真正獨立謀生, 經濟困窘,父母之所以能棒打鴛鴦控制你,就說明你的「翅膀還不夠硬」。當然這裡的本意可不是鼓勵要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說得對的還是要學會虛心聽取接受。

但現實就是只有真正能夠獨立生存的鳥兒,才能讓父母漸漸放下心來願意放手讓你展翅高飛。你不展示出自己的獨立性和謀生力,那就別怪父母把你繼續當孩子。女人當自強,選夫婿與其看婆家家境,更要看男人本身是否懂得自強自立。

很多女人選擇男人時,聽從家親勸告多會看重男人父母家裡的條件,其實並不完全正確,第一誰有都不如自己有,第二女人不僅要首先自己有,更要選擇一個同樣自己有的男人,因為一個男人自己有沒有,不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男人的獨立程度,更說明了一個男人在家庭中的話語權。

一個不獨立的媽寶,就算你本身有杜十娘的經濟條件,也很難過上想過的日子,最好的結局多半只能一邊兩寬各自安好,畢竟媽寶不僅經濟還是靈魂都是「不自由的」,而經濟不獨立是首當其衝的,難以自給自足的兩個人,有情飲水飽恐怕終難敵貧賤夫妻百事哀。謝謝關注


(完)

相關焦點

  •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
    朱朝陽生活在一個離異的家庭中,他跟著母親生活,作為朱朝陽的父母,朱永平和周春紅顯然就是最為真實的中國父母的寫照。作為劇中的隱藏大boss,朱朝陽也在劇情中逐漸黑化,很多觀眾都覺得長大後他會變成下一個張東升,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朱朝陽的原生家庭——父母自身的婚姻千瘡百孔,繼而卻把這些不開心施加到孩子身上。我的來訪者中,也有許多人在極力整合自己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
  • 原生家庭問題之——樊勝美
    所以跟這樣的人相處,你永遠在給他解決問題,而你要知道重點是,你解決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要解決到依賴型人格想要的那個結果。慢慢慢慢的關係就會演變成你要對他負責,你要對他的家庭負責,你要對他的全世界都負起責任來。這個其實是很不健康的一種關係。所以如果你是還處在談戀愛階段的男孩兒、女孩兒的話,如果你想要再往前走一步,往婚姻方向發展的話,一定要比較理性的去審視你們的關係。
  •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原生家庭,確實讓我羨慕了
    「原生家庭」這個詞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那什麼是原生家庭呢?未結婚前和父母、兄弟姐妹從小一起生活的那個家庭我們叫做原生家庭,是有別於結婚後夫妻雙方組成的新家庭。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關注原生家庭?,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李尖尖因缺少母愛而缺乏的安全感,原生家庭塑造了性格開朗健全的李尖尖。
  • 原生家庭問題之——關雎爾
    ,他沒有一個會拖累她的家庭。但是她性格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她非常的不自信。從小到大她都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優秀,沒有人真正的喜歡她,所有想跟她在一起的人都是覺得她很安全,很適合做一個妻子。所以我們又回到原生家庭的問題。關關的這種不善於表達,就是因為在她的家庭裡面有一個很強勢,一直要控制她的媽媽。這個類型的媽媽,其實我們身邊很多家庭都有,都是為了你好,因為愛你,這種以愛的名義來控制孩子的父母,其實很多因為覺得自己是父母,因為覺得自己生養了孩子,所以認為對孩子一切都有決策權。
  • 從《東京塔》談:好的原生家庭應該滿足孩子的4種心理需求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氛圍、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的互動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
  • 《人間失格》:自殺不是自救,原生家庭給的傷,並非無解
    主人公葉藏出生於一個親情淡薄的父權主義家庭,面對父親時感到恐懼,所以即使受到傷害也不會向家人傾述,因為「父母是不值得信任的」。直到有一天,葉藏扮小丑做鬼臉逗笑父親。他的童年就開始以扮醜來討好這「人間」。成年後,葉藏對父親的股恐懼感依舊不減,直到對這「人間」感到徹底的無助和恐懼,最終自殺,27歲。
  • 甄嬛和眉莊的命運,從原生家庭起就註定了
    這句話說的其實就是原生家庭的問題。像我們熟悉的&34;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34;的操控性父母,&34;的言語虐待型父母,這樣有毒的原生家庭環境裡就會生長出中毒的孩子。甄嬛傳其實也是一個分析原生家庭非常好的範本:1我們先來看看眉莊選秀前和家人的互動。眉莊的母親問她:若是皇上問你讀過什麼書呢?眉莊一開始說:讀的是詩經、孟子、左傳。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的罪與罰
    因為這部劇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反映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朱朝陽和張東升無一都是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存在著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隱秘角落。所以,看到癥結,找到解藥,才能真正讓朝陽東升,照亮那些隱秘的角落,讓悲劇不再發生。1.
  • 原生家庭:我拿什麼來愛你
    電影《狗十三》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原生家庭的危害,它描寫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沉重的陣痛,而這沉重來源於中國式原生家庭之罪。《狗十三》圍繞著一個女孩成長過程中和兩隻狗的故事,表達的是一種中國式武斷專橫的家長教育,當叛逆的孩子最終被馴服成為成人眼中的「乖孩子」時,孩子的純真已經逝去,留下也只是被馴化了的世故。
  • 《白夜行》原生家庭的痛,是孩子一生無法治癒的傷
    而我,卻看到了兩個不完美的家庭下,成長的兩個少年。來自原生家庭的痛,是他們一輩子無法治癒的傷。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的生活軌跡與歸宿。一個人的童年是否幸福,會決定他的性格和心理,對影響他對愛情、婚姻、價值觀和工作的看法,甚至會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發展的方向。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還在幼年&34;階段時,就給其定下的主基調,它存在於每個個體的潛意識裡。
  • 《傲慢與偏見》告訴我們:原生家庭,不是我們的宿命
    ,而有人從出生起就只能掙扎在泥潭裡,甚至一生都深陷原生家庭的漩渦。那麼究竟怎麼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做更好的自己呢?1、與原生家庭有界限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裡說:「情感上的獨立並不意味著你要同父母徹底斷絕聯繫,而是說你既是家裡的一份子,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三十而已》陳嶼原生家庭的囚徒,幸福婚姻的孤島
    從小獨立懂事,沒有人可以讓他依靠,陳嶼認為妻子也應該這樣。面對妻子經常回娘家,面對丈母娘對他們的照顧,他打心底瞧不起。陳嶼活成了原生家庭的囚徒,幸福婚姻的孤島,但是根本原因真的是因為原生家庭嗎?哪怕一個人的行為多不正常,只要我們去找,都可以找到誘發它的原因,甚至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但這不是我們逃避責任的藉口。
  • 原生家庭之扶弟魔:別再說原生家庭害了你,能害你的是你自己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演員丁嘉麗飾演的&34;角色深入民心,從去年的《都挺好》、今年的《完美關係》、《安家》這些電視劇中間都會帶出一個扶弟魔、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的梗,有網友說娶妻不娶扶弟魔,這個扶弟魔就是隱藏在身邊的炸彈,隨時可能爆。
  • 看了《隱秘的角落》才知道,比原生家庭更傷人的是糟糕的婚姻關係
    從劇情中不難看出,推動著「老實人」張東升和「乖孩子」朱朝陽滑向「惡」之深淵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朝夕相對的愛人親人,套用現在特別熱的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的傷害。如果順著原生家庭這條線再往上追溯,還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糟糕的原生家庭,往往都是從一段破敗的婚姻關係中演變而來。
  • 《啼笑因緣》| 你的家庭決定你的擇偶觀
    ,大概跟金庸先生最初在雜誌上發表武俠小說時的情景差不多。她沒有獨立的人格,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規劃,學生身份不過是用來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她的一生,是不斷依附於不同男人的一生。這是造成她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鳳喜的性格與家庭教育脫不開干係,對於叔叔和母親來說,鳳喜的美貌無疑是最大的誘餌,能為家庭帶來最大的經濟利益。
  • 《父母愛情》江德福:男人的智慧,往往決定著家庭的和諧程度
    一個男人,如果能做到事業有成,對自己的妻子又呵護有加,我想大部分女人都不會拒絕。在《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中,江德福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說,嫁人當嫁江德福,這並不是一句空話。有句話說,婚姻中,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是男人,他夾在婆婆和媳婦之間,需要維護一種公平和正義,而男人的三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對婚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江德福作為《父母愛情》中的男主,他的所作所為可謂是一種「典範」,家庭的和諧與江德福密不可分。
  • 從《以家人為名》到《隱秘的角落》:對不起,從沒有好的原生家庭
    意思是「當我們長大獨立,脫離了原生家庭後,就需要自己去掌控自己的意識和人生了。 別什麼都怪到自己原生家庭頭上。」 這話雖然看起來不近人情,但仔細一想卻很有道理。 面對原生家庭的傷痛,很多人靠著自己走了出來。 星醬有一個職場前輩的原生家庭就非常惡劣。 在他小時候父母離婚了,繼母還經常虐待他。 從小忍受著原生家庭的傷害,他無時無刻都想擺脫這裡。 一到18歲,他就離開家裡出來創業,自力更生。
  • 跟原生家庭有關
    跟原生家庭有關賀子秋從小幫著養父做家務,擦桌子洗衣服,也一直照顧妹妹李尖尖,連帶著凌霄也是默默關愛著。他習慣地討好李尖尖,他跟李尖尖不像李尖尖與凌霄之間的平等。隨著劇情的推進,大家都被二哥賀子秋的懂事打動了。作為一個青春期成長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又不敢撒嬌,想媽媽還嘴硬。
  • 《以家人之名》: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凌霄,很可能會變成下一個陳婷
    可是,從小被拋棄的強烈的不安全感,讓他不懂得拒絕母親的無理要求。母親出車禍,他不情願卻還是順應了舅舅的意思,放棄學業,遠離家人,去照顧母親,讓自己陷入黑暗;母親康復後不許他離開,他很痛苦卻接受了母親的安排,在新加坡工作;母親從新加坡追來,還要求和凌霄住在一個小區,他明明感到絕望,卻連:「我不想和你住在一起。」這樣的話都說不出口。
  • 《燃燒》: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
    原生家庭決定你的前半生,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後半生。電視劇《燃燒》自始至終,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立場,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你不管選擇什麼,我們都有自己應負的責任。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說,原生家庭是孩子人性的練習場。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生於或貧窮或富貴,孩子都沒有選擇權,但是他對待物質的態度,卻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選擇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