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妖」,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心照不宣地一笑,這個詞已經基本固化在泰國那個神秘又誘惑的群體身上。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早在幾百年前蒲松齡筆下也有一個人妖。
這個小故事收錄在《聊齋志異》裡,可能因為尺度略大,放在文末,名字就叫人妖。
蒲松齡人像
故事說道,書生馬萬寶和他妻子田氏都是風流不羈之人,一日隔壁老太太家來了一女子,自言因公婆虐待不堪忍受逃了出來,求老太太收留。這老太太見其可憐,便讓她留了下來。這女子每天白日幫老太太打水燒飯很是勤快,晚上又能用祖傳按摩手法幫老太太緩解腹脹腹痛病症,十分討得老太太歡心。
這老太太時常來馬萬寶家串門,無一不狠狠誇獎這女子一通,尤其是頗有神效的按摩技藝。一日馬萬寶窺見這女子生的頗為美貌,便起了色心,讓妻子田氏假借腹脹請這女子來家治療。這女子一再強調只能給女子看診,且不能有男人在場,田氏便託詞馬萬寶當天外出不歸,邀了這女子來家診治。及至夜間,倆人同床滅燈就寢準備按摩,田氏藉口廚房門還沒關出去換了馬萬寶進來。馬萬寶躺下後便聽那女子顫聲道「我給娘子治病」,以手撫摸馬萬寶腹部並婉轉向下,及至發現馬萬寶是男人這女子大驚之下便要下床逃走。馬萬寶心知有異,忙下床點燈,田氏聽到動靜也忙進來查探,發現那「女子」赤身跪伏在地,竟是一男人。
仕女圖
原來這人名叫王二喜,因其兄長王大喜而學會了這種邪術,以此計已得手十六人,此案按律當斬。馬萬寶捨不得二喜的美貌,竟綁了他將他閹割。後又威脅二喜若不一輩子從他,一定讓這二喜入獄殺頭。二喜無奈答應,此後每日夜裡被王萬寶拉著玩樂,白日又要提水煮飯打掃房間,如丫鬟一般。誰知有一日其哥哥王大喜事情敗露,同夥皆被砍頭示眾,唯二喜一人逃脫。王二喜至此十分感念馬萬寶,發誓從其而終,一生為馬萬寶和田氏操勞,死後就葬於馬氏祖墳旁。
故事讀到這,不過一笑。然聊齋故事最後常借「異史氏曰」做一番點評,此文點評的大意是:馬萬寶特別善於用人,就像小孩子喜歡玩螃蟹又擔心蟹鉗傷人,便將蟹鉗剪掉養起來。如果能充分領會這種精神,用來治理國家都可以。
知人善任?足以治國?這三觀不僅是不正了,簡直碎了一地!
其一,王二喜禍害十六名女子,難道不應該按照當時的律法斬首示眾?結果因為貌美,被王萬寶包庇,放到現在怎麼都是令人深惡痛絕的故事。其二,王萬寶因一己色心,直接閹割了王二喜,這放在現在法治社會也是坐牢的吧?更遑論還有一層包庇罪。其三,王萬寶給王二喜造成了如此大的傷害,後續更是被性奴被苦工,雖然後來陰差陽錯二喜躲過死罪,但是王萬寶也算不得恩人吧?怎麼能感恩戴德,恨不得生同衾死同穴呢?
幾百年前的警世故事,如今讀來竟是如此一言難盡!究其根本,或許就是「時移世易」四字!在王萬寶的時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有個把孌童也被認為風流不羈;女人或者孌童地位低下,本來就應該操持家務服侍丈夫,不存在虐待性奴一說;雖說有法治的雛形,但整體還是人治,講究制衡之術,也無所謂人權,所以不管什麼手段達成目的就會被推崇!
在我們的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沒有誰附屬於誰;法治健全,正義總會被伸張,惡也從不會被永遠掩蓋;生活安穩,精神富足,每個人都有權利有機會表達自己。雖然大多數人是平凡的,雖然也有貧窮和飢餓,雖然角落裡惡之花未完全斷絕,但是我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怎麼做會更好!
所以,雖然我們可笑於故事的荒誕卻更多的事對社會文明發展的慶幸!願世界永無人妖!謝古今三觀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