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紅樓」寶玉走丟了,襲人反應大過寶釵,這就是外配她的原因

2020-10-10 青鸞驚鴻

作者:青鸞驚鴻

◆內容提要◆

寶玉丟玉後,一直半瘋半癲的,後來在進考場出來時,與賈蘭走失,眾人尋不得。後又接到賈政的家書,說是半道上遇見了寶玉,原是借胎而來的。再後來,得知寶玉中了第七名舉人,卻尋不見人。王夫人、寶釵的反應尚可圈點,但襲人的反應太過,導致她最終被發放出去,嫁了別人。

◆原著情節◆

【一】出考場的日期,寶玉丟失

王夫人:聽到這話便愣住了,半天也不言語,還直挺挺地躺倒在床上。

薛寶釵:白瞪兩眼。

襲人:哭得淚人一樣,只有哭著,還罵著賈蘭「糊塗東西!你同二叔在一起,怎麼就丟了?」

【二】放榜這一天,寶玉中了

王夫人:大哭起來。

薛寶釵:不言語。

花襲人:心裡一疼,頭上一暈,就栽倒了。

【三】賈政家信至,提到寶玉

王夫人:哭了起來,心疼寶釵。

薛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花襲人:哭,瘦得了不得,一心想著寶玉。

◆終被外配◆

【一】襲人的小心思

襲人是跟著寶玉一起長大的,一直在跟前盡心盡力的服侍著,而且寶玉的第一個女人就是她,王夫人也覺得她懂事,心裡早就把她看作了寶玉屋裡人,所以月錢都比別人高出二兩,還是由王夫人這邊出。

襲人也以為,自己這一輩子終有歸宿,她的歸宿就是寶玉,但她不會有作正室的命,所以她心裡眼裡就想著寶玉能找一個與自己好相處的正房奶奶,比來比去,她把寶釵放在了第一人選上。

日常的生活裡,她有意無意地探聽黛玉的口氣,也時不時地向著王夫人進些讒言,暗地裡做著一些手腳,攪動著大觀園裡的混水,無形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她的小心思很簡單,就滿心滿眼的寶玉,想著寶玉的正室能與自己和平共處,因為賈府裡的妾,日子實在過的有些讓人膽戰心驚的,比如自己眼見著的趙姨娘、周姨娘,和自己關係要好的平兒等。

【二】寶釵的大籌謀

從金玉良緣開始,薛寶釵就被推向了風口浪尖,成為了黛玉心裡眼裡唯一的情敵。她能忍,無論黛玉說什麼尖酸刻薄的話,她都一笑置之,不予理會,又在自己的姨媽王夫人面前顯示自己的落落大方和沉穩可靠,在賈母面前展示自己成熟老道的作風,在眾下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寬容與大度等等。

寶釵的籌謀終於獲得成功,嫁給了金玉良緣裡的玉,成為了寶玉的正室,也成為了襲人的女主人。這不正是襲人所期盼的嗎?

寶釵與襲人都達成了自己的願望,又共侍一夫,理當像姐妹一樣,闔家歡樂,彼此扶持,像平兒待王熙鳳一樣,忠心不二,兩面安撫。

而事實上呢?

【三】被外配的原因

寶玉丟失,襲人的反應遠遠超過正室寶釵的反應,是讓寶釵將襲人外配的主要原因。寶釵的瞪眼和不言語,怎麼敵得過襲人的哭罵和暈倒,還有日漸的消瘦,雖說後面的續寫說到寶釵已經懷上了寶玉的骨肉,但丈夫的走失,而且最後還知道了準確信息,那就是寶玉永遠都不會回來了,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誰,都會如襲人一樣的反應,可是寶釵也就哭哭而已。

或許有人會說,寶釵本來就是個理智的人呀。

試問:再理智的人,自己最親近的人走了,後半生的依靠沒了,也會脫下理智的外衣,表現出自己的柔弱來的。

這些問題,下人不會看不到,所以在賈府風雨飄搖的日子裡,旁人再議論一二寶釵,肯定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一是寶釵對於寶玉的感情,本就沒有襲人的深。

襲人從小陪著寶玉長大,又與寶玉有了夫妻之實,兩人雖然名分未正,但多年的情感,不是虛的。寶釵一開始到賈府,只是為了投親而來,真正目的是進宮,宮沒進成轉而才把眼光放在了賈府上,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寶釵的婚姻就是利益性的,毫無感情可言。

二是寶釵與下人們的情誼,也沒有襲人的厚。

襲人自小在賈府長大,她的習性大伙兒自小知道。通過寶玉這件事一看,大家都能看出寶釵的涼薄,對自己丈夫尚且如此,更何況對下人呢?所以寶釵害怕襲人這三次的劇烈表現,讓賈府的人兩相比較,看懂了自己的不厚道。

正是如此,襲人的外配,王夫人雖然心裡先想,但沒提出來,倒是薛姨媽性子急一些,首先提了出來:

若是正配呢,理該守的;屋裡人中,願守的人也是有的;唯有這襲人,雖說是算個屋裡人,到底她和寶哥兒沒有正式挑明關係。

而且去跟襲人說這事的,也是薛姨媽,說得襲人淚痕滿面的,她還勸解了一會兒,還拿一些事例做比方,引導她要想得開。

就算是寶釵嫁入了賈府,那也是隨了夫家,什麼時候論到薛姨媽這個娘家的人來生事了呢?其實還不就是替自己的女兒寶釵來說道的。

幸好,襲人外配的蔣玉函,不然,她命休矣。

讀書使人明智,寫作使人明心,心理學使人明事。我是青鸞驚鴻,蜀女,感謝喜歡我的文字。

相關焦點

  • 寶玉娶寶釵,這是一個逐步完善的計劃
    原來是寶玉的玉丟了,這把所有人都急壞了。王夫人本想瞞著賈母,可寶玉丟了玉之後變得痴呆了,這讓賈母起了疑心。為了讓寶玉好起來,賈母決定早點安排寶玉的婚事好給寶玉衝喜。三、寶玉丟玉痴呆之時也是賈元春死亡之時,也就是說寶玉姐姐的葬禮還沒辦,寶玉怎能結婚?還有一點很重要,元春是皇妃,皇妃有皇妃的葬禮規範,這就要求寶玉此時不得娶親。
  • 同樣是八面玲瓏,為什麼平兒的風評比寶釵襲人好?
    ,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個沒錯,在人多嘴雜的賈府應該這樣沒錯,但寶釵發現走開已經來不及所以就急中生智,這個智就是將自己無意聽小紅談話,會被小紅認定知道了小紅秘密的怪罪風險轉嫁出去,所以躺在瀟湘館裡的黛玉躺著就中槍了,這一系列的快速反應是寶釵作為一個商人後代的本能反應,我不能擔風險必須要儘快的轉嫁出去
  • 黛玉面對寶玉的感情為何總沒有安全感?看這三點就明白了
    只看才華和樣貌林妹妹配寶玉是綽綽有餘的,可她偏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她的不足之症,而這一點她自己和賈府眾人都是知道的。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這段話可以說把黛玉在面對寶玉感情時的不自信展露無遺,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覺得自己身體不好配不上寶玉,故而又糾結又悲傷。
  • 有人污衊襲人貪汙寶玉的錢,這太冤枉襲人了,然而寶玉的錢去哪了
    比如探春對寶玉說:「這幾個月,我又攢下有十來吊錢了。你還拿去,明兒出門逛去的時候,或是好字畫書籍、卷冊,好輕巧玩意兒,給我帶些來。」十來吊錢大約也就10兩銀子左右。這是探春花費自己月例的形式之一,至於賈寶玉的錢,是襲人掌管的。正如寶玉對柳湘蓮說:「雖然有錢,又不由我使。」那麼寶玉的錢都花哪了。
  • 《紅樓夢》中關於花襲人的結局,為了寶玉,她犧牲了自己
    因為清朝對國人最大的坑害,就是統治階級奴化了整個民族,包括滿族也一樣,比如我們看《雍正王朝》,像皇帝罵兒子,也會用「奴才」這兩個字。所以清朝的統治階級,把奴才兩個字深深的烙在了國人的心上,即便是統治階級自己,也以「奴才」自居為榮。但是花襲人,就有主人的覺醒意識。當賈寶玉說她家穿紅衣服的女孩,要是也在賈府就好了。襲人的第一反應,卻是「冷笑道:「我一個人是奴才命罷了,難道連我的親戚都是奴才命不成?」
  • 王夫人堅持讓寶玉娶寶釵,是為了薛家之財還是寶釵本就無可挑剔?
    但是卻為何要極力的促成賈寶玉與薛寶釵的這段姻緣呢?原因分析起來無外乎一下幾點。 一、督促寶玉走仕途 王夫人對於賈寶玉的愛完全不亞於賈府裡面的任何一個人。但是賈寶玉從小就沉溺於脂粉床幃之中。這也讓王夫人為賈寶玉操碎了心。
  • 寶釵:我到底哪裡不如林妹妹?
    寶釵鳩佔鵲巢,佔了原本屬於林妹妹的位置,不管她本人有辜無辜,至少是因為她的到來才讓他與黛玉徹底分離的。並且,她一進府來就揚言什麼「金玉良緣」,難道這也是無心的?越琢磨越像是有備而來、別有所圖。寶釵直言抒疑惑,寶玉冷麵對俗人月圓之夜。寶釵又見寶玉獨自在外廳裡呆坐著,便把襲人打發出去:「你且避一避,我要單獨問二爺幾句話。」襲人退了出去。寶釵坐到寶玉身邊,寶玉卻毫無反應,依然盯著窗外的月亮如痴如醉。寶釵問道:「二爺在看什麼?」
  • 紅樓女兒十五 楊連山
    這小姑娘恰好被分在寶玉房裡,平日裡做些粗活,一年可能和寶玉也說不上幾句話,但這並不影響四兒對未來的憧憬:能否有機會升職呢?能否受到寶玉的青睞?    恰巧機會就來了。寶玉沒日沒夜的和黛玉和湘雲混在一起,連日常的梳洗都在黛玉那邊弄好了,這下襲人不願意了,給寶玉個不搭理。
  • 襲人敢和寶玉雲雨,她深諳貴族家庭的納妾禁忌:晴雯黛玉太單純
    但和晴雯有著競爭關係的襲人非常奇怪,在第6回半推半就地和寶玉體驗雲雨之情,並且自思「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從這兩處細節可知,賈母的表態和襲人的想法並不一致,那襲人為何會有如此想法,她在丫環中率先和寶玉有了這層特殊關係,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 花氣襲人知晝暖:從勵志的角度看,襲人可是草根逆襲上位的傳奇
    如果賈府不倒臺,紅樓中的人物沿著各自的足跡走下去,假設襲人最終成為寶玉的花姨娘,甚至生下子女,那麼,她在賈府大多數底層人士眼中,絕對是個傳奇。襲人先後伺候賈母,照顧湘雲,我猜想襲人與家生子不一樣,她見識過外面的底層人生,也知道外面的人情冷暖,很會吸引小孩子,所以湘雲和寶玉都喜歡她。
  • 襲人有多心機?為了在寶玉前爭寵,背地裡對黛玉潑了三次髒水
    襲人是寶玉房裡的四大丫環之首,在丫環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有賢良的一面,也有心機的一面,賢良時為照顧寶玉操碎了心,心機時為了爭寵不擇手段。襲人一生最飽受世人詬病的,莫過於初試雲雨事件。雖然她是寶玉的貼身丫環,卻還沒有經過開臉儀式( 女子出嫁時去淨臉和脖子上的汗毛,標誌著做姑娘的時代已結束),沒有資格做寶玉的房裡人。
  • 林黛玉死後,寶玉娶了寶釵,殊不知她才是賈母最中意的孫媳婦
    ,王夫人一直比較喜歡寶釵,畢竟她們之間血緣比較親近,如果寶釵嫁給了寶玉,王夫人在賈府的勢力肯定是更強的,但是賈母喜不喜歡寶釵呢?,可以說和賈寶玉是青梅竹馬,但是賈母對寶釵不怎麼誇讚,只有一次誇的還有點彆扭,賈母說寶釵是賈府女孩中最優秀的,這也把賈元春算在裡面了,元春可是入宮的妃子,怎能是寶釵能比的?
  • 襲人和寶玉偷試為何不孕?兩碗菜、一件大毛衣服,都是避孕法寶
    晚上回家襲人追問之下,兩人趁無人之際偷試了一番。因為賈府有規矩,襲人和寶玉又是青春期的女孩和男孩,所以此事一發不可收拾。寶玉的奶媽為此罵過襲人,晴雯更是當眾罵兩人做了醜事,林黛玉也巧妙地以嫂子之名敲打過襲人。這些其實都暗示襲人和寶玉多次「偷試」過,但奇怪的是襲人卻一直沒有懷孕。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在她試過之後用的東西裡面。
  • 紅樓女兒四 楊連山
    寶釵和湘雲都齊聲否定,琥珀又指著黛玉笑著說:「不是他,就是她。」寶釵忙著解釋說黛玉更不這樣了,因為黛玉待寶琴猶如自己的親妹妹。這一小節,有人以為琥珀沒心沒肺啥都敢說,有人以為琥珀故意給黛玉難堪。我想,這兩種想法都是誤解。作為賈母的大丫頭,琥珀能是那種不看眼色隨便亂說的人嗎?如果這樣沒心沒肺或者小肚雞腸,賈母早攆了出去,還輪著她來諷刺作踐黛玉嗎?
  • 寶釵大家閨秀的矜持哪去了?午睡時間、大半夜經常往怡紅院跑
    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拉郎配嘛。元春省親,給一眾兄弟姐妹賜下禮物,唯獨寶釵與寶玉的一樣,比眾人的多了一串紅麝香珠。或許元春是在認可金玉良緣,相比黛玉,可能更鍾情於寶釵。看看寶釵是怎樣的急不可耐!紅樓中說她「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是真的沒意思嗎?我們要理解曹雪芹此處的深意。
  • 襲人真的成功嗎?她誤以為的成功只不過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已
    襲人出身貧苦,家中艱難,為了不看著老子娘餓死,小小年紀就賣到賈府當丫頭,怎一個孝字了得。襲人行為處事高度超過了其他丫頭們,不是一味討好寶玉,而是常常規勸寶玉讀書上進。從這幾點來講,襲人有可能超越自己,站在賈府的角度替王夫人考量,也正是選擇她看護寶玉的原因。時時對寶玉進行規勸,甚至對王夫人說出「我也沒什麼別的說。
  • 呆香菱學詩就是自棄,她辜負寶釵好意,斷送人生最後一次逆襲機會
    這日,浪蕩富二代薛蟠,被柳湘蓮一頓胖揍後,丟了醜,堅決要外出躲羞。薛姨媽勸不下,只能勉強答應。她送別寶貝兒子薛蟠後,本打算讓香菱過來貼身服侍自己。正在香菱手足無措,擔心回家被婆婆責難時,寶玉及時出現了,幫香菱借襲人的裙子換上解了圍。
  • 紅樓夢勇晴雯:憑本事攢下了百金財物,卻又實力作死葬送了性命
    隨後茜雪捧上茶來,寶玉從茜雪口中得知茶也被李奶媽喝了,頓時大怒。晴雯也許沒有惡意,但這件事,終究被鬧大,若李嬤嬤事後得知晴雯在她背後給寶玉「告黑狀」,豈能不厭惡晴雯?這還不算,在第十九回,李嬤嬤又到寶玉房裡來,看到碗裡的酥酪,拿來就吃。
  • 趙姨娘和芳官打鬧晴雯看笑話,襲人卻看到了這般別樣的未來
    被趙姨娘打後,她一邊解釋自己給茉莉粉的原因,一邊也對趙姨娘不客氣,直言「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襲人忙拉住芳官,說:「休胡說」。芳官一句話直戳到趙姨娘痛處,她上來又是兩個耳刮子。襲人又勸趙姨娘:「姨奶奶別和他小孩子一般見識,等我們說她。」
  • 寶玉對晴雯如此縱容,襲人難道從沒有嫉妒過晴雯嗎
    襲人能嬌嗔的寶玉,這說明什麼?說明她知道寶玉喜歡她。寶玉也說氣話讓她出去的時候,晴雯就從玩笑話變成真生氣傷心起來,這本質就是戀愛中的女孩子撒嬌讓人哄她,結果不哄還順著繼續說,那當然生氣了…雖然他們都談不上真正的戀愛,但人性和情感是相通的。如果是秋紋,她敢在寶玉面前作這種小兒女情態嗎?敢以家暴為要挾提要求嗎?這就是地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