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的性格,潑辣中帶幾分魯莽。在怡紅院,她身為大丫頭,說話做事的風格也是橫衝直撞,不經掩飾和思考,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想做什麼立刻就去做了,不會思前想後。用平兒的話說,「晴雯那蹄子是塊爆炭」。
怡紅院的晴雯活得風光張揚。雖是丫頭,卻留了幾根兩三寸長染紅的指甲,可見她平日裡完全不用做粗活,正應了鳳姐那句話:咱家的丫頭比人家的小姐還強呢!
非但如此,身為大丫頭,討好她的奴才也不少。小廚房的柳嫂子一聽說晴雯要吃蘆蒿,忙上趕著問是肉炒還是雞炒,被小丫頭嗆了一頓說正是葷的不好才叫用素的炒,還得少擱點油才好。這待遇,雖不是小姐,也勝似中等人家的小姐了。
可正是這樣的晴雯,在怡紅院呆了若干年,卻用那種「橫衝直撞」的言行,各種花式「作死」,得罪了包括小姐、丫頭、婆子媳婦在內的不少人。
書中沒有明確提到晴雯得罪迎探惜三位小姐,但僅一件事,就明明白白地呈現了晴雯是如何得罪賈府親戚家兩位小姐的。
第二十六回,晴雯和碧痕吵嘴,又逢寶釵來怡紅院串門,就把氣撒到寶釵頭上,抱怨她有事沒事跑來坐著,讓她們這些做丫頭的半夜三更睡不了覺。
忽然又聽見有人敲門,晴雯也沒聽清是黛玉的聲音,就莽撞地放出話來:「都睡了,明天再來。二爺說了,不管是誰,都不準放人進來的。」一句話就把黛玉氣得怔在門外。
就這麼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只因她和別人吵嘴了沒好氣,就遷怒到寶釵和黛玉身上,三兩句話就把兩位親戚家的小姐給得罪了。
事情雖小,但有些事情發生的多了,接二連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也就容易出問題。以寶釵和黛玉的身份和涵養,她們未必會跟晴雯計較。正如黛玉對寶玉所說,你的丫頭們懶得動,歪聲喪氣的也是難免的,但也該教訓教訓,今天得罪了我事小,倘或明天得罪了別人,豈不事大了。
晴雯養尊處優那麼多年,想來未必只得罪了寶姑娘和林姑娘,只怕不知不覺中都可能罪過三姑娘探春。
賈府的婆子媳婦裡,奶媽和管家媳婦是很有體面的。身份特殊的奶媽和年邁的管家媳婦,在賈母面前都有幾分面子,在小主子跟前更有相當的話語權。這樣的人,一般不能輕易得罪。這個道理,襲人深知,晴雯卻不明白。
第八回裡,寶玉興衝衝地告訴晴雯,他給她從東府裡帶回一碟豆腐皮包子,問她是否吃了。晴雯一聽,馬上說:「快別提。一送了來,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飯,就擱在那裡。後來李奶奶來了,看見說:『寶玉未必吃了,拿來給我孫子吃去罷。』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隨後茜雪捧上茶來,寶玉從茜雪口中得知茶也被李奶媽喝了,頓時大怒。晴雯也許沒有惡意,但這件事,終究被鬧大,若李嬤嬤事後得知晴雯在她背後給寶玉「告黑狀」,豈能不厭惡晴雯?
這還不算,在第十九回,李嬤嬤又到寶玉房裡來,看到碗裡的酥酪,拿來就吃。大約又是晴雯,講了句:「快別動。那是說了給襲人留著的,回來又惹氣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認,別帶累我們受氣。」
脂批評論:「這等話語聲口,必是晴雯無疑。」李嬤嬤聽了這話又氣又愧,跟另幾個丫頭吵了幾句。最後,寶玉回來,「只見晴雯躺在床上不動」,從秋紋口中得知,晴雯打牌原本贏了,誰知李嬤嬤來了,把她「混輸了」,所以才「氣的睡去了」。
試想,事情經過多半因為晴雯制止李嬤嬤吃酥酪,隨後李嬤嬤和另幾個丫頭吵嚷幾句,最後幾個丫頭因李嬤嬤、茜雪等事私下「窩裡發炮」,導致晴雯輸了牌。如此一來,可想而知,晴雯把李嬤嬤得罪了。
其實,如果晴雯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也許會對李嬤嬤吃豆腐皮包子一事粗略一提,而不是把此事當做一件正兒八經的大事說給寶玉聽。她不太懂得化解矛盾,反而憑自己牙尖嘴利的性情,製造出新的矛盾。
換做麝月,就懂得這麼哄李嬤嬤:「他們不會說話,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氣。寶玉還時常送東西孝敬你老去,豈有為這個不自在的。」
晴雯和襲人同為怡紅院的大丫頭,兩人還有共同的身份:都是從賈母房裡撥過來的。晴雯和襲人之間,既有明爭,也有暗鬥。
要說晴雯嘴裡尖刻,的確是事實。
襲人被寶玉誤踢,是一件傷及她臉面自尊和身體健康的事。晴雯偏偏由著自己的性子對此冷嘲熱諷,哪壺不開提哪壺。一句「因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窩心腳」,跟刀子似的在襲人傷口上重重撒鹽。襲人聽後既惱怒又羞愧。
細想晴雯為何如此?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她也嫉妒襲人。接著襲人一說起「我們」,晴雯「不覺又添了酸意」,講出的話更等於揭示了襲人與寶玉雲雨一事,步步緊逼,讓襲人「羞的臉紫脹起來」。
這還不算,後來當襲人真被王夫人定為寶玉姨娘時,晴雯又冷笑著把這事嚷得人盡皆知。此事若真被賈母王夫人知道,試想襲人會面臨怎樣的結局,往輕了說,她會被攆出去。往重了說,她要麼被打死,要麼只能像金釧兒一樣含羞忍辱選擇自盡!
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揭露襲人的秘密,在她傷口撒鹽。到晴雯被攆出後,襲人狠罵「晴雯是個什麼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平兒說晴雯是塊「爆炭」,襲人也說晴雯「性太急」。晴雯的暴躁脾氣,讓她得罪了她得罪不起的人——婆子媳婦們。
賈府的婆子媳婦們雖然地位低卑,但最擅長惹是生非,且她們一旦聯合起來,眾口鑠金,晴雯無罪也有罪了。王善保家的能在王夫人跟前下歹話,就是例證。
晴雯自作主張攆走墜兒,原本是墜兒有錯,但因晴雯氣急之下沒給出正當理由,反而嘮嘮叨叨像是無故和墜兒母親吵鬧似的,沒能把事情處理得乾淨利落。最終墜兒母親「嗐聲嘆氣,口不敢言,抱恨而去」。就這樣,晴雯得罪了墜兒娘。
第五十八回,因芳官乾娘和芳官吵嚷,儘管錯在芳官乾娘,但晴雯接了寶玉的話,說:「什麼『如何是好』,都攆了出去,不要這些中看不中吃的。」第五十九回,又是晴雯,一句「理他呢,打發去了是正經。誰和他去對嘴對舌的」,怎能不讓這婆子對她記仇?
身為主子的寶玉,尚且只是感嘆這些老婆子鐵石心腸,該當如何是好,而身為奴才的晴雯竟膽大到放話說要攆出去。這話若傳出去給賈母王夫人知道了,她們不說晴雯輕狂才怪。須知,除了璉二奶奶敢隨口打罵責罰攆逐下人,即使是後來管事的李紈探春等人,都不輕易說攆人,何況晴雯一個不管事的丫頭呢?
除了小姐、奶媽、大丫頭、婆子媳婦,就是身份和她差不多的丫頭或身份遠低於她的小丫頭,晴雯也把她們得罪了不少。
除了書中提及的晴雯曾和碧痕拌嘴外,還因嬌慣,晴雯在小廚房要了一份素炒蘆蒿,無形中,她又為自己樹了敵——迎春房裡的大丫頭要不到的東西,她晴雯輕而易舉就能要到,還被柳嫂子上趕著捧著。司棋和蓮花即使嘴上不說,心裡怎能不妒忌?
怡紅院的小丫頭更不必說,瞌睡中迷迷糊糊,才聽見晴雯的聲口說要拿針扎她們,就嚇得立馬哭喊求饒。再聯想到晴雯病中還能一把抓住墜兒用一丈青扎她,可知晴雯平日裡對這些小丫頭沒少責罰。
細想,怡紅院中若干年,晴雯除了積攢下價值三四百金的衣履簪環外,還以勢如破竹的速度,得罪了賈府上至主子小姐下至婆子丫頭一眾人等,最終為她含冤被逐埋下悲劇性的伏筆。
拓展閱讀:
作者:向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紅樓夜思。從書裡,看更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