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是真的老了。連飯也做不了了,不是忘了下米,就是忘了關火。有時候,剛吃了飯,就忘了吃的什麼。雖然家裡米啊,面啊,油啊,不用自己發愁買,都是兒子給提前準備的,一準備就大半年的,有時大半年都吃不完。可是,準備得再周全,也難免缺個鹽,少個醋的。前幾天,老吳沒鹽吃了,自己到村子裡小賣部買了鹽,看著有雞蛋,順便也買了點。誰知路上不小心絆了一跤,人沒事,鹽也沒事,雞蛋卻都摔碎了。街坊鄰居都勸他別一個人過了,去城裡找兒子享福去吧。老吳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娶妻生子,留在城裡。老吳不想去城裡找兒子。他怕跟老王似的。
老王也是他鄰居,老伴早死了,老王一個人,靠著種幾畝地,加上有補鞋的手藝,辛辛苦苦供兒子上完大學,參加了工作。又給兒子在外買了房,娶了個城市媳婦。村裡人羨慕得不得了。老王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後來,老王老了,幹不動了,不願意種地了,想享幾天清福了,就把地租給別人種,自己把家裡的東西賣吧賣吧,大門一鎖,就去城裡找兒子了。結果,兒媳婦沒讓進門,說,家裡沒有多餘的拖鞋。有人見老王背著鋪蓋卷回來了,問他為什麼不跟兒子在城市裡享福,回這破家幹什麼。老王長嘆一聲說,這兒子白養了。過兩天,有街坊去找老王玩,敲不開門,叫不應聲,翻牆進去,還叫不應聲,一摸,手腳都冰涼了。
老吳也怕萬一自己有個好歹,沒人知道,老吳黑了睡覺都不插門。可是後來,有一天,老吳頭暈摔了一跤,半天沒爬起來,好在沒什麼大礙。他就跟兒子打電話。試探著說明自己的意思。兒子沉默了半晌說好,他準備準備,準備好了來接他。
老吳心裡有點暖,看來自己比老王強。聽說城市人乾淨,想著自己去了要時刻注意,不能邋遢。不能讓人家嫌棄。他還聽說城市地板乾淨得跟鏡子似的,能照出人影來。老吳特意託人買了拖鞋,40碼的。他不想跟老王一樣。
過了一陣子,兒子果然來了,幫老吳把家裡的鍋碗瓢盆、衣服被褥一應用品都收拾收拾裝車上了。老吳還特意把拖鞋包好,放在最容易拿取的地方。鄰居們也都替老吳高興,都說,老吳有福氣,養了個孝順兒子。
車子駛離村子,進了兒子住的小區,老吳把拖鞋拿過來,抱在懷裡。可是車子沒有停下來,而是拐了個彎兒,駛出樓群,在一處平房前停下了。老吳一臉納悶地看著兒子,兒子吞吞吐吐地說,樓上窄吧,住不下,給他租了個房子住。不過這裡離著比老家近,兒子可以天天來看他。
老吳什麼也沒說,只是呆呆地望著手裡緊緊攥著的拖鞋,心說,這拖鞋白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