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二姐打來電話,說星期天她走得匆忙,上房屋的門也不知鎖上沒有,讓我抽空去看看。
當天下午放學後,我就帶上她家鑰匙騎車前往。仁厚村離我村有四裡地,一會兒就到了。我打開大門,到上房,一按門把,門就開了,二姐真是忘了鎖門。我把門拉住,再把鑰匙插入鎖孔想鎖門,誰料到鑰匙根本擰不動,這怎麼鎖門呢?我再次開開門,把鑰匙從裡面鎖門,一擰,就鎖住了。我重新從外面鎖門,得到的答案還是一樣——開不開。這真讓人一頭霧水,滿腦子的迷茫。只好請教專門安裝門窗的新偉,誰知電話沒人接。又打給經常搞裝修的老同學明軍,電話通了,我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他說可能是鎖芯壞了,讓我把它取掉,到他那兒換個好的。我沒有去取,儘管他說好取,可對於一個外行來說,並不容易。
天漸漸要黑了,我給二姐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可能是鎖芯壞了,得換鎖芯,今天不早了,我明天找人來修。大門鎖好,別人也不知咱家上屋門沒鎖,別擔心。儘管如此,我敢說二姐晚上一定睡不踏實。果真,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二姐的電話,說不行的話她就坐車回來。我不讓她回來。
下午一放學,我就急匆匆往仁厚村趕。路過村口時,剛好遇到了新偉,把門鎖不成的情況給他說了說,為什麼鑰匙從外邊擰不動,而從裡面插入卻能擰動並鎖住?他笑著說,可能鎖沒安好,錯一點位置,你只要把鎖中間的一個螺絲松一松,再把鑰匙從外面插入來迴轉動,等正常時,再把螺絲擰緊就好了。我一聽怪容易的,就回家帶上十字螺絲刀前往。當我把鎖中間的螺絲鬆了松,再用鑰匙往裡一插,還是轉不動。索性把中間的三個螺絲都鬆了松,還是不管用。看樣子,真得換鎖芯了。無意間,我發現屋內鞋柜上放著一把與開門的一模一樣的鑰匙,就抱著試一試看的心理,拿起往外面鎖孔一插一擰,鎖孔竟奇蹟般地轉了,並鎖上 了門。
這件事讓我感慨萬分: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常常被一種傳統的思路所束縛,一味地朝著一個自認為正確的方向去努力,可事實上這個思路並不正確。正如鑰匙鎖不住門,就想著鎖壞了一樣,為何不去懷疑是這把鑰匙出了問題呢?
當一種思路行不通時,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問題也就很輕鬆地解決了。當鑰匙鎖不了門時,我們不能只想著是門鎖的問題,而應想想是不是這把鑰匙不管用了,再換一把試試呢!
當一條路行不通時,我們不能困在那兒。為何不再換一條行得通的路呢?它不更利於到達所行的目標嗎?!
當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到的是滿目的荒涼、悽慘時,內心一定充滿了失落,甚至悲傷。那為何不換換位置,重新打開另一扇窗呢?那也許我們看到的是綠草如茵、百花盛開的花園,這時,大家的心情一定很舒暢、開心!即使第二扇窗看到的還是血腥,讓人痛苦,我們不妨開第三扇窗?第四扇窗?總會看到美好的風景,找到屬於我們的幸福!
作者簡介:王信功,微信名:王者之風。一位基層教育工作者。愛好旅遊和徒步,偶爾也好寫點心得,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