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曹皇后出嫁看宋朝娶婦習俗,男方繳簷紅,女方回魚箸

2020-09-03 梨白愛歷史

(我是梨白,喜歡歷史,也喜歡寫作,所以成了一個萌新小寫手,歡迎大家指教。本文為原創,盜文必究!)

她嫁人了,她又嫁人了,她該是宋朝嫁人頻率較高且越來越高嫁的小娘子,高到「二婚」嫁的夫君是天下第一人的官家,更是她的夢中人!

各位看官們看到上面的開頭是不是誤認為自己進入了時下流行的網絡小說橋段,它是,也不是,因為開頭「高甜」橋段中的「她」是最近熱播電視劇《清平樂》中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她的二婚對象便是宋仁宗。

《清平樂》劇照,頭婚的曹姑娘

宋人王鞏的《甲申雜記》中就記載了曹氏兩次嫁人的事實,如電視劇還原的那般,曹氏的第一任丈夫李植,自少年好道,「及禮席之日,曹氏已入門,化先逾垣而走,曹氏復歸」。之後憑藉著良好的家世和自身過硬的品德,曹氏二婚嫁入皇家。

《清平樂》劇照,曹姑娘二婚老公宋仁宗

《清平樂》曹娘子的第一次出嫁的鏡頭雖少,我們卻還是就此「窺見」了宋朝婚嫁民俗一二,比如簪花喜慶的新郎,今天就曹娘子第一次「失敗的婚姻」為大家奉上「宋朝民間嫁娶圖鑑」,咱們「穿越」宋朝上花轎!

宋代婚嫁:拒絕「盲嫁」,雙方家庭有商有量

據記錄北宋末年汴京百姓生活和風物習俗的書籍《東京夢華錄》記載「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序三代名諱,議親人有服親田產官職一類」。

什麼叫做「草帖子」、「細帖子」呢?原來這是古代議婚程序的開始環節,經過媒人說和差不多的男女雙方先各寫一份書面的契約,上面寫著雙方三代成員的姓名、官職和田產等信息。兩家會兩次交換帖子,第一次寫的情況比較簡略,稱「草帖子」,第二次內容比較詳盡,便稱「細帖子」。

《清平樂》劇照,以禮問名

電視劇《清平樂》中曹娘子嫁給宋仁宗前有一幕,先是有大臣在大殿前鄭重其事地介紹了曹姑娘的身世,後有呂夷簡等人去到曹家「以禮問名」。曹姑娘的老爸跪著介紹了一下自家三代的情況,這應該便是宋代民間婚嫁交換帖子、查三代戶口的皇家版本。

《清平樂》劇照,品品新郎官的顏值

交換帖子之後,男女雙方的親事算是初步定下來了。男方開始準備「許口酒」,意思很淺顯,就是希望女方能夠應承這門婚事。「許口酒」被送走的那天會被打扮得很花哨,酒瓶要用精美的花絡罩著,還要裝飾上八朵鮮豔的大花,在這之上還要有漂亮的羅絹或者花勝,最後在用大紅綢緞系在挑酒擔上,送到女方家,這一個過程叫作「繳擔紅」!別看這宋朝審美高,隨處可見的「莫蘭迪」色系,這遇上大喜事,也難免大紅大紫啊!

《清平樂》劇照,婚姻不幸福的曹皇后

作為回禮,女方家會在男方家送來的酒瓶裡放上淡水兩瓶,活魚三、四、五、六條,筷子一雙,這叫做「回魚箸」。自此,男女雙方家庭已經你來我往幾個回合了。

忙完了以上所有的事情,男女雙方開始商定咱們在網絡小說裡常見的「下小定」或者「小大定」的時間,以及想要相看一下媳婦。其實到這裡梨白是覺得宋代的人腦迴路也是夠「清奇」的,這咋都定好了才想著見個面,轉念一想封建社會下的閨閣女子如果沒有「定下來」,無故看了應會影響名聲。不過還好,即便到了這一步,雙方還是有「迴旋」的餘地。

想要相看的話,「男家親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謂之『插釵子』;或不入意,則留一兩端彩段與之押驚,則此親不諧矣」。萬惡的舊社會啊,對女子多麼的苛刻啊,就像是被人挑揀的大白菜,看中了插釵子,看不中送一兩匹彩段壓驚,這親事就此作廢!若是大戶家的小姐還好,名聲壞了也能在家混吃混喝一輩子,或者乾脆低嫁,可這要是貧苦人家的女兒,以後估計是不好嫁人了!

《清平樂》對婚事不滿自請休書的曹姑娘

媳婦看了很中意,釵子也插了,媒人就開始「遊走」在男女雙方家,商定下定的日期了。即便是現代社會,「媒人」在有的時候、有些地方還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據我所知,北方一些地區的農村,如果男女雙方要是通過「媒人」認識,「媒人」便是貫穿他們定親、結婚各個環節的中間人,事成了就是在婚宴上也要坐主桌,拿紅包的。

「Yes,I do!」之後的婚嫁大禮

宋朝的媒人是一門職業,有等級之分。遊走在上流社會的上等媒人,「戴蓋頭,著紫背子」中等媒人「戴冠子,黃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涼傘兒」,這些人專門為平頭老百姓拉親說媒。媒人必須是兩人同行,待男方下了定之後,媒人便開始在雙方家庭中傳話。兩家走動也要像姻親一般,適逢節日男方要給女方家送些應景兒的禮物,女方則是會通過此機會回贈一些自己做的食品等等。

《清平樂》,芳心暗許的曹姑娘

雙方走動多了,自然就熟絡了,再接下來雙方就得明路了,男方家要準備下彩禮,和女方家商定成親日期,然後便是過大禮!

宋朝的婚禮從前一天就開始忙活了!男方家在婚禮前一天或者當天早上「下催妝冠花粉」,女方家會回送「公裳花幞頭」女方的家人要在成親的前一天去男方家「裝飾」新房,像是鋪設婚床,掛上喜慶的幔帳,擺放嫁妝等等,兩家又是一頓寒暄,這可比現在婚前雙方親家見面機會多多了!

《清平樂》劇照,帝後婚禮小分隊

繁文縟節之後便是更隆重的繁文縟節,婚禮當天,一如正午陽光團隊另一部宋朝題材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演繹的那般,男方家吉時抬著花轎或者迎親車馬出發,一路吹吹打打在女方家門口停下。這時候呢,男女雙方已經是一家人了,女方賣力地招待姑爺和來的客人,一番熱鬧下,「鼓樂隊」奏樂催妝,女方拜別父母上轎!

《清平樂》劇照,帝後婚禮小分隊

上了轎之後還會有個「小插曲」,新娘上轎之後,轎夫們都「不願」啟程,直到收到喜錢,這叫「起擔子」,這和咱們現在給婚車司機塞紅包是一個道理,圖喜慶!

和現在不同的便是「攔門」,現在咱們「攔門」是象徵性攔一下男方,不讓他那麼「得意」將女方娶回家,而宋代的「攔門」則是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之後,隨行的人和男方家的親友紛紛索要賞錢和禮物,這是「阻攔」女孩子進家的節奏啊!這要放到現在,估計脾氣不好的就原路回娘家不嫁了!

劇照不夠,隔壁《知否》海報來湊

新媳婦從馬鞍、草坪以及秤上跨過之後,就會坐到娘家裝飾的幔帳中,這叫「坐虛帳」,也叫「坐富貴」女方家送親的親友喝過三杯酒,就要走了。接著便是新郎春風得意地和賓客們喝三個,然後「高坐」在中堂木塌的椅子上,今天他最大!之後便是和新娘的姨母、母親各喝一杯酒,才能下坐。

新郎確實要入洞房了,卻是要相對著去家廟告訴祖宗成親的好消息,之後才是對拜大禮。男女雙方一個面向左,一個面向右,湊熱鬧的婦人們就開始拿著金錢彩果「砸」他們,這叫「撒帳」;之後男女雙方要各貢獻一縷頭髮和緞帶、釵子什麼的扎在一起,這叫「合髻」,大體就是白頭到老的意思;

《清平樂》劇照,曹姑娘獨守空房

再接著就是流傳至今的「交杯酒環節」,這古人啊還是相當迷信的,他們就把喝完交杯酒的酒杯和花冠擲到床下,如果酒杯就一正一反就會被認定為「大吉」,周圍的人會紛紛道喜,我估計應該有人是在家「練習」這個的。

之後幔帳就會被掩上,新郎則被簇擁著出去喝酒。轉眼間第二天了,新娘子五更的時候就得起來,對著中堂行跪拜禮,這叫「新婦拜堂」,之後便是見長輩,送些自己做的鞋襪或者花布,長輩也會答謝回贈。

《清平樂》劇照,難得夫妻相處

女婿到嶽父家叫做「拜門」,有排面的第二天就可以回去了,沒排面的三天、七天後帶上禮物再回去也行。待在老丈人家吃好喝好之後,嶽父還得準備「鼓樂隊」和禮物敲敲打打地把女婿送回去。

《清平樂》劇照

成親後的第三天,女方家要往男方家送彩緞、油蜜和蒸餅,這叫「蜜和油蒸餅」,圖的就是小兩口的日子蜜裡調油,蒸蒸日上娘家人也會到女婿家做客,這叫「暖女」,第七天還會把女兒接回家!

大家以為這就完了嗎?錯了!結婚滿一個月之後,要舉行一次大的親朋好友聚會,以示慶賀。所以西方來的什麼「周年慶」那也叫浪漫嗎?咱們第一個月就得慶賀!這叫「滿月」!在之後雙方家庭就是姻親間的來往了,禮數回歸簡樸!

梨白有話說

從宋朝婚禮的記載來看,很多習俗都被保留、延續了下來,現在我們國家漢族的傳統婚禮雖較與古代有所簡化,但整個流程看下來依稀還可以看個大概!

《清平樂》劇照,「充軍」的韓琦

不得不承認在宋代結個婚是需要些體力的,更何況還是嫁了兩次的曹皇后,佩服啊!在古代成親那是兩姓之好,對於男子更有「小登科」一說!想想曹皇后一嫁的丈夫,不願意還戴著花呢,可見對於婚姻的重視。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大多為《清平樂》劇照,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清平樂》曹皇后:初看不知丹姝苦,再看已知丹姝痛
    初看《清平樂》時,一直不太理解丹姝為什麼要把規矩禮制看得這麼重,甚至為此不惜與本就不喜她的趙禎對峙起來?可如今再看《清平樂》,才明白,丹姝循規蹈矩、端莊賢惠的背後,不過是時代背景下,封建思想、宮規禮制對女子的壓制和塑型罷了。真正的是初看不知丹姝苦,再看已知丹姝痛。
  • 《知否》:華蘭明蘭十裡紅妝風光出嫁,現代人:看後寧願打光棍
    我們看《知否》時,第一集最大的場面便是華蘭出嫁。古代除了出生和死亡,最重要的便是結婚了,所以我們在看劇時可以看到,其實《知否》幾乎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來描繪盛家的女兒出嫁前及出嫁時的場景,她們嚴守以待,無論是學習禮儀,薰香,還是品茶插花,都在為婚後做著準備。華蘭出嫁可以說是整部劇中結婚最大的場面了,就連明蘭大婚當日都沒有如此細細地展現各個畫面。
  • 《清平樂》竟然有《紅樓夢》情節,寶釵VS王夫人,宋仁宗VS曹皇后
    《清平樂》這部劇的文史功底其實還是不錯的,有很多東西是從宋代或者後來史書、筆記中的內容改編,還引用了很多的儒家經典、詩詞文賦,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好。不過近日我感覺曹皇后與宋仁宗議論蘇舜欽之死,居然頗像《紅樓夢》中薛寶釵和王夫人議論金釧兒之死,所以改編一下玩一玩。
  • 章獻皇后是二婚?宋朝之霸道皇帝愛上灰姑娘,不在乎你曾經搖小鼓
    宋朝對於皇后和嬪妃的選擇較與前朝往代,條件要「寬鬆」很多,追過《清平樂》的小夥伴知道,宋仁宗娶了自己奶娘的女兒做了嬪妃,就是生下徽柔的苗貴妃。《清平樂》劇照,曹皇后、苗貴妃和徽柔然條件寬鬆不見的是沒有原則,且趙氏王族找媳婦非常有
  • 古裝大劇《清平樂》,張貴妃下線,徽柔出嫁,皇后還被誤會了?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正午的大劇《清平樂》,提到這部劇,最開始官宣的時候叫做《孤城閉》,也是根據小說《孤城閉》改編而來,本人並沒有看過小說,所以先說下看劇的感受吧。,群臣覲見選了新的皇后人選,並且新皇后(江疏影)開始還有過婚配,坊間傳言因為人醜導致被和離……皇帝新婚夜居然沒來,可第二天過來的時候居然被皇后的美貌吸引了,果然,哈哈哈,之後的二人互相暗戀,打死不表白,打死不同居。
  • 我們所不知道的曹皇后,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映,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是目前劇中的一大看點。在《清平樂》中曹丹姝年少愛上了趙楨,大臣們後來選擇了她做皇后,在新婚之夜趙楨就沒有入洞房,美夢被打碎,趙楨也不拿她當妻子,只是當作皇后,而這一切也讓心高氣傲的曹皇后決定以後只做皇后。
  • 回味《清平樂》,俯瞰宋朝那些事兒
    《清平樂》播完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除了悲嘆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意難平之外,縱觀歷史,宋朝也是個很有爭議的王朝。劇中其實也粗略的帶過了一些當時的關鍵人物,但這也恰恰是《清平樂》這部劇的一大槽點。而改編成劇時,可能是編劇想要朝著歷史正劇的方向加工,所以又加了一些歷史實時事,將宋仁宗和皇后放在了主位。
  • 《清平樂》中皇帝趙禎的憋屈,都被這三首宋詞說盡了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讀罷這首詞,可以想像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家窮人住在茅草屋裡,茅屋雖小,卻緊挨著溪邊的青青綠草。02愛情的憋屈:得不到的意中佳人晏殊同樣也有一首《清平樂》,名叫《紅箋小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 一部《清平樂》,我複習起古詩文和歷史小故事來了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清平樂》,你看了嗎?我追得很快樂,重拾起了語文課上「當文人」的那種快樂。我愛看一大批文人入朝為官,和宋仁宗相愛相殺這一層; 有人喜歡宋仁宗和曹皇后這對帝後互動,或愛追內侍張茂則和曹皇后這對CP的糖; 還有人喜歡曹皇后,欣賞她管理後宮的有條不紊、臨危不亂,教導公主徽柔和養子宗實的溫柔周全; 也可以去一窺宋代的宮廷生活,了解後宮娘子們一輩子困於宮牆內忍受的無盡困苦和委屈。
  • 《清平樂》曹皇后:我這麼努力這麼忍,為何還是敗給小三張貴妃?
    在歷史上,宋仁宗對於和曹皇后的婚姻一開始就有著很強的逆反心理。也能理解,他是喜歡一個,被滅一個,這皇帝當的是真憋屈!所以當大家都覺得好的曹皇后硬塞給他的時候,仁宗顯然也是抱著破罐破摔的心理準備,再加上「醜到成婚當日老公就跑了」的傳聞,新婚之夜就以處理政務為由讓曹皇后守了活寡,這擱誰也受不了啊!夫妻之間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 清平樂:丹姝一生無兒無女 這樣為趙楨到底值不值得
    近日一部根據米蘭lady的小說《孤閉城》改編的大型宮廷劇《清平樂》在各大衛視和網絡平臺熱播,主要情節是以宋仁宗趙禎親政為主線,為我們展示了宋朝的風貌。可是治理國家井井有條的仁宗,他的情感之路可謂是十分的坎坷,幾個皇后也是不能讓他稱心如意。《清平樂》這部電視劇中的曹丹姝,歷史原型是北宋的慈聖光獻皇后,也稱曹皇后。
  • 《清平樂》:公主與太監,會產生愛情嗎?
    由小說《孤城閉》改編的電視劇《清平樂》,主線由宋朝公主徽柔與太監梁懷吉之間的愛情,變為皇帝宋仁宗趙禎和第二任皇后曹丹姝帝後之間的愛情。公主與太監的感情成為了副線,隨著大徽柔公主的上線,這對CP的情感展示會越來越多,劇情也會越來越虐。那麼,公主與太監,會產生愛情嗎?盤點電視劇《清平樂》中,以太監為視角的愛情,寫了三個人。
  • 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究《清平樂》福康公主的悲劇命運
    電視劇《清平樂》的大火,讓很久不看電視劇的我,重新燃起了看電視劇的欲望,從第一集到第七十集,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剛開始看的時候,我被張娘子氣地想棄劇,不解宋仁宗趙禎為什麼喜歡一個囂張跋扈,蠻橫無理的人,後來看到張娘子下線,我忽然又覺得這部劇沒有之前好看了。張娘子的下線,說明張娘子和官家趙禎這條感情線的結束,另外一條感情線的開始,這條感情線就是福康公主趙徽柔和內侍梁懷吉的故事。
  • 從徽柔公主,看很多女孩的人生困境——評電視劇《清平樂》
    電視劇《清平樂》原著是《孤城閉》,講的是宋仁宗的長女富康公主趙徽柔和太監梁懷吉之間纏綿繾綣的愛情悲劇。但為了過審,主角變成了宋仁宗,又加了很多政治戲和朝堂生活。 所以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其實是身世傳奇又極為跌宕悲慘的長公主趙徽柔。
  • 為何結婚男方要有車有房?而女方則不需要?其實有溯可源
    在現代結婚男方需要車子、房子做為結婚的前提,也需要給女方「彩禮。」二、而我在某個地方看到,在古時候,古人結婚則需要「三書六禮。」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2、問名: 男家行納採禮後,再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問,決定成婚與否,吉兇如何。或以為問名是男方遣使者問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後問名範圍擴展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面。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
  • 《清平樂》的前塵往事裡,無論什麼樣的情感都將被現實碾壓
    可這就犯了官家爹爹的大忌,一則風聞曹評的風流韻事,就妄下定論,想當然的認為他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卻對曹評這個人根本都連查探的機會都不給。二則,心結所在,他耿耿於懷的不過就是內心懼怕曹家的勢力對自己政權的威脅,他忌憚的心機在他對曹皇后變幻莫測的態度略知一二。
  • 《清平樂》:假如公主的婆婆不是楊氏,她的命運結局會怎樣?
    其實也沒那麼難,主要看你遇到誰而已,也要看你如何智慧的彼此相處。假如曹皇后做公主的婆婆:講規矩、看事實、贊和離宋仁宗趙禎的第二任皇后曹丹姝,名門貴女、文武雙全、擅長飛白書,是個能夠馭全局的女性。雖然不受寵,依然母儀天下,朝臣讚頌、妃嬪、太監宮女均服從。她個性高傲,做人低斂,敢於直面人生,善於破解複雜局面。
  • 《清平樂》:有多寵溺就有多毀滅!徽柔很好,可惜是大宋公主
    大家好,我是看劇看片愛扯閒篇兒的禹飛。關注我!我們一起閒談影視劇裡的周邊瓜。這兩天電視劇《清平樂》中關於徽柔公主的詞條頻繁上熱搜:「說好讓她做大宋最快樂的姑娘呢」、「清平樂人設崩塌」、「徽柔駙馬沒有圓房」、「徽柔出嫁」……她是宋仁宗最愛的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夜明珠也只是她的玩具。
  • 宋朝公主不幸福,歷史上的徽柔公主
    大豬蹄子的嘴可不可靠已經在曹皇后、張貴妃、苗淑儀等後宮一眾嬢嬢、姐姐那裡驗證過了,不可靠啊,於是徽柔最後的結局還不如尋常女兒家!徽柔的初戀是曹評,沒錯,便是那個之後享譽千年曹國舅的兒子。曹評的姑姑是曹皇后,開國功勳之家,個人技能更是過硬,《宋史》記載其「尤善射,左右手如一,夜間亦能射中。伴契丹使者射,嘗雙破的,坐客驚竦」,能鎮住善騎射的契丹使者,不容易啊!
  • 《清平樂》:寬厚仁慈的宋仁宗,願你來世降生在普通百姓家
    追了《清平樂》,才知道北宋有那麼多文人墨客,像晏殊、範仲淹、歐陽修、司馬光,還有斷案天才包拯,以及龐太師,這些都是歷史上的名人。我也是因為追了這部劇,才更加了解北宋的歷史。張茂則為了守護曹皇后,步步緊逼賈婆婆和許蘭苕,最終導致賈婆婆下毒害死了許蘭苕,以及她肚中尚未出世的皇子。張茂則犯了謀害皇子的罪名,心中十分愧疚,自覺無臉再見官家,就服毒自殺。但是官家覺得死是最容易的事,他讓太醫把張茂則救醒,告訴張茂則,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