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6月,最火的一部網劇,莫過於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的《隱秘的角落》。
該劇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朱朝陽、嚴良、普普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起謀殺。由此他們的命運跟殺人兇手張東升牽扯糾纏在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人格、命運與他們背後的家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一步步邁向深淵。
在這為數不多的12集劇情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小孩是如何一步步「變壞」,也看到了那背後真正在推波助瀾的一雙罪惡的「手」。
每個偏愛,都有代價
劇裡最主要的三個小孩,分別是朱朝陽、嚴良、普普。這三個孩子都還處於天真爛漫的年紀,他們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缺乏父愛而又渴望父愛。普普父母雙亡;嚴良幼時親眼目睹父親因鬥毆被抓;朱朝陽的父親同他人結連理,還有一個妹妹,他所分到的父愛並不多。即使如此,他們心中對「父親」這個詞仍然報以敬畏與純真。
這三個孩子裡,家庭關係最複雜的就是朱朝陽。
他有一個不聞不問的父親,以及恃寵而驕的繼母王瑤和妹妹朱晶晶,他們對他或忽略、或輕視、或排斥。
當朱永平開車帶兒子去商場買鞋,王瑤一個電話追來要求同去,不等朱永平回答,她的電話已經掛了,意思很明顯,「我」不是是詢問你的意見,只是通知你一聲。朱永平面露難色卻不敢發難,只好給兒子編了個謊,說「阿姨想給你挑鞋」,可實際上,王瑤壓根不待見朱朝陽。
當朱晶晶故意踩髒朱朝陽的新鞋,她有意無意說了句「別人又不像你一樣每天有新鞋穿」。
她不痛不癢地教育完朱晶晶,還要朱朝陽別把這當回事。
作為繼母,王瑤明面上並沒有太過分的行為,但她的一言一語都是綿裡藏針,刺激著朱朝陽那顆敏感的心。她想讓朱朝陽知難而退,知道他自己多麼的多餘和卑微。所以朱朝陽在「這一家人」面前更加的戰戰兢兢。
其實,王瑤母子的種種行為,背後都是朱永平的冷漠與縱容。
一直到普普提出了「決不能讓朝陽哥哥像我們一樣沒有爸爸」,並把朱晶晶騙到少年宮五樓想「教訓」一下這個女孩,讓她「不要再和朝陽哥哥搶爸爸」;朱朝陽眼看著妹妹從五樓跌落,沒有救她也沒有報警。朱朝陽終於將積累的「這一家人」對他的惡,一併爆發了。
朱晶晶死後,朱朝陽並沒有等來父親全部的愛,甚至還被父親設計套話,猜疑利用。此時,這個男孩內心裡名為「父親」的這座大山,徹底崩塌了。在善與惡的邊緣,選擇了惡。
真正的養育,不是給最多的錢,而是給最多的愛
如果說朱朝陽的父親失責,那他的母親周春紅也不能獨善其身。
周春紅是一個被丈夫劈腿後選擇了離婚的單親家庭的母親,也是一個控制欲強的母親,更是朱朝陽心中「父母婚姻破裂的罪人」,因為她逼著朱永平去民政局離了婚。
作為一個單身母親,要把孩子拉扯到那麼大,每天去上班還要記著給孩子錢,給孩子熱牛奶,關注孩子學習,從這一點上來說,你沒有辦法說她不是一個好母親。
但是另一方面,她這樣的愛,帶著一股窒息感。
她關注得更多的是兒子的學習成績,而並不去關心兒子的情感關係,人際關係是什麼樣的。她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建立在兒子身上,卻恰恰成為兒子的一種枷鎖。
她逼迫孩子喝牛奶,讓孩子仔細聽自己說話。不喝也得喝,這其實是她自己在跟自己較勁,自己的人生並不滿意,她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給孩子一個她認為滿意的人生。
作為一個婚姻失敗的中年女人,她唯一的寄託就是在兒子身上。她強迫兒子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成績第一、不交朋友、花錢記帳,但是她從沒看到兒子內心的孤獨。所以,母子裡內心的距離註定是漸行漸遠。
分數決定不了將來,也代表不了人品
朱朝陽是一個可憐的孩子,雖然在學校裡是學霸,各科成績優異,但是因為性格孤僻,沒有什麼好朋友。在家裡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所以,嚴良與普普的出現,將他灰暗的生活點燃了一束光。三個孩子抱團取暖,走上了不歸路。
在玫瑰馨苑,紀漢平教授時常強調一句話:「一個孩子要成為社會未來的精英人才需具備4要素: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
顯然,這三個孩子都缺失了。
追根溯源,還是原生家庭裡父母身份的缺席。
用精英的方式培養精英
從婚姻階段起,父母就應該有所準備。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卻沒有幸福的能力。作為父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又談何教育孩子?
因此,作為父母,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婚姻,穩定的情緒,和溫馨的家庭氛圍,然後才是生育——養育——教育。
一個獨立、現代、優秀又有主見的孩子的養成,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在的、也是深遠的。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孩子在成長階段所獲得的人生觀念、眼界見識無不與日日陪伴身邊的父母息息相關。
所以,如果此時的你正處於備孕或剛生育,你更應該重視起來,因為0-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黃金期。從孕前保健、孕期3個月、孕期8個月、孕期10個月、0-3歲訓練進行不同階段的針對性訓練。通過制定系統性的潛能開發訓練,提高寶寶動作能力、語言能力、認知、個性、創造思維等能力。
用精英的方式培養精英。
玫瑰馨苑作為「月子中心3.0版」,提出「全復」的科學養護概念,希望能夠陪伴和引導新生家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