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離開是生活的常態

2020-09-03 蟹先生的咖啡屋

離開是生活的常態

恰逢初冬,恰逢第一場雪,沒有預兆,第一場雪是如此厚重,壓在人的睫毛上,睜不開眼。

冬天,在古時,是修身養性的日子。烹肉,滋補一番,既暖了身子,亦度了餘年。

天還有些黑,肉鋪前,早早地就排起了隊,人們呼著熱氣,裹著大衣。冒著煙的豬肉被人們挑揀著、分割著。

趁著新鮮,燉上一鍋,越冷,便是越有滋味。

隊伍的末尾,一位婦人神色有些著急,她的眼睛緊盯著那塊賣肉的砧板,無奈地排著隊。

看見屠夫不停地揮舞著砍刀,聽見豬骨頭咔呲咔呲的斷裂聲,婦人忍不住了。

她朝著屠戶大喊道:「老闆,給我留幾根排骨,我…我加錢!」說罷,眾人的眼光齊刷刷聚在她身上,屠夫沒做聲,繼續剁著肉。

那婦人紅著臉,尷尬地把頭埋在衣服裡,默不做聲,只得排著隊耐心地等待。

終於婦人來到了那塊暗紅色的巨大砧板前,她用眼睛在砧板上掃視了一圈,沒有找到排骨的蹤跡,只剩下零散的碎骨頭,她目光有些失神,嘆了口氣對屠夫說:「老闆,剩下的碎骨頭我都要了。」

老闆沒說話,俯身從腳底下拎出個黑色袋子,放在婦人面前。婦人見其輪廓,臉上笑開了花。說著:「老闆你說多少錢,我…我加錢買了。」

「一樣的價給就好了,今天賴我,天冷沒多殺頭豬,看你比其他人更需要,給你留了幾塊排骨」屠夫笑著說。

婦人一時不知如何感謝,不斷地重複著「謝謝,謝謝……」

屠夫收著肉攤,婦人也漸漸消失在遠方,天蒙蒙亮了起來,誰知道天一冷,肉會這麼俏呢?

等著婦人回去的,是還在酣睡中的兒子。她做的白菜燉排骨,是兒子最愛的。

自打參加工作以來,一年到頭,她兒子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這不,前兩天,剛回來,明兒趕早又得離開。在家心心念念地,就是婦人做的白菜燉排骨。

此刻,婦人哼著小調,在爐火前準備著餐食,一想到兒子睡醒時的表情,婦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儘管,明日兒子又要離開。

離開本是生活的常態,人會因為離開而感到悲傷,這是必然的,但也是短暫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人是無情的,可卻又無可奈何,如此人生便寂寥且漫長。


喜歡的各位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或微博蟹先生的咖啡屋

遇見 情感/治癒/思想/正能量 的文字

— 「 文|蟹先生 · 圖片|PEXELS」 —

生活而已~

相關焦點

  • 故事:水莽草傳奇:集大善和渣男於一身的書生,原是生活的常態與真相
    第一次讀聊齋中的「水莽草」,我以為這是一個歌頌「善」、詮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故事;第二次再讀卻發現,這不是一個見色起意在先、強搶民女在後的渣男的故事嗎?看到老婦離開,祝生立刻便握住了少女的手腕,還脫下她戴在手上的戒指。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調戲啊,太有違聖人之訓了。少女有點害羞,卻沒有生氣,反而對祝生微微一笑。祝生一見有機可乘,便又問她家住哪?少女說道,郎君若是晚上來,我還會在這兒的。祝生太高興了,沒想到喝杯茶還能有一番豔遇。他又要了一點茶葉,帶著從少女手上脫下的戒指,心滿意足地告辭而去,大概在心裡算計,晚上一定得來一趟。
  • 《心是孤獨的獵手》:為常態鼓掌
    這個鎮子,是平平常常的小鎮,這裡的生活也是普普通通。天空是空的,「光亮透明的蔚藍」,鎮子相當大,這種空和大,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顯得更加的渺小,渺小到每一個人的相遇相知是那麼難又那麼微不足道。鎮上的那些人失去了一個樹洞,失去了能夠理解他們的存在,他們又變回了原本那樣獨立飄渺的個體:科普蘭絕望並且老了,離開了這個小鎮被送到了鄉下;布朗特終於離開了這個小鎮,浪跡天涯;米克忘記了自己的音樂去商店上班,她長大了。一切似乎又好像沒有改變,這不就是原本註定會看到的前景嗎?
  • 《歡樂頌》安迪:低到塵埃裡,從塵埃中開出花,是愛情常態
    但在小說《歡樂頌》裡我看到安迪的表現,才知道低落塵埃,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是所有戀愛中人的常態。無論你在戀愛前是天之驕子,還是默默無聞的平凡人,一場愛情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讓人的內心產生巨大的改變。但不安感其實是感情裡的常態,強悍如安迪,精明如包奕凡,在感情裡他們依然不安,因為深愛,他們與普通的戀愛中人一樣,害怕對方離開自己,害怕對方和自己在一起另有目的。
  • 為了生活,媽媽離開了我們
    雖然生活過得很節省,但我媽為保證我和弟弟的營養,都儘量給我們做好吃的。飯菜都是魚、肉、蔬菜,一樣不少。為補貼生活所需,媽媽也經常找手工活來做。什麼貼假花,做雨傘,小燈泡......能做的都找來做,雖然錢不多。弟弟那個時候一歲左右,很可愛,胖胖的,經常就坐在我媽旁邊玩。有一天,媽媽像往常一樣做手工活。我記得是在一張小飯桌上,桌上擺滿了什麼東西,記不清了,反正是媽媽做的手工。
  •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他雖然依舊看不起農村人不講衛生、思想落後,但開始試著接受農村的生活,白天下地勞作,晚上與巧珍約會,他享受著當下的安穩,內心深處依舊想要逃離農村。高加林希望通過事業改變人生,而劉巧珍則渴望通過愛情改變生活。高加林出身農村,在城裡當過教師再回到農村時,他對農村的生活不適應,賣饅頭開不了口,更怕被熟人瞧不起,他嚮往城市的生活,急於擺脫過去,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劉巧珍雖也是農村姑娘,但她漂亮,家庭條件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卻因生在農村,父親劉立本沒有供她上學,她才希望能和有趣且有文化的人在一起。
  • 《當怪物來敲門》:愛不能解決苦難,但給了我們繼續生活的勇氣
    影片中,少年康納的母親身患絕症,父親離開有了新的家庭。年紀輕輕的少年從小就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艱辛,特別是心中母親隨時都會離開的恐懼。一日,康納發現古老的紫杉樹變成了一頭巨大的怪物,他悄悄地走進,心驚膽戰又感到非常好奇。康納發現怪物沒有傷害他,反而很喜歡給他講故事。
  • 愛而不得才是人間常態。
    當你在深夜下班裡,看著地鐵裡面一個又一個拖著行李的人疲憊不堪,但是行李卻又那麼多,每天晚上都會遇到那麼多的人,因為車站是真的人滿為患,每一天都有人會到另一個地方去,他們或許是剛來這個大城市闖蕩的人,又或許是對這個城市失望過後提著行李離開的人。他們滿心期待或者曾經滿心期望過,但是社會,城市,生活裡盡然是不如意。
  • 故事:我在野人島的生活
    我逃跑的計劃暫時擱下來了,開始安心在野人島上生活,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野女人懷孕了,雖然我還沒有做好當父親的準備,但是八個月後孩子還是出生了。我為孩子取名叫希望,而野女人給孩子取名叫愛娃,所以孩子的全名叫,愛娃多斯希望,有了孩子又給我多一絲逃跑的希望,因為虎毒不食子,野女人雖然暫時沒有把我當人看,但是她對孩子還是像寶一樣的疼愛。
  • 每天的生活——11月心情記錄
    更難過的是,依靠他的勞動得以維持生計的家人,卻如此冷漠地待他……這是卡夫卡小說《變形記》的故事概況。我以它作為我的11月總結日誌開篇,是因為在唏噓同情格裡高爾的同時,我為自己擁有的溫暖親情而深深感嘆。1、我丟了舞蹈鞋,情緒沮喪。因為我太愛丟東西,且不知丟在了哪,怎麼丟的?女兒說,別難過了,再買一雙,給我發了安慰獎10元紅包,並指揮他爸給我報銷。
  • 《二十不惑》:見證95「後浪」常態宿舍關係,和解與蛻變並行
    01大學宿舍關係的等級,95後後浪宿舍關係常態人們常說,沒有住過宿舍的大學是不完整的。的確,宿舍關係是整個大學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宿舍關係對一個人之後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2)95後後浪宿舍關係常態熟人面前說個不停,生人面前一言不發。這就是95後,一群後浪們。他們大部分為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性格各異。上大學,必然要住宿,大部分同學,也基本選擇學校宿舍作為住宿第一選擇。
  • 小說:沒有資格說愛他,離開他的生活
    滾得遠遠的,永永遠遠的離開我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是哪個地方惹怒了他,賀少峰拿起桌上的東西,瘋狂的往她身上砸,看起來瘋狂得仿佛想要將她肚子裡的那個孩子砸死。沈喻初不斷後退著,整顆心就像撕裂一樣的巨疼,她一直都知道他不喜歡她,他不愛她,但她不知道他的恨竟然有這麼重,重到連同她肚子裡的孩子也這麼容不得。
  • 故事:平凡的生活
    龐文偉知道再說下去就睡不成了,拿著枕頭離開了臥室。看著老公離開,袁倩罵道:"窩囊廢!"接下來的日子,龐文偉依舊是一個稱職司機,但袁倩卻是自己打車回去,沒有去坐他的車。這樣的冷戰日子,過了一個多月,龐文偉實在想不明白自己錯哪了,就打電話向自己嶽父尋求幫助。
  • 《百年孤獨》——人生的常態就是孤獨
    到了二分之一,整個故事的脈絡和主旨才開始初見端倪。奧利裡亞諾,粗魯,孟浪,有著老婆與情人的男人,前半生縱情酒色,後半生沉溺於女兒的世界,從繁華到落寞,從富裕到貧窮,從能吃得下一頭牛,胖到站起來看不到自己的腳趾,晚年瘦成家族骨骼孤冷的長相,回到和自己雙胞胎兄弟分辨不出你我的童年,最後被人錯誤的下葬,和兄弟下葬在對方的墓地,糾正因童年互換身份的錯位,回到了原點。
  • 故事:離開家鄉民勤,卻離不開家鄉味道
    遠在新疆的內侄打來電話表示祝賀,對我們倆口子能如期進入新的好的生活環境感到高興。然後問長問短,最後又問進得城來感覺如何?我這邊倆人幾乎一般齊喊:你!電話那邊一陣沉默。顯然,這邊的回答使那邊感到意外。什麼?你們急什麼?你受了幾十年的苦還沒受夠?急漫天的風沙?在塵土飛揚的居民街?急你那幾間下雨就漏水的破屋?
  • 丈夫暗中下毒害我,卻說是為了保護我:當愛走偏,只有離開
    到最後,溫文爾雅、事事依著自己的老公王子覺,還有屢次背叛自己、相依為命十多年的情人深忍之,都不願意離開深恕之,不介意三個人一起生活。跳出小說看現實生活。無論是王子覺,還是深忍之,都不是婚姻中的理想伴侶。
  • 王菲倪萍宋丹丹都無法逃避:人生處處不圓滿,彰顯生活悲劇色彩
    苦成了常態,甜卻是需要伸手夠一夠,才能夠達到,或是達到後也要去失去的那一塊方糖。而我們每個人為了那一塊方糖,有的情不得已,有的卻是心甘情願的要受那份苦。可是作者路遙卻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妻子秀蓮因為長期辛勤勞作得了肺癌,戀戀不捨離開了她熱愛無比的丈夫和親人。
  • 縣城的骨感生活
    以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人生百相,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生存、餬口。無意於評判別人的生活,但是現實本身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教育啟發。京北縣是一個五六線小縣城。人均工資三千多。縣城都是熟人社會,一般都沾親帶故,朱家便是其中一個大家族。
  • 生活小故事
    生活小故事,善與惡寫中間。我娘的故事我娘是位心地良善,整日樂呵呵的老太太,對人不設防,經常會帶一些陌生人回家喝水故事講完了,忽然不知該如何去評論。
  • 衣食無憂富二代,卻被生活奪走家產和妻兒,張藝謀拍他獲國際大獎
    徐福貴坎坷的一生苦難好似平淡卻又別樣滋味,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人生路漫,誰都會離開,就和任何事都會結束是一個道理,告別才是人生的常態,沒有人不恐懼離開,但是恐懼卻最沒有用處。可是,生活從來就不肯讓人喘口氣,又或者徐福貴已經把一生順風順水的運氣花光了,正要振作重新生活,因為去縣城請郎中來家裡給老母親看病,路上莫名其妙被抓了壯丁,一走就是兩年,兩年後回到家,老母親已經病逝不在了
  •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抱歉,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不斷的打破與重塑中進步,仿佛成了現當代社會的常態。同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也在努力打破幾千年的「向來如此」。所以金智英病了,她開始覺得生活無趣,會在和丈夫說話時忽然變成另一個人。可這是她的錯嗎?她本來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過著愉快又幸福的生活,可是這個病了的社會,讓她一步一步走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