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一個民國富二代的後半生是中國人的痛

2020-08-28 天上的瑪奇朵

人為什麼活著?

年輕的福貴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

那時的他是有錢人家的闊少爺,擁有百畝良田,金錢,白富美妻子,寵愛他的父母,豪宅,僕人。

因為生活沒有壓力,整天無所事事,沉迷賭博,賭累了,就睡在妓院。

這一時期的福貴放蕩不羈,他有多荒唐,多可氣呢?

福貴經常和一位胖妓女廝混,讓胖妓女背著他招搖過市,故意讓嶽父大人看見,嶽父大人又羞又氣,氣病了好幾次。

福貴的妻子家珍當然知道福貴在城裡的這些風流事。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卻沒有表現出一絲不滿,一如往常孝順公婆,細心服侍丈夫,撫育子女。她是典型的傳統女人。

福貴年輕的前半生活著就是為了享樂,就是為了好玩。

他氣嶽父,氣私塾先生,氣自己的父親,純粹是生活太優越,閒出來沒事幹,找樂子。

福貴輸掉了全部家產,父親賣房子賣地,幫福貴還清了賭債,不久就去世了。土地和金錢沒有了,一家人從豪宅搬出來,住到破舊的茅草屋裡。從體面的鄉紳變成陋室裡的窮人。

家珍的父親痛恨這個敗家子女婿,不想讓女兒受苦,將懷著孕的家珍接回娘家。

好好的一個家,就這樣散了。這是福貴命運的真正開始,也是他浪子回頭的開始。

福貴為什麼回賭博?

民國並不遙遠,是父輩,是祖輩生活的年代。你可能聽他們講過,某村的大財主,輸掉了多少畝地,某某地主,輸掉了整條街。為什麼?在民國,地主豪紳,世家貴族大量存在。他們的子弟生來擁有祖輩積累的大量財富,他們生下來的任務就是花錢。生活沒有目標,沒什麼追求,福貴閒人的生活太無聊,賭博給了他們巨大的刺激。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還清賭債,一無所有。福貴一家陷入貧窮。巨大的落差讓他的人的生天翻地覆。

福貴娘生病,福貴去城裡請大夫。

成為貧農的福貴沒有綢緞衣服傍身,穿的太破爛,被當成叫花子,陰差陽錯被抓壯丁,成了國民黨兵,跟隨部隊北上。

福貴當兵的兩年,正是國共內戰的兩年。在這期間,福貴見過了太多的生死,從戰場上抬回來的傷員像垃圾一樣隨意丟在地上,僅僅一夜之間,都變成了硬邦邦的屍體。死亡是這麼近,是這麼可怕。

他們打仗的地方,一片荒蕪。村莊沒有人,冰天雪地,沒有糧食。部隊被包圍,有飛機空投糧食,地上的國軍就像野獸一樣瘋狂的搶。

搶不到糧食會被餓死,搶糧食的過程有可能被流彈打死,戰場正面交鋒,也是會死。當逃兵,一樣會死。福貴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夜裡想念著娘親,想念老婆家珍,想念自己的孩子。

不知此生還能不能相見。天遙地遠,萬水千山,不知家鄉何處。

天亮了,看到幾千號死去的傷員,福貴被徹底震撼。

太慘了,巨大的死亡恐懼,每一天壓著他。

活著越是艱難,越想活著。就算苟活,也要活著,這是生命的本能。

解放軍的到來讓福貴結束了這噩夢一樣的生活。

他可以回家了。戰爭讓浪子回頭,他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還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一雙兒女團聚,我又哭又是笑」瘋瘋癲癲地往南跑」。福貴幸運,他還可以回家,他還有家。

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福貴歷盡艱辛回到了朝思暮念的家。

他最愛的女兒鳳霞因為高燒無錢醫治,成了啞巴。

鳳霞的聾啞,是全書痛苦的開端。

每當生活有了一點希望的時候,人生沉痛的打擊總是會光顧這一家。

福貴回家,一家人終於能夠團聚,有有了希望,女兒卻成了聾啞人。

其實福貴一直在為年輕時的行為買單。

福貴賭錢輸掉了全部家產表面看起來,直接的影響是氣死了父親。其實他敗光家產影響的不僅僅是氣死父親。

依附於福貴家的長工長根沒有家沒有親人,福貴家破了產,不再需要長工,年老的長根失去了工作,成了叫花子。

嶽父大人把家珍接回來娘家,意在從此和福貴家斷絕關係。

貧窮是個名詞,落在身上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因為貧窮福貴養尊處優的母親不能富足的頤養天年。貧困伴隨著疾病,母親生病,福貴去城裡請郎中。就算穿上最體面最乾淨的衣服,因為貧窮,他的衣服還是破破爛爛,被認成叫花子。這才有了後來被抓壯丁,成為國民黨兵的經歷。

如果不是賭博輸掉了家產,何苦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至少不會被當做叫花子一樣對待。

被抓抓壯丁的這兩年杳無音信,正因為對下落不明的兒子的思念,母親沒過多久,去了另一個世界。

母親的死,是家珍敘述給福貴的,也是敘述給讀者的。

而鳳霞的變啞是直觀的,是悲劇的開端。

我們肉眼可見看著鳳霞從千金小姐變成貧苦農民的女兒,又從聰明伶俐的小女孩變成不會說話的啞巴姑娘。

福貴的兒子有慶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家裡沒有錢送有慶去讀書。

福貴和家珍商量,把鳳霞送人,省下錢供有慶讀書。

十二三歲的鳳霞,被送給了一戶人家照顧老人。

福貴和家珍不是狠心的父母,有慶是最愛姐姐的弟弟。

因為貧窮,因為幾千年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兒不得不離開家。

書中沒有寫鳳霞在新家的境遇,而是通過年幼的有慶狀態表達出姐弟的思念。

「我不上學,我要姐姐。」

福貴揍他,希望兒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用功讀書。

小孩子的想法總是單純的,有慶只想要姐姐,沒有姐姐,吃飯讀書都沒有意義。

一個深夜,鳳霞自己跑回家。

母女相見,都難過的哭起來。

福貴心裡也一樣難過。

但是家裡的經濟狀況,還是讓福貴決定送鳳霞回城裡養父母家。

福貴背著女兒進城,眼看著就要了,福貴再也承受不住與女兒的分別,又把鳳霞背回家。

回到家,他說「就是全家人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書讀至此,福貴真的變了。誰曾想到當年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全的少爺福貴,經歷人生巨變,成長為體貼妻子,心疼兒女的父親。

福貴是經歷過生死的人,就算餓死也不願和女兒分離。可見骨肉分離之痛,勝過對死亡的恐懼。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家裡的田,做飯的鍋統統歸了集體。

緊接著大煉鋼鐵,全村人輪流值班,守著汽油桶煮鋼鐵。

家珍被查出患了軟骨病。她是富人家的小姐,米行老闆的女兒啊。得了這種病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米行老闆的千金居然會的這種病。

情理之中是,跟著福貴多年受苦才會得這種病。

三年自然災害,貧窮的年代,看到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表象。

營養不良導致疾病多發,更是一種隱形的苦難。

野菜書皮挖光了,樹根吃光了,村裡陸續有人出去要飯。

福貴帶著鳳霞到地理挖地瓜,鳳霞挖到地瓜,同村王喜打起歪主意,搶鳳霞的地瓜,誣陷鳳霞搶他的地瓜,為此差點鬧出人命。

一塊小小的地瓜,對於幾天沒吃東西的人們來說,就是珍貴救命食物,吃不飽一家,但是可以勉強續命。正是因為飢餓,暴露出人性的惡。

得了軟骨病的家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漸漸消瘦的她如同秋天的落葉。年紀輕輕,走路都需要拐杖,連說話都沒有力氣。

走路艱難的得家珍拄著小樹枝,走去城裡看望爹爹。

家珍傍晚才走回來村口,好進了力氣,站不住了,跪在地上。胸口藏著爹給的一小袋米。

書讀至此,淚如泉湧。

家珍是米行老闆商戶會長的千金,理應過上少奶奶的生活。

正如福貴所言,家珍嫁給他沒過上一天好日子。

年輕時家境富裕,福貴賭博嫖妓,待家珍不好。家業敗了,父親將家珍接回娘家,其實是不想讓女兒跟著福貴。

家珍在娘家生下有慶後,還是選擇回到鄉下,同福貴過苦日子。

注意到一個細節,當年家珍父親接她回家,是用轎子,僱人吹吹打打,如同婚嫁的鼓樂。

父親所為,就是為了告訴世人,女兒當年嫁錯人,嫁了個混蛋,現在離開混蛋,脫離苦海,是天大的喜事。

後來家珍穿的漂漂亮亮走回家。回娘家坐轎子,回婆家走著回來,可見家珍為了回來同福貴團聚,一定是和娘家鬧翻了。作者餘華先生沒有描寫家珍怎樣和家裡鬧翻。

想來父親一定很生氣吧,自己的女兒在身邊穿漂亮的綢緞衣服,吃喝不愁,恨女兒死心眼,執意回去和福貴過苦日子。

這麼多年,父女沒有聯繫。再見女兒,就算再生女兒的氣,也不忍心看著女兒一家受苦。

但是大饑荒,人人都沒飯吃,就算是米行老闆也沒有餘糧啊!

這一小袋米,硬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作者餘華先生對家珍父親的描寫並不多,然而一個深沉的父親形象如此鮮活的躍然紙上。

家珍的病無醫可治,每天都在加重。

不幸的事情又來了。

福貴的兒子有慶還是個小學生,小學校長,也是縣長老婆難產大出血,需要輸血。正好有慶的血型配得上。醫生只顧著救縣長老婆,抽了過多有慶的血,醫生失職,有慶抽血過多而死。

很氣憤,身為醫生竟然把一個孩子的血抽乾,發現有慶狀況不對也沒有馬上去救有慶,而是去救縣長老婆。難道在當時的人眼中,縣長老婆的命,就應該讓底層百姓的命換嗎?

福貴氣到發瘋,要不是有的體育老師死命抱住他,福貴真的會殺人。

而劉縣長,就是當年和福貴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春生。

福貴痛苦極了,春生同樣同樣痛苦。生死相依的兄弟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福貴獨自一人安葬了兒子,他不能將真相告訴家珍,家珍的軟骨病太嚴重,病到連繡花針都拿不起來。他害怕家珍知道兒子不在人世,會加重病情,也跟著兒子去了。

白天福貴下地幹活掙公分,晚上回家照顧妻子,又要瞞著妻子。夜裡獨自一人到有慶的墳前心疼兒子。

福貴孤獨的承受這一切,連哭的機會都沒有,他深愛著家珍,不想讓家珍也承受失去兒子的痛苦,他也更怕家珍會更快的死去。

聰慧的家珍還是知道了。

家珍虛弱到連悲傷的力氣都沒有,趴在有慶的墳上,無聲流淚到天黑。

醫生給家珍看病,福貴問醫生還能活多久。

「出不了一個月,得了那種病,只要全身一癱也就快了。」醫生這樣回答道。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克制的崩潰。

晚上,福貴等家珍和鳳霞都睡著了,自己到屋外坐了一夜,天快要亮的時候,他的情緒終於到了臨界點,忍不住的嗚嗚哭起來。

當年的福貴,曾經在賭桌上對懷著孕的家珍拳打腳踢。

現在的福貴因為生病的妻子,崩潰大哭。

苦難讓少爺福貴變成男子漢福貴。

年輕時輕視過的妻子變成,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支柱。

家珍柔弱,柔弱的女人才是家庭的核心。

家珍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她命不久矣的時候,家珍漸漸好了起來。

鳳霞長成了女人的模樣,像家珍年輕時一樣漂亮。

鳳霞是嚮往愛情的,渴望婚姻的。當村裡有婚嫁,鳳霞看著漂亮的新娘呆住了。

爹娘知道女兒的心思。

福貴託隊長給鳳霞找婆家。

隊長介紹了城裡人萬二喜。二喜是城裡的搬運工,不足之處是二喜是個偏頭,腦袋用肩膀支撐。但這並不妨礙鳳霞喜歡二喜。

二喜聰明能幹話不多,不僅對鳳霞好,對鳳霞一家人都好。

婚前給鳳霞家修房子,結婚時給鳳霞一個風光的婚禮。婚後夫唱婦隨,合樂美好。

福貴經常到城裡看望女兒,城裡的文化大革命越鬧越兇。

他看到當年的生死兄弟,現在的劉縣長被押著遊街。

春生被幾個紅衛兵小將打倒在地,福貴上前扶住。春生被折磨的太慘了,每天被吊起來打。他的老婆已經自殺了。

最後的春生,不堪肉體的毒打和精神折磨,也上吊自殺了。

「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了。」

戰場上好不容易活下來的春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死亡容易,活著更難。

鳳霞懷孕了,這個未出生的孩子給全家帶來了希望。

一家人聚在一起,回想各自的前半生,百感交集,喜極而泣。

日一天天的過,鳳霞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二喜對鳳霞加倍的好。

命運就是命運,不會因為曾經受過的苦難就會格外憐惜誰。

命運來的猝不及防,讓剛有了希望的一家人,又陷入絕望。

鳳霞難產大出血,留下了她和二喜唯一的孩子苦根去了另一個世界。

女兒死了,三個月後,家珍也跟著去了。

苦根四歲那年,二喜工作時出了意外,不幸去世。

福貴的一生,在不停的失去。

失去父母,失去兒子,失去戰友,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失去女婿。

現在只有外孫和他在村子裡相依為命。

村裡包產到戶,集體經濟結束。

福貴已經是老人了,再沒有當年的力氣像壯年一樣幹活。

家裡沒有壯勞力,只有一老一小,每天田裡的活催著福貴。自己不幹活,沒人代替他,沒有勞動就沒有飯吃。

苦根七歲那年的一天,福貴留下身體不舒服的外孫一個人在家,自己去種田。

出發前,福貴給苦根煮了半鍋新鮮的豆子。家裡太窮,苦根平時連豆子也不能常常吃到。沒有大人在旁看著,苦根吃豆子撐死了。

最後一個親人離他而去,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水你牛依舊在田裡耕作。

在經歷這麼多生離死別,福貴依然活著。

人為什麼而活?

活著本沒有意義,人為了活著本身而活,活著是生命的本能。

相關焦點

  • 《活著》福貴靈魂甦醒之旅:前半生有多荒唐,後半生就有慌張
    餘華的名作《活著》,就透過描述男主角福貴,這個地主二代敗家子從前半生的不學無業,嗜賭成性,導致敗光家產,到後半生開始歷盡人世苦難與痛苦的人生經歷。福貴的後半生,是悲慘的,生活給了他狠狠的教訓,讓他從天堂跌落地底,從此陷入煉獄一般的人生苦旅,任憑他如何掙扎,也無力走出爛如泥潭的境地。他不僅物質極度貧困潦倒,精神上更是連連遭受重創,身邊的親人因病痛或因事故,接二連三地離開他,他的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甚至外孫,每一次都是錐心之痛,都是致命打擊。最後,只剩下他和老牛相依為命。
  • 兩個普通的中國人活著的樣本
    我老婆48歲了,眼不好了,不能當護士了,就回武漢,在朋友的醫院打雜,一個月3000塊。我說你女兒還要結婚買房啊?他說,女兒嘛,畢竟和兒子不一樣。我再過幾年就正式退休了,按照我們武漢的規定,我能拿最高的工資,一個月7000多。
  • 四世同堂丨這是一部屬於中國人、關於中國人的小說
    話劇《四世同堂》為了找到好的開頭,我嘗試在網上搜索其他人的文章,這期間我發現《四世同堂》這本書有不同的版本,為什麼一個中國人寫的中文小說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我認為這是一部中國人的小說。這是一部中國人的小說我這樣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這本書與生俱來便帶有中國文化和精神。
  • 3本冷門的民國文,彪悍霸道土匪VS睿智忠誠護衛,小虐文
    民國時期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在這個年代下,戰亂、土匪、殺伐、明爭暗鬥,很多的東西都能造成這個時代的悲劇,在這個悲劇的的時代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微不足道,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三本比較冷門的民國文,希望大家喜歡!
  • 《靈魂擺渡》北京一夜:聽聞,民國愛情,十有九悲
    《靈魂擺渡》來到篇章「北京一夜」,聽聞,民國愛情,十有九悲。當愛情發生在民國,在那個局勢動蕩不安的年代裡,也許就註定了艱難與曲折。民國女學生彩琴,與周圍格格不入的裝扮,徘徊在如今444號便利店周圍,是一個孤魂野鬼的形單影隻,等著一個永遠也不會出現的人。
  • 舊夢·望春歸:雲觀瀾與孟聆笙的民國愛情
    但,在看完《舊夢·望春歸》之後,我有仿佛見到了那片火光與濃煙,痛失親人、無助婦幼的哭泣聲,聲聲皆入耳,心,也跟著抽痛起來……一個仰慕光影,希望用電影的力量,豐富中國人的精神,推動了中國國片起步,有著高尚的民族氣節;一個仰慕律法,希望一己之力打破不公,維護正義,替弱者粗暴,為女性發聲;一個名雲觀瀾
  • 餘華《活著》:這個敗家富二代,他是一個英雄!
    不禁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書,餘華老師的《活著》。餘華老師筆下的富貴,是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少年時家境殷實,生活富裕,娶了個又美麗又賢惠的好老婆家珍,但卻又嫖又賭,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03父母,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這個家裡的人全都沒了,只剩下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苟延殘喘,這人生,怎麼就這麼苦!
  • 《我是餘歡水》&餘華的《活著》:活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主人公福貴因生性嫖賭而輸光了所有家當、抵押了土地與房子,父親因此氣死,母親幾年後也病逝,人活在世上,最痛苦的不是自己死去,而是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離去。女兒鳳霞因小時候高燒而變成了聾啞人、妻子家珍患上軟骨病。在親人離世的痛苦中,白髮人送黑髮人為最痛,福貴的兩個孩子都死於意外,兒子有慶因為給縣長夫人輸血過多而死去,女兒因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同一家醫院。隨後三個月,福貴的妻子家珍也離去。
  • 《紅樓夢》晴雯,前半生享受後半生還債,惟願餘生健健康康的活著
    1968年5月25日,張靜林出生於天津,一個世代都是讀書人的書香門第。張靜林從小讀書、寫字、學音樂,都是她喜歡的,尤其是音樂,是她最崇拜的東西,也是因為音樂,奠定了她甜蜜又痛苦的後半生《紅樓夢》拍完不久,北京舉辦了一個歌手大賽,想著唱歌是自己擅長的,本著貪玩的心態,安雯花5塊錢報了名。
  • 《活著》:為什麼那麼苦還活著?因為人間值得
    餘華通過富貴的一生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普通人的生存宣言:人生雖苦,人間值得,只有努力活著,才能看見希望。富貴恨自己讓好端端的一個家,支離破碎。他期盼妻子能回來,他已經學會扛起一個家。當女兒鳳霞問他:「一張桌子有四個角,削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他答:還剩三個角。因為在他心裡妻子家珍走了,家就像削掉了一個角的桌子不再完整。鳳霞卻說他錯了,應該還剩五個角。
  • 好景總不長——看連環畫《活著》
    我沒讀過餘華的小說《活著》,只是聽說評價挺好。剛才,在今日頭條裡看了連環畫,寫了這樣一句評論:活著的背後,是小人物的悲苦和辛酸,而在悲苦面前,辛酸已經不值一提了。說實話,我看著看著,不禁流淚了:一個地方是有慶死了,福貴不敢告訴病重的家珍,天天去墳頭看兒子;後來家珍知道了,福貴背她到兒子墳頭去——這裡失子這痛,可謂是人生最大的悲苦了。
  • 《活著》:倖存,還是活著?
    所以我並不願意將破產當作福貴一生中的第一次災難,那反而是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父親的人生的開始,他開始作為家庭的頂梁柱去為一家人的生活辛勞,開始以血肉之軀接受一次次命運的打擊而不折腰身,真誠善良的,活著。 福貴一生中第一場磨難是給母親看病卻被抓了壯丁,導致母親去世,女兒變成聾啞,這也奠定了後面苦難的基礎。但是福貴並沒有在這之後沉淪,反而在被解放軍俘虜後給了他自由得以回家,心存感激。
  • 《活著》: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女婿和外孫相繼死去,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世事無常,當每個平凡人的命運被社會大洪流裹挾,只能留下短暫的光芒。
  • 一本火了28年的書,道出了所有中國人的底層欲望
    他被這股精神震撼到,並且想付諸筆端,一個月後,有了這本《活著》。活著只是一個中篇,7萬字,最後變成現在的版本,還得感謝張藝謀。1992年,張藝謀想託餘華寫一個劇本,趕巧這時候《活著》寫完了,順手就給了張藝謀看。
  • 悲劇,中國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的確,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大多是團圓美滿的結局。餘華《活著》小說裡的福貴,在結尾除了一頭陪伴自己的老牛,身邊的親人都已離去。中國人更喜歡這種洋溢著溫情的結局,人生已足夠悲苦,逆來順受的中國人沒有能力去抗爭,只能期待溫暖的慰籍來幫助承受現實的殘酷。中國人如此的情感喜好,所因為何?思來想去,應該是幾千年農業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塑造的結果。
  • 《活著》不管人生有多少磨難,我們都要堅強的活著
    敗光家業的富二代我們看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啟示。主人公福貴拿現在社會的眼光來看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是個家裡有上百畝土地的大富人家的少爺,又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漂亮小姐為妻,人生可謂是得意美滿。
  • 《活著》:活著,卻又不止是活著
    可老人福貴縱然有無數死去的理由,卻依舊勞動著,活著。曾有一段時間,《活著》這本書,我沒有勇氣讀第二遍,甚至連帶著對作者餘華,也有一些抗拒和不滿,因為他下筆太「狠」。這本書,可以說是在挑戰我的承受底線。一個家,一個人,除了要經歷生老病死,還要承受生命的無常,被動的接受接踵而來的傷痛,卻無法反抗。每部作品當中,其實都有作者的影子在裡面。
  • 一個虛構的中國人,讓西方害怕一百多年,至今還有人相信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積澱的禮儀之邦,對待其他國家的人時,我們中國人一直都秉持著熱情友好的待客之道。然而在一百多年前,西方人卻並不這麼認為中國人,甚至是想盡辦法醜化我們。有一個叫傅滿洲的人就是西方醜化中國人的典型。
  • 富二代騙局又來了!這次閨蜜倆都找了個「富二代」 遺憾 一個騙子扮演
    近日,蕭山的小丹姑娘和閨蜜似乎也碰到了這樣一個「龍王男主」,只不過劇情很狗血……「龍王男友」爺爺是退休老幹部;大叔是黑道大佬;小叔是軍隊高級將領;父親做生意的,資產過億小丹(化名)姑娘今年23歲,和閨蜜小靜(化名,22歲)是老鄉,在蕭山同一家公司上班。
  •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好好活著才需要勇氣
    在抗日戰爭期間,不幸淪為日本女人的性奴,並被日本女人在小腹上繡上一句話以及一個名字「川島芳子」,正是這一行字為上校帶來無盡災難。平靜下來,他一字一字對老保長保證:『你回去告訴她,我對天發誓,老子除了自己被糟蹋外,沒有糟蹋國家任何一個人一件事,有一個假字,天打雷劈!』」正氣凌然,讓人心酸。雖然選擇默默吞下委屈,做一個普通人,但是當文革來臨,仍免不了被迫害的命運,最終被逼瘋,成為一個忘記了過去一切、智商只有七八歲孩子的水平的老小孩,幸得林阿姨的照顧,渾渾噩噩中度過餘生,但也僅僅是活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