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你不知道的十大淚點,各種童年回憶殺的

2020-09-09 觀察電影

要創造一個世界,有時候只需一根筆和一張紙,甚至只是一個念頭,1989年夏天,24歲的喬安妮坐上了由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在中途的一個小站上,她看見了不遠的屋簷下站著一個戴眼鏡的黑髮瘦弱男孩,在這之後,一個前所未有的神奇世界漸漸在他的腦海中產生,幾年之後,剛剛經歷了一段僅維持了13個月的失敗婚姻的喬萬尼帶著自己的女兒投奔了住在愛丁堡的妹妹,靠著失業救濟勉強生活,他在妹夫的咖啡館裡正式寫起來小說,就這樣,那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與他的魔法時間自此誕生,現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已被翻譯成75種語言,據統計,這世界上每三十秒就會有一個人開始閱讀這個系列,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正式登陸大銀幕,那個存在於文字間的魔法世界就此擁有了具體面貌,此後十年間,八部電影陸續推出,78億美金的全球票房讓其成為了影史最賣座的系列電影之一,時隔20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以四K修復3D版的形式復映,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哈利·波特》系列十大催淚瞬間,重溫昔日感動。

一、哈利在厄裡斯魔鏡中看到父母

作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厄裡斯魔鏡的名字「Erised」倒過來,就變成「Desire」(渴望)。就像哈利說的「你可以看見你想要的」(「you』ll see what you desire」)。厄裡斯魔鏡頂部的符篆如果倒過來看的就是: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 (我所顯示的不是你的鏡像,而是你內心的渴望。)在鏡子中,哈利波特見到底自己剛出生不久就為了保護他而獻出生命的雙親,這溫暖的一幕又恰恰因為不真實而更加凸現傷感,鄧布利多告訴哈利,自己在鏡子中看到的是一雙羊絨襪子,在《神奇動物在哪裡2》中年輕的鄧布利多在厄裡斯魔鏡裡看到的則是他一生之敵,又是一生摯愛的格林沃德,鑑於哈利的母親莉莉·波特在首部中僅是驚鴻一瞥,羅琳還曾想過親自客串出演莉莉一角,但最終這一角色還是由傑拉丁·薩默維爾出演了。

二、鐵三角的擁抱(哈利 羅恩 赫敏)

第二部結尾從石化中甦醒的赫敏衝進了禮堂,歷經艱險後,鐵三角的重聚讓觀眾很難不為之動容,但接下來的一幕大概會讓絕大多數人破涕為笑,赫敏激動的擁抱哈利後,面對已經擺好了擁抱準備動作的羅恩,卻換成了握手姿勢,場面一度十分尷尬,羅恩更是展露出了招牌式的「好人微笑」,幕後花絮中,原本這段劇情,艾瑪·沃森是要分別擁抱兩人的,但當時的艾瑪有些不能接受和男生抱在一起,於是導演答應了她可以只抱丹尼爾,這樣的設計反而使得三人組間微妙的人物關係更加突出,類似的狀況到了《死亡聖器上》中再度出現,劇中赫敏和哈裡有一段羅恩幻想中的吻戲,艾瑪同樣是每個毛孔都寫著抗拒,實屬尷尬。

三、賽德利克之死

塞德裡克的死是哈利波特中第一個非回憶重量級正面角色的死亡,哈利不僅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甚至還間接導致了這一幕,塞德裡克的死宣告了伏地魔的正式歸來,也宣告了整個系列將隨著主角和觀眾的成長邁向更加黑暗與殘酷的劇情。

四、小天狼星之死

小天狼星布萊克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結尾突如其來的死亡,相信曾看呆了許多在觀影前未看過原著的觀眾,剛剛相認不久,還沒來得及好好相處,如父親一般的親人又死在了哈利眼前,其痛苦程度恐怕不亞於父母的死,對觀眾的衝擊力也可想而知,在電影之中,小天狼星最後一句臺詞是:「幹得漂亮 詹姆斯」,不可否認,眼前這個與他並肩作戰的男孩,讓他想起了自己曾經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這句臺詞在原著中是沒有的,配上加裡·奧德曼(小天狼星)和「兇手」海倫娜·伯翰卡特(貝拉特裡克斯)的精湛演技催淚程度拉滿。

五、鄧布利多之死

對於正義的魔法師陣營而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哈利更像是吉祥物,而鄧布利多才是真正的引領者,他的死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觀眾喜愛的電影角色的離開,更是將正義擊敗邪惡的難度係數拿到了最高,希望從未如此渺茫,主角們要迅速成長才能獨當一面,況且殺死鄧布利多的還是他一直以來無條件信任的斯內普,這無疑又將悲劇性拔高了一個臺階,在電影的世界裡,一個人格近乎完美的聖人是正派,少有能比肩鄧布利多的神秘與魅力。

六、海德薇之死(哈利的寵物貓頭鷹)

海德薇在原著中的死亡有極大的巧合成分,到了電影中則被改成了替哈利擋下了食死徒的魔咒,英勇護主而犧牲,顯然電影裡的結局更配得上海德薇這隻聰明的貓頭鷹。貓頭鷹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哈利·波特的重要標誌,與飛天掃帚、魔杖一樣不可或缺,哈利·波特著名的主旋律就是以《海德薇變奏曲》命名的。在第一部《魔法石》中,大量貓頭鷹闖入佩妮姨媽家送信的一場戲並非特效製作,而是貓頭鷹實拍,劇組光是訓練貓頭鷹就準備了很長時間。為了能讓貓頭鷹和佩妮姨媽對視,姨媽的扮演者不得不在身上掛上死老鼠,才得以實現。

七、多比之死(電影中的一種家養小精靈)

多比的犧牲成為了死亡聖器上下兩部的分界線,可見這一橋段的重要性,在多比這個角色身上,我們能看到最直白的有關壓迫,奴役,自由解放的表達,這也讓其成為了在電影中為數不多得以保留的家養小精靈角色,多比自出場以來,身上便有著許多前後呼應的設計,比如他第一次出場是從哈利的衣櫃中闖出,身上還掛著一隻哈裡的襪子,而到了第二部結尾,多比恰恰因為哈裡的襪子獲得了自由,多比第一句臺詞是:「哈利·波特」,在他死前最後一句臺詞也是深情念出了這個代表反抗,卻給了她自由的名字-哈利·波特。

八、斯內普有關莉莉的回憶

一段霍格沃茲暗戀故事看的多少人心碎,一句簡簡單單的「AIways」(永遠)又成了多少人心中最深情的告白。她的守護神一直與莉莉的一樣,他的愛從未隨著時間削弱,斯內普的扮演者艾倫·瑞克曼因病去世後,他的墓碑前就有粉絲用「AIways」(永遠)來表達對瑞克曼的喜愛與悼念,艾倫在確認出演斯內普後,曾與羅琳密談,詳細了解了人物未來的劇情走向,於是把這個最初看似反派的男人演繹的魅力四射,而他在片場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現在你們不知道的」,

九、弗雷德之死

霍格沃茲之戰中犧牲的角色都令人感到惋惜,但要說最戳我淚點的,還是弗雷德·韋斯萊的離開,韋斯萊雙胞胎此前的每次出現總能像是給壓抑的房間開窗透氣,能給觀眾帶來不少歡笑,弗萊德最後都是笑著的離世,但作為觀眾,我已經笑不出來了,永遠一起出現了兩個人,現在只剩下喬治一個。

十、斯內普之死

如果給所有看過《哈利·波特》的觀眾做個統計,挑選出最催淚的電影橋段,我相信斯內普死在哈利懷裡的這段戲會C位出道。斯內普對哈利所說的遺言是:「看著我」,這不是想讓哈利再看看他,甚至也不是想再看看哈利,而是想再仔細看看那雙和莉莉一模一樣的眼睛,從第一部《魔法石》開始,斯內普就喜歡目不轉睛的盯著哈利的眼睛,甚至別人第一次見哈利都是注意到他的閃電傷疤。只有斯內普,注意到的是那雙和她媽媽一模一樣的眼睛,

感謝您的點讚和關注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淚點來了,最後一個哭到爆
    》系列小說已被翻譯成75種語言,據統計,這世界上每30秒就會有一個人開始閱讀這個系列。 今天,幕後君給大家盤點一下《哈利波特》系列十大催淚瞬間,以及一些有趣的幕後故事,重溫昔日感動。我所顯示的不是你的臉,而是你內心的渴望。 在鏡子中,哈利波特見到了自己剛出生不久就為了保護他而獻出生命的雙親,這溫暖一幕又恰恰因為不真實而更加凸顯傷感。
  • 2020年,我們還在等魔法學院的通知書|《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談起童年看過的電影,你想起來了哪一部呢?小編腦海裡想起來的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我覺得這對於很多90後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回憶。有的可能沒看過《哈利波特》,但也有可能聽說過其中的小精靈多比的名句:「Dobby is free!」
  • 哈利波特幕後大揭秘,最終彈
    1、羅琳阿姨在哈利波特系列中藏下一些數字,你發現了嗎?比如7。其實這個人是有原型的,她本身是多倫多一個九歲的小女孩,一直很喜歡哈利波特,在她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之際寫信給羅琳,希望能知道下一部小說的情節,但遺憾的是當羅琳給她回郵件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了,為了紀念這個小書迷,羅琳在火焰杯中將她寫在了書中,並且讓她加入了以勇敢著稱的格蘭芬多
  • 哈利波特,四十而已
    獅子座的哈利波特迎來了自己四十歲的生日,陪他一起長大的讀者也大多步入了而立之年。沒有驚心動魄的童年,也談不上意氣風發的青壯年。作為麻瓜粉絲的我們,在而立之年承受著催婚、房貸、啃老等一系列問題。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咒語和魔法可以幫我們擺脫現實的困境,也同樣不需要參與危機四伏的冒險之旅。在現實當中忙碌的我們,只有在為人父母之際,想起那個曾經沉溺於魔法世界的自己。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主線,你發現了嗎?
    導語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主線,你發現了嗎?《哈利波特》對於每一位看過的小夥伴來說,都有著不一樣的回憶與感受。十幾年的光陰,《哈利波特》系列陪伴了很多人走過了整個童年,整個青春。八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每一部都獨具特色,每一部都會讓人回味無窮。JK.羅琳天馬行空的想像,給世人帶來了一部部神奇魔幻的優秀作品。
  • 童年陰影、欲望迷心……長大後我才真正讀懂《哈利波特》
    作為華納兄弟有史以來最成功(也最賺錢)的系列電影之一,《哈利波特》一定是前三的位置。這部由英國作家 JK·羅琳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自從 2002 年問世以來,陪伴著一代人渡過了漫長又神奇的 10 餘年。
  • 看了這麼多年《哈利波特》,你知道伏地魔名字背後的故事嗎?
    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最經典的魔法系列,《哈利波特》多年來都是人們一直拜讀的對象,看過的人總是打從心底裡佩服作者 J.K. Rowling 能憑一人之力,打造出這樣完整的魔法世界。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深入民心,除了 3 位主角外,整個系列最大的奸角 Lord Voldemort 伏地魔也是其中一個最多人希望深入了解的角色。但看過小說、電影這麼多次的你又知道伏地魔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 哈利波特40歲了,我們的青春也散場了,是時候把那些秘密說出來了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原來《哈利波特》小說已經完結12年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霍格沃茨之戰落幕,也已經是8年前的事情了……」 是啊,不知不覺中,距第一本「哈利·波特」系列面世已經二十三年了
  • 《哈利波特》他在霍格沃茨永眠
    important}導語:《哈利波特》他在霍格沃茨永眠《哈利波特》整個系列陪伴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現在長大了,經典變成了心中的懷舊,依然珍惜這部書曾經帶給我這麼優秀的魔法世界。但確實也挺討厭他小時候,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校園霸凌會給一個人帶來多麼痛苦的記憶。
  • 「今天」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出生,你知道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歷史上的今天——1965·7·31哈利波特之母羅琳出生作為J.K.羅琳筆下的主角,哈利波特無疑被塑造得特別成功。哈利·波特系列一出版便好評如潮。她從一個貧困潦倒的「灰姑娘」,一躍成為盡享尊榮、財產超過英國女王的作家首富。很感謝她讓我們讀了一本好書、一本經典,帶我們去往魔法的世界。
  • 《哈利波特》:你等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了嗎?
    前段時間華納兄弟宣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那些熟悉的片段,那些經典場景,都一一浮現在眼前。是的,《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系列,陪伴我們一代人的成長,溫柔了時光,驚豔著歲月。》,一發不可收拾地成為陸陸續續收藏了全套中文英文圖書和電影DVD的「哈迷」……高中時候,《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與前四部相隔很久才出,中文正版都還沒有翻譯過來,班級裡面幾個「哈迷」就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盜版英文書,我們還津津有味地讀,連生詞都不厭其煩一個個仔細查閱,英文閱讀理解就這麼容易地提高了……2005年考上清華,大學時候上映的幾部系列電影都是和室友在北京五道口電影院觀看的
  • 永恆的經典《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大門永不關閉!
    如果你正在刷著頭條,突然推送一條關於《哈利波特》要拍續集的消息,我想你一定會立刻點開。《哈利波特》在很多人心中已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財富,記錄著我們美好的童年,陪伴著我們慢慢成長,讓我們懂得如何選擇。
  • 重製還是精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定檔8月
    近日據官方透露,根據英國著名女作家JK羅琳同名小說改編,哈利波特系列的首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 修復 3D 版確定將於8月14日登陸內地院線。《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作為系列的開山之作,講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第一次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學院學習的故事
  • 哈利波特:英國老師12年前在垃圾堆撿到寶,初版小說炒到天價
    備受魔法迷愛戴的《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擁有大量忠實粉絲,故事由小說走到電影系列,作為擁護者應該至少都有一本《哈利波特》的小說,大家知不知道時隔多年後,原版小說已經炒到天價,如果書中有以下3個特點,更是極為罕有的版本。
  • 哈利波特電影簡介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國作家J·K·羅琳(J. K.Rowling)所著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共7部。該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5億,是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之一。該系列主要描寫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整個故事圍繞著哈利與伏地魔的鬥爭展開,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瑰麗的魔法世界。
  • 《哈利波特》十八年後的重逢,這次錯過,可能就是一輩子
    1997年,英國作家JK羅琳的魔幻文學《哈利·波特》系列問世。2001年,由該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改編而成的電影正式上映,魔法世界的火爆程度發不可收拾,時至今日,《哈利波特》系列依然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系列文學之一。
  • 《哈利波特》教會了我:成長中不僅僅有孤獨,也有陪伴一生的朋友
    《哈利波特》是我在2011年高一的時候看的一部外國魔幻系列小說。當時,這部小說已經發行4年了,被翻譯成73種語言在全球各地發行。魔幻的故事立馬勾起了我的興趣,於是就去書店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了整部書籍。第四次,是我在高中的一個寒假將所有7本全部讀完,我從哈利波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哈利波特本身是最救世主而生,卻很坎坷,姨媽的不待見,食死徒到處尋找他的蹤跡想毀滅他。直到後來,遇到了一群好朋友,這才讓哈利波特意識到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有孤獨還有可以陪伴一生的朋友。
  • 你不知道的《哈利波特》「第四期」之四大學院
    斯萊特林的現任院長為西弗勒斯·斯內普,斯內普這個人性格十分複雜,我之後講劇情時會著重分析,這裡你只需要知道,在學校中,你最恨,最討厭,最害怕的老師是什麼樣,嚴厲、刻薄、偏袒、驕傲自大,這是學生們普遍對斯內普的印象,對了,不得不說的就是教授的頭髮,關於斯內普為什麼不愛洗頭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由於體質問題,頭髮出油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是……這裡說句題外話,據羅琳透露,波特家族為什麼這麼有錢
  • 《哈利波特》斯內普就是用這個咒語割開了哈利父親的臉
    按照書裡面說的,哈利波特是在1991年7月31日,11歲生日那天收到霍格沃茨魔法學院入學通知書的。1991年7月31日11歲生日到2020年7月31日,可不就是40歲了嘛!一伶到現在依舊感覺還是有點怪怪的。大家都知道,英國作家羅琳女士一共寫了7本《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 書單:J.K羅琳自承的《哈利波特》靈感來源
    這個情節出現在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所在的章節名為「國王十字車站」,讓人聯想到耶穌的十字架。哈利死去後也到了一個到處是白色,天堂一般的地方。哈利父母的墓碑上的碑文「最後一個應該被打敗的敵人是死亡」,來自《聖經》,原文描述的就是耶穌復活。鄧不利多的家族墓碑上刻著「珍寶在何處,心也在何處」,這句話來自《聖經》,意思是要懂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