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天道》人物:「從井沿掉下去」的葉曉明給了我們什麼教訓?

2020-09-05 靈魂扒拉館

觀世間經典,品百味人生,歡迎來到槍花經典解讀。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從井沿掉下去」的葉曉明。

關於葉曉明這個人物其實並不複雜,感覺他是葉、馮、劉三人中最簡單最好寫的,芮小丹有一次問丁元英,怎麼評價葉曉明這個人,丁元英說的很簡單,到目前為止我對他的評價只有三個字,他是個聰明人。是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葉曉明的確是比馮世傑和劉冰要聰明,但也正是他的「聰明」阻礙了他的成功,上限到此。

一、自信、聰明、果斷、有想法

葉曉明和馮世傑都是音響發燒友,葉曉明在古城開了唯一一家HIFI音響店雅風音響,從這一點就看的出,他是有一定的眼光和想法的。葉曉明接觸丁元英是因為芮小丹在古城找不到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就請葉曉明去丁元英家裡看看音響,想想照著丁元英的音響給自己也組裝一套一樣的。當葉曉明去丁元英那裡看到音響之後,被這種四臺前級兩臺後級的推動給震驚了,從未見過如此張狂大氣的組合,頓時就覺得丁元英絕非一般人。後來他告訴了馮世傑,設局和丁元英搭上了關係,幫芮小丹做完了音響,也開始了王廟村的扶貧之路。

葉曉明聰明,初次接觸就感受到了丁元英是高人,而且果斷的和馮世傑商量起了後來的事情,一步一步的去執行,他明白要想成就點事業真的得有高人指條明道。另外,這時他的音響店其實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古城音響的HIFI市場很小,幾乎沒人買他的貨。其實可以這麼說,葉曉明在最困難的時候遇到了丁元英,因此他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讓自己的事業換發光彩。

其實在格律詩和王廟村的初期運作當中他做的還是不錯的,從生產加工到北京開店,拉近與樂聖和斯雷克公司關係都是做的很到位的。他聰明的地方體現的還有很多,例如在北京音響展的前一天,他最先明白了丁元英讓他們所有人把兩臺車開回去的目的,肯定是很著急的大事,為什麼之前一直沒有透露?車都開回去是為了多拉人回來,因為音響展會很忙,很忙的原因就是格律詩要降價!至於降多少是他沒有考慮到的。再比如,當他知道格律詩被樂聖起訴不正當競爭要求賠償600萬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的是去和談爭取私下解決,另外他也做了兩手準備,提前列印好了股份轉讓合同,如果一旦談判失敗三個人就直接找歐陽雪逼她退股。為了防止有人幹擾,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沒有和丁元英打招呼,三個人就去做了。當然我們知道最後他們三個是愚蠢的,可是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是我們自己呢?我們又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

二、獨斷、自私、多疑、過於自信、不知悔改、缺乏專業知識

其實在格律詩運作的前期各個方面都還是挺不錯的,問題出在十套音響出口歐洲做鑑定的事上,他們請了丁元英來謀劃,但是猜不透丁元英每一步的目的,葉曉明意識到去歐洲鑑定要花很多錢的時候才覺得不太合適,就和丁元英提了出來。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格律詩音響的歐洲之行的重要性,基本都是靠丁元英在德國的人脈幫的忙,甚至還順手賣掉了兩臺音響,葉曉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歐洲之行到底發生了什麼。

再後來就是北京的音響展覽會,格律詩大幅降價500對音響銷售一空,由于格律詩音響用的是樂聖公司的旗艦套件,但是價格賣的卻比樂聖便宜了很多,這讓廣大的發燒友覺得樂聖公司有點太黑了,樂聖的品牌一夜之間在發燒友心目中地位跌落神壇。因此樂聖以格律詩公司以低於成本價銷售音響,對樂聖公司造成了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格律詩公司,要求賠償600萬。600萬的賠償金額光是訴訟費就得90萬(15%計算),葉曉明覺得無論是這場官司是贏還是輸,自己都得傾家蕩產。由於這一系列問題的發生,葉曉明對丁元英的成見越來越大,他當然沒有更長遠的目光考慮問題,也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丁元英的計劃當中。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接到樂聖的起訴書以後,葉曉明能夠去和丁元英坦白一切,一起商量,我想丁元英會把後續的計劃逐步和他們三人說明白的。可是沒有如果,葉曉明的局限就在這,儘管他聰明但是他考慮的層面太淺,對於商業模式運作,對於經理規律,對於商務法律都不了解。他不明白為什麼農戶要註冊個體工商戶?為什麼每一環節都要現金交易?不明白為什麼要去歐洲鑑定?不明白為什麼要音響展大幅降價?也不知道原來打官司不一定非要請律師。他只知道自己得罪了音響界的老大,他心裡並沒有認為丁元英有多麼厲害,他也忘了自己當初請丁元英幫忙的初心。他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知道一旦打官司自己就會破產,所以他來不及考慮,下意識的想到了止損的方法,先去談判,如果談判破裂就逼歐陽雪退股,什麼共同承擔風險拋之腦後,至於歐陽雪會怎麼辦,他根本不管。

後來劉冰告訴他伯爵公司打算用650萬價格收購格律詩的時候,劉冰認為這是丁元英和歐陽雪的圈套。目的就是為了讓葉、馮、劉三人退股,最後讓肖亞文坐收漁利。此時的葉曉明心裡應該是後悔的但是卻沒有承認,他和劉冰認為的一樣,覺得丁元英玩的很高,自己只是中了圈套,最後還無奈的說咱們跟他們不是一個圈子,玩不過,也不玩了。可以見得,葉曉明根本就沒有一絲悔改的意思,死不承認自己的無知短見,只能給自己找個理由來解脫,也許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丁元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永遠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盲目自信真的可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謙遜低調,像歐陽雪那樣最終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有朋友可能會問,當初王廟村的生產基地步入正軌,格律詩的音響公司也在北京開起來了,如果不去「殺富濟貧」,不拿樂聖公司開刀,就這麼安安穩穩一直幹下去行不行?答案很簡單,這是不行的。首先格律詩公司加王廟村實力太小,作為新牌子很難和樂聖、伯爵等這些老牌抗衡,不能快速打出知名度,王廟村的農民很難賺到更多的錢。丁元英是為了扶貧,創造神話,給小丹的禮物是「得救之道」浮出水面,引起社會的思考,那麼就必須搞點大的動靜。如果最後格律詩能與樂聖合作,那必然會讓格律詩公司穩步快速的發展,而王廟村的村民也會得到更多更快更穩定的利益,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所謂的扶貧,創造一個神話,「得救之道」的討論也會就此展開。

小結:

現實當中類似葉曉明這樣的聰明人其實是很多的,甚至在葉曉明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曾經的我們有激情、有狂想,但是少了冷靜判斷和深遠思考,至於對社會、對人性、對專業的認知更是不足,所以所謂的聰明人失敗也是常事。之前聽過一句話:成功的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絕頂的天才,類似於愛因斯坦、牛頓,他們無論做什麼都非常容易,因為自身的實力已經無法阻擋,是蓋不住的;一類就是那些比較笨的人,類似於《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還有《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看起來是愚鈍,但是這些愚鈍卻能夠讓他們更加的專注於某一件事,精力不會被分散,因此他們更容易成功。這兩類人都是少數,現實當中多數的就是我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聰明不代表智慧,聰明不代表你能成功,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老先生就不喜歡用聰明人當員工,覺得他們想的多做的少,很難腳踏實地,老想著走個什麼捷徑或者自己以後出單幹等等。因此,我也建議大家多學學身邊那些大智若愚的人,學學那些願意沉下心來、抗住壓力、忍住寂寞、慎獨自律、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這是成功者需要具備的基礎條件,當我們在嘲笑他們的時候,其實我們才是那個自高自大的小丑,與君共勉。


好了,今天的解讀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關注、轉發哦,有其他看法的小夥伴歡迎評論區留言,感謝閱賞!

相關焦點

  • 解讀《天道》人物:「從井沿掉下去」的葉曉明
    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從井沿掉下去」的葉曉明。 關於葉曉明這個人物其實並不複雜,感覺他是葉、馮、劉三人中最簡單最好寫的,芮小丹有一次問丁元英,怎麼評價葉曉明這個人,丁元英說的很簡單,到目前為止我對他的評價只有三個字,他是個聰明人。
  • 解讀《天道》人物:「爬出井沿」的馮世傑給我們什麼啟示?
    觀經典,品人生,歡迎來到槍華經典解讀。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爬出井沿」的馮世傑,他的逆襲給我們什麼啟示呢?馮世傑也成為了葉、馮、劉三人中唯一一個「從井沿裡爬出來的人」,準確來講應該是「被人從井沿拉出來的人」。丁元英之前說過,給葉、馮、劉三人一個「趴在井沿」看一眼的機會,其實就是一個成就事業的機會,而王王廟村的村民連「趴井沿」機會的都不給。
  • 《天道》:原來是這一句話救了葉曉明,讓他沒有像劉冰一樣跳樓
    電視劇《天道》是我刷了好幾遍的劇,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是我反覆精讀的一本書。在小說的整個脈絡裡,葉曉明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不是他一開始就認定丁元英是高人,就不會有後續一系列事情的發展。論「現炒現賣」,什麼時候該出風頭,什麼時候該收著點,他拿著的也很到位!
  • 天道:誰才是真正的高人?
    大家好,我是江貳郎,天道思維解讀發起人,開始之前,簡單介紹下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故事,由王志文和左小青領銜主演,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天道,你會發現,無論是劇種所演繹的角色,還是回歸我們現實所接觸的實際情況。電視劇中的女主角芮小丹是另一種明白人,是比丁元英更為明白的明白人。
  • 解讀《天道》人物:劉冰之死
    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劉冰。提到劉冰就不得不提馮世傑和葉曉明,在發燒友中,葉曉明是商人,但是確實對音箱有著自己的喜歡;馮世傑是最純粹的愛好者。唯有劉冰,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利用唱片來賺錢的商人,可以理解為投機者,錢才是他的最終目的。關於葉曉明和馮世傑我們後續會再展開來講。關於對劉冰的評價我想用一句話來表達:市儈而又自卑的瘋狂投機者。
  • 《遙遠的救世主》:扒著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再掉下去是什麼感受
    扒著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然後又掉下去。劉冰,馮世傑,葉曉明,都扒著井沿看了一眼,然後掉回井底。這本小說講的更多的是文化屬性。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文化屬性。丁元英鬆開手,走開了,劉冰掉下來,摔死。劉冰沒有打算自己練好爬出井口的本領,只是責怪丁元英撒了手。
  • 解讀《天道》人物:當大氣勇敢歐陽雪遇上精明睿智肖亞文
    觀經典好劇,品百味人生,歡迎來到槍花經典人物解讀。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歐陽雪和肖亞文。在我之前寫的:「《天道》究竟要表達什麼」的一篇裡,就談及過《天道》的作者豆豆是為女性,她有意將劇中的三位女性人格拔高,強調女性主權,女人的生存不一定要依靠男人
  • 《天道》:關於求和的決定,葉曉明為什麼提出要故意隱瞞丁元英?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在這裡每日一更。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每次看《天道》便會看到一堆聰明人,在自己的角色裡面,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做自己的事情。
  • 《天道》:人性的獵殺,以及底層逆襲的真相
    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歷經13年,依然是現象級的存在。很多人折服於丁元英的神話,很多人在解讀《天道》裡的處事哲學,以及高人的悟道。而《遙遠的救世主》之所以能夠具有不斷被推崇,不斷被解讀的魅力,也是因為其中容納的信息量巨大,並且具有上升到文化、階層、哲學、悟道等等社會和精神層面的東西。但無論哪一點,都無外乎人性,無外乎基於階層的人性觀察。而階層,實質不過是社會資源佔有率的問題。但人性高下與階層無關,只是不同階層展現人性的方式不同而已。
  • 從《天道》論人生之「得救之道」!
    《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得救之道」到底是什麼,卻留給了讀者去思考。對於扶貧,韓楚風說:「這盤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著井沿兒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就真是飽了眼福,苦了貪心,又往地獄裡陷了一截。」這盤菜端給了三個發燒友,劉冰、 馮世傑、 葉曉明三人卻在關鍵時刻全部選擇了退股,不但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還背負了扶不上牆的名聲,劉冰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是直接一頭栽進了地獄。
  • 《天道》:格律詩股東一窩端,背後的原因令人顫慄
    其運作是由劇中幾個關鍵性人物在丁的帶領下搭臺唱戲。其結局是股東一窩端大清洗,並了結了兩條人命。歐陽雪任董事,葉曉明任總經理,馮世傑和劉冰也在其中擔任要職。歐陽雪入局是出於對丁元英的信任,葉曉明音箱店開不下去想謀份不錯的前途,馮世傑想借高人指點改善貧困村和自己的境遇,劉冰開計程車賣唱片硬往上湊圖謀翻身和享受。當格律詩公司遇到600萬的賠償官司,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個不約而同的不顧公司、不顧扶貧、不顧合伙人,集體要求退出股份以及時止損落袋為安。
  • 《天道》中如此精明的葉曉明為什麼過得如此平庸
    《天道》中葉曉明無疑是非常聰明的人物,雖然故事裡整個事件是丁元英為給芮小丹寫一個神話而策劃的,但這件事的第一推動者確是葉曉明。葉曉明從丁元英讓他們回古城推測出肯定有打電話他們不能接受的事,而且四個人要開兩輛車回去說明回來的時候要拉人,要拉人過來就說明人手不夠用,那什麼情況下才會人手不夠用呢?葉曉明第一個看出丁元英要大幅度降價,從而使音箱銷售一空。同時葉曉明也意識到了危險,時候也證明了他的推測。他們被起訴了,而且標的高達600萬,是一個他認為無論輸贏都會破產的數字。
  • 紅山微評之說《天道》
    雖然小有心得,但還沒想過來評,來解讀這本小說,一是自認思想境界不夠,二是覺得除了作者本人,任何人的想法都是一廂情願的意淫,就像劉心武,蔣勳他們解讀紅樓夢一樣,說的再精彩也不過是他們的想法,和曹雪芹沒半毛錢關係。而「天道」這一現像,其實在所謂文化圈沒有任何反應,有人說《遙遠的救世主》是讓中國文化界集體失聲的一部作品。
  • 聊聊《天道》(二十二:拜見智玄大師路上丁與韓的對話-上)
    如來說法49年,結果經文裡說,我啥法也沒說,誰要說我說了什麼法,這是謗佛,根本沒懂我說的什麼。這就是玄機,你要懂了,你知道如來啥也沒有說。所以你也不會說。你要說如果說了個什麼什麼,那就是知之為不知。你要說你不知道,那就是真的不知道了。也如老子說的:言者不知,知者默。(哈哈,所以我在這是叨逼叨就是典型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 《天道》覺醒連載十八,其實豆豆忽略了葉曉明的優秀
    葉曉明,30多歲,白淨的臉上戴著一副普通的近視眼鏡,眉宇之間既有商人的精明,又不乏書生的儒雅。在天道裡,從他退股以後就沒有他的身影了,作者並沒有詳細闡述他的結局,其中他們三人當中的馮世傑被吸收進格律詩擁有股份。
  • 天道:葉曉明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格局和眼光還是差了不少
    關注並私信我發送消息:【思維】,免費獲贈一本打開思維的電子書小說,免費獲取一份《逆向思維布局和演練》可入群分享天道背後的秘密並贈送本文所提到的《遙遠救世主》未刪減電子書!僅限前50名,額外贈送,瑪麗·川普著最新火爆內幕電子書,先到先得-------------------------------------------------- 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高人丁元英為了給紅顏知己芮小丹一個覺悟,一個神話禮物,導演布局了一場殺富濟貧的大戲,隨著大戲的開始,丁元英的布局一點點的進展。
  • 《天道》中王廟村的三個爬上井沿者,為何之後的命運會截然不同?
    《天道》這部劇很經典,看了這部劇的人不禁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王廟村三個爬上井沿兒的人最後的結局會有這麼大差別?葉曉明的性格是既有商人的精明又有書生的儒雅,所以在後邊和樂聖公司有衝突的時候會覺得丁元英的做法不地道。我們且不說丁元英的做法對不對,我們單論葉曉明的想法在邏輯上走了什麼誤區,他以前是樂聖的代理商,樂聖與他有恩。
  • 《天道》王志文:判斷一個人的為人,觀察這兩個地方,早知早好!
    1,為人是否正直在天道這部電視劇裡,演劉冰的這個人,簡直是把劉冰小人物的一面演活了,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劉冰。2,總是質疑你天道裡,葉曉明是一個精明的人,當見到丁元英第一面,便認定,丁元英是個高人,可是他這麼聰明的人,最後的結局也不好,因為就是太聰明了,聰明的無法無天把自己給害了
  • 《天道》人物之丁元英:是魔,是鬼,就是不是人
    對於這個人物,言語道斷,一說就錯。助手肖亞文說:他是魔,是鬼,就是不是人。他與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點道理,像魔。柏林有個居士說他是極品混混。朋友韓楚風說:元英這個人不太容易說明白,不憑點什麼,就只能是一個越說越大的問號。至於評價他這個人,有一句話就夠了,那就是——他是個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