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葉曉明這個人物其實並不複雜,感覺他是葉、馮、劉三人中最簡單最好寫的,芮小丹有一次問丁元英,怎麼評價葉曉明這個人,丁元英說的很簡單,到目前為止我對他的評價只有三個字,他是個聰明人。是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葉曉明的確是比馮世傑和劉冰要聰明,但也正是他的「聰明」阻礙了他的成功,上限到此。
葉曉明和馮世傑都是音響發燒友,葉曉明在古城開了唯一一家HIFI音響店雅風音響,從這一點就看的出,他是有一定的眼光和想法的。葉曉明接觸丁元英是因為芮小丹在古城找不到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就請葉曉明去丁元英家裡看看音響,想想照著丁元英的音響給自己也組裝一套一樣的。當葉曉明去丁元英那裡看到音響之後,被這種四臺前級兩臺後級的推動給震驚了,從未見過如此張狂大氣的組合,頓時就覺得丁元英絕非一般人。後來他告訴了馮世傑,設局和丁元英搭上了關係,幫芮小丹做完了音響,也開始了王廟村的扶貧之路。
葉曉明聰明,初次接觸就感受到了丁元英是高人,而且果斷的和馮世傑商量起了後來的事情,一步一步的去執行,他明白要想成就點事業真的得有高人指條明道。另外,這時他的音響店其實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古城音響的HIFI市場很小,幾乎沒人買他的貨。其實可以這麼說,葉曉明在最困難的時候遇到了丁元英,因此他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讓自己的事業換發光彩。
其實在格律詩和王廟村的初期運作當中他做的還是不錯的,從生產加工到北京開店,拉近與樂聖和斯雷克公司關係都是做的很到位的。他聰明的地方體現的還有很多,例如在北京音響展的前一天,他最先明白了丁元英讓他們所有人把兩臺車開回去的目的,肯定是很著急的大事,為什麼之前一直沒有透露?車都開回去是為了多拉人回來,因為音響展會很忙,很忙的原因就是格律詩要降價!至於降多少是他沒有考慮到的。再比如,當他知道格律詩被樂聖起訴不正當競爭要求賠償600萬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的是去和談爭取私下解決,另外他也做了兩手準備,提前列印好了股份轉讓合同,如果一旦談判失敗三個人就直接找歐陽雪逼她退股。為了防止有人幹擾,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沒有和丁元英打招呼,三個人就去做了。當然我們知道最後他們三個是愚蠢的,可是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是我們自己呢?我們又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
其實在格律詩運作的前期各個方面都還是挺不錯的,問題出在十套音響出口歐洲做鑑定的事上,他們請了丁元英來謀劃,但是猜不透丁元英每一步的目的,葉曉明意識到去歐洲鑑定要花很多錢的時候才覺得不太合適,就和丁元英提了出來。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格律詩音響的歐洲之行的重要性,基本都是靠丁元英在德國的人脈幫的忙,甚至還順手賣掉了兩臺音響,葉曉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歐洲之行到底發生了什麼。
再後來就是北京的音響展覽會,格律詩大幅降價500對音響銷售一空,由于格律詩音響用的是樂聖公司的旗艦套件,但是價格賣的卻比樂聖便宜了很多,這讓廣大的發燒友覺得樂聖公司有點太黑了,樂聖的品牌一夜之間在發燒友心目中地位跌落神壇。因此樂聖以格律詩公司以低於成本價銷售音響,對樂聖公司造成了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格律詩公司,要求賠償600萬。600萬的賠償金額光是訴訟費就得90萬(15%計算),葉曉明覺得無論是這場官司是贏還是輸,自己都得傾家蕩產。由於這一系列問題的發生,葉曉明對丁元英的成見越來越大,他當然沒有更長遠的目光考慮問題,也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丁元英的計劃當中。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接到樂聖的起訴書以後,葉曉明能夠去和丁元英坦白一切,一起商量,我想丁元英會把後續的計劃逐步和他們三人說明白的。可是沒有如果,葉曉明的局限就在這,儘管他聰明但是他考慮的層面太淺,對於商業模式運作,對於經理規律,對於商務法律都不了解。他不明白為什麼農戶要註冊個體工商戶?為什麼每一環節都要現金交易?不明白為什麼要去歐洲鑑定?不明白為什麼要音響展大幅降價?也不知道原來打官司不一定非要請律師。他只知道自己得罪了音響界的老大,他心裡並沒有認為丁元英有多麼厲害,他也忘了自己當初請丁元英幫忙的初心。他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知道一旦打官司自己就會破產,所以他來不及考慮,下意識的想到了止損的方法,先去談判,如果談判破裂就逼歐陽雪退股,什麼共同承擔風險拋之腦後,至於歐陽雪會怎麼辦,他根本不管。
後來劉冰告訴他伯爵公司打算用650萬價格收購格律詩的時候,劉冰認為這是丁元英和歐陽雪的圈套。目的就是為了讓葉、馮、劉三人退股,最後讓肖亞文坐收漁利。此時的葉曉明心裡應該是後悔的但是卻沒有承認,他和劉冰認為的一樣,覺得丁元英玩的很高,自己只是中了圈套,最後還無奈的說咱們跟他們不是一個圈子,玩不過,也不玩了。可以見得,葉曉明根本就沒有一絲悔改的意思,死不承認自己的無知短見,只能給自己找個理由來解脫,也許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丁元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永遠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盲目自信真的可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謙遜低調,像歐陽雪那樣最終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有朋友可能會問,當初王廟村的生產基地步入正軌,格律詩的音響公司也在北京開起來了,如果不去「殺富濟貧」,不拿樂聖公司開刀,就這麼安安穩穩一直幹下去行不行?答案很簡單,這是不行的。首先格律詩公司加王廟村實力太小,作為新牌子很難和樂聖、伯爵等這些老牌抗衡,不能快速打出知名度,王廟村的農民很難賺到更多的錢。丁元英是為了扶貧,創造神話,給小丹的禮物是「得救之道」浮出水面,引起社會的思考,那麼就必須搞點大的動靜。如果最後格律詩能與樂聖合作,那必然會讓格律詩公司穩步快速的發展,而王廟村的村民也會得到更多更快更穩定的利益,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所謂的扶貧,創造一個神話,「得救之道」的討論也會就此展開。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