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投過 ICML 2021 的同學們要注意了,組委會剛剛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影響結果是,各位的論文的接收概率似乎又下降了一點。
今天,馬裡蘭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 Tom Goldstein 在推特上表示,他從一位 ICML 2021 主席那兒獲知,大會主辦方正準備削減本次的論文接收數量。「請與您的SAC一起提升水準,AC/SAC 不再僅因為未出現錯誤就同意接收一篇論文。」
ICML 是機器學習領域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在該會議上發表論文的研究者也會備受關注。近年來,ICML會議的投稿數量一直增長:ICML 2020 投稿量為4990篇,ICML 2021的投稿量據說更多,有研究者在官網註冊ID,發現已經排到了8000多名。這一度讓人好奇,ICML 2021 會成為CVPR 2020 之後又一個「投稿破萬」的AI頂會嗎?
投稿數量激增一定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審稿人數量不足、工作量激增、部分審稿人資質不足,長遠來看也會對會議本身的口碑造成影響。
也許這就是推動ICML 2021 主辦方決定主動降低接收率的原因之一。Tom Goldstein 補充說:「他們表示首要任務是接收有趣的、原創的(或高風險的)論文,但沒有說明為什麼要削減目前接收的論文數量……」
同為AI頂會,其實 ICML 會議並不屬於接收率很高的那一檔:ICML 2019 為22.6%,ICML 2020 為 21.8%。相比於26.5%(ICLR 2020)、28.7%(ICLR 2021)等數字來說,是有一定差距的。
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教授 Ryan Adams 透露,本次降低的接收比例大概是10%:「根據當前的 Meta-Review 統計數據,我們需要提高接收標準。請與 AC 協調以減少大約10%的接收。」
但這一消息也受到了機器學習社區部分研究者的質疑,Ryan Adams 就認為:作為線上舉辦的會議,又不受線下資源限制,為什麼要來這麼一出呢?
滑鐵盧大學教授Gautam Kamath也認為:我同意「論文沒有錯」確實不足以被接收,論文也應該有趣。但我不同意減少接收論文的數量,尤其當我們沒有傳統的空間限制時。
紐約大學教授機器學習教授Andrew Gordon Wilson表示,基於平均審閱者分數對論文進行排名也是個問題,特別是如果目標是鼓勵「冒險」和「啟發性」,這樣的論文在得分上常常是兩極分化的。
有人認為ICML會議主辦方搞的這個方法,如果真正落實,未必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理想效果:1、會議排名提升;2、效果提升。
實際效果:1、審稿心態變為「為什麼要拒掉這篇稿」,而不是「為什麼要接收這篇稿」;2、技術上不合格或懶惰的審稿人變得更加不認真,為了讓均分低於6.0而審稿,不再好好閱讀Rebuttal。
再過幾天,ICML 2021就要放榜了,驟聞拒稿新規,各位投稿人心裡大概是起起落落……
頂會該怎麼改革?隨著投稿數量逐年激增,機器學習頂會審稿壓力日益加大,審稿質量也成為人們的一大憂慮。最近,各大頂會也都紛紛推出改革措施,以提升審稿質量。圍觀之後,方式主要有幾種:
以IJCAI為例,降低論文接收率也許是提升頂會論文質量的一種方法。在4月30日放榜的IJCAI 2021上,論文接收率僅為13.9%。相比於去年的12.6%雖略有上漲,但仍低於15%。對比往年接收率會發現,IJCAI的論文接收率自2016年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圖源:https://github.com/lixin4ever/Conference-Acceptance-Rate
另一方面,一些頂會通過改革審稿機制來提升論文質量。
今年4月初,NeurIPS 2021宣布將大會的全部審稿流程轉移到論文審閱平臺 OpenReview 上,並在被公開的論文下,把審稿意見、作者的討論等內容全都一併曝光出來。NeurIPS 2021大會方面表示:「儘管現在我們還是無法利用開放審稿系統的全部好處,但新政策確實可以給論文作者們提供一個可以公開顯示,並反擊論文評審中存在問題的機會。」
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 ACL 今年推出了自己的新機制 ACL Rolling Review,它適用於所有 ACL 系列會議和 Workshop 的投稿與審稿流程。這種滾動審稿機制將在今年 11 月 7 日舉行的 EMNLP 2021 大會上首次得到應用。在一些AI 頂會的審稿工作中,主辦方使用了 Toronto Paper Matching System (TPMS),在此之前 TPMS 也被應用於其他多個會議的投遞論文分配工作,它通過對比投稿論文和審稿人研究工作之間的文本,來計算投稿與審稿人專業知識之間的相關性。這個篩選過程是匹配系統中的一部分,期間審稿人也可以主動爭取自己希望審閱的論文。
TPMS架構。
此外,OpenReview 開發了一種「親和力評測」系統,藉助了神經網絡「Spectre」來分析論文標題和摘要。OpenReview 和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 Melisa Bok 和 Haw-Shiuan Chang 表示:「包括 NeurIPS 在內的一些計算機科學大會將在今年把親和力評測系統與 TPMS 結合使用。」
在機器學習論文爆炸的今天,頂會不斷引進的新措施將讓論文質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https://twitter.com/tomgoldsteincs/status/1388156022112624644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n243qw/d_icml_conference_we_plan_to_reduce_the_number_of/
CVPR 2021 線下論文分享會
為更好的服務 AI 社區,促進國內計算機視覺學術交流,機器之心計劃於 6 月 12 日組織大型「CVPR 2021 線下論文分享會」。本次活動將設置
Keynote、 論文分享和 Poster 環節,邀請頂級專家、論文作者與現場參會觀眾共同交流。歡迎論文作者、AI 社區從業者們積極報名參與。
© THE END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導:content@jiqizh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