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鏡頭防抖能做到什麼程度?Insta360 One R詳析

2021-02-15 玩機小胖

好久不見,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暫時失去了攜帶單反無反出門的欲望,只想隨手抄一個小機器,不用背包,不成束縛。此前我一直在使用索尼RX0 M2,說實話這是一臺讓人很糾結的機器,首先它的優點是集成度確實很高,體型非常小巧,且無需外套輔助就能實現完全的三防,同時還自帶翻轉屏,VLOG起來也更容易,套裝附帶的手柄操作也很簡單直觀,當然能通過APP實現手機端的遠程拍攝。一英寸底延續了索尼無反的功能理念,畫質表現很不錯。

但它的不足也很明顯,我知道它的定位不是運動相機,但它最直觀的競爭對手就是運動相機,畢竟它也有VLOG的屬性,這樣一來它既沒有光學防抖,數字防抖算法也很簡陋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與此同時索尼全系相機通用的最高4K 30p視頻規格在當下來看顯得有些保守,想要60p就只能輸出全高清,局限性較大。不過傳感器堆棧DRAM的設計使其具備了最高1000fps的硬體級40倍慢動作視頻算是一個趣味看點,但說實話,就日常拍攝來說RX0 M2並不能讓人特別滿意。

所以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再另行入手一臺隨身小相機,最好是能在儘量保持RX0 M2優點基礎之上的升級,尤其是防抖的升級,在一番選擇之後,我入手了這個小傢伙:

是的,我買的是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為什麼不買全景版?因為我已經有Insta360 One和看到Qoocam 8K兩臺全景相機,全景相機的局限性在於它是為求視角而妥協細節,想要改善這個不足就只能上大底+高解析度,但這又會對成本、晶片算力以及軟體優化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很難兩全。除此之外全景相機必須搭配延長杆使用才能保證效果,與低調便攜的初心不符,再加上我本身的述求是相對較高的畫質再加上出色的防抖,所以像GoPro Hero8這種小底運動相機也不在考慮範圍內,如此一來,剩下的結果也就基本只有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

先看我最關心的,這小東西的防抖和畫質效果出色麼?先看個GIF吧,也就是我之前發過的視頻:

有沒有一種上穩定器的錯覺?但事實上這就是手持狀態下邊跑邊錄的直出效果,而且因為移動延時模式其實拍攝的也是視頻,所以同樣能啟用防抖,效果相當出色。實現這種數字防抖的方法主要分三個步驟:第一步,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雖然是單鏡頭,但並不是像RX0 M2的等效24mm,或其他常規攝影鏡頭那樣的直線投影鏡頭,而是選擇了引入桶形畸變以增加視角的等距投影魚眼鏡頭,所以拍攝的內容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畸變:

當然,可以在拍攝時或拍攝後手動選擇數字裁切比例,以實現不同的視角,但不能像全景相機那樣重新映射投影模式。

第二步,裁切對角線魚眼鏡頭的中心部分用於成像區域,剩下的部分區域則用作數字防抖的補償區,14.4mm等效焦距對應的就是超廣角成像區域,這也是為什麼無論開關防抖都看不到視角變化的原因。在所有解析度的30p幀率下都能實現14.4mm超廣角。

但4K、2.7K 60p和全高清60p/120p需要進一步裁切,這應該是受高幀率補償數據限制所致。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它的視角基數夠大經得起裁切,畢竟4K 60p不僅畫面更順暢經得起更高倍的慢動作減速和後期畫面裁切,利於實現電影質感的變速效果,實用性很高。

第三步,建立有效區和補償區之後,機身運動數據就交由六軸陀螺儀來提供,準確來說六軸陀螺儀分為XYZ三軸旋轉和三軸加速,在無人機和全景相機上屬於標配:

陀螺儀會以一定的採樣頻率進行工作,通過採樣點之間的數據差獲取運動方向和加速度數據,從而在補償範圍內實現畫面一致水平和穩定效果。對民用成像來說,陀螺儀精度並不需要特別高,再加上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的視角很廣,補償量容錯率高,所以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且Insta360 One R也把陀螺數據寫入到了視頻文件當中,因此在PC端應用程式裡可以手動選擇開啟或關閉防抖,能夠非常直觀地讓用戶看到差距,也算是一個提高種草率的小手段。事實上目前的主流運動相機,比如GoPro Hero系列也均採用了這一邏輯的數字防抖策略,也確實有很高的實用意義。

那麼,看到這裡我猜各位可能在想:這種後期防抖算法,普通相機拍攝的素材有辦法模擬麼?

答案是可以有!只是後期模擬防抖有一個比較大的限制就是沒有陀螺儀數據,不能脫離圖像進行盲補,只能依賴圖像識別來進行穩定,所以對素材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需要圖像內容需要囊括一定的紋理細節以便軟體進行跟蹤分析,除此之外拍攝視角要儘量廣,方便後期裁切,同時也要儘量高的拍攝解析度來讓裁切後的素材不至於細節太差,還需要保證快門速度足夠快以避免出現幀間拖尾。在這些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後期軟體實現較為穩定的輸出效果:

左側為手動後期防抖,右側為陀螺儀數據防抖,可以看到其實效果也還湊合。實現後期防抖的軟體方法有很多,最終輸出效果大同小異。當然,因為需要對圖像再次裁切,並且因為並未按照正確投影方式來進行校正,所以直接套用Insta360 One R拍攝的素材進行手動防抖會因為透視的變化導致畸變位移等小問題,如果是對直線投影鏡頭拍攝的畫面進行後期穩定,也會出現透視偏差,當擺動幅度較大且需要較強穩定效果時這是一個挺無解的問題:

但瑕不掩瑜,因為在一定條件限制下通過後期手段,普通相機拍攝的素材也能實現相當不錯的穩定效果,但相較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機內防抖一鍵直出且很出色的效果,門檻差別一目了然,大家只需明白道理即可。

運動相機和全景相機的視頻拍攝模式基本上都只有全自動和全手動,Insta360 One R也不例外,缺乏快門優先模式意味著在強弱光變化的場景下,很容易出現弱光環境快門過慢,從而形成幀間拖尾甚至抖動。它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弱光防抖模式:鎖定快門速度下限在360度快門角,也就是幀率倒數的位置,比如30p視頻就是1/30秒,曝光不足就強拉ISO來支撐,所以在弱光防抖模式下處於弱光環境時它的噪聲就會明顯增加,但相對於畫面抖動而言影響顯然要小很多。

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的視頻最高解析度是5312 x 2988的5.3K,接近1600萬像素比3840 x 2160 4K的829萬像素明顯更高,幀率最高為30p,可選25/24p。不過注意,手機APP最高只能輸出4K,優點是可以直接APP內剪片並使用自動色彩增強優化功能輸出,省去了在PC上折騰的麻煩,適合社交媒體分享。而且不得不說在APP功能全面性這方面,運動相機廠商確實要比索尼這種上遊企業要可靠得多,RX0 M2的數字防抖甚至需要一個單獨的APP來做,關鍵是效率還不咋地……

如果是用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拍一些相對嚴肅的商業片或紀錄片,需要5.3K全解析度輸出,就得導出視頻文件到PC端的Insta360 Studio應用程式進行渲染導出,手機端的功能全都有,渲染效率與CPU、內存和GPU性能正相關,可輸出最高200Mbps碼率的H.264/H.265/ProRes 422編碼文件,然後再使用第三方後期軟體自行調整。並且它支持Log模式,可提高後期色彩和寬容度調整空間,從專業性來說已經算是能做到的極限。就畫質上限來看,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既能憑更高的解析度細節表現強於RX0 M2,也能以更方便的手機端APP快速出片,實用性確實更高。

特色視頻功能方面,星空延時算是其中一個,簡單來說就是低ISO、長曝光再加上機內算法自動優化,可拍出星軌效果的延時視頻。但因身居飽受光害侵擾的鋼鐵森林之中,暫時還沒有機會嘗試這一功能,待有機會的時候我會補一個視頻奉上,到時候再來詳細點評一下這項功能。

機內麥克風值得單獨說幾句,收音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一些,人聲增強效果比較實用,在不是特別嘈雜的環境下可以起到提高人聲並壓制低頻噪聲的目的,環境降噪就是簡單粗暴的高通濾波,會讓聲音時有時無,可用性相對一般。但總體來說,大多日常拍攝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可以不使用外置麥克風,但要注意哪怕是輕微敲擊延伸杆也會被收錄進去形成突兀的噪聲,使用時要小心。主要以對話為主的視頻內容可以無線連接AirPods或RODE Wireless Go等無線麥克風來實現收音。除此之外支持語音聲控比較好玩,只要普通話別太塑料,它都能比較準確地識別指令。

靜態照片就相對沒啥優勢了,雖然它有多幀夜景和9幀包圍HDR功能,但這對於現代手機來說也是標配,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它與iPhone 11的夜景模式,除了廣視角之外並沒有什麼優勢,反倒容易因為幀間配準的問題造成模糊:

而且手機還有大量第三方APP加持,效果選擇面更廣,1900萬像素也很難說有解析度上的優勢。雖然理論上因為鏡頭尺寸限制更小,且傳感器尺寸依然還是有一點點優勢,所以DNG後期上限還是比手機更高,但這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手機的使用方式,而且要說後期空間也達不到同價位APS-C無反/單反的高度,所以就不再多作評價,還是全力拍視頻吧。

操控方面,Insta360 One R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主要分鏡頭、機身和電池三個部分,其中機身可以正反雙面安裝以實現屏幕朝向的變化,但因為它很多時候也需要配合延伸杆使用,而連接延伸杆就需要通過外殼套,而且只有配合外殼套才能實現5米裸機防水,所以這個組合大多數時候也是剛需,這意味著一英寸版每次翻轉屏幕都需要先旋下鏡頭前保護組、拆開外殼套、取出相機、拆下電池、分離機身和鏡頭、旋轉機身,再反向上述步驟裝回去……從調整取景角度這方面來看,不如RX0的翻轉屏來得方便,但如果買了全景+大底的全家桶,這個設計總體還說還是很方便的,比較有創意。

說了很多優點,接下來談談不足,機身屏幕雖小,但支持觸控,比採用物理按鍵的RX0 M2要直觀一些,不過裝上外殼後按鍵會變得很硬,需要比較大力去按壓,而且它從按下錄像鍵到正式開拍還有那麼1秒左右的時間差,對抓拍不是特別有利(各位常拍熊孩子的老父親應該明白快速抓拍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機身觸控界面的人性化設計還可以再加強一點,有的參數比如手動模式的快門速度選取並不能滑動選擇,而需要點觸,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在那滑了半天也滑不到我想要的參數,差點炸毛……但切換拍攝模式的時候,又可以滑動選擇視頻、照片或延時……操作手勢儘量統一會更友好。除此之外也希望關機時可以記憶當時的拍攝模式,否則每次重啟都會回到照片模式然後手動調回視頻模式,本來開機時間就相對不算快,如此一來就更容易丟掉抓拍時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設計: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採用的是超焦距固定對焦,沒有自動對焦,這個設計的好處是無論怎麼拍視頻都不會有呼吸效應,但問題是它的景深前沿在40cm開外,這一點就明顯不如有自動對焦且對焦距離近至20cm的RX0 M2,可參考下列對比圖:

上圖為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取窄視角拍攝原圖及100%放大,印刷文字因未在焦內所以處於虛化狀態。下圖則是RX0 M2以相同的機位進行拍攝的樣張及100%放大:

事實上這個位置也並不是RX0 M2的最近對焦位置,它還可以拉得更近。考慮到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的超廣視角會拉遠視覺距離,這意味著拍攝人與物時,有時會不經意就處於近距離拍攝狀態,從而陷入主體不在景深內的窘境,所以需要駐留在近景位置的拍攝要尤其注意,稍不留神就很容易拍完回家才發現這個問題!因此,小品、微距等主題都與它無緣,而且在拍攝VLOG時也需要配合延伸杆且選擇合適的廣視角,這樣至少在視覺上能夠明顯緩解可能存在的失焦問題。其實我倒是希望Insta360能出一個貼附在前組,或者直接可替換前組的外掛近攝鏡,一個凸凹膠合正鏡組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並不費事兒。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體驗來看,我對Insta360 One R一英寸版總體是挺滿意的,雖然它的體型比我想像中大了一些,揣在褲兜裡會有點硌大腿,但出色的防抖和出片效果足以彌補這個小小的不足。而且它也具備了較強的防水防摔特性,雖然不像RX0 M2那麼誇張但日常使用綽綽有餘,作為一臺隨身視頻機毫無壓力

相關焦點

  • 國貨之光,仍需努力,Insta360 One R使用體驗
    one r可以通過c口轉3.5mm轉接頭來外接麥克風使用。而且也支持airpods或者airpods pro收音。全景模塊全景視頻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後期的拼接,論拼接能力,insta360公司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問題就出在全景模塊上。因為這代的全景鏡頭厚度比前一代的one x要厚上不少,所以在視頻拼接的時候會出現斷層或者拼接有瑕疵。
  • insta360 ONE R(徠卡版)使用體驗
    剛好借著這個時間,把insta360 ONE R的內容做一下補完。連續兩天聊一個「非主流」產品,ET還是有很大壓力的。希望我在這裡寫作,大家能來組成閱讀量,比心~—— —— ——2020年2月,「深圳嵐鋒創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影石則是insta360的中文商標。
  • insta360 ONE R (1英寸徠卡版)使用體驗
    添加微信"CameraNote5",回復"進群",和其他攝友進行交流。2020年2月,「深圳嵐鋒創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影石則是insta360的中文商標。★產品概述★insta360 ONE R發布於2020年1月7日,是一個模塊化的相機系統。
  • 單評 | 模塊化相機 Insta360 ONE R
    我們手上的這臺是4K廣角鏡頭和360°全景攝像頭。我們分別測試了不同模式下面的畫質表現。4K照片4KHDR照片4K超級夜景002 防抖測試當然了,作為運動相機,防抖性能也很重要,ONE R本身自帶六軸防抖,結合後期FlowState能夠輕鬆勝任諸多的運動鏡頭。
  • ​朋友圈殺手,Insta360影石ONE X2全景防抖相機體驗
    交互設定挺完善,這麼小的屏幕也不要求什麼自行車了。但如果二級菜單也能做得像智能手錶那麼大,調參數就不會這麼憋屈了:2020年的全景運動相機,發熱依然比較大,Insta360 ONE X2非斷電待機下有點溫熱,5.7K視頻錄製1分鐘以上,你就能感受到科技的溫度。
  • Insta360 ONE X - 這臺剛發布的運動全景相機有什麼不同?
    超強防抖性能,無懼挑戰 此外,作為一款運動相機,ONE X搭載了Insta360 FlowState防抖科技,能夠自動補償修正畫面中的偏移、傾斜,無需雲臺,也能讓影像達到專業級平穩。這一核心優勢,也為Insta360 的防抖挑戰提供了技術自信。
  • 次世代防抖運動相機Insta360 ONE X正式發布!
    搭載Insta360 FlowState核心防抖技術,推出引發眾多猜測的「空中漂移」玩法,帶來全新畫質和更多創新功能。今天,它終於來了! 2、超強防抖性能,無懼挑戰此外,作為一款運動相機,ONE X搭載了Insta360 FlowState防抖科技,能夠自動補償修正畫面中的偏移、傾斜,無需雲臺,也能讓影像達到專業級平穩。這一核心優勢,也為Insta360 的防抖挑戰提供了技術自信。 無需雲臺,也能拍出穩得讓你驚訝的運動影像。防抖效果有多強?
  • 單評 | Insta360 影石ONE X2
    單評 | 模塊化相機 Insta360 ONE R單評 | Insta 360 Nano S 全景相機玩起來總體來看,Insta360 One X2仍然沿用了Insta360 One X長條形的設計理念,整體採用了黑色和銀灰色的色彩搭配。
  • ONE X2全景相機搶先體驗
    然後,全景相機可以實現其他防抖做不到的畫面穩定效果。一般相機上用的光學防抖是通過移動CMOS或鏡頭鏡片來抵消抖動,電子防抖則是對畫面進行裁切對齊。而全景相機因為捕捉了360°的環境畫面,所以在通過陀螺儀信息對齊之後,可以在兼顧視角的情況下獲得非常優秀的防抖效果。除了官方演示的這種極限運動畫面外,日常生活中的步行、騎行場景也很適用。
  • Insta360 ONE R實戰與對比評測,好玩的停不下來?!
    Insta360影石發布了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產品,多鏡頭防抖運動相機ONE R,一個用於監看和記錄的主機搭配可更換的4K廣角鏡頭、360全景鏡頭、1英寸大底徠卡鏡頭,再加上電池底座模塊,組成了一款概念前衛,可玩性很高的運動相機。
  • 【視頻評測】Insta360 One X:吃瓜群眾的自拍神器,這一代有了運動全景的新技能
    相反,它在新設備上加持了名為Insta360 FlowState 的新式防抖技術,據稱可以顯著提升視頻可用性和觀賞性,以此插足進入防抖運動相機的領域,直接向行業執牛耳者 GoPro 發起挑戰。那麼,全景自拍的玩法讓你新鮮勁兒剛過不久,360°記錄運動影像的噱頭會引起更多用戶的興趣嗎?
  • Insta360 Nano S:不僅是能打電話的全景相機
    雖說當時Photo Sphere拍攝球形全景照片是通過拍攝上下左右N張照片再拼合的方法,但是相比之前只能依靠可換鏡頭相機、廣角鏡頭、雲臺和電腦後期處理,已經是進步太多了。所以當時記得很清楚,當Nexus 4到手之後,我們一度玩了好久。但是這麼多年過去,這麼累的拍攝360°全景照片的方法,顯然已經過時了。
  • Insta360 One X全景相機上手玩(最後送 雙12 福利)
    機身上部為兩枚魚眼鏡頭,其下由上至下分別是顯示屏,以及兩枚一大一小功能按鍵(小的也是開關),並且可以通過不同的點按組合和長按來切換不同的功能、 設置以及拍攝方式。無論切換成什麼,顯示屏上都會有相應的顯示。
  • 模塊運動相機 Insta360 ONE R上手體驗 | 4K廣角&360全景鏡頭套裝
    超簡單的三點布光帶你看看小九的新工作室~產品攝影/淘寶攝影一般都用什麼做靜物臺?產品攝影/淘寶攝影常用的背景有哪些?產品攝影/淘寶攝影該怎麼選鏡頭?
  • 有這個Insta360 Nano小東西和一臺iPhone,你也能輕鬆拍VR!
    機身設計非常簡潔,正面有其中一個鏡頭,鏡頭右下方有一個指示燈,下方凹位有一個熟悉的蘋果Lightning接口。需要注意的是,鏡頭是凸出來的,這樣在放置的時候容易碰到,容易會磨損,所以使用和收納都要注意。
  • 小知識:什麼是光學防抖
    目前光學防抖技術分為兩大派別,分別是以廣大鏡頭廠商為代表的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和新興電子廠商為代表的CCD移動式光學防抖。但由於光學防抖需要運用額外的部件實現,從而也導致光學防抖系統成本高居不下,搭載光學防抖系統的機型市場售價依然還是較貴。
  • 全球首款85mm/F1.8防抖鏡頭評測機客說
    在今年,騰龍的新SP鏡頭系列又增添了兩名新成員,分別是全新的SP 90mm微距鏡頭(型號 F017)和SP 85mm F/1.8 Di VC USD(型號 F016)鏡頭。 人們注意到,騰龍全新的SP系列定焦鏡頭,除了90mm微距以外,最大光圈都是F1.8。在全新SP系列發布之初大家就提出了質疑:為什麼不把光圈做到F1.4甚至更大?
  • 專注 愛佩儀光學防抖讓奔跑的手機都美顏
    洪航慶進一步表示,APP OIS防抖可以動態消除人手在一定範圍內的抖動,保證手機在手抖環境中依然可以保持成像穩定,所以其拍攝效果和使用三腳架的拍攝效果非常接近,另外,手機加入APP OIS光學防抖還能夠彌補手機在暗光環境下拍照的表現,增強畫面亮度,提升暗部細節。
  • ONE X2 vs ONE X!Insta360 ONE X2全景相機初上手!
    檔位拍攝時續航時間 80 分鐘以上4)裸機 10 米防水,防水性能優化5)彩色觸控屏;6)新增鏡頭保護鏡等配件7)更多 AI 創意庫玩法模板與 APP 功能機身正面依舊採用了圓形鏡頭,圓形屏幕以及圓形按鈕設計,不過這次屏幕變的更大了,也換成了彩色觸控屏幕。
  • 電磁光圈+防抖 尼康200-500mm鏡頭評測
    尼康200-500mm鏡頭配備有VR光學防抖系統,據官方資料宣稱可以實現降低約4.5擋曝光,我們也會在本次評測中對這款鏡頭的防抖效果進行測試。可拆卸的腳架接環方便了用戶在不需要使用三腳架時可以將接環拆下,以降低鏡頭的重量。此外,該鏡頭的VR光學防抖系統還支持普通/運動模式切換,鏡頭安裝在三腳架上面也可以開啟防抖系統。·200mm畫質實拍測試:全開邊緣銳利  對於較小最大光圈的遠攝變焦鏡頭來說,各焦段全開光圈下的解析度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