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ium發布利用uCOS-III+uC/TCP-IP連接ARM mbed雲端的教程,手頭有STM32F7探索板的可測試

2021-02-15 安富萊電子

說明:
1.  粗略看了一下,教程比較詳細,基本是手把手了。
2.  教程地址:https://doc.micrium.com/display/MBED/Hands-on+Workshop+Manual 
3.  用於ST官方的STM32F7探索版例子:https://www.micrium.com/download/stm32f7-discovery-smart-thermostat-mbed-project/ 
========================

對於這個工程,簡單的說就是在uCOS-III+uC/TCP-IP的基礎上移植mbed client,然後連接雲端服務mbed connector,最後,用戶要獲取板子的相關信息或者控制板子的話,需要編寫一個Web app後臺,程式語言可以是JAVA,python或者NODE.js,用來管理用戶和mbed connector的連接。當然,不做後臺,用戶也可以直接訪問mbed connector。但這樣的話,存在安全漏洞,因為無法設置訪問權限和相關秘鑰。整個過程用圖片描述就是如下這樣:




mbed Device Connector就是個遠程伺服器:


mbed client是個C++編程的庫,用於連接mbed Connector使用:

相關焦點

  • STM32F7 Discovery評測
    Arduino連接提供支持。無限擴展能力。專用附加板的選擇。§ STM32F7 Discovery開發板帶一個完整的音頻輸入輸出電路(需要耳機或者音響配合),此外,板卡還搭載了一個高速USB OTG以及全速USB OTG接口,這兩個接口是分開設計的,高速的USB OTG接口通過USB3320收發器來實現的。
  • stm32h7「手把手移植uCOSIII(版本3.08.00)」
    Micrium例程下載地址為:https://www.micrium.com/downloadcenter/ 。打開下載基於stm32h7的uCOS工程(雖然是uCOSII的,但bsp驅動同樣支持uCOSIII),如圖1圖1裸機工程文件:自己準備一個基於stm32h7裸機LED工程2、建立工程文件夾在stm32h7裸機LED工程中需要新建2個文件夾。
  • STM32F7開發板自己造
    編譯:/mnt/e/_make_/arm/stm32f746z/test# makearm gcc -c -g -O2 -Wall -mcpu=cortex-m7 -mthumb -DSTM32F746xx -I../../ST -I../../CMSIS test.carm gcc -nostdlib -mcpu=cortex-m7 -mthumb -T ..
  • 詳細操作 | UCOSIII移植到STM32F407
    移植分三步走:1、下載移植文件2、添加文件到自己工程文件夾3、加載文件工程中,並修改相關文件1、下載移植文件首先,打開Mirium公司官網,並要下載的對應文件,網址:https://www.micrium.com
  • 探索STM32F7高性能MCU,有這款開發套件就夠了!
    探索套件,STM32F7,ARM,Cortex-M7,開發,微控制器今天的32位通用微控制器(MCU)的性能可以多強悍?為此,STMicroelectronics推出了採用STM32F750N8 MCU的STM32F7 Discovery套件。
  • 基於ARM Cortex-M7內核的超高性能STM32F7簡介
    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ST公司的基於ARM® Cortex®-M7內核的超高性能STM32F7系列MCU已經正式量產,相關開發學習工具及技術資料生態都已齊備。 全球首款基於ARM® Cortex®-M7的STM32F7微控制器正式量產 利用ST的ART Accelerator™和L1緩存技術,STM32F7器件實現了Cortex-M7的最大理論性能——無論是從內嵌式快閃記憶體還是外部存儲器來執行代碼,在216 MHz 處理器頻率下性能達到 1082
  • STM32F7雲端固件升級例程使用攻略之四:功能演示
    在前三期的「STM32F7雲端固件升級例程使用攻略」教程中,我們已經介紹了整體方案(查看詳情)、雲端操作步驟(查看詳情),以及如何進行代碼修改(
  • 採用村田LoRa模塊的STM32L0 LoRa探索套件
    該探索套件允許用戶可以在一個單獨模塊中輕鬆開發使用STM32L072CZ和LoRa RF射頻連接的應用程式。B-L072Z-LRWAN1探索套件具有STM32L0系列提供的全部功能,並提供超低功耗和LoRa RF射頻功能。B-L072Z-LRWAN1探索套件是低成本且易於使用的開發套件,可快速評估和開始開發STM32L072CZ微控制器。
  • STM32F7雲端固件升級例程使用說明——雲端操作
    系統顯示與伺服器進行連接的相關信息(host地址,MQTT連接的用戶名和密碼等)。請下載並保存這些信息, 這是後面需要更新到STM32固件代碼裡的內容。在STM32F769的程序中,將上行消息發布到主題$baidu/iot/shadow/{deviceName}/update,可以將設備狀態更新到雲端的設備影子。
  • 完美一躍、兼容ARM mbed OS——NuMaker-PFM-M453評測
    >• 12位DAC• ‍16位精度PWM(最多12通道)• 定時器4通道32位定時器實時時鐘• 通用外設USB2.0 OTG(可選)CAN總線(可選)最多另外,mbed也大大簡化了下載程序的過程,只需把雲端編譯好的bin文件通過拖拉的方式放入U盤就行,具體的過程可以參考下面的流程。將NuMaker-PFM-M453開發板連上PC端,可以在電腦中看要一個如下所示的U盤符。
  • 「小身材,大智慧」——STM32 NUCLEO-F031K6測評
    可以看到,STM32F031K6雖然身材小巧,但是這款MCU繼承了ST的ARM Cortex™-M的優良基因,內部資源豐富,可應用與家庭娛樂產品、家用電器、物聯網IOT和工業設備等。四、NUCLEO-F031K6探索NUCLEO-F031K6是在ST原有Nucleo的64引腳基礎上,推出的最新的32引腳版本。
  • 高手實戰分享:新出的STM32F750成功運行Linux 附:系統啟動log
    CPU  : STM32F7 (Cortex-M7)5. Freqs: SYSCLK=216MHz,HCLK=216MHz,PCLK1=54MHz,PCLK2=108MHz6. Board: STM32F750 Rev 1.0, www.emcraft.com7. DRAM:  64 MB8. In:    serial9.
  • 【Nucleo-L432評測】+ 體驗ARM-mbed
    mbed是一個面向ARM處理器的原型開發平臺,它具體包括免費的軟體庫(SDK),硬體參考設計(HDK)和在線工具(Web)三部分內容,各個部分的具體介紹如下:SDK:mbed設計了一個硬體抽象層,從而屏蔽了不同mcu廠商提供了微處理之間的差異,對於用戶來說,他只需要和這個硬體抽象層打交道即可,也就是說,用戶基於mbed開發的應用可以很方便地更換使用不同廠商的arm
  • CSR推出ARM mbed作業系統連接方案
  • [原創]STM32L476RG Nuleo 評測
    STM32L476NUCLEO板主要特性LQFP64封裝的微處理器STM32L476RG兩種類型擴展接口 ARDUINOUNO R3兼容接口;STM32NUCLEO經典蝶形擴展接口,引出全部引腳支持MBED開發板載STLINK/V2-1支持VCP靈活的供電接口選擇 支持3.3V, 5V, 7-12V供電
  • 全教程:TencentOS tiny 移植到 STM32F103(基於標準庫) | CSDN 博文精選
    board 就是 TencentOS tiny 為一些常用開發板開發的 demo 文件夾,其內有各個工程的配置文件,選一個與移植晶片最相機的開發板,找到它的配置文件 tos_config.h,比如我們可以選擇:TencentOS-tiny\board\STM32F103_SIM800A\TOS-CONFIG 路徑下的配置文件,把它拷貝到我們工程中的 TencentOS 文件夾下,當然你也可以把整個
  • 創建第一個工程文件——STM32F769I圖像處理能力評測之二
    建議下載STM32F75xxx和STM32F74xxx參考手冊中文版,因為和stm32f769的功能大體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可以看stm32f769的英文版手冊。4.安裝ST Link USB驅動         要安裝的程序為:STM32STLINK Utility。安裝完成後,我們就可以使用Keil的仿真功能和程序下載。
  • Mbed非用不可嗎?
    ifpost=0中的 InterruptIn 類,除了下降沿觸發中斷還可設置上升沿觸發中斷,讀取 IO 輸入狀態,使能/禁止中斷。mbed 環境下使用 GPIO 外部中斷非常簡單, 用戶不需要配置中斷相關寄存器例如AFIO_EXTI[0-4]、AFIO_EVCR等或者清除標誌位,只需專注於用戶的事務。我們來看看如果不用mbed到底複雜在哪裡?
  • Silicon Labs的Gecko技術使ARM mbed OS更加節能
    Silicon Labs正在ARM TechCon科技論壇的ARM mbed展區展示支持mbed的開發平臺。這些展示包括Silicon Labs廣受歡迎的方案,包括基於Cortex-M3的EFM32Giant Gecko MCU、Bluetooth®Smart技術和用於環境光和心率監測(HRM)的Si114x光學傳感器,該開發平臺演示如何輕鬆設計支持mbedOS、BluetoothSmart連接和生物識別感應的節能型可連接設備。
  • 被ARM寄予厚望的mbed,現在怎麼樣了?
    實際上,ARM的物聯網野心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從2014年ARM推出mbed平臺開始,這家IP公司就正式宣布進軍物聯網市場,他們希望基於ARM mbed平臺來連接硬體設備商、軟體服務商和雲服務商,而不是和過去一樣純粹的向晶片商提供IP,這一度引起了不少國內外業者的熱議,不過唱衰的聲音來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