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權,請立即通知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為了穩住自己在國際半導體領域的定位,美國在2020年9月對華下達了「晶片禁令」,嚴格限制對華晶片出口,此外,美國還出臺了相關的晶片管理政策。然而,美國萬萬沒有想到,這一系列措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損失,美國的許多半導體企業不僅失去了大量的晶片出口訂單,甚至還無法獲得足夠的晶片供應,導致晶片供不應求,只能陷入晶片「斷供」的風險中。
隨著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量不斷擴大,加上國際汽車市場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強勢復甦,全球晶片陷入嚴重供不應求的危機。由於汽車晶片嚴重短缺,全球已經有多家汽車生產商無奈減產,甚至暫時停產,這更是加劇了電子行業的晶片產能危機。
臺積電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家晶片代工企業,以臺積電為首的為數不多的幾家亞洲晶片代工企業幾乎將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晶片產能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而蘋果、高通等美國企業只能陷入晶片缺口擴大的難題。這樣的處境下,美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派遣員工督促代工廠上加快晶片產能以滿足它們的需求。美國的做法無疑暴露了自身對亞洲晶片代工廠的依賴,要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美國的晶片「斷供」風險將進一步加劇。此前已有消息報導稱,美國曾多次勸說臺積電到美國投資建廠,並承諾給予臺積電豐厚的政策優惠,不難想像,美國其實是在為自己出現晶片「斷供」風險做防範。
美國濫用晶片政策其實對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好處,反而還會加劇自身危機,對此,美國半導體組織SEMI忍不住喊話美國政府:限制晶片出口對美國沒好處!要求美國政府審查晶片出口管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這些政策反倒給其他國家的晶片製造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美國的打壓下,我國半導體企業下定決心在困境中探索。雖然目前我國在晶片領域還比不上美日韓等半導體強國,但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國在晶片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成就。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的晶片國產化進程,各大國內半導體企業定下2025年實現70%自給率的目標。國家也不斷加大對晶片領域的扶持,前不久上海還傳來好消息,稱其今年將實現12nm晶片批量生產的目標,這讓不少企業對早日實現中國晶片自主充滿了信心。
當然不止中國在加快研究晶片的步伐,歐美國家在晶片製造領域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此前曾有消息報導,歐盟17國聯合制定了未來2年至3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的政策,旨在進一步提高晶片產業的技術。相信在各國的努力下,未來全球晶片領域會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