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國巨頭正式拿下英國最大晶片公司

2022-01-05 科技狐

自從華為被美國制裁,大家都明白晶片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同時也特別期待國內晶片技術能有突破發展。

最近,國內晶片領域就迎來了重磅利好消息 — 聞泰科技以 6300 萬英鎊(約合 5.4 億元)收購英國最大半導體晶圓公司 Newport Wafer Fab(NWF)。

手機 CPU 的 ARM 架構大家很熟了,而 ARM 又是英國公司,聞泰這次把它們國家老大都收購了,那不直接起飛?

雖然我也想起沸騰,不過 NWF 似乎還沒做好 「準備」。根據 NWF 官網的數據,它家大概每月能產 3.2 萬片 8 英寸晶圓,爆發小宇宙能做到每月 4.4 萬片,晶片製程達到 0.18μm(注意不是 nm ),其它各類半導體技術也有涉及。

以上數據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不妨找個參照系,8 英寸晶圓業界第一的臺積電,每月產能達到 272 萬片,中芯國際也達到了 34 萬片 / 月,直接是 NWF 的十倍有多,所以,產能方面 NWF 確實沒什麼能看的。

再來看看關鍵的晶片製程,上面說了,NWF 達到 0.18μm ,大家都知道製程單位一般是用 nm 的,這個 μm 是啥?

經過老狐熟練的百度操作之後,發現 0.18μm=180nm 。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 180nm ,華為最新的 P50 已經用上 5nm 的麒麟 9000 晶片了,NWF 還擱這 180nm ,英國晶片老大就這?


還有更離譜的是,根據聞泰科技的公告,NWF 2020 年收入 3091.10 萬英鎊(約 2.7 億元),淨利潤為 -1861.10 萬英鎊(約虧損 1.6 億萬),不說起飛,這公司買回來都是虧本的,聞泰科技到底圖啥?

前面說了一通 NWF ,但很多朋友連聞泰科技都沒聽過,確實,在解釋為啥要買 NWF 之前,得讓大家了解一下聞泰科技的情況。

聞泰科技目前 A 股市值 1321.53 億元,號稱 「中國唯一的世界級 IDM 半導體公司」、「中國唯一的車規級汽車電子半導體公司」,聽起來比華為還牛不少,難道真是國產晶片的救世主?

在 05 年買過手機的童鞋肯定都有印象,當時市場充斥著大量的山寨手機,而聞泰科技正是為它們提供手機主板,才逐漸成長起來的。

隨著蘋果和安卓手機的崛起,山寨機徹底沒落,聞泰科技也決定轉型,改為 ODM 生產模式。

所謂的 ODM 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貼牌機,其中的代表作,莫過於 2013 年極其火爆的紅米手機,憑著 799 元的超低價格屠殺中低端市場,系列銷量直接破億。

看到紅米的成功,其它廠商也紛紛找聞泰合作,在那幾年,華為、魅族、聯想的低端機都是聞泰造的。

2015 年,聞泰科技借殼上市成功,成為 A 股第一家且唯一一家 ODM 上市公司。

老實講,到這裡聞泰科技跟晶片行業還沒半毛錢關係,充其量就一個貼牌手機廠,也就技術比較好一些而已。

其實聞泰科技真正起飛也就在這幾年,2016 年,汽車半導體大哥恩智浦決定出售標準業務部門,隨後被國內資本接盤,並改名為安世半導體,聞泰科技看中了半導體的潛力,於是想全盤收購安世半導體。

收購的那會,聞泰手頭上的資金也就 19 億元,但需要 338 個億才能吞下安世,這難度可想而知。

外界也普遍不看好,因為安世半導體是恩智浦旗下的底端業務部門,做的是汽車功率晶片、二極體等產品,雖然世界份額領先,但並沒有核心技術,也賺不了多少錢,恩智浦賣了它完全不心疼,也不用擔心會推動中國晶片技術發展。

然而沒想到,這幾年電動車徹底火了,每輛車的功率半導體成本漲了快 400% ,聞泰科技直接起飛,股價從 18 塊漲到了 171 元,市值最高也快到 10 倍了。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話題,雖然 NWF 沒什麼技術含量,甚至是虧損的,但它有產能,特別現在半導體各種缺貨,聞泰科技靠著它大賺一筆不是什麼問題。

雖然聞泰科技從山寨機主板廠搖身一變成了中國半導體巨頭,但更多是資本運作方面的成就,通過敏銳的商業嗅覺賺了一大筆錢,但很難成長為臺積電這樣的技術巨頭。

現在臺積電已經準備突破 5nm 的大關了,而國內最先進的技術還停留在中芯國際的 14nm ,與世界主流已經有 2 代的差距了,這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晶片製造分為設計、製造、封測三個部分,目前設計和封測我們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了,例如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性能不輸高通、三星的處理器。

但製造方面是個大難題,現在美國斷供,那麼海思的設計多先進也沒用,沒有能給它製造晶片的設備。

目前國內 EDA(設計軟體)、光刻機(製造設備)等關鍵設備都與世界水平有較大的差距,並不是隨便就能超越的,就像中芯國際前 CEO 梁孟松所說:晶片製造不存在彎道超車,也沒有跳躍式前進。

目前業界的共識就是先做到晶片的自主可控,然後再不斷提升產能和改進技術。

國內 28nm 已經很成熟,未來兩年 28nm 的光刻機就能下線,到時能實現完全的國產替代,至於 14nm 也會在稍晚的時間完成國產化,這樣就能保證大部分的晶片自主可控,脫離美國卡脖子的困境。

至於最新的 5nm ,甚至即將到來 3nm 都比較遙遠,能搞定 7nm 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雖然聞泰科技這次的收購與國產晶片技術沒太大的關係,但國產晶片的崛起離不開所有國產企業的共同努力。

不管買買買,還是自主研發,只要能把國產技術做大做強,它就是好企業,就值得大家支持,但如果只是口嗨的話,那還是別來摻和了!

相關焦點

  • 禁止華為設計晶片?軟銀正式官宣,晶片行業迎來大地震
    然而在近日,這面旗幟卻飽受刁難,華為竟然有被禁止設計晶片的風險?軟銀正式官宣在2016年的時候,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準備進軍物聯領域,於是耗資234億英鎊(約3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公司。要知道,ARM公司可不簡單,全世界超過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包括華為海思也是在ARM公司的架構上完成晶片設計的。
  • 官宣,中國李寧買下英國Clarks,涉資1億英鎊
    又一家英國國民品牌被中資拿下了。英倫投資客(11月5日)獲悉,註冊在中國香港的投資基金——萊恩資本(Lion Rock Capital)已斥資1億英鎊,正式收購了英國老牌鞋企Clarks(中文名:其樂)的大多數股權。
  • 臺積電開始行動,聯發科官宣5nm晶片,高通或成最大的輸家
    舉個簡單的例子,全球第一款5nm晶片就是由臺積電率先完成量產的,而且它始終在向前進步,目標遠不止於此!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年的晶片代工市場,臺積電每年幾乎都拿走了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相比於其它代工廠而言,各大晶片設計巨頭更加青睞臺積電。比如說蘋果、華為和AMD等公司,都是臺積電最忠實的合作夥伴,它們無法離開臺積電的晶片供應。
  • 諾基亞正式官宣!再次獲得臺灣運營商力挺:成功拿下5G商用大訂單
    【7月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全球5G網絡商用訂單幾乎被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以及中興這四家通訊巨頭所壟斷,而華為憑藉雄厚的5G技術實力積累,也是成為了這四家通信廠商中的領頭羊,同時華為5G技術專利、華為5G晶片等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5G技術最強王者,當然中興的表現同樣也非常不俗,5G標準必要專利位居全球第三,5G商用合同訂單數排名全球第四,但或許也是因為華為、中興的5G技術實力太過於雄厚
  • 又一科技巨頭重磅官宣!7nm晶片將量產:首款國產全功能AI晶片
    面對國產晶片研發企業出現「井噴式」增長,這確實有助於國產晶片產業的發展,就在近日,又一國產科技巨頭正式官宣,其100%自研的7nm工藝產品即將量產,而這一科技巨頭就是「百度」根據報導,百度將會在今年量產7nm工藝的崑崙2晶片,這是一款面向AI、人工智慧的晶片,可支持語音、圖像識別等核心技術,可以部署在搜索、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重要領域,可以說這是一款針對百度核心業務打造的雲端全功能AI晶片
  • 華為被禁用後,歐洲巨頭拿下英國5G大訂單!中國準備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英國電信集團執行長菲利普·詹森(Philip Jansen)也發表聲明稱:「在一個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的市場,做出正確的技術選擇至關重要。」諾基亞公司表示,該協議將使諾基亞成為英國電信最大的基礎設施合作夥伴,而業內消息人士向CNBC透露,諾基亞將佔據英國電信網絡63%的份額。作為美國最大的本地電話公司Verizon 主要的無線接入網絡供應商,諾基亞本來對9月初的那張450億大單志在必得。
  • 美芯巨頭正式官宣,臺積電喜從天降
    不過,在我國努力構建晶片產業鏈之時,其實美國方面在晶片領域也一直有自己擔心的問題,雖然說美國在晶片相關技術領域身處產業鏈上遊,但是在具體的晶片製造環節上,美國卻非常薄弱,到目前為止,美國境內僅有英特爾一家公司能夠實現10nm製程晶片生產。
  • 華為遭封殺,歐洲巨頭拿下英國5G大訂單!華為恐被反超
    跟隨美國的腳步,英國宣布禁止華為進入其5G市場不久,諾基亞卻「悄悄地」拿下了英國電信的5G大單。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周二,總部位於芬蘭的通信公司諾基亞(Nokia)宣布與英國最大的電信集團英國電信籤署了一項重要的5G設備協議。
  • 國產晶片巨頭再放大招!聯發科正式官宣:將打破高通晶片霸主地位
    【1月3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麒麟晶片遭受到「禁令」以後,很多手機晶片廠商、手機廠商都迎來了新一輪的市場機會,那就是華為麒麟晶片、華為手機的巨大市場份額,也成為了各大巨頭們所爭奪的焦點,當然在5G網絡時代,曾經的國產手機晶片巨頭—聯發科再次王者歸來,發布了一系列天璣1000系列、天璣800系列、天璣700系列晶片產品,完成了高端、終端、低端5G晶片市場布局,同時還憑藉優異的表現以及超高的性價比
  • 官宣研發1nm工藝!中國晶片巨頭採購大量EUV光刻機,挑戰摩爾定律
    晶片的製造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分別為晶片的研發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裝測試,目前在晶片的研發設計上華為擁有了最先進的5nm工藝,而最難的環節就在於晶片的製造上,在這個環節最為重要的就是EUV光刻機了,目前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才能製造出來
  • 巨頭持續入場:騰訊官宣騰訊HR助手正式上線企業微信!
    編者註:HRTechChina年初發布的2020中國人力資源科技十大趨勢中,特別談到巨頭今年會持續進入人力資源這一領域,尤其是疫情後加速企業人力資源數位化
  • 正式官宣!全球首顆6nmEUV5G晶片誕生,華為有晶片用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國內晶片巨頭正式官宣!全球首顆6nm EUV 5G晶片誕生,華為有晶片用了?
  • 中國晶片巨頭崛起!拿下榮耀、小米5nm晶片訂單,高通迎強勁對手
    中國晶片巨頭崛起說起中國的晶片巨頭,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華為,因為華為是國內唯一能自主研發晶片的手機廠商,而且其產品還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
  • 中國電信正式宣布,華為斬獲晶片大單,打破美巨頭壟斷
    我們可以看到,臺積電已經停接華為訂單了,對於華為來說,雖然能夠設計出很優秀的晶片,但是製造方面還需要其他代工廠完成,因此現在華為也不得不將訂單轉向國內的中芯國際,這也是華為目前遇到的最大危機,好在最近華為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中國電信正式宣布,華為斬獲晶片大單,打破美巨頭壟斷。除了華為5G和華為手機外,華為在伺服器領域也開始發力了。
  • 華為重磅官宣!英國"矽谷"建廠獲批,在劍橋設光電子研發中心,"設計+製造"再落實錘,或成破封鎖突破口?
    當地時間6月25日,華為「官宣」其在英國劍橋園區的第一期規劃已經獲批,主要用於光電子的研發與製造。通俗表述就是,華為將在劍橋建立第四個研發中心,該中心將成為華為光電業務的全球總部。消息甫一出具,就受到多家歐媒的爭相報導。法新社報導稱,這將「進一步鞏固劍橋作為全英創新中心的地位」。
  • 中國最大晶片企業,涼了?
    在當下國內最為火爆的賽道上,晶片產業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如此大好局面之下,中國最大晶片公司卻突然走到了猝死邊緣。 紫光集團的悲劇,給所有中國晶片企業上了極為慘痛的一課。
  • 正式官宣!全球首顆2nm晶片問世
    短短幾年的時間內,消費者就見證了7nm到5nm晶片的誕生,甚至聯發科和高通也都相繼發布了4nm晶片。摩爾定律的極限再次被拉長,很顯然這並不是高端晶片的終點,美國企業IBM也正式官宣了2nm晶片,帶來與之相關的消息。相較於目前常見的7nm有什麼提升呢?2nm晶片會帶來什麼改變?
  • 德國晶片巨頭霸氣官宣!將全面放棄美國技術:美晶片企業或被孤立
    【9月21日訊】導語: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晶片消費國,每年進口晶片金額就突破了3000億美元大關,這對於全球眾多晶片企業巨頭而言,中國市場一直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但自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將中興、華為等越來越多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到「實體清單」之中,限制美國本土企業和這些清單中的中國企業合作,但或許美國方面也未曾想到,雖然這一舉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
  • 臺積電官宣新消息,晶片巨頭沒想到,「彎道超車」恐難成真
    在華為的發展史中,臺積電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除了華為之外,蘋果,高通等等這些巨頭們眼中,臺積電也是非常重要的,臺積電被稱為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
  • 正式官宣!全球首顆2nm晶片問世!
    短短幾年的時間內,消費者就見證了7nm到5nm晶片的誕生,甚至聯發科和高通也都相繼發布了4nm晶片。但是最近,美國企業IBM也正式官宣了2nm晶片,帶來與之相關的消息。相較於目前常見的7nm有什麼提升呢?2nm晶片會帶來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