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被美國制裁,大家都明白晶片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同時也特別期待國內晶片技術能有突破發展。
最近,國內晶片領域就迎來了重磅利好消息 — 聞泰科技以 6300 萬英鎊(約合 5.4 億元)收購英國最大半導體晶圓公司 Newport Wafer Fab(NWF)。
手機 CPU 的 ARM 架構大家很熟了,而 ARM 又是英國公司,聞泰這次把它們國家老大都收購了,那不直接起飛?
雖然我也想起沸騰,不過 NWF 似乎還沒做好 「準備」。根據 NWF 官網的數據,它家大概每月能產 3.2 萬片 8 英寸晶圓,爆發小宇宙能做到每月 4.4 萬片,晶片製程達到 0.18μm(注意不是 nm ),其它各類半導體技術也有涉及。
以上數據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不妨找個參照系,8 英寸晶圓業界第一的臺積電,每月產能達到 272 萬片,中芯國際也達到了 34 萬片 / 月,直接是 NWF 的十倍有多,所以,產能方面 NWF 確實沒什麼能看的。
再來看看關鍵的晶片製程,上面說了,NWF 達到 0.18μm ,大家都知道製程單位一般是用 nm 的,這個 μm 是啥?
經過老狐熟練的百度操作之後,發現 0.18μm=180nm 。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 180nm ,華為最新的 P50 已經用上 5nm 的麒麟 9000 晶片了,NWF 還擱這 180nm ,英國晶片老大就這?
還有更離譜的是,根據聞泰科技的公告,NWF 2020 年收入 3091.10 萬英鎊(約 2.7 億元),淨利潤為 -1861.10 萬英鎊(約虧損 1.6 億萬),不說起飛,這公司買回來都是虧本的,聞泰科技到底圖啥?
前面說了一通 NWF ,但很多朋友連聞泰科技都沒聽過,確實,在解釋為啥要買 NWF 之前,得讓大家了解一下聞泰科技的情況。
聞泰科技目前 A 股市值 1321.53 億元,號稱 「中國唯一的世界級 IDM 半導體公司」、「中國唯一的車規級汽車電子半導體公司」,聽起來比華為還牛不少,難道真是國產晶片的救世主?
在 05 年買過手機的童鞋肯定都有印象,當時市場充斥著大量的山寨手機,而聞泰科技正是為它們提供手機主板,才逐漸成長起來的。
隨著蘋果和安卓手機的崛起,山寨機徹底沒落,聞泰科技也決定轉型,改為 ODM 生產模式。
所謂的 ODM 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貼牌機,其中的代表作,莫過於 2013 年極其火爆的紅米手機,憑著 799 元的超低價格屠殺中低端市場,系列銷量直接破億。
看到紅米的成功,其它廠商也紛紛找聞泰合作,在那幾年,華為、魅族、聯想的低端機都是聞泰造的。
2015 年,聞泰科技借殼上市成功,成為 A 股第一家且唯一一家 ODM 上市公司。
老實講,到這裡聞泰科技跟晶片行業還沒半毛錢關係,充其量就一個貼牌手機廠,也就技術比較好一些而已。
其實聞泰科技真正起飛也就在這幾年,2016 年,汽車半導體大哥恩智浦決定出售標準業務部門,隨後被國內資本接盤,並改名為安世半導體,聞泰科技看中了半導體的潛力,於是想全盤收購安世半導體。
收購的那會,聞泰手頭上的資金也就 19 億元,但需要 338 個億才能吞下安世,這難度可想而知。
外界也普遍不看好,因為安世半導體是恩智浦旗下的底端業務部門,做的是汽車功率晶片、二極體等產品,雖然世界份額領先,但並沒有核心技術,也賺不了多少錢,恩智浦賣了它完全不心疼,也不用擔心會推動中國晶片技術發展。
然而沒想到,這幾年電動車徹底火了,每輛車的功率半導體成本漲了快 400% ,聞泰科技直接起飛,股價從 18 塊漲到了 171 元,市值最高也快到 10 倍了。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話題,雖然 NWF 沒什麼技術含量,甚至是虧損的,但它有產能,特別現在半導體各種缺貨,聞泰科技靠著它大賺一筆不是什麼問題。
雖然聞泰科技從山寨機主板廠搖身一變成了中國半導體巨頭,但更多是資本運作方面的成就,通過敏銳的商業嗅覺賺了一大筆錢,但很難成長為臺積電這樣的技術巨頭。
現在臺積電已經準備突破 5nm 的大關了,而國內最先進的技術還停留在中芯國際的 14nm ,與世界主流已經有 2 代的差距了,這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晶片製造分為設計、製造、封測三個部分,目前設計和封測我們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了,例如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性能不輸高通、三星的處理器。
但製造方面是個大難題,現在美國斷供,那麼海思的設計多先進也沒用,沒有能給它製造晶片的設備。
目前國內 EDA(設計軟體)、光刻機(製造設備)等關鍵設備都與世界水平有較大的差距,並不是隨便就能超越的,就像中芯國際前 CEO 梁孟松所說:晶片製造不存在彎道超車,也沒有跳躍式前進。
目前業界的共識就是先做到晶片的自主可控,然後再不斷提升產能和改進技術。
國內 28nm 已經很成熟,未來兩年 28nm 的光刻機就能下線,到時能實現完全的國產替代,至於 14nm 也會在稍晚的時間完成國產化,這樣就能保證大部分的晶片自主可控,脫離美國卡脖子的困境。
至於最新的 5nm ,甚至即將到來 3nm 都比較遙遠,能搞定 7nm 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雖然聞泰科技這次的收購與國產晶片技術沒太大的關係,但國產晶片的崛起離不開所有國產企業的共同努力。
不管買買買,還是自主研發,只要能把國產技術做大做強,它就是好企業,就值得大家支持,但如果只是口嗨的話,那還是別來摻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