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美國受到熱捧的精品咖啡品牌 Blue Bottle Coffee (藍瓶咖啡)進軍海外市場,日本成為了其落腳的第一站,他們接連在東京清澄白河與參道•原宿•青山區一帶開出兩家分店,一時成為日本咖啡愛好者的新興朝聖地。
今年,Blue Bottle Coffee 繼續在日本開疆拓土,在新宿再開新店。Blue Bottle Coffee 的創始人兼 CEO James Freeman 曾在接受《日本時報》採訪時表示,他認為日本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對於精品咖啡鑑賞能力的消費群體。
提到新宿車站,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的地下地上立體迷宮」,讓很多來東京玩的旅客們又愛又恨。今年初,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日本鐵路公司將新宿站進一步擴建,為這個龐然大物增添了「新南口站區域」,新的商業中心 NEWoMAN 商場也在此全新開業。
要說 NEWoMAN 最引人矚目的新店,非佔據商場一層的 Blue Bottle Coffee 莫屬。這次他們繼續沿用清澄白河店與青山店的設計方,來自日本當地的 Schemata 建築事務所,延續了 Blue Bottle Coffee 素來簡約的視覺形象。Schemata 還操刀設計過我們曾介紹過的京都禮品店「Today's Special 」。
近一年來在日本收穫的超高人氣和連接新宿車站的絕佳地理位置,讓 Blue Bottle Coffee 青山店不必發愁客流量的問題。遠觀新宿店空間,便給人一種專業簡練的感覺。
這種氣質與 Blue Bottle Coffee 一貫傳遞出來的經營理念也是一脈相承。它雖是連鎖品牌,卻不似星巴克那般快餐、大眾,僅從小規模生產商那裡購買高檔的單一品種原產地咖啡豆並進行輕度烘焙,並只提供烘焙不到 48 小時、最大程度保留新鮮度的咖啡豆讓顧客享用,讓咖啡的風味更為新鮮爽滑。在這種堅持下,Blue Bottle Coffee 也收穫了「咖啡界的 Apple」稱號。
在空間設計中,Schemata 團隊引入了讓所有人之間平等聯繫的設計概念,不管是來店的客人,還是在店裡工作的員工,都交叉混合在一個大空間內。這種最大程度的開放性與可視化,也是希望促進員工與顧客從進店到喝上咖啡的全過程中都能夠隨時互動、交流。
設計團隊在中央區域設計了四面吧檯,座位區圍繞在吧檯四周低矮的吧檯設計給人沒距離感的親切感,但其實是經過精確測量後的結果,將家具高度設置在腰部以下的高度,以適於讓每個人的視線保持在舒服的高度。
除了部分站立飲用的區域,其他座位區域都設有高腳椅。
白色從天花板貫穿至地板區域,搭配原木材質的中央櫃檯設計,保證了整體咖啡館的通透明亮。其他座位區域的桌椅也都用了儘可能低調的灰色和白色,整面白牆毫無裝飾,偶有露出的 Blue Bottle Coffee 藍瓶標識醒目極了,可以說是將極簡設計實踐到了極致。
圖片來源:Archdaily
對巴洛克藝術感興趣,可以關注墨西哥的這個博物館
做個冰,也要讓生活更有趣一些|這個設計了不起
北京這家包子鋪,以蒸籠為靈感做了店鋪形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