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權威發布!年產值2685億元!小龍蝦緣何紅火不衰?《2018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為您全方位解析

2021-02-21 科學養殖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聯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專家編寫了《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並於6月12日在江蘇盱眙舉行了發布會。

報告重點對2017年度我國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梳理、全面分析面臨形勢和挑戰,總結髮展特點、預測發展形勢、提出發展建議。

報告指出,小龍蝦產業發展迅猛。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增長83.15%;2017年,中國有小龍蝦養殖產量報告的省份有19個。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112.86萬噸,其中湖北省63.16萬噸、安徽省13.77萬噸、湖南省13.57萬噸、江蘇省11.42萬噸、江西省7.44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200萬畝,較2016年增加300萬畝。

報告指出,目前小龍蝦養殖模式主要有稻蝦綜合種養、池塘主養、蓮藕(葦)田套養、河蟹池混養、大水面人工增養殖等。其中,稻蝦綜合種養為各地主要養殖模式,此模式可細分為稻蝦連作、稻蝦連作+共作等模式。此外,小龍蝦養殖新模式也不斷湧現,如浙江省「菱-蝦」模式,山東省「藕-蝦」模式,海南省冬季養蝦模式,湖北省和上海市大棚反季節養蝦模式等。

報告指出,中國小龍蝦消費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傳統的夜宵大排檔;二是品牌餐飲企業的主打菜品;三是網際網路餐飲,即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小龍蝦外賣,消費受眾以20-39歲的年輕群體為主。

下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全文。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中國水產學會

2018年6月

2017年,中國小龍蝦(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養殖面積突破1000萬畝,產量突破100萬噸,經濟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的統計,下同)。小龍蝦養殖已成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新時代加快推進漁業綠色發展最具活力、潛力和特色的朝陽產業,是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有效抓手,在培育地方經濟增長新動能、推進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漁)業增效和農(漁)民增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聯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專家編寫了《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報告重點對2017年度我國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梳理、全面分析面臨形勢和挑戰,總結髮展特點、預測發展形勢、提出發展建議。

一、產業產值

中國小龍蝦產業從最初的「捕撈+餐飲」起步,逐步形成了集苗種繁育、健康養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物流餐飲、文化節慶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據測算,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增長83.15%。其中,養殖業產值約485億元,以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約200億元,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約2000億元,分別佔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的18.06%、7.45%、74.49%。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從事小龍蝦生產經營的合作經濟組織近5000個,小龍蝦全產業鏈從業人員約520萬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員近100萬人、從事小龍蝦加工等第二產業人員近20萬人、小龍蝦流通經紀人約10萬人。

二、養殖生產情況

(一)產量情況

據統計,2017年,中國有小龍蝦養殖產量報告的省份有19個,依次為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河南、四川、山東、浙江、重慶、雲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上海、寧夏、新疆、河北。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112.86萬噸,其中湖北省63.16萬噸、安徽省13.77萬噸、湖南省13.57萬噸、江蘇省11.42萬噸、江西省7.44萬噸。上述5省份的小龍蝦養殖產量小計為109.36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96.90%,其中湖北省產量最大,佔全國的55.96%。

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前30名的縣(市、區)中,湖北省20個、安徽省3個、江西省1個、湖南省4個、江蘇省2個。30個縣(市、區)的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73.49萬噸,佔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的65.12%。其中,湖北省監利縣小龍蝦產量為11萬噸,是唯一產量超過10萬噸的縣。

(二)養殖面積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200萬畝,較2016年增加300萬畝。按養殖水域分,2017年全國小龍蝦稻田養殖面積約為850萬畝,佔總養殖面積的70.83%,池塘養殖面積約為200萬畝,佔總養殖面積的16.67%,其他蝦蟹混養、大水面增殖、蓮(葦)田套養等混養面積約為150萬畝,佔總養殖面積的12.50%。2017年全國小龍蝦稻田養殖面積約佔全國稻田養魚面積2524萬畝的47.54%,較2016年增加了7.54個百分點。

從分省情況看,2017年小龍蝦養殖產量前5名的省份中,湖北省的小龍蝦養殖面積為544.00萬畝、安徽省為148.00萬畝、江蘇省為138.20萬畝、湖南省為120.00萬畝、江西省為59.00萬畝。5省份的小龍蝦養殖面積均呈逐年增長趨勢。

(三)養殖模式

目前,小龍蝦養殖模式主要有稻蝦綜合種養、池塘主養、蓮藕(葦)田套養、河蟹池混養、大水面人工增養殖等。其中,稻蝦綜合種養為各地主要養殖模式,此模式可細分為稻蝦連作、稻蝦連作+共作等模式。

1、稻蝦模式。稻蝦連作:種一季中稻,養一季小龍蝦。即每年8-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親蝦,或10-11月水稻收割後投放幼蝦,翌年4-5月收穫成蝦,6月整田插秧,種一季中稻,循環輪替。此模式一般畝產小龍蝦100公斤、水稻500公斤,畝均產值4500元左右,畝均利潤2000元左右。稻蝦連作+共作:養一季小龍蝦後,在種植中稻的同時培育小龍蝦親本。即每年8-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親蝦,或10-11月水稻收割後投放幼蝦,翌年4月上旬-5月下旬收穫成蝦,6月上旬整田插秧,種植中稻的同時培育親蝦,10月-翌年3月繁育小龍蝦苗種,循環輪替。此模式一般畝產小龍蝦150公斤、水稻500公斤,畝均產值5500元左右,畝均利潤3000元左右。

2、池塘主養模式。將池塘進行結構改造,種植多品種水草,保持水草常年覆蓋率在40%左右,畝投小龍蝦苗種8000尾,投餵優質顆粒飼料,一般畝產小龍蝦150-200公斤,畝均利潤4000元左右。

3、蝦蟹池塘混養模式。通過優化放養密度、生態設施、水草栽培、飼料投餵、水質調控等關鍵技術措施,水草覆蓋率40%-70%,畝放大規格幼蟹800隻、小龍蝦苗種5000尾,一般可畝產河蟹75公斤、小龍蝦100公斤,畝均利潤4000元左右。

此外,小龍蝦養殖新模式也不斷湧現,如浙江省「菱-蝦」模式,山東省「藕-蝦」模式,海南省冬季養蝦模式,湖北省和上海市大棚反季節養蝦模式等。

三、加工流通與國際貿易情況

(一)加工

2017年,受國內龐大市場需求拉動的影響,加工冷凍小龍蝦出口繼續受到抑制,而蝦尾、清水蝦、調味蝦等面向國內市場的小龍蝦加工產品生產量和銷售量則大幅增加,小龍蝦加工品的貿易已由出口為主轉為內銷為主。隨著國內市場對小龍蝦加工產品需求量的擴大,國內小龍蝦的加工業也在穩步發展。據統計,2017年,全國小龍蝦規模以上加工企業近100家,年加工能力達90萬噸,實際加工量為22.5萬噸,年加工總產值為200億元。

小龍蝦精深加工穩步推進,用蝦頭蝦殼等廢棄料提取甲殼素產業鏈進一步延伸,殼聚糖、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等甲殼素衍生物製品拓展至醫藥產品領域,形成了甲殼素、殼聚糖、幾丁聚糖膠囊、幾丁聚糖、水溶性幾丁聚糖、羧甲基幾丁聚糖、甲殼低聚糖等系列產品,產品出口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僅湖北和江蘇兩省,甲殼素及其衍生產品的年產值就超過25億元。

(二)流通

小龍蝦交易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長江中下遊小龍蝦主產地,如湖北省的武漢、荊州、鄂州、潛江,湖南省的長沙、嶽陽、南縣,江西省的九江,江蘇省的盱眙、金湖、興化等地區,都建設了小龍蝦批發市場或者小龍蝦專營店。冷鏈配送與物流體系建設快速成長,開通了貨運物流、客運專線物流及航空物流,實現24小時內送達全國各地,保障了小龍蝦運輸成活率和品質。

小龍蝦電商經營模式不斷創新,以京東、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小龍蝦」經營模式,全面布局小龍蝦銷售市場。2017年,僅湖北省電商平臺交易額就達5億元,其中潛江市「蝦谷360」垂直電商平臺的「網際網路+小龍蝦」運營模式,吸納的採購大戶和交易商戶達300多家,小龍蝦物流配送輻射全國300多個城市、3000多客戶終端,全年小龍蝦交易額達3.59億元。

(三)進出口

一直以來,中國小龍蝦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佔出口市場比重的80%以上。2017年,受歐盟對中國小龍蝦產品進口關稅調整、美國對中國小龍蝦仁反傾銷調查以及國內原料蝦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大部分小龍蝦加工企業將精力轉為增長較快的國內消費市場,小龍蝦出口量1.93萬噸、出口額2.17億美元,較2016年分別下降了17.87%和18.42%。

2017年,小龍蝦進口量0.39萬噸、進口額0.53億美元,較2016年分別下降了54.12%、87.01%。

四、國內消費情況

中國小龍蝦國內消費以餐飲為主,消費群體不斷擴大,餐飲消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特別是青年一代消費者的青睞。

(一)消費動向

中國小龍蝦消費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傳統的夜宵大排檔;二是品牌餐飲企業的主打菜品;三是網際網路餐飲,即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小龍蝦外賣。由於小龍蝦生產季節性強,其消費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2017年,小龍蝦消費旺季始於4月份,5-8月份最盛,9月份開始淡出。

2017年,各地積極加大小龍蝦菜餚開發,形成了一大批小龍蝦知名菜餚和餐飲品牌,如江蘇南京的「金陵鮮韻」系列、湖南南縣的「冰鎮湯料蝦」、湖北潛江的「油燜大蝦」等,有效推動了小龍蝦餐飲消費向深度發展。據美團點評網統計,2017年7月,除武漢市小龍蝦餐廳數量較2016年同期有小幅下降外,北上廣深等城市都呈現出快速上漲趨勢,其中廣州市、上海市同比分別增加了2448家和1326家。大量商家湧入小龍蝦餐飲市場,除從事小龍蝦專營店外,還紛紛做起小龍蝦兼營,如必勝客、肯德基分別推出了小龍蝦披薩、小龍蝦帕尼尼等產品。

從消費者年齡結構看,小龍蝦的消費受眾以20-39歲的年輕群體為主,50歲以上消費群體和19歲以下消費群體佔比相對較少。其中,外賣小龍蝦則以80後、90後為主流消費群。從消費渠道來看,80%的小龍蝦通過堂食渠道(包括夜宵攤)售賣,20%的小龍蝦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售出。據美團點評網的大數據顯示,在網際網路餐飲市場上最受喜愛菜品TOP10榜單中,小龍蝦名列其中,約佔了銷售總額的4%。

(二)市場分布

從國內市場看,小龍蝦的消費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的大中城市,北京、武漢、上海、南京、長沙、杭州、蘇州等城市的年消費量均在萬噸以上。近年來,消費區域不斷擴展,西南、西北、華南、東北地區消費量也在逐年上升。

據對中國小龍蝦供需平衡表分析,2017年中國小龍蝦消費量為111.45萬噸,較2016年增長26.74%。2014-2017年,中國小龍蝦消費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為18.85%。

(三)市場價格

小龍蝦上市供應期較為集中,季節性分化明顯,市場價格受上市供給量影響較大。據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監測,2016-2017年,小龍蝦批發價格峰值都出現在春冬上市淡季,價格谷值都出現在夏秋上市旺季。

據對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監測數據分析,2017年3-4月份小龍蝦批發市場價格較高,一般為45-55元/公斤,5月下旬至6月底價格短期回落,低位運行在35-45元/公斤,7月上旬開始回升並一路走高,達60-70元/公斤。

(四)品牌與市場建設

2017年,各產區著力打造了一批小龍蝦區域公共品牌。如:由中國品牌建設推進會、經濟日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聯合發布的江蘇省「盱眙龍蝦」品牌,位列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第22位,居水產品品牌榜榜首;湖南省的「南縣小龍蝦」和湖北省的「潛江龍蝦」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在營造地方區域品牌的同時,企業紛紛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企業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湧現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如湖北省的「楚江紅」、「霸氣龍蝦」、「蝦皇」、「中國蝦谷」;江蘇省的「十三香龍蝦」、「太明龍蝦」、「紅透龍蝦」;湖南省的「漁家姑娘」;江西省的「海浩」、「峽江」、「鄱湖」、「柘林湖」、「綠富美」、「湖家妹」。

2017年,各地積極舉辦各類小龍蝦節、蝦王爭霸賽、口碑小龍蝦美食評鑑會等節慶活動,組織開展以小龍蝦文化為主題的旅遊休閒活動,形成一批當地民俗節慶和地方特色品牌節目,如安徽合肥龍蝦節被評為「中國節慶50強」,盱眙國際龍蝦節獲評「國家級示範性漁業文化節慶(會展)」、「世界節慶前三強」等稱號,潛江龍蝦節被授予「中國最具地方特色物產節會」。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直接參與小龍蝦節慶活動人次超過9000萬,起到了拉動消費、整合產業、促進增收的重要作用。

五、技術支撐情況

2017年,「十三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新增克氏原螯蝦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淡水蝦營養需求與飼料、寄生蟲病防控及蝦生態系統養殖等崗位科學家;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牽頭組建了「中國稻田綜合種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從稻-蝦綜合種養的基礎理論、技術模式創新、配套技術研發、技術規程制訂等方面開展攻關,在小龍蝦苗種規模化繁育、成蝦生態養殖、疫病生態防控上取得了一批實用技術成果。

(一)種苗繁育技術

2017年,在「產學研推」戰略的推動下,江蘇省通過熟化完善池塘結構、親蝦選購、水質調控、水草設置、孵化方式優化等關鍵技術,有效提高了池塘小龍蝦苗種繁育的質量和產量。湖北省在重點推廣「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小龍蝦土池繁殖養殖一體化」等技術模式基礎上,又在稻田小龍蝦親本強化培育技術和小龍蝦溫棚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小龍蝦苗種年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以上。

(二)成蝦養殖技術

近年來,各地針對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研發與集成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稻蝦生態種養新技術,通過構建稻蝦連作與共作系統,發揮系統生態學效應,減少了稻田除草等勞動力投入和農藥化肥的使用,有效減緩了農業面源汙染,實現了一地雙業、一水雙用、一田雙收,促進了稻漁的綠色、高效、生態發展。2017年農業部公布的33個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中,以稻蝦為主的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12個,佔總示範區的三分之一以上,示範面積7.5萬畝。

(三)疫病防控技術

隨著小龍蝦養殖集約化水平和養殖密度的提高,苗種流通空間拓展,養殖過程中小龍蝦疾病的發生日益嚴重。白斑症候群是實際生產中危害較大的病害,2017年,湖北省組織技術力量,對小龍蝦白斑症候群發生規律及中草藥防控進行了系統研究,在解析其流行病學,篩選最優複方植物提取物組方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有效防控小龍蝦白斑症候群提供了理論基礎。

六、政策扶持情況

2017年,各主產省份相繼發布小龍蝦產業規劃或指導意見,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湖北省發布了《湖北省小龍蝦十三五發展規劃》,出臺了《關於推進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安徽省發布了《安徽省稻漁綜合種養雙千工程實施意見》;江蘇省發布了《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將小龍蝦列為重點打造的優勢主導產品之一;湖南省把稻田綜合種養納入當地農業發展規劃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支持領域;河南省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加快產業精準扶貧的意見》。

2017年,各地也加大小龍蝦配套項目資金扶持力度,整合涉農扶貧資金用於小龍蝦產業發展。江西省全省累計投入財政資金5億元;湖北省30多個縣(市、區)發文明確稻-蝦綜合種養財政支持政策;湖南省通過項目支持,用於稻漁綜合種養資金超過3.5億元;江蘇省將小龍蝦養殖基地建設納入省高效設施漁業建設項目,同時將涉農項目資金進行整合用於支持小龍蝦產業發展,全年省級財政累計支持資金達8000餘萬元;安徽省設立漁業三進工程,將小龍蝦養殖列為省財政扶持專項,將財政補貼調整資金切塊用於稻-蝦綜合種養;河南省通過省級財政農業結構調整項目、國家及省財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給予稻漁產業苗種繁育資金500餘萬元。

2017年,各地還積極創新了小龍蝦金融支持服務方式。江蘇省開展稻田養殖小龍蝦互助保險,發放小龍蝦養殖專項貸款;湖南省鼓勵支持種養戶購買「稻蝦種養保險」,對新發展的種養基地統一投保,保費由政府承擔50%;湖北省潛江市金融機構為小龍蝦量身打造了「欣農貸」產品,為小龍蝦散養戶提供貸款,通山縣將小龍蝦養殖納入農業保險範疇,縣財政安排專項作為保險補助經費。

七、存在問題

(一)養殖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養殖池塘標準化程度不高,養殖尾水處理設施相對落後,生態循環化養殖工程不夠完善。稻-蝦綜合種養田間工程建設有待繼續規範,田間溝渠挖掘不合理、不科學,田埂高度普遍偏低,寬度普遍偏窄,稻田保水、進排水閘口及防逃等基礎建設還不完善。

(二)小龍蝦種業體系打造尚不健全

小龍蝦苗種繁育規模化、工廠化程度低,良種場、保種場建設滯後,專業化商業化育種體系、品質改良體系嚴重匱乏,自繁自育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繁育技術規範,小龍蝦良種場急需科學布局和創建。三是小龍蝦種質資源調查需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不到位,種質資源庫建立尚未完成,遺傳育種基礎研究不深。

(三)加工業發展水平相對滯後

小龍蝦供給季節性明顯,季節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小龍蝦加工比例低,與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不相配比。加工企業少,普遍規模小,精深加工技術和工藝落後,小龍蝦綜合利用不夠,附加值開發不充分。加工品牌不響,加工產品結構趨同,市場認可度不高。

(四)組織化和集約化程度水平較低

小龍蝦產業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粗放式養殖、小規模養殖仍是主流,缺乏統一的生產規範和標準限制了產業的競爭力和產業化水平以及抗風險能力。行業協會、大型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組織培育不充分,數量少,組織示範引領作用發揮不夠明顯。「養、加、銷」一體化經營主體培育力度還應加大,一二三產業融合度有待提高。

八、發展展望

(一)養殖生產繼續增加

我國稻田和水資源豐富,適宜開展稻田養蝦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閒田以及適宜開展 「小龍蝦+」混養模式的池塘尚存巨大發展空間,隨著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和地方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的建立,小龍蝦的養殖技術也將進一步提升。旺盛的市場需求、向好的政策環境、堅實的產業基礎、較大的發展空間為中國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近幾年,小龍蝦的養殖面積和產業還將保持快速增長。

(二)消費市場持續火爆

由於居民消費熱情持續高漲,從路邊攤位到高檔酒店,從網上外賣到家庭廚房,小龍蝦將繼續在消費市場「攻城拔寨」。由於小龍蝦自帶的社交屬性,以及集中供應季與夜市旺盛期重合的特點,以小龍蝦為主題的品牌餐飲店和夜宵大排檔等消費場景將持續火爆。隨著消費習慣的蔓延和市場影響的不斷擴大,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區小龍蝦的消費熱度也將不斷提升。

(三)價格維持高位

據預測,目前,中國小龍蝦的需求總量約為190萬噸,其中餐飲需求140萬噸、加工需求5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國際市場需求缺口約為30萬噸。小龍蝦精深加工產品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的應用價值正在逐漸顯現,經濟開發價值空間巨大,小龍蝦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但受小龍蝦苗種供應限制,苗種供給量少,價格高,此外養殖投入品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成本的 「地板」的高抬、市場的「擴容」、消費的拉動將倒逼小龍蝦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

(四)產業融合不斷增強

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消費熱情的持繼升溫,各主產地政府對小龍蝦產業將更加重視,將其作為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以小龍蝦為主題包含生態旅遊、爭霸比賽、美食評鑑、生產體驗等各種活動內容的文化節慶將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舉辦,並成為當地的一項民俗節慶和地方特色品牌。作為帶動多產融合發展的明星產業,小龍蝦產業的「星味」將越來越成氣候。

(文章來源: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點個讚吧,讓我知道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感謝您關注山西中漁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科學養殖》公眾平臺,我們將努力為您提供最新新聞資訊、市場動態、養殖技術及水產相關信息。

加微信號13593234447獲取更多產品信息!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小龍蝦產業大會
    然而目前我國小龍蝦的生產能力尚不能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如果不提高小龍蝦的生產能力,小龍蝦產業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突破,如果生產力的問題在當下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制約整個小龍蝦產業的商品化發展。  中國水產養殖網秉承為養蝦人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行業溝通交流平臺理念,定於3月29日在安徽合肥舉辦2018第二屆中國小龍蝦產業大會,本屆大會以「全面探索小龍蝦生產技術與模式,加快構建小龍蝦產銷對接生態圈」為主題,探索梳理小龍蝦養殖前沿的生產技術和模式,並促進小龍蝦的產銷對接,幫大型養殖戶培養品牌理念,同時,本次大會還將對小龍蝦優秀的養殖、飼料、動保企業進行推介,對小龍蝦產業發展態勢進行梳理和盤點
  • 2019年小龍蝦總產值達4110億元!一文讀懂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
    近日,《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0)》全文發布,報告重點對2019年度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梳理,全面分析了2019年小龍蝦養殖、價格走勢、加工流通、國際貿易、品牌節慶、餐飲消費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信息,總結各地發展經驗和特點,預測發展形勢,並提出發展建議。▲ 2019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4110億元,同比增長19.28%。
  • 中國小龍蝦產業最牛的企業揭榜!
    2019年,可謂小龍蝦發展拐點之年。中國水產業風雲榜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方農村報社《農財寶典》承辦,獲得國內多個相關領域權威機構鼎力支持,是第一個由行業媒體發起,覆蓋業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評選。本次評選活動嚴格遵守規則,本次風雲榜評選由提名徵集、公眾投票、專業評委投票三部分組成,也就是說,通過徵集提名和在公眾投票基礎上,我們還進行一輪專業評委投票。
  • 3690億小龍蝦!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朝陽產業,你吃了多少?
    中國基金報 安曼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
  • 小龍蝦產業發展現狀及形勢分析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由於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發展態勢,很多地區將小龍蝦產業作為地方特色主導產業進行打造,小龍蝦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培育地方經濟增長新動能、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植物肉公司推出純素小龍蝦!素食者也能過把夏天癮了~
    說起中國的美食,小龍蝦必須有牌面!
  • 潛江小龍蝦網紅誕生記:從官場、市場與產業政策角度解析 |光華經濟學
    2016年,潛江市小龍蝦產量達4.66萬噸(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等,2017),享有「中國小龍蝦之鄉」之稱。2017年,潛江市小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230億元。小龍蝦系列產品出口眾多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能力連續10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享有「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譽。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潛江市已經形成了集小龍蝦養殖、選種育苗、出口加工、餐飲、旅遊等於一體的產業格局。
  • 「2017中國小龍蝦十大品牌供應商」上榜名單出爐!
    鑑於此,作為海產行業專業媒體,《海鮮指南》編輯部特推出「2017中國小龍蝦十大品牌供應商」評選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評選,尋找到中國小龍蝦行業最優秀的品牌供應商,為餐飲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放心的選擇,為行業發展獻上綿薄之力。十位「2017中國小龍蝦十大品牌供應商」是小龍蝦行業優秀企業的代表。
  • 中國小龍蝦上位史:從萬眾嫌棄的豬飼料,到稱霸夜市的新網紅
    根據《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小龍蝦行業總產值達到3690億元,同比增長37.5%。這是什麼概念?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是642億元,也就是說,把《復仇者聯盟4》、《流浪地球》所有電影票房全部加起來,只有小龍蝦產業的六分之一。而根據《美團小龍蝦消費圖鑑》的數據,2018年小龍蝦產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了4000億元。
  • 66元一支的網紅雪糕,2000元一份的小龍蝦…吃貨清單的消費升級丨邦TOP
    希望為正在創業,心存疑慮的你提供答案。網紅食品年年有,這幾年尤其多。還記得前段時間被「車釐子自由」支配的恐懼嗎?春節期間,車釐子一夜爆紅,成了開年以來的頭牌水果。除了車釐子,近些年小龍蝦、雪糕、即食火鍋等食品品類相繼走紅,爆款頻出,成為廣大美食愛好群體和新聞頭條的寵兒。
  • 2019年小龍蝦產地價格下滑 未來增長步伐將減緩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3690億元,同比增長37.5%,創造2003年以來最高增幅。其中,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高達2726億元。全年,小龍蝦總產量達163.87萬噸,養殖總面積達1680萬畝。2018年,小龍蝦加工業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多家電商全面介入物流和餐飲消費,交易市場繼續增加,冷鏈配送與物流體系建設快速發展。
  • 海節氣 | 小龍蝦最多叫"好吃」,螻蛄蝦才配得上"好逮
    2018年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發布的一項《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這個數字與當年大連市全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2728億)旗鼓相當。 狹路相逢,今天借著小滿節氣,來一場螻蛄蝦與小龍蝦的PK,看一看小龍蝦為什麼那麼紅。
  • 小龍蝦自由了,市場為啥跳水了?
    這個夏天,小龍蝦的消費旺季又來了,那今年小龍蝦的市場行情怎樣,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呢?小龍蝦,是很多人的夜宵標配。這個夏天,小龍蝦的價格出現了跳水。根據新華網和餓了麼口碑近期聯合發布的報告,全國近9成省份夜間消費的小龍蝦單價同比2018年下降,其中北京、上海兩地降幅最大,平均降幅超過了35%。
  • 海韻大連|海節氣 | 小龍蝦最多叫"好吃」,螻蛄蝦才配得上"好逮
    2018年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發布的一項《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這個數字與當年大連市全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2728億)旗鼓相當。 狹路相逢,今天借著小滿節氣,來一場螻蛄蝦與小龍蝦的PK,看一看小龍蝦為什麼那麼紅。
  • 對話陶忠虎、張家宏,看小龍蝦產業現狀和未來!
    據權威部門統計,2019年的稻田養殖小龍蝦麵積,比2018年就增加了300多萬畝。我國小龍蝦產業是從2013年蝦稻共作模式誕生才真正開始發展起來的,至今也不過8年時間,目前雖然發展的體量很大,產量成倍增加,但由於小龍蝦一二三產業融合度很高,小龍蝦已成為網紅休閒食品,市場消費群體在呈幾何倍數增加,小龍蝦一直都是產銷兩旺,產業發展勢頭仍然強勁。雖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小龍蝦堂食餐飲消費受到很大打擊,但大規格商品蝦價格不降反升。
  • 「小龍蝦養殖」搜索熱度暴漲,湖北小龍蝦蟄伏蓄勢待發
    在此背景下,2020年小龍蝦市場是何走向受到廣泛關注。百度發布的「小龍蝦」搜索大數據顯示,「潛江小龍蝦復市」消息一出,瞬間成為大家熱搜的對象,搜索指數暴漲至10萬;「小龍蝦價格」上漲還是下跌關注攀升,搜索熱度較上周上漲12%。
  • 小龍蝦買賣網2021年報價公告
    2020年,在廣大水友的支持下,小龍蝦買賣網不斷的更新和迭代新產品,實現了24小時同步更新發布!實現小程序報價,同步更新公眾號,官網,抖音,今日頭條,QQ小程序等功能!更新價格後快速更新同步!1、如何才能參與報價呢?答:首先您必須擁有營業執照;2、如何發布報價呢?
  • 淡水小龍蝦產地都有哪些地方?
    產於江蘇蘇北盱眙縣(全國生態示範縣)的小龍蝦自小生長在水質清澈無汙染的萬畝洪澤湖內,以天然水生動植物為餌料,造就了其個大體肥、蝦膏甘香、肉嫩鮮甜、蝦腹白淨、熟後蝦殼特別鮮紅奪目、蝦腮多呈白色的特質,完全有別於生在骯髒水溝的小龍蝦,江蘇當地小至小食店,大至四五星級賓館酒店,都以此小龍蝦為熱賣品種。
  • 小龍蝦「瀕臨絕種」?目前國內缺貨嚴重!因為……
    近期,小龍蝦批發價上漲、缺貨斷貨的消息連日暴走。據中國水產養殖網7月10日報導,當天小龍蝦的行情可總結為八個字:「缺貨嚴重,價格已瘋。」不得不佩服國內吃貨們對小龍蝦的消化力量,生生把一個入侵物種,吃成了「瀕臨絕種」,小龍蝦,應該是中國史上最「慘」外來物種了吧。
  • 小龍蝦寄生蟲
    春天才剛剛開始,又到了吃蝦的時候,小龍蝦開始在城市裡蔓延開來,吃貨們在大飽口福的時候是否考慮過這個時候的龍蝦是不是乾淨、正不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