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小夥伴,上周六我們剛發了一個關於顯示器超頻的視頻。其實關於顯示器方面可以說道的還有很多,如果有機會我們會再出一期相關的視頻。除了遊戲玩家關心的刷新率,顯示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指標:色域。
這也是現在很多顯示器廠商宣傳的重點,在如今解析度,長寬比等參數相同情況下,能夠進行價格檔位區分的賣點也就在色域,刷新率,面板材質,響應速度這幾個點上了。響應速度還好理解,越快越好,降低重影。那色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的顯示器 72%NTSC,有的100%sRGB,看起來比較標準都不同。今天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這個色域的問題。
如果有玩攝影的同學,對色彩應該會非常敏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法師如果出現在電腦顯示器前,十有八九會指著屏幕說顯示器的色彩不準,然後以長者的態度批判一番。小夥子,你這個色不準啊,偏色了。
如果想要調教好一張照片的色彩,更大的色彩空間能夠更加真實的還原實際色彩,並且能夠讓你精準的進行調整得到你想要的色彩。也就是色彩會更加的鮮豔。
關於色彩,你需要先知道三原色,也就是常說的RGB,自然界中的顏色都是由三原色構成。但三原色構成的各種顏色就很多了,比如女生的口紅色號就很多了···同樣是紅色,卻有明顯的不同
以上都可以說是紅色,請問鋼鐵直男們可以分辨嗎?對於女生來說,有個色號,可以簡單直觀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紅色。但對於理工科思維的雄性生物來說,編碼的形式顯然更為合適,
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
CIE 1931 色域色度圖
呈現出來的形式大致就是上面這樣,上圖是由國際照明委員於1931年發布的,它們是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由William David Wright 和John Guild 將實驗結果合併到CIE RGB色彩空間的規範中,從中導出CIE XYZ色彩空間。
簡單的說,肉眼能夠看到的色彩空間就是這些了,but,顯示器並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和人眼相比,顯示器能夠顯示的色域更小。
我們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同一張圖片,在不同的顯示器,手機屏幕,甚至不同的顯卡,色彩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甚至有非常明顯的偏差,而這可能就是由於採用了不同色彩空間標準的原因。為了管理不同的計算機上的顯示效果,為了得到統一的現實效果,業界制定了sRGB,NTSC,Adobe RGB等色彩管理標準。
sRGB
sRGB是作業系統霸主微軟與惠普於1996年一同制定的一個RGB色彩標準,當時的定位是主要用於PC設備,也可以用於印表機設備,不過更多的印表機(尤其是高端的)會採用一種叫做CMYK的色彩標準。
上圖的三角形就是sRGB的範圍,相當於CIE 1931的一個子集,覆蓋面比較小,小s的意思是standard,標準。
NTSC
NTSC是1952年12月由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縮寫為NTSC)制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準,主要是用在電視上的色彩標準,非常古老,而且實際上現在美國已經停止使用NTSC制式播放了,不過由於其影響力巨大,仍然被很多顯示器廠商拿來作為宣傳點的指標之一。
NTSC會比sRGB覆蓋的色彩空間略大一點,一般來說100%sRGB約等於72%NTSC,這也是很多廠家宣傳文案中提到的72%NTSC的來源。
Adobe RGB
這個標準就是由大名鼎鼎的Adobe公司所發布的,而且這個標準還是一個意外失誤所形成的標準。
1997年開始,adobe就在研究創建一個色彩管理配置文件,當年的作業系統都沒有色彩管理功能。photoshop的首席開發工程師Thomas Knoll決定根據另外一個色域標準 SMPTE 240M來構建ICC文件,不過由於當年網絡不發達,這個標準並沒有提供在線版本,但是Photoshop 5.0發布時間要到了,他們等不到紙質版本寄到,所以這位首席開發工程師乾脆就直接上網搜了個看起來很官方的數據來用在Photoshop中,也是心很大。
(就是那家落魄到在flash插件安裝包裡夾帶小遊戲的公司)
不過實際使用中卻效果拔群,尤其是在色彩範圍和CMYK轉換方面表現非常好。但隨後有SMPTE 240M的狂熱用戶來告知Adobe ,這個標準並不是SMPTE 240M的標準值,而是一個當初SMPTE 240M初選的時候使用的理想值,不是現實中的標準值,更不靠譜的是那位工程師在複製紅色主色度坐標時出錯,導致SMPTE標準的表示更加不準確。儘管Adobe後來嘗試了多種方法來糾正這個錯誤,但最初的錯誤版本卻是表現效果最好的,索性Adobe也就放棄了糾正,直接把這個色彩標準改成Adobe RGB自己註冊了商標。
Adobe RGB 的色彩空間更大,這個標準藉由Adobe家的設計全家桶軟體被平面設計和印刷業界所廣泛接受,對比上兩種色彩空間,Adobe RGB可以說是高端專業人士使用了,目前也只有部分高端顯示器能夠做到99%的Adobe RGB色域,基本都是用在設計方面。
總結
從以上這張圖可以明顯看出三個色彩管理標準的差異,目前很多顯示器商家的宣傳都是採用「廣色域」這個詞,主要是因為過去顯示器色域小,高端產品的話要有所區別,就想了這麼一個詞。
由於技術普及,基本上現在只要是正規廠牌的產品,色域空間都很大,據bRUSH君了解,目前可能色域比較低的,只有一些筆記本產品或者山寨了。不過總體來說,選購顯示器的話,色域還是越廣越好,簡單的判斷就是,如果採用Adobe RGB標準顯示器色域都是比較高的(廠家有自信用這個標準),採用NTSC或者sRGB還得具體看其參數。
那麼色域更廣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呢?
上一張圖大家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
據說轉發+點讚鴨叔會胖3斤
胖3斤
胖3斤
胖3斤
近期你最好看一下的
超級好看有內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