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
做設計對色彩要求十分重要,所以通常選購顯示器的時候會在意顯示器色域參數,常見的色域標準有三種,那就是sRGB、Adobe RGB、NTSC。那麼什麼是色域?下面分享一下顯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區別對比科普,教你如何通過色域參數來判斷顯示器屏幕的好壞,來學習一下
色域是什麼?
色域其實也可以叫做色彩空間(Color Space),而域是有一個數學概念,可以更好的說明色彩是有一定的範圍。色域是一種對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顏色的總和。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顏色子集最常見的應用是用來精確的代表一種給定的情況,例如一個給定的空間或是某個輸出裝置的呈色範圍。
色域是顯示器屏幕所能夠表達的顏色數量所構成的範圍區域,在現實世界中自然界中可見光譜的顏色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間,該色域空間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見到的所有顏色。
CIE國際照明協會為了更好的讓用戶輕易的理解色域,制定了一個用於描述色域的方法,那就是CIE-xy色度圖。在這個坐標系中,各種顯示設備能表現的色域範圍用RGB(紅綠藍)三點連線組成的三角區域來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越大,就表示這種顯示設備的色域範圍越大。
對比
常見的屏幕色域幾種標準:sRGB,NTSC,Adobe RGB,P3,PAL
1. sRGB(standard Red Green Blue)
sRGB色域是早期的色域標準之一, 大約能覆蓋 35% 的 CIE(人眼可見顏色),是微軟和HP在1996年共同開發的色彩空間,也是目前的微軟旗下的Windows系統和眾多原生軟體默認支持的色彩空間。代表了標準(standard)的紅(Red)、綠(Green)、藍(Blue)三種基色,它的色彩空間基於獨立的色彩坐標,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設備使用傳輸中對應於同一的色彩體系,而不受這些設備各自具有不同色彩坐標的影響。
2.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
NTSC色域是NTSC電視標準下的色彩空間,NTSC是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他們所推出的NTSC電視標準是一套電視傳輸協議,被運用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廣播電視系統中。當然這也就意味著,NTSC色彩空間更多的被運用在電視行業。
3. Adobe RGB
Adobe RGB是專業軟體生產商Adobe在1998年推出的色彩空間,初衷是為了同時囊括sRGB(電腦常用的色彩空間)和CMYK(印刷常用的色彩空間,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色彩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混色【青色,洋紅,黃色】原理,加上黑色,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的「全彩印刷」),這樣排出的數碼照片不僅能在電腦上正常顯示編輯,也能印刷出的顏色無損而正確的相片。Adobe RGB相比sRGB囊括的色彩範圍更廣,在青綠色(cyan-green)色系上有所提升,包含了50%的Lab色彩空間中的可視色彩。受到設計師的青睞,因此在專業的繪圖,攝影和後期領域被廣泛使用。
4. P3
在廣義上來講,P3 色域包含了DCI-P3 和 Display P3。
DCI-P3是一種應用於數字影院的比較新的色彩標準,以人類視覺體驗為主,儘可能匹配電影中能展現的全部色彩要求,換句話來說可以稱之為電影級色域標準。相對於sRGB而言,DCI-P3覆蓋了更多的紅色和綠色,因此DCI-P3顯示器對綠色和紅色的還原能力更強,而且更加銳利,能更好地展現了人眼能看到的真實色彩。在HDR效果方面,能包容的亮度範圍越大,亮度的層次也會越多,同樣的色彩、灰度這些信息也會更加豐富,更大的色域(底面積)在HDR技術下能表現更多的色彩數量(體積)。
Display P3 是 Apple 在 DCI-P3 基礎上參考了 sRGB 而修訂出的自己的標準,在白點和伽馬上與 DCI-P3 不同,但是能覆蓋的顏色相同,相對於 sRGB 除了藍色都有較大提升。
5. 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逐行倒相)
PAL制式是電視廣播中色彩調頻的一種方法。除了北美、東亞部分地區使用NTSC制式,中東、法國及東歐採用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是採用PAL制式,我國也是使用該色域。
6. Rec. 2020 或BT.2020(ITU-R Recommendation BT.2020)
8K電視所採用的色域標準, 用標準動態範圍(SDR)和廣色域(WCG)定義了超高畫質電視(UHDTV)的各個方面, 這是一種「立體」的色域標準,更加複雜
需要注意的
通過下圖可以得知,Adobe RGB的色域幾乎和NTSC1953年標準比相接近一些,而sRGB所能表示的色彩最少,sRGB色彩空間範圍要小於前兩者,近似相當於sRGB≈72%NTSC,Adobe RGB≈95%NTSC,不過sRGB是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色彩空間,大多數的顯示器,都只支持sRGB的色域範圍。Adobe RGB相比sRGB,能表示出更加細膩的青色和綠色,而NTSC的色域範圍是最廣的。
100%sRGB≈72%NTSC,但是72%NTSC並不約等於100%sRGB,不少用戶會認為100%sRGB=72%NTSC,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NTSC並不能完全覆蓋住sRGB,所以如果以嚴謹的方式來說,sRGB是不能換算為NTSC,只能說100%sRGB的覆蓋面積近似於72%NTSC。
所以說Adobe RGB是高性能顯示器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不過不是數值越高顯示效果越好,除了看Adobe RGB標準數值外,還需要參考色位和sRGB標準,三個數值相應提高,才能展現更加真實鮮豔的畫面。
就以筆記本屏幕最常見的色域來說,45%NTSC、72%NTSC以及100%sRGB,無疑是45%NTSC的色彩表現豐富度最低,此外72%NTSC和100%sRGB並不能直接來判斷誰的色彩表現更好,因為存在一個屏幕調教的問題,如果屏幕調教不好,就算是色彩表現豐富度再高,也未必會顯示出最好的效果,非要做出一個判斷的話,個人建議購買100%sRGB屏幕可能會更穩妥一些。
如何通過色域選擇屏幕?
1.Adobe 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標準,針對修圖的人,可以多關注Adobe RGB數值。高端的專業繪圖顯示屏一般都在99%以上;
2.sRGB色域的標準是針對計算機外部設備提出的定義,那麼對於普通工作、或者日常列印的話,買sRGB色域的設備就可以了,並且達到100%就屬於主流高質量屏幕了;
3.NTSC作為電視標準,也是三者中色域最廣的,那麼顯示器用戶中的電影愛好者就可以主要參考它的數值。
4.DCI-P3為專業數字電影色域,覆蓋90%的DCI-P3標準的顯示屏可以還原影院級視覺效果。
以上就是分享的顯示器屏幕色域,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我都要整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