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 | NTSC色域淘汰了沒?

2021-02-07 極客灣

想買個顯示器、甚至是筆記本電腦的時候,CPU和顯卡必然是我們最關心的項目,頻率高一點低一點、功耗大一點小一點,都會改變我們購買的欲望。


不知道你在看顯示一欄的時候,有沒有見過一些生僻的規格,比如說色域(Color Space色彩空間)?是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參數,很久之前老張聊過一次《你屏幕咋這麼黃?聊聊關於顯示器校色那些事兒》(戳這裡)其中就提到過色域。如果你的顯示設備色域低了,看什麼都會很灰、顏色很淡。如果色域高了,上限越高,不僅能還原色彩,更能顯示更豐富多彩的圖像。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色彩管理,而是色域本身。今年絕大多數廠商已經標註了sRGB色域作為標準參數,在各種商品詳情頁都能看到,但放在幾年前那個「魚目混珠」的年代,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那時候很多廠商都喜歡標NTSC色域。下面的是CIE國際照明協會的CIE-xy色域圖,整個範圍是人眼可見光的範圍,從中可以看到,NTSC色域幾乎和Adobe RGB差不多大。72% NTSC色域也確實接近100% sRGB,那時候如果哪個顯示器標註自己是72%而不是45% NTSC,咋一聽肯定會覺得這顯示很「真彩」,但其實這又是一個文字遊戲。因為NTSC色域比sRGB更大,所以100% sRGB確實可以說成是72% NTSC,但反過來說72% NTSC,可並不一定就是100% sRGB,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比方說從上面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正因為NTSC很大,隨便劃一塊72%,與sRGB的重合率是很低的。當年有部分廠商可能是老牌子遺留下來的習慣,但更多低端廠商可能是濫竽充數的,標個72% NTSC要麼意味著面板本身不太行,或者說廠商品控爛,心虛又不能作假,那就標個模稜兩可的參數。可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NTSC是1941年的電視廣播的傳輸標準,到了1953年修訂成色彩標準,這已經大幾十年過去了...這是個模擬信號時代的東西,雖然幾經修訂,但放在數字時代,已經不太能說明問題了。能用到現在,主要也是因為美國、日本的顯示器巨頭都用過NTSC標準。起初它規範了CRT顯示設備輸出 約29.97幀(30 / 1.001  ),59.94場的畫面,每幀又2個場組成,橫向720列,縱向525線(486條可見),對應解析度720 x 486。由於陰極射線是一行行掃上去的,掃多了畫面會越來越亮,少了會越來越暗,因此也規範了隔行掃描技術,早期原始比色法6775K白點色溫也逐漸改進為D65 CIE白點(6500K)。放眼到今天,顯示設備早就一換再換,手機上都開始普及P3,中高端顯示器也基本以Adobe RGB作為賣點,sRGB已經成為了最基礎的色域標準,再談NTSC已經感知不強。這兩年廠商都開始標sRGB,或許再過幾年,NTSC就要淡出我們的視野了。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en.wikipedia.org/wiki/NTSCbilibili.com/video/BV1B54y1Q7W5

給老張衝一發吧!

相關焦點

  • 顯示器sRGB/AdobeRGB/NTSC/DCI-P3色域說的是什麼?科普貼
    科普貼(看完你就是磚家)首先來說一下什麼是色域: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簡單來說就是在色彩中能覆蓋到的面積。色域又被稱作「色彩空間」(英文名:colorspace),之所以大多數人都說色域而不說色彩空間是因為「域」是一個數學名詞,可以更好地體現不同的色彩是有範圍的。
  • sRGB和NTSC色域的區別是什麼?
    同一張照片在不同的顯示器上色彩會有明顯的差別,大部分原因就是屏幕的色域標準不同。 NTSC和sRGB是兩個不同的色彩空間,下面小智帶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科普。 NTSC是1952年由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縮寫為NTSC)制定的一個色域空間標準。它定義幀速為30/S或60掃描場,並且在電視上以隔行掃描。
  • 小科普 | 色域是什麼意思?
    所以這兩天的小科普 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顯示器中的乾坤吧!  而我們所熟知的sRGB、NTSC、AdobeRGB等等,就是定義在上面這個大範圍色彩空間裡的「小範圍色彩空間」。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空間,覆蓋的範圍也不一樣,sRGB覆蓋的面積相對來說要小一點,NTSC和Adobe RGB的覆蓋面積更大。
  • DCI-P3/sRGB/NTSC/AdobeRGB色域的區別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液晶電視剛出來的時候大多數人會發現只有在正面觀看顯示器的時候才能清晰地看到電視裡的內容,如果你有時想看電視但沒能做到最佳位置的時候,你會發現電視裡的人好像「曬黑了」,再遠點的話你可能以為這個節目使用CT掃描儀拍的,而現在這種情況幾乎看不見了,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現在的電子屏幕都會發現,幾乎不會有色差。
  • 聊聊72%NTSC色域的解讀方法
    小白看不懂「72色域」的意思,你也沒有說清楚「72色域」的標準,可謂是既不嚴謹也不負責。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幫電腦小白們詳細解讀一下——72色域。由於與戴爾G7出自相同的代工廠(和碩),F117-V的模具與G7在熱管排布上有相似之處,做工也挺好,外殼邊角位置沒看到明顯瑕疵。看過【購買建議】的同學們應該發現了,我實測屏幕色域時,用的是sRGB標準,而非配置中寫明的NTSC標準。
  • 色域是什麼? 顯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P3,PAL區別對比
    做設計對色彩要求十分重要,所以通常選購顯示器的時候會在意顯示器色域參數,常見的色域標準有三種,那就是sRGB、Adobe RGB、NTSC。那麼什麼是色域?下面分享一下顯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區別對比科普,教你如何通過色域參數來判斷顯示器屏幕的好壞,來學習一下色域是什麼?
  • 科普:手機屏幕詳解
    後面的同學說了,黑白屏有什麼好看,要彩色的啊,恩,這就是下一層濾色片的作用濾色片就是你們在用放大鏡看屏幕,看到的哪些小色塊,紅、藍、綠(電視用的液晶屏幕有的發展到四種顏色了)黑白灰色經過紅色濾色片,就變成了紅,黑,各種深淺不等的純紅色,8位色的屏幕這樣就得到了256種深淺不同的紅色。綠色,藍色一樣。
  • 什麼是色域?sRGB和NTSC色域區別在哪?Adobe RGB又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這個色域的問題。簡單的說,肉眼能夠看到的色彩空間就是這些了,but,顯示器並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和人眼相比,顯示器能夠顯示的色域更小上圖的三角形就是sRGB的範圍,相當於CIE 1931的一個子集,覆蓋面比較小,小s的意思是standard,標準。
  • 色域是什麼 如何根據色域選擇屏幕?sRGB和NTSC的區別
    今天我們來聊聊屏幕色域,教大家如何簡單通過參數來確定屏幕素質的好壞。  色域又稱為色彩空間(Color Space),而域有是一個數學概念,可以更好地說明色彩是有一定範圍,比色彩空間一詞在表述上能更加精準一些。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習慣使用色域一詞。
  • 85%NTSC色域啥概念?米家雷射投影電視色域測試分析
    ▲官網上顯示為85%的NTSC色域覆蓋,不過並未標註色域標準。米家雷射投影電視的標稱NTSC色域號稱高達85%以上,從官網的數據來看,它沒有註明採用的是哪一種NTSC色域。目前,採用得較多的NTSC色域主要有兩種標準:一種是CIE1931(MC就是採用的該標準),一種是CIE1976。關於這兩種標準可以去網頁上搜索一下,我們就不再贅述。如果按CIE1931來看,85%的這個色域值其實已經算是廣色域。雖然行業中並沒有明確規定85%的NTSC就達到了廣色域標準,但是從我們的測試的眾多產品綜合比較來看,85%的NTSC色域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
  • 揭開色域的神秘面紗
    顯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區別對比科普咱們平常總說「校色,校色,剛買顯示器記得個色」的,但如今的顯示器,色域動不動100%sRGB95%P3 起步,動不動出廠平均色準△E1、但需要根據你的需求來,如果你要修圖看圖、剪片調色,或者看劇看電影追番
  • 驚喜連連:優派小金剛和新小金剛區別大嗎?討論哪個好?主要的優勢在哪裡?
    驚喜連連:優派小金剛和新小金剛區別大嗎?討論哪個好?主要的優勢在哪裡?
  • 筆記本屏幕的色域 72%NTSC和100%sRGB有什麼區別
    NTSC色域指的是NTSC標準下顏色的總和,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
  • 什麼是高色域?72%NTSC和100%sRGB有什麼區別?
    解析度、色域、IPS、霧面屏還傻傻分不清楚?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顏色的總和。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顏色子集最常見的應用是用來精確地代表一種給定的情況,例如一個給定的空間或是某個輸出裝置的呈色範圍。Blablablabla…(可以直接跳過這段!)
  • 科普,一文告訴你什麼叫「色域」,顯示器重要指標「色域」詳解!
    那就是色域。看顯示器一般通用的色域主要有三個,分別為:sRGB、NTSC和Adobe RGB。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呢?有什麼重要?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色域到底是個什麼概念。用官方的話來講: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 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
  • 普通筆記本需不需要買72%NTSC色域,這個問題該怎麼看?
    但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屏幕是45%NTSC色域啊,不理想啊。似乎說得一針見血,然而大多數5000元內筆記本都是這個色域,這個問題又該怎麼看呢?首先我們看一張圖,就是現在筆記本屏幕,一般就是45%NTSC和72%NTSC,而72%NTSC色域與100% sRGB相接近,可以看作一個水平。
  • 看懂參數|屏幕的色深 色域分別指什麼?100%sRGB 10bit 這些參數是什麼意思?
    屏幕是由大量可發光的像素點構成的,不同的像素點顯示不同的顏色,大量像素點共同作用可形成一張圖片。色域,較色深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波長在390nm - 780nm的電磁波我們稱為可見光,把這些顏色進行數學處理後可以表示在如下這個坐標系裡,屏幕的色域則是屏幕可顯示色彩在這張圖上所佔的面積
  • 天天科普 | 傳真機這種「老古董」為啥還沒有被淘汰?
    但看似被所有人遺忘的傳真機,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也並沒有完全被淘汰。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傳真技術是是誰發現的?傳真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傳真機為什麼還沒有被淘汰?id=402586| 編輯:小科| 審核:科普菌希望小夥伴們可以星標一下陝西科普或者點擊一下贊和在看防止小科失聯為了能長久相伴大家快來給「陝西科普」公眾號點亮「星標
  • 小科普 | 你真的需要廣色域顯示器嘛?支持色域限縮很重要
    收錄於話題 #小科普
  • 深入理解 sRGB\Adobe RGB\NTSC\DCI-P3\REC.2020\ProPhoto RGB 色域
    以下是 CIE RGB 原色的色域和原色在 CIE 1931 xy 色度圖上的位置。 P3DCI-P3, 或 DCI/P3, 美國電影行業推出的一種廣色域標準,是目前數位電影回放設備的色彩標準之一。在 CIE 1931 xy 色彩空間中,DCI-P3 色彩空間覆蓋了 45.5% 的全色域和 86.9% 的常見色域,在 CIE 1976 u』v』 色度圖覆蓋率分別是 41.7% 和 85.5%。藍色原色與 sRGB 和 Adobe RGB 相同; 紅色原色是波長 615 納米單色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