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西雅圖派克市場的第一家星巴克,這位已經64歲的創業者在牆上寫下「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和咖啡打了36年交道,這個夢想已經不再是舒爾茨一個人的夢想。
舒爾茨的背影與「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失去創始人,究竟失去了什麼?
2016年12月1日,舒爾茨宣布明年將辭去CEO一職。隨後,星巴克美股盤後下跌4%,雖然當時他還未真正離開。
創始人對一家公司究竟意味著什麼?僅僅是股民對股票的信心指數嗎?除了短暫的股票下跌,創始人的離開,究竟讓公司失去了什麼?
1985年,因經營理念不合,舒爾茨出走星巴克,成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Il Giornale」,這是星巴克「第三空間」的最初版本。
1987年,星巴克的創始人想放棄星巴克品牌,最終舒爾茨買下「星巴克」品牌。
1992年,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2000年,舒爾茨將星巴克交由星巴克的老夥伴。
2008年,深陷金融危機影響的星巴克業績慘澹,舒爾茨臨危受命,再次回歸星巴克力挽狂瀾;2016年12月,舒爾茨宣布即將再次離任,也就是這次。
從股市的反應來看,三段時間裡,星巴克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經歷了大漲大跌,與舒爾茨三進三出高度契合的漲跌。
更關鍵的是,在星巴克和舒爾茨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另外一點:在一家公司未面臨危機、順利發展的時候,創始人或許並非不可取代的。
然而,一旦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似乎只有創始人才能像好萊塢大片裡的超級英雄一樣力挽狂瀾,扭轉局面。
創始人,才是那個為公司負責到底的人。
我們很難量化地說明,失去創始人,一家公司究竟失去了什麼,是估值、文化、精神,或者智慧。我們唯一能確認的是,失去創始人,這家公司就失去了一個為公司的未來負責到底的人。
任何人都有權力選擇放棄公司,而不必背負壓力,只有創始人不能。
2008年,金融危機將無數公司拉下擴張的快車道,星巴克也未能倖免,股價跌到歷史最低點。
隨後,舒爾茨回歸,密集關店優化店鋪利潤結構。星巴克進入短暫的調整期,2009年利潤略微下降,到了2010年便實現了增長。
在舒爾茨再次執掌星巴克的八年裡,股價平均增速35%,遠遠高於2000年-2008年間的6%。
而進入亞太市場的戰略,更是讓星巴克成為咖啡飲料行業,幾乎不可撼動的NO.1。
當然,負責到底並不意味著一切順利。
在星巴克的空間裡,只能瀰漫著咖啡香,這是舒爾茨一直以來的堅持。
舒爾茨非常不喜歡星巴克裡飄蕩這濃鬱的烤麵包的香味,但為了擴展品類,還是增加了麵包、糕點,甚至還有雞肉卷。為此,星巴克設計了加熱也不會讓香味溢出的烤箱。
舒爾茨本人根本不喜歡星冰樂這種甜膩、花哨的飲料。
在美國的西海岸,星巴克甚至嘗試在晚上增加酒精飲料,以緩解經營壓力,因為晚上很少有人喝咖啡。當然,最終這被證明是失敗的。
在大眾看來已然所向披靡的品牌,也經歷過艱難的嘗試和不靠譜的探索。
像超人一樣
在星巴克,你常常看到掛著綠色圍裙的星巴克夥伴,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也有無數優秀的年輕人,正等待著成為星巴克的夥伴。
在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你不僅僅是想開一家充滿流水線工人的工廠,那麼如何讓員工因工作而感到自豪一定是每個創始人都在日思夜想的問題。
今年5月,舒爾茨宣布所有在中國市場工作滿兩年的夥伴,如果父母年齡在75歲以上,星巴克將為他們的父母提供重大疾病保險。
為什麼公司要做如此巨大的投入(這也許要投入數百萬美元)為這麼多員工的父母購買這份保險?
答案是:不是每一個商業決定都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
「一路走來,我們所做的許多決定都並不完全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
事實上,我想說,我們做出的許多關鍵決策,都不是從經濟利益出發的,甚至經常反其道而行之,但恰恰就是這些決策最後讓我們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回報。
我們最為看重的企業基石,是我們的文化和行為舉止。不論你們相信與否,這些文化和價值觀形成於我的孩童時代。」舒爾茨如是說。
小時候,舒爾茨曾被貧窮折磨,「我目睹了父母所經歷的無助和絕望,所以不論今日的我如何成功,幼時所經歷的傷痛,至今歷歷在目。
事實上,失敗的恐懼、不安全感和脆弱無助讓當時還是小男孩的我深感羞恥。然而,也讓我學會熱誠、富有同理心、自重並尊重他人。」
「仁慈、憐憫心、人文精神、愛」,這些詞語向來是好萊塢英雄電影的關鍵詞,但這也正是舒爾茨對待星巴克夥伴的準則。
這些詞語從來不會出現在商科教育的教科書上,他們總會教育你更激進、更嚴厲、更獨斷。
當然,舒爾茨本人也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但童年的經歷,也讓他清楚,每一個平凡崗位的平凡人,需要的究竟是怎樣的尊重。
星巴克將這種領導方式,稱為「服務型領導」。
並且,舒爾茨認為,脆弱也是領導力的一個特質,作為企業的領導人,尋求幫助也是一種有力量的表現,它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被需要」,是對人最大的肯定。
像好萊塢大片的故事模型一樣,那個真正拯救世界的人,最初並不見得是最強大的。它最強大的時候,是在認識到自己的脆弱之後。
對於星巴克來說,舒爾茨就是那個大片裡的超人。
這個超人已經64歲,剛剛經歷了星巴克的種族歧視風波,在中國市場也遭遇了瑞幸咖啡的反壟斷聲討。
然而,未來無論何時星巴克需要那個「扭轉局面」的人,無論年歲如何,舒爾茨都會毫不猶豫地像個超人一樣再次歸來吧。
舒爾茨根本無法放下星巴克,尤其是它開始出現變糟的勢頭。
「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下面一句是「一切都源於一杯咖啡」,從「Il Giornale」店裡零星的幾把桌椅開始,舒爾茨就定義了星巴克,這是一個可以讓顧客悠閒地坐下來喝咖啡的地方,是個讓人感到生活美好的地方。
36年過去,這一點一直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