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產業恩仇錄(四年之後) —— 中國液晶面板的「倖存者紅利」!

2021-02-25 龍語天下事

四年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面板產業恩仇錄》。講述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故事,特別是海峽兩岸的恩仇。

 

文章不長,但是在網際網路上很有名,按照這個題目搜索,網絡上到處都是。甚至京東方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後來也聯繫我,給我郵寄了兩本書。

 

四年時間,這個產業改變了很多,當年我做的預言,幾乎一一實現。如果追溯我的金色烏鴉嘴預言,面板產業也算是重磅作品了。

 

現在,全球大屏幕電視面板產業,就國家層面來說,已經進入「全球一強」的時代,所謂全球一強,就是大屏幕的面板,中國已經成為產能佔據壟斷地位的國家。按照國內市場來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瓜分了大部分的份額,通過併購整合,逐步進入雙巨頭時代。

 

所以說,液晶面板產業,中國進入了「倖存者紅利」的階段。因為主要的對手,退出的退出,破產的破產,衰落的衰落,全球的主要市場份額都落在了中國。

 

加上中國龐大的電子產品下遊產業(即成品組裝)。面板成為了大眾化的產品,人人買得起大屏幕電視,人人用得起智慧型手機。

 

而且,中國的面板產業,為全球創造了巨大的福利。不管怎麼樣,大屏幕的電視機,還有小屏幕的手機(平板),作為信息終端,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第三世界國家,人人都有需求。中國產品的規模生產,以及每年都下降的成本,讓全球大多數國家,都能夠用更低的成本,進入信息化時代。

 

2020年的疫情,並沒有影響中國在這個產業上的發展。相反,由於日韓等國家,受到疫情影響更為嚴重,中國廠家的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包括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在內,預計中國企業按產能計算的液晶面板份額,到2022年佔全球的市場佔有率達到70%,比2019年上升20個百分點。

 

怎麼看待70%這個數字?我們的鋼鐵產能佔據全球的一半略多一些。面板產業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遠比鋼鐵產業的優勢還大。

 

而這個產業,國外的廠家一旦落後,再想追趕幾乎沒有可能,因為中國本身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中國在電子產業鏈的完整。中國廠家得以用巨大的規模,不斷進取,也不斷降低成本。

 

看得見的未來,全球人的電子產業(包括汽車液晶面板),信息產品中,眼睛看得到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中國製造。

 

《日經產業新聞》的文章提到,液晶面板也已開始走上鋼鐵、光伏面板和水泥等其他產業經歷的「老路」 —— 即中國突破技術瓶頸以後,迅速成為世界壟斷性的生產巨頭,一家獨佔世界大部分產能。

 

下一站,晶片戰爭!我相信,中國人一樣會突破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史詩性崛起 | 礪石
    ,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或許還會處在日韓與臺灣企業的壟斷之下,那麼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將會在屏幕這個最重要的上遊元器件領域長期受制於人。 但對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從業者來說,李健熙的名字讓人愛恨交加,心情複雜。 有一位曾經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公關部都工作過的媒體同仁,在朋友圈這樣表示: 「逝者已逝,惟願李會長英靈安好。中國液晶面板產業20餘年的發展,多受制於李會長的強權和壓制。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大陸面板市場歷經風雨,終見彩虹面板行業崛起:從貿易逆差到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被譽為「信息社會的牛奶和麵包」,作為支撐信息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其對整個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意義重大。面板行業起步之時技術受制於人,前進之路飽含辛酸淚。我國液晶面板行業起步時就已經落後日本近十年,大陸彩電等市場長期遭受「缺屏之痛」。
  • 面板產業的中國生意
    中國的電子產業,眾所周知,「缺芯少屏」一直代表著中國電子產業面臨的兩大痛點。轉眼過去了這麼多年,這種窘境是否有所改善呢?這可以從當前的報導中一見端倪。主流媒體在評論國內電子產業時,通常的評價是「缺芯少魂」,一字之差反應出的是國內顯示面板產業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一批優秀的國內面板生產企業,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 中國面板產業分析報告
    中國面板目前的缺點:1)技術的上還無法和第一梯隊進行競爭,創新力有待加強;2)中國面板企業上遊實力比較弱,比如液晶材料,偏光片等組件的生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1、京東方(BOE)       京東方在成為華為Mate 20 Pro的主要OLED面板供應商後,京東方已經超越LG,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面板供應商。
  • 中國顯示面板產業激蕩的40年
    如果十年前有人這樣預測大陸面板產業,估計會引來一陣嗤笑,因為彼時,日韓面板企業風頭正勁,中國面板產業、電視產業正在經歷著最為痛苦的時刻,「缺屏」是當時價值1500億的現實問題。除了技術封鎖之外,中國大陸市場還不得不面對韓企與中國臺灣企業的聯合價格壟斷。
  • 中國液晶行業發展史 就是一部充滿血淚的液晶面板產業陰謀史(超長深度好文)
    在1998年至2008年,日韓平板電視廠商、臺灣企業「擁屏自重」,肆意侵蝕中國彩電市場份額,並且對中國企業進行嚴格的液晶技術封鎖、中國電子工業只能「跪著」求生存。這一局面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世界液晶面板價格崩盤才告一段落。為了突破產業困局,從2009年起,國內液晶面板企業逆勢擴張,打響了產業反擊戰。
  • 面板產業危與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面板產能激增,正在形成一股強勁的「衝擊波」,衝擊全球面板產業競爭格局,加劇面板產業供需矛盾。眼下,面板市場的供需及價格何時迎來轉機備受市場關注。多位受訪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預計面板價格將在2020年上半年回暖,預計未來兩年液晶電視面板將處於供給過剩狀態。多家市場研究機構認為,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市場份額將在2020年開始突破50%。
  • 兩個東升(生)一臺戲,炮製了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史詩性崛起 | 紅鑽財經
    如果沒有王東升與李東生,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或許還會處在日韓與臺灣企業的壟斷之下,那麼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將會在屏幕這個最重要的上遊元器件領域長期受制於人。 但對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從業者來說,李健熙的名字讓人愛恨交加,心情複雜。 有一位曾經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公關部都工作過的媒體同仁,在朋友圈這樣表示: 「逝者已逝,惟願李會長英靈安好。中國液晶面板產業20餘年的發展,多受制於李會長的強權和壓制。
  • 液晶面板價格開始大跌,中國兩大面板企業的好日子結束了
    ,這對於中國兩大面板企業京東方和TCL華星來說自然不好消息。這都導致全球市場對液晶面板的需求下滑,市場對液晶面板的需求下滑,自然就導致液晶面板的價格出現下跌,液晶面板價格的下跌對中國兩大液晶面板企業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 2020年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
    2020 年 4 月三星顯 示集團宣布將於 2020 年底關停在韓國和中國的所有 LCD 面板產線,徹底退出 LCD 產業, 全面轉向 QD-OLED 和 OLED 顯示面板。除三星外,2020 年 1 月 LG Display 宣布將於 2020 年底關停韓國 LCD TV 面板的生產線,僅保留位於中國廣州的 8.5 代線。折舊成本影響弱化,韓系、臺系面板廠商成本競爭力下降。
  • 中國大陸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將超過臺灣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大陸電視品牌在全球市場份額不斷躍進,影響力不斷增加的國產電視反過來推動了大陸液晶面板產業的發展2014年中國電視品牌躍進據WitsView的數據,2014年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量為2.15億臺,年成長率5.4%,不過中國市場的電視銷量微幅下跌,大陸電視品牌通過拓展海外市場繼續增長,超過5個國產電視品牌擠入全球前十。
  • 面板對中國的意義?
    究其原因,是因為面板的運營邏輯與集成電路類似:面板的投資額、潔淨室、設備供應商、土建、強電、弱電、廠務、原材料、物流、供應鏈、排汙都與集成電路晶圓廠高度相似,所以韓國、臺灣省在面板領域的成功,也為其在半導體領域稱霸全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將現代工業分成三大類:1、傳統製造業:中國已經在多數品類世界第一,其背後是勞動力紅利。
  • 2018年中國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發展超大尺寸面板...
    2018年中國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發展超大尺寸面板以擴大產能  2019-01-03 10:19:56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2004G0
  • 今年液晶面板供需可望維持平衡
    從2011年起,產業陷入供過於求泥沼中,去年是4年來,第1次全球TFT-LCD廠產能利用率皆能超過90%,因此去年獲利大幅改善,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電視電腦需求成長對液晶面板業者而言,去年否極泰來的好景氣有些出乎意料之外。這幾年來,中國廠商大舉興建TFT-LCD廠,使得供給大幅增加,這也是液晶面板產業陷入不景氣的主要原因。
  • 中電熊貓8.5代線投產 我國液晶面板產業步入高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簡稱中國電子)集團領導、南京市政府代表、全球液晶顯示產業鏈上下遊主要廠商代表、業內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共200餘名嘉賓共襄盛會,共同見證了中電熊貓8.5代線這一對我國液晶顯示產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項目的產品發布。
  • 【沙發管家】關於液晶面板那些事!TN面板、VA面板、IPS面板有啥不同
    ,是影響液晶電視造價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選一款好的液晶顯示器,首先要選好它的面板。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對比度、色彩、可視角度等非常重要的參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液晶面板的那些事吧!液晶面板是液晶顯示器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液晶顯示器的性能,而液晶顯示器作為液晶面板的下遊產業直接受到它的價格和市場的影響。一臺顯示器的價格主要集中在面板上,通俗的說,面板就是液晶顯示器的靈魂。
  • 中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
    2017年我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有數據顯示,全球面板業產能過剩已開始漸漸顯現。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同比增長1.6%,出貨面積為1.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1%。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大陸的增加。
  • 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應用監視器、電視等三大液晶面板成長率達7%
    根據IDC(國際數據信息)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最新的全球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各應用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包含便攜計算機、監視器、電視等三大液晶顯示面板,出貨量明顯增長,成長率達7.28%,總量高達6.58億片,創過去十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 日韓疫情爆發,中國液晶面板出貨量將猛增?
    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全面受到影響,整整一個月的經濟停擺令各行各業都蒙受損失。作為全球光電顯示產業中心之一,武漢首當其衝。隨著政府在疫情控制方面良好的管控,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尾聲,形式一批大好。各行各業都在按照政策有序復工。
  • 晶片之後,面板危矣?
    國內雙雄格局 雖然上遊材料設備依賴海外,但不可否認,近年來,中國液晶顯示面板的生產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在效率、競爭力、市場響應速度方面,都有著巨大優勢。其中,大尺寸液晶面板中國已經處於全球領導地位。到2023年,大尺寸液晶面板中國會達到或超過全球70%的產量。 同時,日韓企業在加速退出液晶面板業務,韓國兩大廠商三星和LG均在今年退出,轉而聚焦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產業,而OLED顯示屏更輕薄、色彩顯示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