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智能化不斷推進以及5G應用帶來的信息流衝擊,顯示屏作為人機互動的界面,其市場規模正在隨著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設備數量的增加而不斷擴大,面板需求量和出貨面積逐年攀升。
面板是工業信息化的基礎行業,面板是半導體領域的入場券,是檢驗一個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的一個先導指標。日本(夏普、JDI)、臺灣省(友達、群創)、韓國(三星、LGD)都是顯示面板巨頭林立,然後都湧現出一大批集成電路巨頭:日本(索尼、東芝)、臺灣省(臺積電、臺聯電)、韓國(三星、海力士)。究其原因,是因為面板的運營邏輯與集成電路類似:面板的投資額、潔淨室、設備供應商、土建、強電、弱電、廠務、原材料、物流、供應鏈、排汙都與集成電路晶圓廠高度相似,所以韓國、臺灣省在面板領域的成功,也為其在半導體領域稱霸全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經歷20年的努力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不僅保證了本國的供應鏈安全,擺脫了屏幕卡脖子的歷史難題,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面板產能已經佔據全球過半份額,可以利用全球寡頭地位對某些國家實現供應鏈威懾和反制。
面板按應用可細分為TV面板,顯示器面板,筆電面板,平板電腦面板,手機面板等;
按技術類別可分為LCD,OLED,mini LED,micro LED。最主要的是LCD和OLED。
1、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
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置TFT(薄膜電晶體),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按照背光源的不同,LCD可以分為CCFL顯示器和LED顯示器兩種。
其特點是:低壓微功耗;外觀小巧精緻,厚度只有6.5~8mm;被動顯示型(無眩光,不刺激人眼,不會引起眼睛疲勞);顯示信息量大(因為像素可以做得很小);易於彩色化(在色譜上可以非常準確的復現);無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利於信息保密);長壽命(這種器件幾乎沒有什麼劣化問題,因此壽命極長,但是液晶背光壽命有限,不過背光部分可以更換);不會出現任何的幾何失真,線性失真;耗電量大多數都在40W上下,非常節能。
2、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半導體
OLED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是通過載流子的注入和複合而致發光的現象,發光強度與注入的電流成正比。OLED在電場的作用下,陽極產生的空穴和陰極產生的電子就會發生移動,分別向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注入,遷移到發光層。當二者在發光層相遇時,產生能量激子,從而激發發光分子最終產生可見光。
其特點是:有機塑料層更薄、更輕而且更富於柔韌性;發光層比更輕更亮;OLED並不需要採用LCD中的逆光系統;D製造起來更加容易,還可製成較大的尺寸;視野範圍很廣,可達170度左右;功耗低;響應速度快;能實現高解析度顯示;可以降低地域限制,在極寒地帶也可以正常使用;能夠實現軟屏;成品的質量比較輕;與其他產品相比,OLED的質量比較小,厚度與LCD相比是比較小的,其抗震係數較高,能夠適應較大的加速度,振動等比較惡劣的環境。
(一)發展歷程
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世界面板行業逐漸產業化。1972年初,夏普花了三百萬美元從美國人手裡把LCD技術買過來,然後在1988年夏普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4英寸液晶顯示屏,LCD技術開始全面產業化。
到了90年代,電腦的崛起帶動LCD面板快速發展。1992年IBM推出了第一款使用彩色TFT-LCD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市場需求爆發,這使得LCD找到了應用市場。
90年代中後期,韓國企業登上了面板行業的歷史舞臺。當時韓國大力發展存儲晶片,在這個過程中韓國人發現存儲晶片和做LCD面板存在大量相似的技術,都是半導體技術做電晶體。
2008年以後,我國面板企業的崛起。當時亞洲的新興國家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制度的優勢使得我國影響不大,我國面板企業也在這次危機當中開啟了它的崛起之路。
(二)近年來面板行業主要趨勢
1、屏幕材質的變化:屏幕材質的變化主要是 LCD 和 OLED 的霸主之爭。早期大多使用LCD,在全面屏出現後,OLED開始後來居上。
2、屏幕亮度變化:亮度是屏幕顯示的一個重要指標,LCD 依賴背光作為發光源,OLED 是自發光。更高的亮度能帶來更通透清晰的觀感
3、屏幕材質和色域度的變化:色溫色域色準,都是屏幕的光學指標。色溫越低觀感越暖越泛黃,越高觀感越冷越泛藍,色域從 sRGB,到現在的 P3,色彩越來越豐富。
(三)我國面板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5G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對顯示終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電視終端面板顯示上尤為突出,消費者更加傾向於大尺寸化和高畫質化。隨著全球5G技術的覆蓋,人們使用電視觀看電影、玩遊戲等娛樂方式將會增加,消費者將會追求反應速度更快、更加逼真生動圖像和更大化的電視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大尺寸化和高畫質化需求旺盛。
中國面板目前的缺點:
1)技術的上還無法和第一梯隊進行競爭,創新力有待加強;
2)中國面板企業上遊實力比較弱,比如液晶材料,偏光片等組件的生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1、京東方(BOE)
京東方在成為華為Mate 20 Pro的主要OLED面板供應商後,京東方已經超越LG,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面板供應商。
從技術上來說,目前OLED屏在亮度上的390nit依然比不上三星的屏幕,而長時間使用會顯示發白、刺眼等等問題。目前都在逐步改進中,雖然達不到三星OLED屏幕的顯示效果,而通常情況下是夠用的了。但是在AMOLED屏幕領域,目前三星是開拓者,而京東方是跟隨者,三星沒用完全解決好屏幕壽命及燒屏問題,京東方同樣存在。在2018年去年12月26,京東方就宣布:第六代AMOLED的批量生產線。2019年度的西班牙巴塞隆納電子展華為的5G手機MateX的驚豔亮相,把京東方的AMOLED屏幕推到前臺,就目前來說基本上能夠滿足要求。結論就是AMOLED屏幕,三星是行業龍頭,該領域的拓荒者。京東方是緊跟其後的追隨者,質量上差別已經不大。
2、華星光電
曾經的TCL集團是一家以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白色家電為主的企業,華星光電是TCL轉型的主要思路之一,從電視機製造領域轉向面板領域所單獨設立的科技公司。
產品全線覆蓋大尺寸電視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共有6條。其中,深圳、惠州為大尺寸TV面板、模組生產基地,武漢為中小尺寸面板、模組生產基地,印度為模組生產基地。TCL華星積極布局Mini-LED、Mirco-LED、OLED、印刷顯示等先進顯示技術,以及大尺寸觸控模組、電子白板、拼接牆、車載、電競等顯示應用領域,進一步夯實在全球面板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主要客戶群體有華為、摩託羅拉、TCL、三星、LG、創維、聯想、小米、比亞迪、vivo、OPPO、索尼、海信、長虹等企業。
3、深天馬
上海天馬有機發光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及模組,目前佔國內OLED產能約30%以上。
在我國面板行業,如果說京東方是大尺寸面板龍頭,那麼深天馬則是是中小尺寸面板之王。
以上三家可以說是中國面板行業的三巨頭。
(一) 營業收入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1046.73億, 同比增長16.80%
第二名:TCL科技407.56億, 同比增長2.33%
第三名:深天馬158.09億, 同比增長-3.46%
第四名:和輝光電14.34億, 同比增長65.36%
第五名:維信諾13.29億, 同比增長27.69%
點評:京東方以超過第二名近6000億元的優勢位居第一名,TCL科技和深天馬分別位於第二三名,和輝光電位居第四,且增速最快。
(二)淨利潤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50.36億 , 同比增長162.46%
第二名:TCL科技43.88億, 同比增長67.63%
第三名:深天馬14.75億, 同比增長77.79%
第四名:維信諾2.04億, 同比增長217.93%
第五名:和輝光電-10.36億,同比增長-3.00%
點評:前四名面板行業增速明顯,京東方的淨利潤最高,維信諾的增速最快,超過200%,但和輝光電的淨利潤減少,有待提升。
(三)總資產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4242.57億
第二名:TCL科技2579.08億
第三名:深天馬735.58億
第四名:維信諾385.25億
第五名:和輝光電247.71億
點評:京東方和TCL科技的總資產均上千,以絕對的優勢位居前二,其中京東方相較於TCL科技多了近2000億,TCL科技相較於深天馬超1000多億。
(四)負債率(2020)
第一名:TCL科技65.08%
第二名:京東方59.13%
第三名:和輝光電58.25%
第四名:深天馬54.36%
第五名:維信諾49.43%
點評:我國面板行業各企業負債率都偏高平均在58%左右。間接反映了企業償債能力低。會降低企業的資信度。
總結:京東方綜合指標最優,為我國面板行業霸主。
1、2020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京東方1046.73億
第二名:TCL科技407.56億
第三名:深天馬158.09億
第四名:和輝光電14.34億
第五名:維信諾13.29億
2020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460億元
京東方:1046.73/4460≈23%
TCL科技:407.56/4460≈9%
深天馬:158.09/4460≈3.5%
和輝光電:14.34/4460≈0.3%
市場集中度:35.8%
2、2019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京東方1160.60億
第二名:TCL科技749.33億
第三名:深天馬302.82億
第四名:維信諾26.90億
2019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5067億
京東方:1160.60/5067≈23%
TCL科技:749.33/5067≈15%
深天馬:302.82/5067≈6%
維信諾:26.90/5067≈0.5%
市場集中度:44.5%
3、2018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 1133.60億
第二名:京東方971.09億
第三名:深天馬289.12億
第四名:維信諾17.78億
2018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3553億
TCL科技:1133.60/3553≈32%
京東方:971.09/3553≈27%
深天馬:289.12/3553≈8.1%
維信諾:17.78/3553≈0.5%
市場集中度:67.6%
4、2017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1115.77億
第二名:京東方938億
第三名:深天馬238.24億
第四名:和輝光電6.16億
2017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242.5億
TCL科技:1115.77/4242.5≈26%
京東方:938/4242.5≈22%
深天馬:238.24/4242.5≈5.6%
和輝光電:6.16/4242.5≈0.1%
市場集中度:53.7%
5、2016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1064.74億
第二名:京東方688.96億
第三名:深天馬107.37億
第四名:維信諾 1.59億
2016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562.8億
TCL科技:1064.74/4562.8≈23%
京東方:688.96/4562.8≈15%
深天馬:107.37/4562.8≈2.4%
維信諾:1.59/4562≈0.03%
市場集中度:40.43%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面板行業的集中度水平較高,從上圖可以看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也較高,符合經濟學理論——市場集中度和利潤率之間是存在正相關關係。
1、國內外行業發展階段差別化
國外面板模式成熟市場擁有進階的商業模式,集中度高;發達國家依靠「品牌+渠道」的成熟商業模式佔據了面板產業鏈的高附加環節。國內行業產業結構待升級;我國面板製造工藝成熟,出口量大,但總體呈現產業 大而不強,企業小而散的特徵。
2、國內外市場空間差別化
北美市場增長困難;面板銷售額趨向平穩,增速緩慢。國內網際網路紅利疊加消費升級,市場容量巨大;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面板市場空間巨大。
3、國內外市場渠道差別化
最成熟的美國市場仍然以品牌銷售為主;位於產業鏈下遊的產品渠道是面板產業價值高度集中的區域。而國內各類渠道繁雜,線上銷售迅速提升,部分依賴補貼與營收;國內面板各類渠道繁雜多樣,線上銷售的渠道提升迅速。
結論:
由於面板行業涉及品類繁多,服務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下遊的需求,作為標準化的產品來說,產品差別化不明顯。
綜上,該產業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品牌、渠道等方面,較低的差別化會對該產業的市場集中度有降低的影響。
1、規模經濟——高壁壘
顯示面板屬於工業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投資規模大,投資節奏快。
2、絕對成本優勢——高壁壘
面板行業領導者需要在技術領先的同時,還要有規模優勢來攤低成本、創造利潤。資金不但需要投入在專利的研發和技術的進步,還需要擴大產能。
3、技術能力——高壁壘
面板行業企業研發投入高,佔用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較多,技術迭代較快。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研發投入逐年增長。
結論:
我國面板行業屬於高度進入退出壁壘的行業,決定了該產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
(一)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理論指出在一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水平。
由於面板的上遊環節如材料、設備,下遊的彩電、手機等生產環節都是全球一些大產業,面板生產企業的採購規模和對面板市場的控制能力,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企業容易通過量產來降低成本。
結論:我國面板產業的規模經濟顯著。
關於市場結構的小結:
CR4≈50%
產品差別化(不顯著)
進入退出壁壘(較高)
規模經濟(顯著)
綜上,我國面板行業是高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我國面板行業成本高,利潤低。而京東方當初引發國內面板行業價格戰,即幾乎以面板的成本價出售。若全球都以京東方的報價為準,要求面板廠降價。就會實現就是要以犧牲短期的利益來「搶食」同行,進而從友商手上爭奪更多的面板供應。面板價格上漲,國產龍頭企業邁入收穫期,而顯然中小企業無法承受這樣的價格不得不退出行業。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面板行業價格行為,在長期是利好頭部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發展不友好的。
1、銷售行為
京東方的銷售強度
2020年:3137719001元/135552569729元≈2.3%
2019年:2917865380元/116059590164元≈2.5%
深天馬的銷售強度
2020年:317344253.26元/29232745052.03元≈1.0%
2019年:472167334.92元/30281970068.28元≈1.6%
總結:
由於面板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沒有做廣告和過度推銷的行為,總體上看行業的銷售強度均不高,但是為了維護銷售渠道、維護行業龍頭地位,頭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一定的銷售費用。
2、一體化行為分析
2020年9月,京東方A公告稱,擬以不低於掛牌價收購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G8.5公司)80.831%股權,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G8.6公司)51%的股權,合計收購價超121億元。這成為國內液晶面板產業史上最大的併購案。
2020年8月,TCL科技公告,公司旗下TCL華星光電將以10.8億美元(約76.22億元人民幣)收購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總結:
中國的面板行業上遊和中遊毛利率較低,而下遊毛利率相對較高。面板行業自身的重資產屬性使得固定資產方面投資巨大。由於競爭加劇、中遊製造業過剩,行業對上遊、下遊議價能力都不足。這使得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處於產業鏈底端位置。
綜上,我國面板行業目前還難以享受一體化帶來的超額利潤。
3、技術與創新程度分析
京東方的研發強度
2020年:7622597925元/135552569729元≈5.6%
2019年:6699973240元/116059590164元≈5.8%
深天馬的研發強度
2020年:2024136818.81元/29232745052.03元≈6.9%
2019年:1856907233.95元/30281970068.28元≈6.1%
總結:
通過計算龍頭企業的研發強度,我國面板行業的研發投入力度一般偏低,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較少的研發投入不利於企業建立長久的競爭優勢。
4、過度生產能力
國內面板生產能力在逐步成熟。中國第一條調幅OLED面板線於2014年開通,第一條彈性調幅OLED產線於2017年開通。近年來,產線對顯示面板的投資熱情很高,國內面板生產能力在成熟之後,偏向供給過剩。
市場行為結論:
我國面板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市場規模需求大,但該行業基本被龍頭壟斷,使得小型面板行業難以發展、不易做大做強。從而反映了高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由於國家政策的支持,面板行業也存在一體化行為、技術與創新的投入的市場行為。確定了高市場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面板顯示產業向大陸集中,國產面板產業鏈受益。目前產業整體已發展成熟,國產廠商已在LCD領域構建了非常寬闊的護城河。在LCD領域,未來不僅暫無新的進入者投建產線,現有對手也逐漸退出競爭序列,LCD供給側迎來巨大改善,未來整體供給平穩。
在面板上遊成本中:玻璃基板在LCD面板成本中佔比15.2%,在OLED面板成本中佔比6%,是面板重要原材料之一。彩色濾光片在LCD成本中佔比為17.9%。偏光片在LCD成本中佔比為9.9%。驅動IC在LCD成本中佔比為10.4%,在OLED成本佔比為6%。液晶材料在LCD成本中佔比3.5%。背光模組在LCD成本中佔比為29.1%。是LCD面板成本中佔比最大的原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在OLED成本中佔比為23%,是OLED面板成本佔比最大的原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
面板行業上遊行業
面板行業上遊主要由材料元器件供應商和設備廠商組成,材料元器件如混合液晶、偏光板、彩色濾光片、玻璃片等其他材料,設備生產商生產設備如驅動IC、電路板、被動元件等組裝零件。
但是面板行業上遊關鍵原材料一直被美日韓所壟斷,制約著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國內面板廠商的議價能力,國產化配套不足。
面板行業下遊行業
面板行業下遊主要為終端產品,其中大尺寸終端包括電視機、筆記本、臺式PC顯示器等;小尺寸終端有手機、平板、車載系統顯示器、儀器儀表等,在眾多終端產品中,電視面板佔比需求最大,佔LCD面板需求的67%左右。
1、「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
開展TFT-LCD顯示面板關鍵技術和新工藝開發,實施玻璃基板等關鍵配套材料和核心生產設備產業化項目。突破PDP高光效技術、高清晰度技術以及超薄技術,完善配套產業鏈。開展高遷移率TFT驅動基板技術開發,攻克OLED有機成膜、器件封裝等關鍵工藝技術,加強關鍵材料及設備的國產化配套。開展3D顯示、電子紙、雷射顯示等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到2015年,新型平板顯示面板滿足國內彩電整機需求量的80%以上,提高關鍵材料和核心生產設備本地化配套率。
2、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相關內容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重點支持高世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面板發展,提高等離子體顯示器件(PDP)產業競爭力,加快大尺寸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OLED)、電子紙、三維(3D)顯示、雷射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上遊原材料、元器件及專用裝備等配套產業,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體系,平板顯示產業規模佔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支持高端微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綠色電池、功率器件、傳感器件等產品及關鍵設備、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傳統元器件向智能化、微型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3、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相關內容
加強集成電路、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智能終端、北鬥導航設備與系統、高端伺服器、新型顯示、太陽能光伏、鋰離子電池、LED、應用電子產品、軟體、信息技術服務等標準化工作,服務和引領產業發展.
在面板行業中,鼓勵類內容主要包括:
1、半導體、光電子器件、新型電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新型機電元件、高頻微波印製電路板、高速通信電路板、柔性電路板、高性能覆銅板等)等電子產品用材料;
2、薄膜場效應電晶體LCD(TFT-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電子紙顯示、雷射顯示、3D顯示等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面板產業用玻璃基板等關鍵部件及關鍵材料;
3、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TFT-LCD)、發光二極體(LED)及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OLED)、電子紙顯示、雷射顯示、3D顯示等新型顯示器件生產專用設備;
4、半導體照明襯底、外延、晶片、封裝及材料(含高效散熱覆銅板、導熱膠、導熱矽膠片)等。
結論及建議:
1、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智能化不斷推進,顯示屏作為人機互動的界面,面板受到市場需求推動下需求量和出貨面積逐年攀升,處於產業上升期,具有投資價值。
2、面板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對技術創新的依賴程度高,並存在規模效應,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未來龍頭企業的定價能力會更強,中小廠商在這一行業中長期競爭力顯著不如大企業,因此投資中可以關注京東方、華星科技、深天馬等頭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