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板產業分析報告

2022-01-04 小巴財富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智能化不斷推進以及5G應用帶來的信息流衝擊,顯示屏作為人機互動的界面,其市場規模正在隨著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設備數量的增加而不斷擴大,面板需求量和出貨面積逐年攀升。

      面板是工業信息化的基礎行業,面板是半導體領域的入場券,是檢驗一個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的一個先導指標。日本(夏普、JDI)、臺灣省(友達、群創)、韓國(三星、LGD)都是顯示面板巨頭林立,然後都湧現出一大批集成電路巨頭:日本(索尼、東芝)、臺灣省(臺積電、臺聯電)、韓國(三星、海力士)。究其原因,是因為面板的運營邏輯與集成電路類似:面板的投資額、潔淨室、設備供應商、土建、強電、弱電、廠務、原材料、物流、供應鏈、排汙都與集成電路晶圓廠高度相似,所以韓國、臺灣省在面板領域的成功,也為其在半導體領域稱霸全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經歷20年的努力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不僅保證了本國的供應鏈安全,擺脫了屏幕卡脖子的歷史難題,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面板產能已經佔據全球過半份額,可以利用全球寡頭地位對某些國家實現供應鏈威懾和反制。

       面板按應用可細分為TV面板,顯示器面板,筆電面板,平板電腦面板,手機面板等;

       按技術類別可分為LCD,OLED,mini LED,micro LED。最主要的是LCD和OLED。

1、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

       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置TFT(薄膜電晶體),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按照背光源的不同,LCD可以分為CCFL顯示器和LED顯示器兩種。

        其特點是:低壓微功耗;外觀小巧精緻,厚度只有6.5~8mm;被動顯示型(無眩光,不刺激人眼,不會引起眼睛疲勞);顯示信息量大(因為像素可以做得很小);易於彩色化(在色譜上可以非常準確的復現);無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利於信息保密);長壽命(這種器件幾乎沒有什麼劣化問題,因此壽命極長,但是液晶背光壽命有限,不過背光部分可以更換);不會出現任何的幾何失真,線性失真;耗電量大多數都在40W上下,非常節能。

2、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半導體

      OLED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是通過載流子的注入和複合而致發光的現象,發光強度與注入的電流成正比。OLED在電場的作用下,陽極產生的空穴和陰極產生的電子就會發生移動,分別向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注入,遷移到發光層。當二者在發光層相遇時,產生能量激子,從而激發發光分子最終產生可見光。

       其特點是:有機塑料層更薄、更輕而且更富於柔韌性;發光層比更輕更亮;OLED並不需要採用LCD中的逆光系統;D製造起來更加容易,還可製成較大的尺寸;視野範圍很廣,可達170度左右;功耗低;響應速度快;能實現高解析度顯示;可以降低地域限制,在極寒地帶也可以正常使用;能夠實現軟屏;成品的質量比較輕;與其他產品相比,OLED的質量比較小,厚度與LCD相比是比較小的,其抗震係數較高,能夠適應較大的加速度,振動等比較惡劣的環境。

(一)發展歷程

      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世界面板行業逐漸產業化。1972年初,夏普花了三百萬美元從美國人手裡把LCD技術買過來,然後在1988年夏普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4英寸液晶顯示屏,LCD技術開始全面產業化。

到了90年代,電腦的崛起帶動LCD面板快速發展。1992年IBM推出了第一款使用彩色TFT-LCD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市場需求爆發,這使得LCD找到了應用市場。

       90年代中後期,韓國企業登上了面板行業的歷史舞臺。當時韓國大力發展存儲晶片,在這個過程中韓國人發現存儲晶片和做LCD面板存在大量相似的技術,都是半導體技術做電晶體。

       2008年以後,我國面板企業的崛起。當時亞洲的新興國家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制度的優勢使得我國影響不大,我國面板企業也在這次危機當中開啟了它的崛起之路。

(二)近年來面板行業主要趨勢

1、屏幕材質的變化:屏幕材質的變化主要是 LCD 和 OLED 的霸主之爭。早期大多使用LCD,在全面屏出現後,OLED開始後來居上。

2、屏幕亮度變化:亮度是屏幕顯示的一個重要指標,LCD 依賴背光作為發光源,OLED 是自發光。更高的亮度能帶來更通透清晰的觀感

3、屏幕材質和色域度的變化:色溫色域色準,都是屏幕的光學指標。色溫越低觀感越暖越泛黃,越高觀感越冷越泛藍,色域從 sRGB,到現在的 P3,色彩越來越豐富。

(三)我國面板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5G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對顯示終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電視終端面板顯示上尤為突出,消費者更加傾向於大尺寸化和高畫質化。隨著全球5G技術的覆蓋,人們使用電視觀看電影、玩遊戲等娛樂方式將會增加,消費者將會追求反應速度更快、更加逼真生動圖像和更大化的電視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大尺寸化和高畫質化需求旺盛。

中國面板目前的缺點:

1)技術的上還無法和第一梯隊進行競爭,創新力有待加強;

2)中國面板企業上遊實力比較弱,比如液晶材料,偏光片等組件的生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1、京東方(BOE)

       京東方在成為華為Mate 20 Pro的主要OLED面板供應商後,京東方已經超越LG,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面板供應商。

       從技術上來說,目前OLED屏在亮度上的390nit依然比不上三星的屏幕,而長時間使用會顯示發白、刺眼等等問題。目前都在逐步改進中,雖然達不到三星OLED屏幕的顯示效果,而通常情況下是夠用的了。但是在AMOLED屏幕領域,目前三星是開拓者,而京東方是跟隨者,三星沒用完全解決好屏幕壽命及燒屏問題,京東方同樣存在。在2018年去年12月26,京東方就宣布:第六代AMOLED的批量生產線。2019年度的西班牙巴塞隆納電子展華為的5G手機MateX的驚豔亮相,把京東方的AMOLED屏幕推到前臺,就目前來說基本上能夠滿足要求。結論就是AMOLED屏幕,三星是行業龍頭,該領域的拓荒者。京東方是緊跟其後的追隨者,質量上差別已經不大。

2、華星光電

       曾經的TCL集團是一家以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白色家電為主的企業,華星光電是TCL轉型的主要思路之一,從電視機製造領域轉向面板領域所單獨設立的科技公司。

       產品全線覆蓋大尺寸電視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共有6條。其中,深圳、惠州為大尺寸TV面板、模組生產基地,武漢為中小尺寸面板、模組生產基地,印度為模組生產基地。TCL華星積極布局Mini-LED、Mirco-LED、OLED、印刷顯示等先進顯示技術,以及大尺寸觸控模組、電子白板、拼接牆、車載、電競等顯示應用領域,進一步夯實在全球面板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主要客戶群體有華為、摩託羅拉、TCL、三星、LG、創維、聯想、小米、比亞迪、vivo、OPPO、索尼、海信、長虹等企業。

3、深天馬

      上海天馬有機發光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及模組,目前佔國內OLED產能約30%以上。

      在我國面板行業,如果說京東方是大尺寸面板龍頭,那麼深天馬則是是中小尺寸面板之王。

以上三家可以說是中國面板行業的三巨頭。

(一)    營業收入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1046.73億,  同比增長16.80%

第二名:TCL科技407.56億, 同比增長2.33%

第三名:深天馬158.09億,    同比增長-3.46%

第四名:和輝光電14.34億,  同比增長65.36%

第五名:維信諾13.29億,      同比增長27.69%

點評:京東方以超過第二名近6000億元的優勢位居第一名,TCL科技和深天馬分別位於第二三名,和輝光電位居第四,且增速最快。

(二)淨利潤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50.36億 ,   同比增長162.46%

第二名:TCL科技43.88億, 同比增長67.63%

第三名:深天馬14.75億,    同比增長77.79%

第四名:維信諾2.04億,      同比增長217.93%

第五名:和輝光電-10.36億,同比增長-3.00%

點評:前四名面板行業增速明顯,京東方的淨利潤最高,維信諾的增速最快,超過200%,但和輝光電的淨利潤減少,有待提升。

(三)總資產top5(2020)

第一名:京東方4242.57億

第二名:TCL科技2579.08億

第三名:深天馬735.58億

第四名:維信諾385.25億

第五名:和輝光電247.71億

點評:京東方和TCL科技的總資產均上千,以絕對的優勢位居前二,其中京東方相較於TCL科技多了近2000億,TCL科技相較於深天馬超1000多億。

(四)負債率(2020)

第一名:TCL科技65.08%

第二名:京東方59.13%

第三名:和輝光電58.25%

第四名:深天馬54.36%

第五名:維信諾49.43%

點評:我國面板行業各企業負債率都偏高平均在58%左右。間接反映了企業償債能力低。會降低企業的資信度。

總結:京東方綜合指標最優,為我國面板行業霸主。

1、2020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京東方1046.73億

第二名:TCL科技407.56億

第三名:深天馬158.09億

第四名:和輝光電14.34億

第五名:維信諾13.29億

2020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460億元

京東方:1046.73/4460≈23%

TCL科技:407.56/4460≈9%

深天馬:158.09/4460≈3.5%

和輝光電:14.34/4460≈0.3%

市場集中度:35.8%

2、2019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京東方1160.60億

第二名:TCL科技749.33億

第三名:深天馬302.82億

第四名:維信諾26.90億

2019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5067億

京東方:1160.60/5067≈23%

TCL科技:749.33/5067≈15%

深天馬:302.82/5067≈6%

維信諾:26.90/5067≈0.5%

市場集中度:44.5%

3、2018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 1133.60億

第二名:京東方971.09億

第三名:深天馬289.12億

第四名:維信諾17.78億

2018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3553億

TCL科技:1133.60/3553≈32%

京東方:971.09/3553≈27%

深天馬:289.12/3553≈8.1%

維信諾:17.78/3553≈0.5%

市場集中度:67.6%

4、2017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1115.77億

第二名:京東方938億

第三名:深天馬238.24億

第四名:和輝光電6.16億

2017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242.5億

TCL科技:1115.77/4242.5≈26%

京東方:938/4242.5≈22%

深天馬:238.24/4242.5≈5.6%

和輝光電:6.16/4242.5≈0.1%

市場集中度:53.7%

5、2016年度營業收入

第一名:TCL科技1064.74億

第二名:京東方688.96億

第三名:深天馬107.37億

第四名:維信諾 1.59億

2016年度面板行業總收入4562.8億

TCL科技:1064.74/4562.8≈23%

京東方:688.96/4562.8≈15%

深天馬:107.37/4562.8≈2.4%

維信諾:1.59/4562≈0.03%

市場集中度:40.43%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面板行業的集中度水平較高,從上圖可以看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也較高,符合經濟學理論——市場集中度和利潤率之間是存在正相關關係。

1、國內外行業發展階段差別化

       國外面板模式成熟市場擁有進階的商業模式,集中度高;發達國家依靠「品牌+渠道」的成熟商業模式佔據了面板產業鏈的高附加環節。國內行業產業結構待升級;我國面板製造工藝成熟,出口量大,但總體呈現產業 大而不強,企業小而散的特徵。

2、國內外市場空間差別化

       北美市場增長困難;面板銷售額趨向平穩,增速緩慢。國內網際網路紅利疊加消費升級,市場容量巨大;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面板市場空間巨大。

3、國內外市場渠道差別化

       最成熟的美國市場仍然以品牌銷售為主;位於產業鏈下遊的產品渠道是面板產業價值高度集中的區域。而國內各類渠道繁雜,線上銷售迅速提升,部分依賴補貼與營收;國內面板各類渠道繁雜多樣,線上銷售的渠道提升迅速。

結論:

由於面板行業涉及品類繁多,服務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下遊的需求,作為標準化的產品來說,產品差別化不明顯。

綜上,該產業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品牌、渠道等方面,較低的差別化會對該產業的市場集中度有降低的影響。

1、規模經濟——高壁壘

       顯示面板屬於工業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投資規模大,投資節奏快。

2、絕對成本優勢——高壁壘

       面板行業領導者需要在技術領先的同時,還要有規模優勢來攤低成本、創造利潤。資金不但需要投入在專利的研發和技術的進步,還需要擴大產能。

3、技術能力——高壁壘

       面板行業企業研發投入高,佔用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較多,技術迭代較快。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研發投入逐年增長。

結論:

我國面板行業屬於高度進入退出壁壘的行業,決定了該產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

(一)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理論指出在一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水平。

       由於面板的上遊環節如材料、設備,下遊的彩電、手機等生產環節都是全球一些大產業,面板生產企業的採購規模和對面板市場的控制能力,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企業容易通過量產來降低成本。

結論:我國面板產業的規模經濟顯著。

關於市場結構的小結:

CR4≈50%

產品差別化(不顯著)

進入退出壁壘(較高)

規模經濟(顯著)

綜上,我國面板行業是高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我國面板行業成本高,利潤低。而京東方當初引發國內面板行業價格戰,即幾乎以面板的成本價出售。若全球都以京東方的報價為準,要求面板廠降價。就會實現就是要以犧牲短期的利益來「搶食」同行,進而從友商手上爭奪更多的面板供應。面板價格上漲,國產龍頭企業邁入收穫期,而顯然中小企業無法承受這樣的價格不得不退出行業。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面板行業價格行為,在長期是利好頭部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發展不友好的。

1、銷售行為

京東方的銷售強度

2020年:3137719001元/135552569729元≈2.3%

2019年:2917865380元/116059590164元≈2.5%

深天馬的銷售強度

2020年:317344253.26元/29232745052.03元≈1.0%

2019年:472167334.92元/30281970068.28元≈1.6%

總結:

由於面板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沒有做廣告和過度推銷的行為,總體上看行業的銷售強度均不高,但是為了維護銷售渠道、維護行業龍頭地位,頭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一定的銷售費用。

2、一體化行為分析

       2020年9月,京東方A公告稱,擬以不低於掛牌價收購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G8.5公司)80.831%股權,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G8.6公司)51%的股權,合計收購價超121億元。這成為國內液晶面板產業史上最大的併購案。

       2020年8月,TCL科技公告,公司旗下TCL華星光電將以10.8億美元(約76.22億元人民幣)收購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總結:

       中國的面板行業上遊和中遊毛利率較低,而下遊毛利率相對較高。面板行業自身的重資產屬性使得固定資產方面投資巨大。由於競爭加劇、中遊製造業過剩,行業對上遊、下遊議價能力都不足。這使得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處於產業鏈底端位置。

綜上,我國面板行業目前還難以享受一體化帶來的超額利潤。

3、技術與創新程度分析

京東方的研發強度

  2020年:7622597925元/135552569729元≈5.6%

  2019年:6699973240元/116059590164元≈5.8%

深天馬的研發強度

  2020年:2024136818.81元/29232745052.03元≈6.9%

  2019年:1856907233.95元/30281970068.28元≈6.1%

總結:

       通過計算龍頭企業的研發強度,我國面板行業的研發投入力度一般偏低,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較少的研發投入不利於企業建立長久的競爭優勢。

4、過度生產能力

       國內面板生產能力在逐步成熟。中國第一條調幅OLED面板線於2014年開通,第一條彈性調幅OLED產線於2017年開通。近年來,產線對顯示面板的投資熱情很高,國內面板生產能力在成熟之後,偏向供給過剩。

市場行為結論:

我國面板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市場規模需求大,但該行業基本被龍頭壟斷,使得小型面板行業難以發展、不易做大做強。從而反映了高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由於國家政策的支持,面板行業也存在一體化行為、技術與創新的投入的市場行為。確定了高市場集中度的市場結構。

       面板顯示產業向大陸集中,國產面板產業鏈受益。目前產業整體已發展成熟,國產廠商已在LCD領域構建了非常寬闊的護城河。在LCD領域,未來不僅暫無新的進入者投建產線,現有對手也逐漸退出競爭序列,LCD供給側迎來巨大改善,未來整體供給平穩。

       在面板上遊成本中:玻璃基板在LCD面板成本中佔比15.2%,在OLED面板成本中佔比6%,是面板重要原材料之一。彩色濾光片在LCD成本中佔比為17.9%。偏光片在LCD成本中佔比為9.9%。驅動IC在LCD成本中佔比為10.4%,在OLED成本佔比為6%。液晶材料在LCD成本中佔比3.5%。背光模組在LCD成本中佔比為29.1%。是LCD面板成本中佔比最大的原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在OLED成本中佔比為23%,是OLED面板成本佔比最大的原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

面板行業上遊行業

       面板行業上遊主要由材料元器件供應商和設備廠商組成,材料元器件如混合液晶、偏光板、彩色濾光片、玻璃片等其他材料,設備生產商生產設備如驅動IC、電路板、被動元件等組裝零件。

       但是面板行業上遊關鍵原材料一直被美日韓所壟斷,制約著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國內面板廠商的議價能力,國產化配套不足。

面板行業下遊行業

       面板行業下遊主要為終端產品,其中大尺寸終端包括電視機、筆記本、臺式PC顯示器等;小尺寸終端有手機、平板、車載系統顯示器、儀器儀表等,在眾多終端產品中,電視面板佔比需求最大,佔LCD面板需求的67%左右。

1、「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

       開展TFT-LCD顯示面板關鍵技術和新工藝開發,實施玻璃基板等關鍵配套材料和核心生產設備產業化項目。突破PDP高光效技術、高清晰度技術以及超薄技術,完善配套產業鏈。開展高遷移率TFT驅動基板技術開發,攻克OLED有機成膜、器件封裝等關鍵工藝技術,加強關鍵材料及設備的國產化配套。開展3D顯示、電子紙、雷射顯示等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到2015年,新型平板顯示面板滿足國內彩電整機需求量的80%以上,提高關鍵材料和核心生產設備本地化配套率。

2、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相關內容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重點支持高世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面板發展,提高等離子體顯示器件(PDP)產業競爭力,加快大尺寸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OLED)、電子紙、三維(3D)顯示、雷射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上遊原材料、元器件及專用裝備等配套產業,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體系,平板顯示產業規模佔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支持高端微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綠色電池、功率器件、傳感器件等產品及關鍵設備、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傳統元器件向智能化、微型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3、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相關內容

       加強集成電路、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智能終端、北鬥導航設備與系統、高端伺服器、新型顯示、太陽能光伏、鋰離子電池、LED、應用電子產品、軟體、信息技術服務等標準化工作,服務和引領產業發展.

在面板行業中,鼓勵類內容主要包括:

1、半導體、光電子器件、新型電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新型機電元件、高頻微波印製電路板、高速通信電路板、柔性電路板、高性能覆銅板等)等電子產品用材料;

2、薄膜場效應電晶體LCD(TFT-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電子紙顯示、雷射顯示、3D顯示等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面板產業用玻璃基板等關鍵部件及關鍵材料;

3、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TFT-LCD)、發光二極體(LED)及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OLED)、電子紙顯示、雷射顯示、3D顯示等新型顯示器件生產專用設備;

4、半導體照明襯底、外延、晶片、封裝及材料(含高效散熱覆銅板、導熱膠、導熱矽膠片)等。

結論及建議:

1、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智能化不斷推進,顯示屏作為人機互動的界面,面板受到市場需求推動下需求量和出貨面積逐年攀升,處於產業上升期,具有投資價值。

2、面板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對技術創新的依賴程度高,並存在規模效應,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未來龍頭企業的定價能力會更強,中小廠商在這一行業中長期競爭力顯著不如大企業,因此投資中可以關注京東方、華星科技、深天馬等頭部企業。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發展超大尺寸面板...
    2018年中國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發展超大尺寸面板以擴大產能  2019-01-03 10:19:56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2004G0
  • 2018年面板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日本面板廠商雖掌握大批關鍵技術,但是逐漸失去價格競爭優勢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大陸面板市場歷經風雨,終見彩虹面板行業崛起:從貿易逆差到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被譽為「信息社會的牛奶和麵包」,作為支撐信息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其對整個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意義重大。面板行業起步之時技術受制於人,前進之路飽含辛酸淚。我國液晶面板行業起步時就已經落後日本近十年,大陸彩電等市場長期遭受「缺屏之痛」。
  • 報告 | 《中國大數據產業分析報告》(附ppt下載)
    3月28-2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數據中心聯盟、大數據發展促進委員會承辦的「2017大數據產業峰會
  • 哈工大: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
    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引導下蓬勃發展,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工業機器人產品應用潛力逐步釋放,服務機器人細分市場百花齊放
  • 《中國電競產業分析報告》出爐:世界電競看中國,中國看上海
    上周結束的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中國電競產業分析報告》的發布引來各方關注。
  •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分析報告》發布
    2021年10月11日,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
  • 面板產業的中國生意
    中國的電子產業,眾所周知,「缺芯少屏」一直代表著中國電子產業面臨的兩大痛點。轉眼過去了這麼多年,這種窘境是否有所改善呢?這可以從當前的報導中一見端倪。主流媒體在評論國內電子產業時,通常的評價是「缺芯少魂」,一字之差反應出的是國內顯示面板產業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一批優秀的國內面板生產企業,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分析報告PPT(附下載)
    2021年10月11日,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
  • 面板產業危與機
    不過,有業內受訪人士告訴記者,體量大並不意味著大陸面板廠商能夠穩居面板產業產品和技術的制高點。我國要從面板大國成長為面板強國,道路並不平坦,產業鏈配套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亟待調整仍是擺在中國大陸面板產業面前的需要破解的難題。「中國大陸的面板產業仍舊具有一定的代工特徵,即從海外購買核心原材料和高精尖設備,通過引進或改良的技術來提高產品質量和穩定性。」
  • 電視面板價格持續暴漲,行業機遇與風險分析
    特別是北美市場,如我們之前分析,有望成為全球電視出貨最大的市場。【熱點分析】疫情之下北美有望超過中國,成為全球電視最大市場。中國大陸面板廠在LCD產業內地位日益穩固,BOE電視面板出貨量穩居第一位奧維睿沃《AVC全球電視面板出貨月度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面板廠Q1-Q3出貨量在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佔比達到
  • 2021-2027年中國賽馬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即時更新(交付時間約3個工作日) 【發布機構】智研瞻產業研究院 【報告格式】PDF版 核心內容提要 市場需求 本報告從以下幾個角度對賽馬產業行業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研究: 1、市場規模:
  • HRG在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中英雙語《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
    《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發布現場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引導下蓬勃發展,整體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英文版《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封面在令人欣喜的大環境下,仍存在諸多挑戰。
  • 消費電子、面板、半導體等行業綜合分析報告
    參考 AVC 數據,2020 年 5 月各類尺寸面板價格已接近甚至跌破歷史 價格。目前中國帶頭復甦之後全球疫情亦逐漸迎來好轉,歐美大多數國家已開始 解封,終端需求已經迎來反彈。我們可以看到本輪 TV 面板價格已經從 7 月份開 始不斷上漲,若無疫情影響,今年面板價格上漲時間點會提早到今年 1-2 月份, 同時價格上漲至少半年時間。
  • 方興未艾:2018年中國大陸電競產業分析與2019年展望
    與之相應地,電競顯示面板廠商和整機廠商也需要跟上遊戲產品和電競顯卡的升級步伐,推出更高刷新率、更高解析度、更快響應時間的新產品。可以預期此輪產品升級將進一步促進市場均價的增長,推進市場持續增長。此外,電競職業化的發展將催生更多的電競戰隊、俱樂部、網咖、培訓機構,逐漸形成多元化的專業電競消費市場。  其二,大眾化方向。
  • 面板產業恩仇錄(四年之後) —— 中國液晶面板的「倖存者紅利」!
    四年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面板產業恩仇錄》。講述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故事,特別是海峽兩岸的恩仇。
  • 中國5G產業鏈分析報告2020
    ▼中國5G產業分析報告2020(資料庫永久用戶專享報告)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分析報告2020(資料庫永久用戶專享報告)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分析報告2020(資料庫永久用戶專享報告)中國餐飲產業分析報告2020(資料庫永久用戶專享報告)
  • 中國顯示面板產業激蕩的40年
    如果十年前有人這樣預測大陸面板產業,估計會引來一陣嗤笑,因為彼時,日韓面板企業風頭正勁,中國面板產業、電視產業正在經歷著最為痛苦的時刻,「缺屏」是當時價值1500億的現實問題。除了技術封鎖之外,中國大陸市場還不得不面對韓企與中國臺灣企業的聯合價格壟斷。
  • 面板驅動IC-供應鏈及市況分析
    面板的Driver IC背後涉及龐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也是目前面板廠內部垂直整合度最低的一項零組件,近年來Driver IC供應鏈中部分材料的短缺也屢次成為面板供貨不足的主因
  • 2021年中國數字健康行業分析報告-產業規模現狀與未來前景研究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zlj)      觀研報告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數字健康行業分析報告-產業規模現狀與未來前景研究》涵蓋行業最新數據,市場熱點,政策規劃,競爭情報,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