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又一次飛躍

2021-02-09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這是祖先們對宇宙最初的觀測有感。一千五百年,經歷世代更迭,龐大物質世界的渾濁面紗早已被世人揭開,逐步發展的現代科學不僅證實了宇宙並非形而上的天道,更在深入探究宇宙奧秘的道路上求索前行。今年5月5日,我國新型號火箭長徵五號B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準送入預定軌道,這不僅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高光時刻,更為此後火星探測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5500萬公裡,和月球相比,火星遠了150倍,而長徵五號火箭將是我國未來行星探測、深空探測的主力火箭,它具有更強大的運載能力,可以將探測器推向更遠的深空。

7月23日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便獲得成功,是2020年最振奮人心的消息之一。美國的「毅力號」和阿聯的「希望號」都要在7月飛往火星,此次「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著實是一件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大事件。 

據報導,峰值時央視平臺有千萬網友同時在線觀看火箭發射。隨著火箭騰空而起,網友們瞬間沸騰了,他們在評論區快速刷屏「中國加油!」、「中國夢想的力量不可阻擋,衝衝衝!」、「此生不悔入華夏」,洋溢著自豪感的評論讓人熱血澎湃。航天事業不僅是中國夢、強國夢的重要部分,也是屬於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幸福之夢。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多次聯合央視呈現「航天」發射盛況,為人們建起「航天夢」的希望之橋,共同見證夢圓時刻。 

千年一刻,中國力量厚積薄發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人獨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徵程。

儘管起步較晚,但隨著中國航天人在錢學森等奠基人的引領下源源不斷地為探索外太空貢獻著力量,我們後來居上,成就舉世矚目,已佔據世界航天領域一席之地。 

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半個世紀過去了,一顆顆衛星,一枚枚飛彈,一艘艘飛船,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漸強。

疫情衝擊下的2020格外艱難,科技領域,美國在高端晶片上針對華為的制裁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即便如此,中國航天事業依然保持著穩健的步伐,「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為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打下了有力根基。

今年,中國航天事業還將實施多項重大工程任務,「北鬥三號」將組網收官、「天宮」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嫦娥五號」月球取樣也將在今年執行返回任務,千年一刻,中國航天事業正在迎接萬眾矚目的東方大戲。

航天命名,千年文明潤物無聲

在命名這件事上,中國航天人展現出強大的文化自信,巧妙結合五千年歷史文化,賦予太空飛行器浪漫溫潤的名字。

「天問一號」這個名字,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它向世人展現了中國人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和堅定信念:探求真理的徵途漫漫,而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航空航天技術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國家的綜合國力,我國每一次航天技術成果都會受到全球矚目,此前的「玉兔」月球車、「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深受大家喜愛。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發起的「火星探測器著陸點徵名」活動,再一次展現了「夢之藍M6+」品牌精神與航天精神的一次交相輝映。  

夢之藍M6+邀你在火星,寫下我們的名字

更好的時代,成就更好的夢想。「天問一號」是中國人飛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人夢想徵途的全新起航,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洋河人與航天人的「夢想」或許不同,但對夢想的堅守卻心心相印。航天之夢藍圖遼遠,銀河與洋河匯因夢想而交匯,在徵服廣袤星辰的路上乘風破浪。

夢之藍見證了航天徵途的累累碩果,也成為了中國航天夢的分享者,今後對火星,我們有的不止是仰望,更是榮耀,屬於航天人的榮耀時刻,夢之藍M6+邀請所有心懷夢想的人共享。

現在,夢之藍M6+攜手國家天文臺、中國航天基金會共同發起#在火星,寫下我們的名字#火星著陸點命名活動。點擊閱讀原文參與徵名活動,盡情發揮你的想像力,讓我們和夢之藍M6+一起,共同開創屬於14億中國人的歷史性一刻!自此,火星上將多一個中國名字。

* 廣告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臺灣一些人的評價令人差點笑岔氣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但也有一些人,對於我們的成功,流露出一種很「酸」的態度…從境外社交媒體「推特」來看,目前正在拼命「酸」中國「天問一號」的,主要是來自印度的一些網民。如下圖所示,在推特上不少關於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的資訊帖文下面,就都能看到這些印度網民在發表諸如「火星要被新冠病毒/中國病毒感染了」「別把新冠病毒帶到火星去」之類的言論。
  • 「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雲酒獨家
    7月23日,全中國都在為「天問一號」喝彩。但作為酒業人,我們希望將掌聲送給「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夢之藍。❶火星,中國來了!「發射!」12時41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央視網發火星文慶祝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我國航天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 我國首個火星任務發射成功,「天問一號」的意義及鮮為人知的背後
    就在剛剛,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載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點火發射,成功的進入預定軌道,奔向火星,萬眾沸騰!「天問一號」發射瞬間也許可能有人問,發射火星探測器有什麼意義呢?花費巨大,又不能直接產生效益,還不如拿來用於其他科研開發。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火之路要經歷什麼?​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俄羅斯專家:「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意義重大 中國邁出鼓舞人心的一...
    點擊播放 GIF 0.0M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 新華社記者胡喆攝國際在線專稿: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俄航天科學領域的專家們認為,「天問一號」的發射意義重大,對於中國來說是邁出了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 剛剛,天問一號成功被火星捕獲!火星,中國來了
    智東西2月10日消息,剛剛,也就是在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九,北京時間19時52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任務成功!本文福利:航天產業不僅是國家意志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更是大國博弈的戰略高地。推薦深度研報《新時代的中國航天》,可在公眾號聊天欄回復關鍵詞【智東西165】獲取。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義非凡!收益不在現在,而在未來!
    ——屈原《天問》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先秦文學家屈原就對這神秘的世界發出了天問。動蕩不安的2020年的今天,人類探索未知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歇。就在今天,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衛星——「天問一號」在舉世矚目中緩緩升空,這標誌著我國在深空探索上邁出了一大步。那麼,當我們談論天問一號時,我們到底如何看待其現實意義呢?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戰略意義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非常重大。當然天問一號徹底成功,還需要到2021年的2月份,其環繞器穩定圍繞火星飛行;著陸器突破火星大氣層成功軟著陸,然後展開釋放巡視器,傳回第一批火星表面和一定深度土層的考察資料之後才能算徹底圓滿的成功。
  • 「天問一號」發射,一起重溫令人激動不已的火星電影!
    7月23日,對很多天文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特殊的並且激動人心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日,這將極大的促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 「天問一號」發射,一起重溫令人激動不已的火星電影
    7月23日,對很多天文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特殊的並且激動人心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日,這將極大的促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多國火星車為何近期集中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省文昌市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圖/中國新聞圖片網本刊記者/李想俁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於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精確入軌後,已按預定飛行程序在軌飛行了約295天。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探測器產品保證經理饒煒介紹,自2021年2月10日成功環繞火星後,相繼完成了著陸區預探測、軌道維持、自檢等關鍵飛行控制任務,期間,能源平衡,狀態穩定,各分系統工作正常。動畫模擬天問一號著陸過程。
  • 早走晚到,中國「天問一號」為何如此「磨蹭」?
    而早於「毅力號」發射的中國「天問一號」計劃到5月份才能著陸火星。「天問一號」為啥如此「磨蹭」?此前,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抵達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已於2021年2月10日成功環繞火星,完成一次軌道平面調整,目前運行在環火橢圓軌道。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升空
    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天問一號「天地呼應」 航天科技普惠大眾
    2021年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第811所與北京思悅智慧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合作授權儀式在上海舉行,思悅智慧作為航天八院811所的核心合作夥伴,成為「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的全國唯一授權代理商,將中國航天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成大眾的必備愛眼工具。
  •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紀念封上架!
    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功登陸火星表面的國家!▲祝融號火星車此次天問一號成功落火是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裡程碑式的進步!彰顯了我大中華的實力!為紀念此次「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中國集郵總公司特別發行了一枚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紀念封,發行量4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