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 iBasso DX300 MAX播放器上手玩:這就是便攜音頻的「關底BOSS」

2021-12-11 Chiphell

CHH ID:歲月神偷

當耳機燒友化身遊戲玩家,挑戰「便攜音頻」這個副本,
iBasso的MAX機種,毫無疑問是副本的關底BOSS。
220MAX是第一形態,本文主角300MAX是第二形態(還是終極那種);
至於傳聞100臺的Ti版?是我的鈔能力打不開的隱藏關。

如此這般,在我手上的就是全球限量500臺,iBasso超弩級播放器新品DX300 MAX。由於已經用了有段時間才來的上手玩分享,所以圖片有些使用痕跡還請諒解。
開篇請允許我先辯解,明明iBasso這款DX300 MAX延續了前代機型DX220 MAX的「BIG MAX」巨無霸身材,怎麼還能稱作便攜音頻呢?是的,因為有同類競品(說的就是某六萬的旗艦機)的存在,對比之下,DX220 MAX是還能放在一個MUJI的小整理包就可出門,其餘競品一律需上專用收納包。這樣一來,作為後繼者的DX300 MAX依然是名副其實的便攜產品;只是在此之上,還請把它定義為「背包機」吧。(參考傳奇DAT機TCD-D10PRO)

造型還是一塊「磚」,只是DX300 MAX這次從細節改善。外殼更花心思進行打磨,背面不再用容易刮花的玻璃漆面,附贈的皮革外套是深綠色,稍微加工處理一下的話,還是蠻有低奢的感覺。

DX300 MAX的旋扭、按鍵,乃至卡槽都和前代產品不一樣了。音量旋扭加入雕花設計,用起來有一種特別的質感;新增按鍵在機器側面,具體功能不外乎是電源開關/播放暫停/前後切換,沒有凹凸點設計這一點少少遺憾,不過我平日都是在安卓界面進行操作,使用頻率不多。
卡槽不再放置在機器側邊,而是統一到電源、USB口的一側,對頻繁更換TF卡的我來說是方便了。其餘接口則保持不變,數字電路由USB接口供電、模擬電路由線性電源供電,有利於未來外接更發燒的線性電源升級。耳機接口則是非平衡3.5mm和平衡4.4mm,旁邊還有一個4.4mm的Line out用於外接耳放,不過DX300 MAX的推力已經很強,8.8Vrms面對大部分入耳式耳機毫無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DX300 MAX的配件中還配備一條用於煲機中的負載線,這是iBasso一直以來的煲機傳統,能夠讓播放器快速進入狀態,一般50小時即可。

DX300 MAX可選擇安卓模式和Mango模式。Mango模式就是所謂的「純淨模式」,屏蔽其他串流音頻的功能,一心一意做好播放器的本職,播放機內的本地音頻文件。稍早前我也用DX300 MAX當作音源接駁臺式系統測試,選用這個模式比較合適。
安卓模式則是我使用頻率較多的,畢竟我偶爾要用TIDAL、QQ音樂這些串流音頻功能,或者B站、油土的在線音頻功能。較為特別的是在音頻設置中一個選項:極致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榨乾雙AK4499晶片的潛能,完全忽視續航時間的模式。對於音質不妥協的我來說,一定會開啟使用的。

由於旭化成公司大火的原因,DX300 MAX是市面上少數搭載AK4499旗艦晶片的播放器,對音頻碼率的支持問題不大。所以主要能說的,就是音質部分了。
人聲,這是DX300 MAX毫無疑問最擅長的。得益於AKM晶片的天賦,以及iBasso工程師的後期打磨,DX300 MAX整體聲音傾向,是一種柔和、順滑、不刺激的風格;這對於愛聽流行人聲、特別是港樂的我來說尤為合適。AGA的「Wonderful U」響起,人聲結像感凝聚、清晰,音色耐聽,解析力又是不俗的感覺,就這樣聽下來就已經忘記了對音質進行挑刺,品味這歌詞的別樣風味。
當換上穆特和卡拉揚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四季-夏(急板)」,這時候就能考驗DX300 MAX的表現。默認3.5mm搭配耳機的話,聲場很完整,氛圍感充足,高頻、低頻兩端延伸良好,至關重要的動態也可以稱得上優秀;搭配較難驅動的動圈旗艦耳機時,DX300 MAX的非平衡3.5mm耳機口可以說是遊刃有餘。音色方面,雖然我對DX300 MAX的評價可能會是比較精緻和內斂,但實際上要表現協奏曲、乃至交響曲的話其實完全沒問題。只是如果要播放比較發燒的錄音,例如雙R或者泰拉公司的發燒天碟,這個時候換上平衡4.4mm就會比較合適。另外,如果你和我一樣,手中也有類似iBasso SR2這種直推大耳,請務必選擇4.4mm耳機口。
當DX300 MAX和我手上的DX220 MAX硬碰硬,是不是能做到全面超越?老實說,DX220 MAX還有一點點喘氣的空間,這可以說多虧了昔日iBasso也挖盡了DX220 MAX所用的ESS晶片。只有你播放不怎麼考驗設備的日常類動畫或文藝片的OST原聲大碟,編曲不算宏大的那種,DX220 MAX的聲場橫向表現其實是能做到逆襲DX300 MAX的實力,只是像我這種雜食的聽音風格玩家,還是老老實實用DX300 MAX好了。

主力機升級為iBasso DX300 MAX,可以說解決測試和蹭聽耳機時推力不足的情況,而且外置線性電源、可充當桌面大耳機系統、音響系統的音源角色等拓展玩法,DX300 MAX在我上手就是一臺不可多得的全能播放器,而且我已經接受它的體積和重量,妥妥的把它當作便攜音頻的「天花板」、「最終BOSS」。

相關焦點

  • 【視頻評測】以臺式機的思維來做便攜播放器——ibasso DX300旗艦便攜播放器
    一直以來,很多朋友都會認為,可攜式音樂播放器因為受到體積、成本、用料等各方面的限制,相比臺式機來說或多或少都是「妥協的產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一臺可攜式音樂播放器,它擁有著手機級別的做工和反應速度,高級HiFi臺式機級別的設計思路和豪華用料,聲音品質更是非常全面,它就是ibasso最新的旗艦便攜音樂播放器DX300。
  • 知音堂|「羅老師」火速評測已經賣空的ibasso DX300max!
    當然,比起SOC部分的晶片,小夥伴們肯定還是更關心音頻部分的晶片,今年雖然晶片緊缺,但是ibasso畢竟也算是國磚大廠了,估摸著之前屯了不少AK4499,這回在DX300max上居然做到了8通道全開,完全不縮水!!
  • 三千便攜播放器性價比之選——小談ibasso dx150播放器
    系統操作如果沒記錯的話,ibasso算是做安卓系統HIFI的播放器的領頭羊之一。ibasso對於自家的播放器安卓系統的優化還是很值得一提的,我自己也用了幾年DX50,雖然用成了伊拉克成色可系統卻依然很流暢且沒死過機。而這次DX150在同價位安卓系統播放器裡面的操作依然很流暢,操作邏輯也做的不錯能夠很快適應。
  • iBasso DX300音頻播放器測評
    iBasso DX300是本次專門找網友借來打算與飛傲M11 Plus LTD一戰的,當然,結果我們在上周的M11 Plus LTD測評中已經提前說過了。
  • 艾巴索 iBasso DX300 播放器圖集
    雖然今天iBasso剛剛發布了DX300MAX播放器,就是這麼不巧?
  •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2012年初,iBasso發布了全球第一臺使用安卓平臺的發燒級便攜音樂播放器(DAP)DX100,以當時最強解碼晶片ES9018和繞過安卓系統SRC的播放器為最大賣點,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三大國磚王者之一(另外兩款分別是HIFIMAN HM901與 Colorfly C4Pro)。DX100的很多設計思路也影響了無數後繼產品。
  • 知音堂試聽丨ibasso DX300開箱視頻——歡迎大家前來試聽!
    期待已久的ibasso 旗艦播放器DX300終於上市了,我們店也已經上架,零售價為7666元,在當下的播放器市場算是個極為便宜的
  • 堆了4顆DAC的iBasso DX300便攜播放器試聽分享
    iBasso自打DX200之後,就堅定不移地把開發重心都放在安卓系統的便攜音樂播放器上,這種決心在國磚當中也是獨一無二了。其實在年前盤點VGP的時候我也提到過iBasso的DX160 ver.2020,並且這還是今年VGP 3萬到4萬日元便攜播放器組別的金賞。而這次蹭聽到手的卻是它家最新型號——DX300。
  • 黑科技要素過多——聊聊iBasso艾巴索DX300播放器的音頻創新
    詳情請參閱HIFIDig評測《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但是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遠去,2021年的隨身播放器市場已經從10年前的藍海變為紅海,DX300是否有機會復刻前兩代產品的輝煌?這是我在拿到DX300之前一直思索的問題。不過歷經數月的使用體驗,我對DX300的性能已再無疑慮,這才匆匆動筆。
  • 曠世QP2R、ibasso DX200(AMP3耳放卡)評測
    由於這次評測的器材很多,所以還是先明晰一下在解析力上的排名,以免很多相對的言論被誤解:本次評測涉及的便攜播放器解析力排名:金菊花 > DX100 = QP2R > DX200+AMP3 > DX200+標配卡 > 飛傲X7II > KANN >山靈M5 >AK380
  • DX300max、UA1pro、RX10悉數奉上!
    一早就迎來了ibasso年度重磅限量新品——DX300max,下面先來瞅瞅「羅老師」的開箱吧:由於時間關係,還沒來得及仔細聆聽、對比,先給出「羅老師」的初步聽感給大家參考下:DX300max的聲場是初聽時一耳朵能抓人的地方,開闊而規整,兩端延伸出色,縱向頗具舞臺感,聲底也比220max更為乾淨透明。
  • [視聽] 迷你、全接口和「歪脖子」:Astell&Kern SR25 MKII 播放器上手玩
    當上手玩SR25 MKII,就可以發現之前位於頂部的開關鍵,讓路給4.4mm接口,設計調整到側邊的播放/暫停/切歌物理按鍵之上,並且加上可盲按的辨識設計。當用戶在單手握持時,操作更加得心應手。只是想不到SR25 MKII也支持全接口,放眼看去友商的新品,全接口的播放器都是龐然大物,根本就是單手操作的天敵(狠起來把自家人也懟了)。如果我能站在甲方爸爸那邊做SR25 MKII的廣告文案,大可不用「5000價位最值得購買的播放器」,換上「可能是音頻圈最迷你小巧的全接口便攜播放器」這個Slogan更好。
  • 莫家雜談 | 簡單聊聊 艾巴索 iBasso DX240 & DX300MAX Ti
    DX240 同樣採用自研 FPGA-Master 技術,作為音頻主控直接從 SoC 請求音頻數據,起到信號重組,保持信號穩定的作用。同步並生成所有音頻時鐘,配合兩顆日產 NDK 飛秒晶振,實現全同步單一時鐘源。儘可能地降低 jitter,構建乾淨的數字音頻系統。        DX240 依舊是高通驍龍 660,4G 運存以及 64G 快閃記憶體。藍牙支持 5.0 版本。
  • ibasso,歡迎你回來! ——ibasso全家桶簡單解析
    話鋒一轉……       然而,後續產品沒有跟上導致喪失了在便攜hifi大發展初期的良好機遇。這是ibasso與七彩虹誰都沒能避免的遺憾。不過ibasso還算醒悟的比七彩虹要早一點(這話沒啥毛病吧?)DX200的出現算是ibasso正式回歸主流便攜hifi市場一線的重要標誌。還記得當去年年初的DX200的問成為國內便攜前端中的一股清流。
  • 老品牌,新產品——Acoustic Research推出針對年輕人用的便攜播放器
    AR)誕生於1952年,是美國一個主要生產高端音視頻設備的國際著名品牌。第一感覺更像一臺智慧型手機這款AR-M2便攜播放器,它給人的第一感覺並不像一款播放器,相反更像一款智慧型手機。因為在外形和操作上,AR-M2與一般的智慧型手機完全一樣,包括IPS高清觸控螢幕,採用安卓4. 3作業系統,可以安裝App,可以上網、QQ、微信、玩遊戲等等,很好玩。
  • 「國磚」的智能化普及風暴,iBasso DX150詳細評測
    為了保證無線信號的穩定,播放器上也不可能和手機那樣做納米注塑天線,所以要預留天線淨空區;我覺得這塊塑料片調成與機身一樣的顏色是最好的,或者做成皮革樣式,也能提高機身的一體觀感。不過ibasso自己推出了DX150的專屬皮革護套,套上去後就完全看不到後蓋了,這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法。
  • 發燒友必玩之飛傲M11無損旗艦音頻播放器,這才是你該聽的聲音
    音頻播放器亦是如此,小白盲聽不易理解聽感,但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去聽辨聲場、解析、橫向縱向的寬度,以及低頻彈性、中頻的凹凸、高頻的亮暗,那真的就是一耳朵的事,瞬間明白。玩塞子、頭戴,往往都有一個過程,因為低端耳塞和頭戴往往在造型上也做的像模像樣,小白不容易分辨。
  • iBasso DX300開箱評測
    2020年,當其他HIFI廠商轉向飛奔在驍龍的大道上,推出過第一款安卓無損播放器,曾經的「RK莊園主」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加速超車,於近日發布並開始預售帶有驍龍660的旗艦播放器——DX300。
  • 【便攜音源】 2014-2015年31臺便攜數字播放器橫評(一)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這篇文章所分享的播放器,按照市場售價從低到高進行介紹。每臺播放器分享內容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描述:產品概述,聲音特點,搭配推薦。這是X3唯一讓人惋惜之處。一如既往的金屬質感,正面CD紋工藝,側面,背面為噴砂氧化工藝。市場上接觸到的播放器,還是僅有的一款是這種設計。這個價幅裡,對比飛傲X1,界面及操控的便捷性有所不及,但乂度X3的機身堅固度不錯。硬體配置比起很多2000元級別的播放器也毫不遜色,D/A晶片採用了CS4398,耳放部分採用指標高,聲底乾淨的OPA1612作為運放晶片。可謂體積雖小,但內芯強大。
  • iBasso全球Hifi播放器重要實力派品牌,DX220在日本也是很受歡迎
    iBasso是全球Hifi播放器重要實力派品牌當然一直也有一部分死忠粉追隨iBasso,這也促使iBasso一直在音頻界潛心作業,已經有一個十年了,未來的又一個十年正在延續,致力於高品質便攜音頻產品開發,為廣大燒友帶來更具性價比的專業音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