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現身北京的吳恩達,剛剛給人工智慧公司下了個定義

2021-02-13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作品

記者:魏子敏


2月的第一天,吳恩達在北京完成了一次頗為低調的露面。


國家會議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峰會的主論壇上,吳恩達以Landing.AI創始人&CEO的身份,幾乎全程中文,進行了一場題為《人工智慧在生產製造業中的實踐》的演講。


圖:吳恩達做了以《人工智慧在生產製造業中的實踐》為題的演講


上個月,吳恩達宣布了自己的這家新公司Landing.AI的成立,並表示這一新公司將專注用人工智慧輔助製造業領域的轉型(戳這裡了解大數據文摘相關報導),本次的演講也基於他在工業領域AI應用的實踐上展開。


和前兩日高調啟動的AI Fund基金,以及刷屏AI媒體的deeplearning.ai深度學習系列課程第五部分更新相比,吳恩達這次的北京之行似乎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和曝光:他的演講被排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與行業實踐」的主論壇的第三位,十餘頁PPT,半小時的演講時間,會後也沒有安排任何媒體訪談或者行業會面,匆匆離開。

點擊感受一下吳恩達的中文(隨手錄,請原諒渣畫質)

儘管如此,整個主論壇依然座無虛席,在主講臺周圍,很多聽眾甚至像」大學課堂「一般席地而坐。

圖:整個主論壇依然座無虛席


兩次強調自己斯坦福教育背景,吳恩達的此次演講也頗為「學院風」,為現場工業領域從業者細心的講述了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到底是什麼。同時,他還羅列了監督式學習在生產製造中的事例。最後,吳恩達重新定義了他所理解的人工智慧公司,也總結了對於人工智慧時代的看法,可謂一次短小而精悍的精彩演說。


大數據文摘帶來了吳恩達本次演講的精華整理,根據現場演講內容編輯,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內容有刪改:



「如果本次演講你只要記住一張ppt,那我希望你記住的是這一張。」吳恩達在演講中著重強調的這張PPT,對比了網際網路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幾大特點:



很多公司對於網際網路公司有一個誤區,他們認為給一個商場配上一個線上網站,就等於網際網路公司。我之前曾經跟一個公司的CIO聊天,他說,亞馬遜有一個網站賣東西,我們也有一個網站賣東西,那我們是一樣的啊。當然不是一樣的,因為亞馬遜(Amazon)是一個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

1、網際網路公司需要大量的A/B測試

2、迭代速度很快

3、工程師及產品經理共同進行決策


網際網路的產品和用戶都非常複雜,所以不能只依靠首席信息官(CIO)一個人決策,還需要很多職位,需要產品經理、工程師一起來做,因為他們更加了解技術和用戶之間的細節,這需要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一起來做決策。


一個傳統的技術公司加上神經網絡或者機器學習,這還不是AI公司。能夠安排你的公司做非常好的人工智慧工作,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公司。


坦白來說,現在谷歌和百度已經把自己嘗試把自己變成一個AI公司,還沒有做完,但是他們的想法是非常領先的。


二十年前,我們不會想到,a/b測試會變得這麼重要,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懂得a/b測試的重要性。而到了今天,人工智慧公司到底是什麼,我們也沒有完全想清楚,但我覺得有可能會包括這些要點:


1、數據搜集的戰略:

如何搜集數據?通過什麼工作,在什麼國家搜集數據,都需要明確。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2、集中的資料庫:

今天回去大家就可以開始做這件事,如果你的公司有50個資料庫(databases),如果一個工程師做某個項目的時候需要去到50個資料庫找數據,那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現在的趨勢是要儘量把數據集中起來,這件事各位今天就可以開始做了。


3、普遍的自動化:

同時我也看到很多AI公司正在做這件事,有很多自動化的機會。


4、新的人才需求:

機器學習工程師,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


而今天在許多人工智慧公司,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


在網際網路時代,如果你要做一個app,工作流程一般是產品經理來畫一張圖,工程師會看產品經理的這張圖再去寫代碼。而在人工智慧時代,比如你要做一個自動駕駛的產品,產品經理沒辦法直接做一張圖,他需要把一些數據給到工程師,讓工程師從資料庫拿數據,然後要求達到某個數值的準確率。

今天在AI公司,我們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工作已經產生了不小的變化了。

對於傳統公司:信息革命之後才能進行人工智慧革命麼?


那麼我到底要不要使用人工智慧呢?



在很多公司,大家會認為要先有信息革命(IT revolution),因為很多傳統行業中,信息還是寫在紙上,我們需要把信息先存在電腦裡,產生數據,之後才能進行人工智慧革命(AI revolution)。


舉個例子,我覺得金融(行業)是一個人工智慧(進展比較好的行業),因為金融有很多在線的數據,所以這個行業的人工智慧革命已經快要起來了。


醫療行業我也很看好,在美國有「歐巴馬醫療改革(Obamacare)「,中國也一樣。十年前你的x光片可能就是一張片子,但現在醫療數據都是在電腦上的,所以其人工智慧革命也在進展中。


而工業和教育(行業)正處於發展中。


有很多人問我AI的戰略問題,我需要三年時間先把IT搞好,那麼是不是三年後我再來做人工智慧革命。我的建議是,不要這樣做。


如果你的公司已經有了一些物聯網(IOT)的部署,有了一些數據,那麼我會鼓勵大家先用AI來試一試,找AI團隊,先用這些數據給IT團隊一些反饋:到底是每十分鐘採集一次數據還是每秒鐘採集一次數據?這也是很大的價值。


其實,今天即使最好的人工智慧公司,他們的IT革命也是不斷完善,他們的數據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左邊這個圈代表人工智慧的優勢,右邊這個圈代表產業知識,那麼我們想做的是選擇中間的一些機會,用人工智慧可以做,並且對你們的公司有益處。今天的人工智慧和產業都很複雜,所以人工智慧專家應該和產業專家結成跨行業的團隊,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我個人背景是人工智慧,所以也很興奮有機會和很多製造公司合作,才可以獲得兩個圓中間最有價值的機會,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和各位合作。



吳恩達也在本次講座中指出了一些人工智慧在工業中的應用案例,我們在此簡單列舉給各位:


100年前,電能對社會帶來了巨大變革,人工智慧也將對各行業帶來同樣的影響👇


人工智慧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有著各種應用👇


吳恩達也提出了一些人工智慧在生產製造中的實踐和應用案例,比如自動視覺檢測👇


比如機器參數調整,產品優化,維護預測👇


監督式學習在生產製造中的示例👇


其他人工智慧模型👇

【今日機器學習概念】

Have a Great Definition

相關焦點

  • 中國那些具有人工智慧算法設計能力的公司
    比如一臺會下象棋的機器算不算在思考?因此,我們需要更清晰的人工智慧的定義。可惜的是,人工智慧的定義一直是非常模糊的,這個概念從提出來到後來被實踐,前後已經經歷了60多年的時間。根據2017年李開復與王詠剛先生合著的《人工智慧》一書,對人工智慧這一概念一共有5種定義,其中,第4種定義可能最接近反映人工智慧的本質:人工智慧是會學習的電腦程式。
  • 吳恩達宣布成立Landing.ai:欲推動AI時代企業轉型(附:吳恩達公開信全文)
    吳恩達承認,Landing.ai的技術可能取代工廠的部分工人,但Landing.ai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培訓工人勝任更高端的工作。吳恩達說:「我願意幫助受影響的工人獲得他們未來成功所需的更多技能。」Landing.ai是吳恩達離開百度之後的第二個人工智慧項目,第一個項目是人工智慧在線課程平臺Deeplearning.ai。
  • 【重磅】吳恩達終於離開,沒有人感到意外|L-Info
    吳恩達本人參與了谷歌和百度兩大公司的人工智慧團隊的奠基,在歷史上必然留下堅實的腳印。我同樣期待他用新的方式繼續在這個領域發揮領袖作用。」——格靈深瞳CEO 趙勇 「三表:吳恩達在各大平臺發布自己離任的消息,有點自媒體的感覺了,歡迎加入我們的大家庭。」——無碼科技創始人、小道消息作者、前丁香園CTO 馮大輝「嘆息。」
  • 【重磅】吳恩達終於離開,沒有人感到意外|Xtecher特寫
    吳恩達本人參與了谷歌和百度兩大公司的人工智慧團隊的奠基,在歷史上必然留下堅實的腳印。我同樣期待他用新的方式繼續在這個領域發揮領袖作用。」——格靈深瞳CEO 趙勇 「三表:吳恩達在各大平臺發布自己離任的消息,有點自媒體的感覺了,歡迎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 吳恩達離開百度後很可能加入的Drive.ai是什麼來頭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Drive.ai 公司還是顯得有點陌生。 Drive.ai本應是一家較為低調研究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由於在去年獲準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牌照才真正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吳恩達作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憑藉多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積累,如果能到妻子的Drive.ai公司必將會帶來極大的幫助。但毫無疑問的是,最終誰得到了吳恩達,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吳恩達對這個領域帶來的技術革新。親愛的朋友們:我即將辭去在百度的工作,告別我一直帶領的人工智慧團隊。
  • 【Deeplearning.ai】剛剛,吳恩達真的創業了
    來源:techcrunch.com作者:John Mannes譯者:劉小芹、張易【新智元導讀】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幾小時前剛剛在推特上宣布了他的下一個企業 Deeplearning.ai,據 Techcrunch 的 John Mannes 分析,Deeplearning.ai 應該是致力於開發 AI 基礎設施相關技術的公司
  • 離開百度後, 吳恩達新去向終於曝光, Deeplearning.ai!
    而另一方面,前東家李彥宏與陸奇引領著百度往人工智慧方向轉變,在2017年5月24日,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上宣布:百度公司將不再是網際網路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近日百度又宣布,將於7月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百度AI開發者大會」(Baidu Create 2017),預計屆時將有4000人參與此次大會,這也將成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工智慧技術盛會。
  • 吳恩達:離開谷歌和百度,我能做的更多
    我們就此採訪了由研究人員變身為企業家的吳恩達,聽他聊他最新的幾個風投項目以及今後可能會遇到的挑戰。 吳恩達現年42歲,是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計算機學教授,因其在全球最大的兩家高科技公司谷歌(Google)和百度裡取得了人工智慧方面的重大成果而聲名遐邇。
  • 吳恩達、李飛飛、David Silver 化身超級英雄!深度學習漫畫第一卷現已開源
    吳恩達、李飛飛、David Silver化身「Superheroes」,用各自的人工智慧技術營救了一隻名為「GRUMPY」的小貓!Go!              漫畫中首先登場的是吳恩達老師,化身名叫「MOOC」的超級英雄,超人胸前的標誌性的「S」也變成了「無窮」符號,吳老師這是要賣課了?NONONO!
  • 吳恩達又一項目Landing.ai曝光,這一次,他是要給傳統製造業狠狠開刀!
    作為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史丹福大學副教授的吳恩達,在離開百度九個月後,吳恩達的AI創業之路也逐步開始實施。這是繼今年6月23日推出人工智慧在線課程平臺Deeplearning.ai 後,吳恩達推出了第二個項目。官方簡介稱:Landing.AI旨在助力企業進行人工智慧轉型。
  • 吳恩達 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應該多點自信|領袖
    他對百度的人工智慧有了興趣,決定飛到北京與李彥宏見面。2014年初,他和李彥宏一起吃了頓長達數小時的午餐。話題始終圍繞人工智慧技術。李彥宏判斷,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的方向,與吳恩達的想法一致。這次見面前一年,李彥宏已經創立了深度學習實驗室。此舉讓百度繼IBM、谷歌、微軟之後,成為全球第四家設立了專門研究機構的企業。
  • 吳恩達離開百度,李開復似乎指出了他下一站去處
    但凡對人工智慧領域有了解的人,都認為吳恩達是個傳奇的存在。如果吳恩達真的加入了Drive ai,這家公司就再也沒辦法低調了對於離職,吳恩達本人和百度的聲明都沒有說明具體原因,但在外界的紛紜議論中形成了三種主流說法:第一種,理念分歧說。
  • 有這樣的老婆,怪不得吳恩達捨得拋棄百度
    圈內各方人士分析,矽谷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drive.ai 極有可能是他離開百度後的新去處!drive.ai 由史丹福大學的多名人工智慧研究員創立於2015年,基於深度學習的技術研發驅動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軟體系統,並在去年4月獲得了加州車管局的自動駕車測試許可。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 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 他最可能去哪兒?
    吳恩達(1976-,英文名:Andrew Ng),華裔美國人,是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吳恩達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也是在線教育平臺Coursera的聯合創始人(with Daphne Koller)。
  • 吳恩達:大數據終將幫助機器擁有自主智慧
    點擊標題下「大數據文摘」可快捷關注網易科技訊 8月30日消息,福布斯網站對加盟百度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吳恩達進行了專訪。讓百度成為國際化企業的發展規劃中,吳恩達不失為核心人物。問:你是如何對人工智慧產生興趣的?答:過去我只是認為,讓機器具備人工智慧是再酷不過的事。高中暑假期間,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做人工智慧方面的實習生,任務是編寫神經網絡。它是深度學習算法的雛形。我覺得編寫出能夠自我學習並做出預測的軟體是很有意思的。
  • 吳恩達離職百度 人工智慧商業化的「鍋」?
    在谷歌時代,吳恩達就因Google大腦聯合開創人的身份被知曉。2014年5月加入百度後,其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職務,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計劃。除了機器人小度外,還孵化出自動駕駛汽車和DuerOS語音交互計算平臺等項目。
  • 百度人事再變動,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布離職,百度AI大計何去何從?
    ,結果負責AI的首席科學家、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人才吳恩達就宣布離職了,留下了近1300人的人工智慧團隊和雄心勃勃的李彥宏……百度的人工智慧大計將何去何從?正如其所發布的公開信所言,在他加入百度之後的三年,百度人工智慧團隊增長到近1300人,形成中國首屈一指的AI研發隊伍和體系,吳恩達作為AI界的旗幟人物對於頂尖人才有很強的號召力,Adam Coates、景鯤、李平、徐偉、以及朱凱華等AI大牛被吸引到百度。
  • 吳恩達重磅回歸,成立創業公司Deeplearning.ai
    這一消息的發布震驚業內,當時各方人士也紛紛猜測吳恩達何去何從,甚至臆測吳恩達離開百度的原因。經過近三個月的沉寂,吳恩達終於透露出了最終去處:創業!更多有關 Deeplearning.ai 的信息將會在 8 月份公布。昨天,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突然宣布了他的下一步計劃:Deeplearning.ai。
  • 吳恩達成立LANDING.AI推進位造業轉型,與富士康達成戰略合作
    吳恩達說。繼成立 Deeplearning.ai、發布一系列機器學習課程之後,人工智慧著名學者吳恩達(Andrew Ng)開始進軍 AI+產業。美國時間 12 月 14 日,他宣布成立一家立足於解決 AI 轉型問題的公司 Landing.ai,第一站是製造業。這家公司不僅為各家製造業公司提供基於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將承擔起員工職業培訓的任務。
  • AI+製造時代來了,吳恩達成立LANDING.AI推進位造業轉型
    「從製造業開始」,對於如何推動世界更快進入 AI 時代,吳恩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事實上,自今年 7 月份起,吳恩達團隊就開始與富士康等巨頭公司頻繁往來,在人工智慧技術與培訓方案等項目達成了合作意向。「人工智慧將會改變製造業的面貌,」吳恩達表示,「這種新技術將提升質量控制水平,縮短設計時間,減少材料浪費,同時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