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導,我國首次低軌寬帶衛星與5G專網融合試驗近日在北京和濟南完成,此次試驗利用低軌寬帶衛星,構建起北京、濟南兩地5G專網間的骨幹網絡,代替了需要預先鋪設的地面光纖,實現了低軌衛星和5G專網的融合。
當前,全球網絡覆蓋仍面臨很多難題,比如山區、海洋以及沙漠地區,難以鋪設地面通信網絡。而通過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把陸地和海上的無線網絡融合起來,可形成覆蓋全球的通信網絡。目前,我國也正在有序推進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未來將搭建起一個由成百上千顆衛星組成的太空網際網路星座。
專家介紹,當前網際網路發展正在從移動網際網路向物聯網轉變,物聯網要實現人、機、物智能通信,需要藉助空中無線平臺甚至太空的衛星平臺,因此衛星網際網路,對工業、農業、林業、應急、海洋、極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將產生深遠影響。2020年,我國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市場總體規模可達到千億元級別。
申港證券指出,衛星網際網路迎來持續發展窗口:新興低軌衛星通信系統速率與傳統寬帶網際網路傳輸速率相差無幾,短期星座計劃應用可與高軌衛星結合、融合5G,應用場景從語音通話拓展至物聯網。與衛星通信的作用機制類似,低軌衛星物聯網系統的架構也可分為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國外衛星製造、衛星發射市場已先於國內爆發,未來10年的發射量將達到過去60年發射到太空的衛星數量的10倍。
短期內,申港證券認為衛星物聯網會採用低軌衛星和高軌衛星結合的形式、融合5G,在短期內輔助5G應用儘快落地,應用邊際拓寬至物聯網後可以激活萬億市場空間。根據中國信通院預測,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20年可達22,000億人民幣,會有31.7億臺設備接入物聯網,由5G帶來的物聯網連接數為6.43億臺。由低軌衛星通信技術結合5G連接物聯網市場前景廣闊。投資策略:以5G場景應用為核心主線,結合細分行業景氣度,看好智能網聯汽車、金融科技、雲計算、網絡安全、醫療信息化等方向。相關投資組合為:中科創達、千方科技、星網宇達、鴻泉物聯、德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