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爾·德·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1946)
20世紀初最傑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曼努埃爾·德·法雅(又譯「法利亞),他的音樂使詩歌、苦行主義及熱情三者相結合,表現出最純的西班牙精神。曾從母學習鋼琴,後往馬德裡繼續學習,並向佩德雷爾學作曲。1905年,他的歌劇《人生短暫》獲皇家高等藝術院頒發的最佳抒情劇獎,同年又在國內鋼琴演奏比賽中獲奧爾蒂斯-庫索鋼琴家獎。1913年《人生短暫》首次在法國尼斯上演。1907年遷往巴黎,結識德彪西、杜卡和拉威爾,並出版第一首鋼琴作品和歌曲。1914年回馬德裡。1915年出色地吸取了安達盧西亞民間音樂,寫出了芭蕾舞劇《愛情魔法師》。1917年寫了《總督與磨坊女》,芭蕾舞導演佳吉列夫要求將此曲為萊奧尼·馬辛的舞劇重新配樂,取名《三角帽》,1919年在倫敦上演。1916年為鋼琴和樂隊寫了《西班牙花園之夜》組曲,以上作品使他成為世界著名的西班牙作曲家。退休後回到格拉納達,組織了「深情歌唱」節,並創作了木偶歌劇《彼德羅先生的木偶劇》。1926年寫的《羽管鋼琴協奏曲》,反映出他受斯卡拉蒂的影響。而《雕像》則反映他受斯特拉文斯基的影響。創作風格屬於新古典主義,本質上是西班牙的,但不是安達盧西亞而是卡斯蒂利亞的。法雅隨後在內戰時赴南美。在阿根廷去世。
法雅的音樂精練、強健,有機地融合了法國印象派的樂隊技法和西班牙民間音樂的精華,被人們譽為「名副其實的西班牙的『深沉的歌』(一種最古老、最典型的西班牙民間歌曲)」。他巧妙應用安達盧西亞風格而又不受束縛。在巴黎與德彪西的結交使他傾向於印象主義,但在後期作品中寧願轉向新古典主義,從而避開印象主義和年輕時更為明顯的民族主義。對自己要求嚴格,出版作品比較少。配器精緻生動。
主要作品有:
(1)歌劇:《人生短暫》(1905) ,《彼得羅先生的木偶戲》(1923) ,《阿特蘭蒂達》(去世後由E·阿爾夫特續完) 。
(2)芭蕾舞劇:《魔法師之戀》(1915) ,《三角帽》(1919) 。
(3)管弦樂曲:鋼琴與樂隊《西班牙花園之夜》(1916) ,《羽管鍵琴協奏曲》(1926) 。
(4)鋼琴曲:《安達盧西亞幻想曲》(1919) 等。
《德彪西贊》Hommage a Debussy 是法雅唯一的一首為吉他獨奏而作的作品。作於1920年,隨後由法雅本人改編成管弦樂,重新定名《德彪西贊》,收入他的組曲《讚歌》中。
1920年,法國音樂期刊《音樂評論》約請德彪西生前的摯友撰稿,其中也包括法雅。法雅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首吉他小品。在此之前,法雅也曾經答應為廖貝特創作一首吉他小品,因此本曲實際上也是應廖貝特的要求而作成的吉他作品。樂譜最初發表在《音樂評論》1920年12月1日號刊上。1921年1月24日在巴黎獨立音樂協會演奏會上首演,不過不是用吉他,而是用豎琴式魯特琴上演。
本曲情緒哀傷靜寂。一開始就呈示的兩小節2/4拍的主要音調集中提示了樂曲的節奏形態和調性。採用三部曲式結構,結尾處借用了德彪西鋼琴作品《格拉那達之夜》(選自《版畫集》)的音調。全曲簡潔雅致,堪稱為近現代吉他作品的上乘之作。
聽點:
This attachment to folk song was allied to a pictorial imagination and a feeling for harmonic colour very like Debussy’s – a composer whom Falla revered probably more than any other. 「I am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lours and sounds,」 he wrote, 「and often melodic ideas and harmonic combinat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by a painting or an old stained-glass window.」
Debussy died in 1918, and Falla wrote this homage the following year, for a magazine that had requested musical homages from several prominent composers. I love it for its perfect understated gravity, and for the way the overall form and the melodic shapes are prefigured in the first phrase. The music’s cells, limbs and body have the same basic shape: a rise, and then a fall back to the origin. Did Falla notice this? I doubt it. That’s the fascinating thing about really fine works. They get much of their power from these hidden affinities, which grow in the composer’s mind unawares. We too feel them, without quite knowing why.
LISTENING POINTS
00.00
A lamenting up-and-down melody between two notes a semitone apart, the upper one constantly pulled down by the gravity (in both senses) of the two bass notes below. So simple, but so full of feeling.
00.07
The first of many chordal flourishes, which always have the tangy flavour of the guitar’s open strings – as if the guitar itself is mourning Debussy’s passing.
00.19
The melody tries to rise but is pulled back to where it began – like the opening phrase itself, but on a larger scale.
00.29
A new melody enters. The two-note lament disappears but its memory lingers in the unchanging bass.
1.01
The music brightens as the harmony shifts up. Notice how this 「brightening」 is given a softer shading at 1.10, partly by Falla, partly by Julian Bream’s wonderful playing.
1.15
The opening two-note tune returns (with those 「flourishes」) but stretched to a whole tone. A tiny distance in musical space, a huge leap in feeling. From here the music burgeons outwards from its origins.
2.26
The genius moment. The opening lament returns, but with a distant harmony underneath, so we only half-recognise it. Only at 2.44 does the original harmony return.
3.30
Just before the end, we hear a momentary quotation from Debussy’s Evening in Granada, slipped in with perfect tact.
(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1876年11月23日生於加第斯。1899年畢業於馬德裡皇家音樂學院。1907年又入巴黎音樂學院,後定居阿根廷。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法利亞生於西班牙西南部的濱海城市加的斯,他的母親是他的音樂啟蒙老師。法利亞9歲就接觸鋼琴,1890年左右開始在馬德裡學習鋼琴及作曲。
法利亞對西班牙的民族音樂很感興趣,尤其是他故鄉安達盧西亞的弗拉明戈,這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來。另外,從1907年到1914年,法利亞住在巴黎,與德彪西、拉威爾等印象樂派作曲家的交往也使他的音樂有印象派特點。
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佛朗哥上臺。法利亞移居阿根廷,並在那裡去世。1947年他的遺骸被運回西班牙,安葬在加的斯的大教堂裡。
主要作品有舞劇《愛情魔法師》、《三角帽》。鋼琴與樂隊曲《西班牙庭園之夜》,以及歌曲集《西班牙民歌七首》等,其中以舞劇選曲《火祭舞》以及《西班牙舞曲第一首》最為知名。
作品列表
1 1904(1913年公演) 《人生朝露》 La vida breve 歌劇
2 1917~1919 《三角帽》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舞劇
3 1909~1906 《西班牙庭園之夜》 NOCHES EN LOS JARDINES DE ESPAÑA 鋼琴與樂隊曲
4 1914 《西班牙民歌七首》 SIETE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ÑOLAS
歌曲集
5 1916~1917 《市長與磨房女工》 EL CORREGIDOR Y LA MOLINERA
6 1918~1919 《火祭舞》 DANZA RITUAL DE FUEGO 舞劇選曲
7 1920 《致德彪西》 HOMENAJE. POUR "LE TOMBEAU DE CLAUDE DEBUSSY" 吉他曲
8 1905 《西班牙舞曲第一首》 管弦樂曲
9 1915 《魔法師之戀》 EL AMOR BRUJO 舞劇
10 1919~1923 《彼得羅先生的木偶戲》 EL RETABLO DE MAESE PEDRO 木偶歌劇
11 1927~1946 《阿特蘭蒂達》(未完成) LA ATLANDITA
12 1896 《夜曲》 NOCTURNO 鋼琴獨奏
13 1897 《大提琴和鋼琴協奏曲》 MELODÍA PARA VIOLONCHELO Y PIANO 協奏曲
14 1898 《D大調舞曲》 PIEZA EN DO MAYOR
15 1899 《D小調瑪祖卡舞曲〉》 MAZURKA EN DO MENOR
舞曲
16 1900 《歌》 CANÇÓ 歌曲
17 1900 《我的上帝,那些死者是多麼的孤獨》 ¡DIOS MÍO, QUÉ SOLOS SE QUEDAN LOS MUERTOS! 歌曲
18 1900 《前奏曲》 PRELUDIOS 鋼琴曲
19 1900 《巨浪》 RIMA ("Olas gigantes")
20 1900 《安達路西亞人小夜曲》(安達魯西亞幻想曲) SERENATA ANDALUZA 鋼琴曲
21 1901~1902 《賴內斯的愛人們》 LOS AMORES DE LA INÉS
22 1902 《伊尼斯的愛情》 Los amores de La Iné 薩蘇埃拉(西班牙傳統歌劇)
23 1903 《音樂會快板》 Allegro de concert 鋼琴小品
24 1902~1903 《你黑色的眼睛,(安達路西亞歌曲)》 TUS OJILLOS NEGROS, CANCIÓN ANDALUZA 歌曲
25 1903~1904 《歌劇的歡樂》 ALLEGRO DE CONCIERTO
26 1903~1904 《唱響平安夜》 CANTARES DE NOCHEBUENA
27 1922 《伏爾加河船夫之歌》 CANTO DE LOS REMEROS DEL VOLGA
(DEL CANCIONERO MUSICAL RUSO) 歌曲
28 1914 《至把子女攬在懷裡的母親們》 ORACIÓN DE LAS MADRES
QUE TIENEN A SUS HIJOS EN BRAZOS
29 1924~1925 《塞維亞理髮師序曲》 OBERTURA DE EL BARBERO DE SEVILLA
30 1919 《貝蒂卡幻想》 FANTASÍA BAETICA
31 1921 《管樂隊的節日》 FANFARE POUR UNE FÊTE 管弦樂
32 1922 《那達而之歌》 CANÇÓ DE NADAL
33 1927 《世界的大劇院》 EL GRAN TEATRO DEL MUNDO
34 1932 《神鳥瑪利亞》 AVE MARÍA
35 1933 《馬約卡民謠》 BALADA DE MALLORCA
36 1935 《致保羅杜卡》 POUR LE TOMBEAU DE PAUL DUKAS
37 1937 《軍歌》 HIMNO MARCIAL
38 1938~1939 《致敬組曲》 HOMENAJES (Suite)
39 1939 《格拉納達關於你的悲慘情史》 ROMANCE DE GRANADA: QUÉ ES DE TI, DESCONSOLADO
40 1941~1942 《星之歌》 CANÇÓ DE L´ESTRELLA
41 1941~1942 《胡安和拉蒙老爺的風流事》 ROMANCE DE DON JOAN Y DON RAMÓN
42 1926 《羽管鋼琴協奏曲》
註:11~42都是由百度會員CHICHA36和曉智若魚共同從法雅西班牙門戶網站翻譯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