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臺企扼住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命門」

2021-02-25 參考消息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26日報導,根據市場調研機構集邦科技公司近期的數據,2021年全球晶片代工市場的64%份額都會落在中國臺灣地區,其中大部分都被臺積電佔據。換言之,臺積電這一家企業就佔據了全球過半的晶片代工市場。

▲資料圖片:臺積電位於新竹的辦公樓。

報導稱,就在2020年,美國老牌晶片廠商英特爾以及高通紛紛將更先進位程工藝的晶片代工訂單交給了臺積電。這也意味著,曾經長期獨佔產業鰲頭的英特爾,如今也淡出了晶片代工這一環節,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晶片設計等上下遊其他環節。

報導還稱,臺企在半導體產業鏈關鍵環節佔據近乎壟斷的地位,起源於臺積電在上世紀80年代末開創的晶片代工模式。當時,成立不久的臺積電需要避免與英特爾等行業領軍企業正面競爭,於是另闢蹊徑,尋求為英特爾代工。短短幾年後,晶片代工就成為了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分工模式。上遊的英偉達、博通等新興晶片設計企業忙著為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打造性能各異的晶片,然後將設計圖交給臺積電這樣的中遊晶片廠進行代工。臺積電等企業則利用規模優勢,不斷降低成本、提升工藝水平,在晶片代工這個產業鏈環節精進到極致。這種產業鏈分工模式,降低了設計企業以及代工企業的門檻和研發風險,讓不同環節的企業都能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而臺積電等臺企,正是抓住了產業鏈轉型的時機,迅速搶佔了市場份額。

報導指出,晶片產業鏈的其他環節,比如晶片設計、光刻機、晶片生產等行業也被美國、荷蘭、日本等其他國家所把持,臺企並沒能控制整條產業鏈。但是近期德國大眾、美國福特、日本豐田紛紛因晶片供應緊張而被迫減產,凸顯了全球經濟對晶片產業、尤其是對中國臺灣晶片代工行業的高度依賴。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的科技政策專家克萊因漢斯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佔據了晶片代工環節過半市場份額的臺企,已經成為了「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上最為致命的潛在單點故障點」。


熱點視頻推薦

👇

微信編輯 | 董磊

微信審核 | 姜濤

相關焦點

  • 臺企對「美國禁華為」左右為難
    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如何應對,引發島內外媒體的關注。  「6萬億保衛戰」  美國政府15日宣布,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限制向美國採購重要零部件的黑名單,臺灣供貨商的狀況如何備受關注。  鴻海自不必說,是全球重要代工工廠。臺積電則是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臺灣新竹科學園區。  15家臺企將受影響  面對美國對華為的舉動,島內又呈現當局和業界「兩樣情」。
  • 半導體產業鏈知識
    收錄於話題 #半導體 半導體全景圖
  • 半導體丨半導體產業鏈發展梳理
    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遊,貫穿半導體生產的各個環節。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晶圓製造設備、測試設備、封裝設備、前端相關設備。其中晶圓製造設備佔據了中國市場70%的份額。再具體來說,晶圓製造設備根據製程可以主要分為8 大類,其中光刻機、刻蝕機和 薄膜沉積設備這三大類設備佔據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 半導體產業鏈全景圖!
    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遊,貫穿半導體生產的各個環節。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晶圓製造設備、測試設備、封裝設備、前端相關設備。其中晶圓製造設備佔據了中國市場70%的份額。再具體來說,晶圓製造設備根據製程可以主要分為8 大類,其中光刻機、刻蝕機和 薄膜沉積設備這三大類設備佔據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 《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及產業圖譜》紙質版正式發售!
    》和《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及產業圖譜》。截至2021年11月底報告累計閱讀量達2w+,獲得半導體行業相關企業、媒體、投資人的熱切關注與反饋。今日《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及產業圖譜》紙質版正式發售!
  • 誰扼住了華為:美日半導體三把利劍
    比如,韓國在產值1500億美金的存儲晶片領域,佔據壓倒性優勢,雙強(三星、海力士)佔據65%市場;歐洲在模擬晶片領域有三駕馬車(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從1980年代起就從未跌出全球二十強。日本不但有獨步天下的圖像識別晶片,以信越日立為首的幾家公司,更是牢牢扼住了全世界半導體的上遊材料。
  • 半導體及其產業鏈介紹
    政策:在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的報告說,2020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而工信部規劃指出2025年要達到70%晶片自主化,這相當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要佔到全球的49%。半導體產業鏈介紹    目錄1.
  • 誰扼住了華為:美日半導體霸權的三張牌
    比如,韓國在產值1500億美金的存儲晶片領域,佔據壓倒性優勢,雙強(三星、海力士)佔據65%市場;歐洲在模擬晶片領域有三駕馬車(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從80年代起就從未跌出全球二十強。 日本不但有獨步天下的圖像識別晶片,以信越日立為首的幾家公司,更是牢牢扼住了全世界半導體的上遊材料。
  • 2019半導體及元件企業50強
    掌握核心技術的半導體「強國」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把持著相關國家半導體行業的「命門」,也間接掌控著很多國家晶片發展的「沉浮」。今年7月以來,日韓之間圍繞「半導體」的貿易衝突,足以讓全球的「半導體」圈顫三顫。在中遊製造環節握有尖端技術的韓國的遭遇,讓在半導體材料上依賴進口的「圈友」們有了「唇亡齒寒」之感。
  • 五度圖譜|半導體產業鏈圖譜
    半導體通常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一類材料,按照其功能結構分類,通常可以分為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器件及傳感器四大類,集成電路是半導體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 史上最全的半導體產業鏈全景!
    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遊,貫穿半導體生產的各個環節。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晶圓製造設備、測試設備、封裝設備、前端相關設備。其中晶圓製造設備佔據了中國市場70%的份額。再具體來說,晶圓製造設備根據製程可以主要分為8 大類,其中光刻機、刻蝕機和 薄膜沉積設備這三大類設備佔據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 深度研究 | 半導體 IP 產業鏈
    隨著晶片複雜度以及晶片設計成本的提高,IP採用量進一步增大,單個晶片採用的IP數量將超過200個,全球IP行業具備一定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大陸地區新設立的晶片設計公司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4.7%,規劃中的晶片設計項目大幅增加,綜合增速遠超全球,給中國半導體IP行業帶來了增長空間,芯原作為行業龍頭,發展空間良好。
  • 這家臺企是全球半導體龍頭,曾傲嬌高貴,如今後悔登陸太晚
    在全球製造業不景氣和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雙重擠壓下,此前一直「傲嬌」的世界半導體龍頭臺積電,終於放下身段。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此前感慨,「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 半導體 IP 產業鏈深度研究報告
    隨著晶片複雜度以及晶片設計成本的提高,IP採用量進一步增大,單個晶片採用的IP數量將超過200個,全球IP行業具備一定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大陸地區新設立的晶片設計公司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4.7%,規劃中的晶片設計項目大幅增加,綜合增速遠超全球,給中國半導體IP行業帶來了增長空間,芯原作為行業龍頭,發展空間良好。
  • 半導體產業鏈,最全面的一次梳理(一)
    半導體行業的產業鏈主要是由晶片設計、代工製造、封裝測試三部分,以及產業鏈外部的材料,設備供應商組成。
  • 全球5G產業鏈布局,中國落後在哪裡?
    隨著全球電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熱潮持續升溫,在全球消費升級和工業轉型的雙重利好帶動下,全球的5G通信將於2019年下半年進入實質性商用階段,逐步滲透進各個行業,構成「萬物互聯」的泛在網。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的5G產業鏈布局也已進入衝刺階段。  5G通信是依靠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實現無線電磁波遠距離傳輸、收發、處理的通信技術。
  • 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核心供應商列表
    尤其在晶片上遊最重要的原材料方面,全球市佔率還不足1%。不過,近年國家對半導體核心技術越來越重視,內外聯合下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芯」玩家。譬如,在手機晶片領域玩得風生水起的海思、展銳;在封測領域已躋身全球前列的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在觸控晶片領域如魚得水的匯頂科技,在晶圓代工領域足以比肩格羅方德的中芯國際。
  • 鴻海半導體版圖繼續擴張,產業鏈大整合
    而這也是鴻海繼與濟南市政府共同合設產業基金,投資鴻海旗下半導體公司,以及與珠海市政府針對半導體產業籤定合作協議,可能會設立12吋晶圓廠外,另一重大投資落地案。 以電子製造起家的鴻海,2001年即傳出欲跨入半導體產業,當時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否認,然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結構改變,鴻海展現強勁轉型決心,成功收購夏普,但無緣東芝存儲器。
  • 最全半導體產業鏈梳理(附股)
    半導體,一個貫穿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東西,是信息產業的「心臟」,影響一個國家所有產業的發展。大到飛機、北鬥衛星,小到手機、電腦都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半導體產品,沒了半導體,我們將寸步難行。也正是這個至關重要的東西,是股市裡最玄幻莫測的板塊,別的公司看業績,看能力,而半導體行業看的是預期,是未來。但凡叫得上號的科技公司的PE都已經破百,可仍然有無數股民前僕後繼地購買它們。
  • 超全半導體產業鏈全景圖!【附173頁PDF報告】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收入構成佔比圖目前,我國半導體設備的現況是低端製程實現國產替代,高端製程有待突破,設備自給率低、需求缺口較大。關鍵設備技術壁壘高,美日技術領先,CR10 份額接近80%,呈現寡頭壟斷局面。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遊,貫穿半導體生產的各個環節。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晶圓製造設備、測試設備、封裝設備、前端相關設備。其中晶圓製造設備佔據了中國市場70%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