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去河南小米實體店視察透露,小米已經邁入線下深水區

2021-02-24 騰訊科技

點擊上方「騰訊科技」,選擇「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隨機漫步的傻子(ID:haitian2020)

文 / 王海天

內容經授權轉載發布

兩周前,雷軍發了一條微博,去河南視察小米在實體店的銷售情況,並和手機店老闆深度交流。


這條微博我看了不下五遍。

是手機店,而不是小米合作經銷商。開頭我沒用小米經銷商來形容這個手機店,而是用店老闆。因為在這條微博的配圖中,手機店大廳柱子上,就是ViVO X9的分期廣告。雷軍提到的紅米,只是這家手機店售賣的機型之一。


「中移動給她推薦賣紅米,她沒想到賣得非常好。」這句話包含的信息量,琢磨起來也很有意思。這個老闆賣紅米,並不是雷軍和小米讓她賣的,而是中國移動。或者說是河南地方的移動公司告訴她的。側面反映出什麼呢?過去幾年,小米並沒有在線下的零售端直接觸達終端門店。小米,對線下小的手機門店,重視程度不夠高。

手寫的宣傳海報。雷軍在轉發這條微博的轉發中,說老闆沒有小米宣傳品,就讓她女兒手寫宣傳海報。在雷軍的微博第三幅配圖中,可以看到手寫的小米文案:「多彩金屬機身、驍龍」,後面的字被老闆擋住了看不見。應該是突出小米的處理器功能。什麼驍龍800、1000這種。


在這組小米的海報中,作為中國四線的一個手機店,在小米的宣傳上,仍然是突出配置和跑分。我不知道這樣做,當地的小鎮青年能否看懂?換「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拍人更美」,是不是更好點?

小米邁入線下深水區,產品品牌與渠道品牌的互搏

從雷軍的微博密集行程,四天走訪了河南四個縣市,包括小米之家和各個縣鄉的手機店。雷軍在微博的末尾說,不久還會再來。

可以說,從2017年開始,小米從未像今年這樣重視線下的渠道。如果不重要,雷軍還親自出馬?我記得一季度的時候,雷總是親自抓供應鏈的。現在既要抓供應鏈、開發布會,還要走訪渠道,和一線店老闆聊天。重視線下,無外乎小米需要搶奪三四五線的增量市場,把品牌和渠道進行更深度的下沉。

而雷軍和小米要做的,就是先了解線下的特點,然後制定策略和打法。和OV比,今天的小米,線下還缺少什麼?

與用戶做朋友,還應當和經銷商做朋友。在文章的開頭,雷軍的微博圖片中,透露了這家店不是小米合作經銷商,而是一家普通的手機店。但是店裡的背景牆,放了很多OV的背景板。OV多年的渠道策略,一直是和經銷商做朋友。這裡的經銷商,是指OPPO、VIVO的合作手機門店。除了自己的旗艦店,OV在市縣鄉鎮還有合作門店,這些門店也可以賣其他種類手機。但作為合作夥伴,OPPO、VIVO免費給手機店升級裝修店面、門牌以及店內的櫃檯等。

讓經銷商賺錢,或者說和經銷商共贏,是ViVO、OPPO一直以來的經營策略。並且,在事實面前,也說明了這條策略的有效和持久。經銷商幫OV賣手機,可以獲得更好的門店資源、佣金返點。從生意角度,經銷商的行為無可厚非。

回到小米,和OV的合作模式不同,小米在縣鄉一級的渠道,選擇了小米小店模式。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賣手機,尋找個人開店,去渠道、去中介。官網同價、貨到付款,個人店主只負責銷售,小米官方負責發貨物流、售後體系。這個體系也是雷軍說的,不在渠道上加價,按電商的思維賣貨。

這裡先需要明確一個問題,就是經銷商模式下道德問題。作為經銷商,賣哪一款手機,誰給的佣金高,就賣誰的產品,這沒有任何道德上問題。本身就是一門生意,合情、合理、合法。小米的利潤薄,經銷商不賣小米的產品,並不是經銷商道德差。經銷商作為一個群體,與這個社會其他做生意的群體,在道德和人格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回到小米小店和OV的經銷商模式,討論誰的好壞,核心就回到了:誰的效率更高?誰的生意更好?

效率,就是賣貨的數量。或者說,比拼的是誰在單位時間內賣貨多。和OV比,小米的優勢是強調手機性價比,但劣勢也存在。

獲客能力弱於手機經銷商。我目前了解的小米小店信息,店主主要是個人的手機店開設者,賣手機除了門店,還有朋友圈。而OPPO、VIVO,合作的門店更為廣闊,大型手機店、縣城營業廳、鄉鎮營業廳,縣城個人手機店、鄉鎮中小型手機店,都是OV的合作經銷商,這點從OV的密集廣告門牌就可以看出來。在獲客一端,小米小店的優勢並不大。

佣金。OV的高佣金,是渠道以及手機業界都知道的。一臺3000元的手機,終端渠道的佣金至少300元。小米給個人小店的佣金率,我不知道多少。但以雷總不加價的態度,個人在單款的手機上,佣金率我覺得不會高於OPPO、VIVO。

從獲客和佣金率兩點上,小米小店都要弱於OV。在銷售轉化率相同的情況下,客戶如果對OV和小米的認同度一樣,OV的經銷商引流能力更強,獲得的收益會更多。線下的小米店主,賺錢肯定是可以的。但從生意的角度,個人店主的利潤,很難超過OV的大型經銷商。

線上線下同價背後的思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小米手機放線下賣,特別強調線上、線下同價?而OPPO、VIVO,卻很少強調線上、線下同價?

我們先來看OV,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OPPO、VIVO,就是是兩個手機消費品牌。如果把「手機」二字去掉,說OV是一個消費品牌。恐怕沒有人不同意。回到消費品牌,作為客戶購買一個消費品,還需要考慮線上線下同價嗎?我購買一瓶可口可樂,要考慮線上線下嗎?

購買品牌本身這個行為,已經代表了用戶釋放了品牌的信任,也包含了品牌對用戶釋放的溢價。

比如OPPO定價3000元的拍照手機,消費者認定選擇3000元的OPPO時,OPPO已經完成了對用戶的溢價。用戶支付了3000元,包含了自己的信任與期待。購買行為本身,在線上和線下並不重要。一個小鎮青年,幫女友購買一個OPPO拍照手機,是在京東賣還是手機店買,行為本身重要嗎?女友喜歡OPPO,才是問題最核心部分。

三四線城市的用戶,買OV,既是買手機,也是買一個品牌消費品。

現在回到小米的問題:為什麼小米需要強調線上線下同價?

線下對小米品牌和價格的低識別度。強調同價,是因為消費者擔心不同價。為什麼會擔心?因為對小米的識別度不夠。並且,小米也知道自己面對的這部分人群,可能因為識別度不夠,從而帶來對產品的不信任,所以必須強調「官方同價」。識別度為什麼會不夠?

我覺得最核心的問題是品牌識別度。

或者說,小米手機現在的品牌內涵,已經無法覆蓋和匹配所有的客戶群體。比如早期的「為發燒而生」,這一slogan幾年前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小米創立的時候,銷售的主陣地是微博,2011年、2012年的微博,用戶還停留在一二線城市。小米作為一個手機,當時定位為發燒友,和潛在的客戶群非常匹配。甚至,2012年你拿著1999元的小米手機,沒有任何人會說low,反而覺得用小米的人很極客。

今天的小米,或者提到小米,極客色彩已經淡化,最突出的關鍵詞是「性價比」。性價比,可以討好極為廣泛的人群。小米告訴你,我是按成本價賣手機的、這個手機利潤很薄、良心價格。這些我都同意,小米單款手機的毛利率和利潤,肯定低於OPPO和VIVO。但「性價比」的小米,如果向全國的潛在購買者傳遞,就變成了「小米=便宜」的代名詞。而從品牌的傳播層面,便宜是很大的忌諱。

因為小米是手機產品,而不是渠道。京東、沃爾瑪、蘇寧,可以宣揚自己多塊好省,因為他們是渠道。

所以,小米定位成極客,為發燒而生沒問題,但一說成本價賣手機,就有很大問題。小米為發燒而生的時候,是手機。而性價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渠道品牌策略。

而小米過去兩年最大的失誤,是小米作為一個手機品牌,把自己正在建設的小米生態鏈混在一起,都用小米品牌傳播。而這,事實上造成了產品品牌和渠道品牌的互搏。作為手機品牌,小米需要提高調性,不僅產品要讓用戶尖叫,品牌內涵也要大氣。但作為渠道品牌,就必須和京東、沃爾瑪以及雷軍經常提的Costco那樣:便宜,突出性價比。小米手機品牌和小米生態鏈的渠道品牌,存在巨大衝突。

手機,小米需要突出消費電子的品牌調性;小米之家作為渠道品牌,需要突出性價比、嚴選的策略。

回到手機,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希望買到發燒友、極客的小米,而四五線的用戶,希望買到一個時尚的消費品手機。如果是一個強大的消費品牌,在線上線下的定價上,完全不會有顧慮。你何曾見過蘋果線下的三裡屯旗艦店,需要告知客戶線上線下同價?

而回到小標題,三四線城市,小米之所以特別強調線上線下同價,正是因為在三四線城市,品牌力的薄弱,讓用戶在選擇上心智模糊。所以,小米較少強調品牌的調性,直接拿出配置、價格這種更為直觀的參數,灌輸給用戶。就像開頭河南手機店的手寫海報:多彩金屬機身、驍龍處理器。

所以,歸根結底,在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小米賣的其實是性價比。而OV,賣的是一個消費電子品牌。

用更俗氣的話說,小米賣的是手機,而OPPO、VIVO,賣的是消費品。手機,賣功能和配置以及價格,消費品,除了告訴你功能,還讓你喜歡。

線下的OV,簡單並不容易

曾經不止一次,在美股的投資群,和人爭論過OV模式。

比如OV的廣告轟炸+渠道鋪設,有人說這就是OV成功的秘訣,還有人說,OV賺的都是信息不對稱的錢,買OV的都是傻X。

這些論調,都說出了OV的一些特點。但把每一個論調拿出來,進行推斷OV獲得成就的原因,都不是OV的充分條件。只能算是必要條件。比如廣告轟炸,我覺得售價一萬元的金立8848,廣告轟炸的更猛,為什麼金立沒做成OV?渠道建設,聯想和華為在中國的一二三四線,也並不弱於OV,為什麼做不出OV?如果買OV的人是腦殘,那花1萬多元,買8848的成功人士又當如何?

讓我說今天的OV,或者說OV真正的競爭力和護城河,我認為是系統的競爭優勢。這個系統的競爭優勢到底是什麼?我理解也很淺,勉強說是優秀的消費電子品牌吧!而廣告轟炸和渠道,只是系統競爭力中的一部分。因為讓你去廣告轟炸+渠道,並不能做出一個OV來。所以,這種簡單粗暴的論調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回到小米,今天的小米,雷軍拜訪線下,進軍線下,我認為是雷軍非常務實和正確的道路。從雷軍的微博中,可以看出作為一個企業掌舵人樸實、務實業務的精神。並且,在河南的行程中,雷軍還特意拜訪了胖東來的門店,說是來學習地。側面反映出雷軍的謙遜。可以說,雷軍線下的一系列行程,都是為了讓小米更好得做好線下。

今天小米碰到問題,作為手機產品的小米,碰到的問題,主要是線下問題。而線下,主要困境有兩個:銷售和價格。

銷售就是渠道,雖然小米目前採取的是去中介模式的個人小店,但雷軍的微博中,也拜訪了手機的小門店。我覺得,在目前小米對線下的定調中,雷軍並不是完全定死小店模式。走訪交流,我認為是雷軍更務實和開放的觀察。或者說,採用哪種模式,在不違背小米初心的情況下,核心訴求是讓線下增加出貨量。初心就是,小米的成本價銷售,不在渠道上大幅加價。

既要出貨量,單臺手機又不能暴利,何解?

唯一的方法,我覺得小米可以推出一款線下專供的消費品牌。區隔於線上全系列的小米產品,甚至,我認為手機的名字都不要帶有米字。如果在客單價和OV相同的情況下,小米的線下品牌,合作經銷商一臺有200利潤,OV有300的利潤。小米的銷售量高於OV,經銷商也可以獲得等同於OV的利潤。

單款利潤低,但經銷商的銷售總量提高,小米就可以選擇和經銷商合作。不傷害小米的價值觀、不傷害經銷商的利益、更不傷害用戶的利益。而銷售量高靠什麼呢?

深度滿足用戶需求。我覺得這句是所有成功消費品都具備的。OV滿足的是用戶期待和需求。賣的是手機,又不僅僅是手機。對比OV,小米過去兩年,在品牌上最大的動作就是請明星代言:吳秀波、梁朝偉、吳亦凡等。但和OV比,小米總無法給人統一的調性。OPPO、VIVO的調性很簡潔:拍照+音樂,其他沒了。

所以,回到小米線下的困境,真實的問題並不是渠道這麼簡單。如果僅僅是鋪設渠道的問題,我想這事也不需要雷軍親自抓,更不需要雷軍在河南走訪一周。

渠道,只是線下的一部分。真正的線下深水區,還包含了消費者的需求洞察、購買力、品牌偏好等。而這些,是小米需要快速調研,給出自己的答案。小米手機的四五線城市下沉,絕不是弄幾臺紅米在一個手機店賣賣,貼幾張海報這樣容易。小米手機如果未來在四五線城市大獲成功,一定是做出了滿足用戶需求,並且切合了經銷商的實際利益。

渠道和價格,兩個問題的背後,最後都變成了消費品牌這一個問題。拍人更美,我仍然認為,這只是消費需求的一部分,只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條件。

回到小米,作為一個手機產品,不談品牌,我認為小米是優秀的。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也說明了小米在產品上,滿足了很多用戶的精準需求。比如配置、質量。雖然我批判小米的性價比,但在同等價位的手機中,小米確實是質量很好的。我也買過多款小米NOTE送個年長的親戚,評價都很好。但在品牌的策略上,小米過去幾年的數位代言人策略,我覺得是不成功的。小米一方面想強調原有的性價比,一方面又想通過代言人模式,來拔高品牌的調性。性價比+調性,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對味。。。

並且,上文也提到了,小米作為手機品牌,和小米的渠道品牌,在過去的高速發展中,並沒有做出很好的區隔。今天寫文章的時候,看一篇小米有品負責人的訪談。但目前作為獨立的渠道,我搜索了下,並沒有獨立的網站,未來是融合到小米之家裡?

而OV的路徑,廣告轟炸、渠道佣金、巨幅廣告牌,這些看起來都是簡單的事情。這些簡單的元素,造就了兩家一年超過1億部的出貨量。從生意的角度,這種簡單讓人敬畏。因為大多數時候,看起來簡單的事情,並不代表容易。

寫在最後:OV是一種生意,小米以及小米的生態也是一種生意。我並不用好壞來形容二者的生意。只不過OV更像是一個消費品,而小米從手機起家,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變成一個渠道品牌。最後想說的是,雷總和段永平,仍然是我佩服的兩位企業家和投資人。


相關焦點

  • 小米手機「押寶」線下店鋪?
    雷軍還透露,未來5年,小米打算開設1000個「小米之家」,並爭取將單店營收做到1億元的水平。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小米排在第五。業內人士表示,小米東山再起困難重重,根本原因在於網際網路風口熱度已過,小米始終沒能完成從營銷主導型企業向科技主導型企業轉型。
  • 為什麼小米手機,一定要開線下門店?
    但從2015年開始,小米手機增速放緩。甚至有輿論斷言,小米手機不行了。 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2016年2月,雷軍宣布小米開始新零售實驗,原本作為售後服務的小米之家,正式轉型為線下零售店。至2020年內,小米計劃在全國新開1000家小米之家門店。
  • 小米 3年要開千家實體店
    ,大幅擴增線下實體店面。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今年內將開設200家體驗店,未來3年將把實體店增至1,000家。新浪財經報導,國產手機售價便宜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採用在線銷售模式,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最終零售價格,很大一部分是由分銷、零售渠道決定,合作的運營商又瓜分一部分,最終定價自然不低。
  • 小米之家賺錢了?雷軍:網商們可以開家線下店試一試
    雷軍說其先於馬雲,在2016年年初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因為傳統零售業還是有其獨特的魅力,電商是零售業的一種,如果想進一步增長的話,最最重要的是怎麼用電商的技術和電商的方法論,推動零售業的變革,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前後不過近2年的時間,雷軍為何對線下零售青眼有加?2013年在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和雷軍激辯時問了一句:手機行業裡誰是老大?
  • 雷軍答網友問:蘋果定義了智慧型手機 小米定義了未來手機方向
    在小米手機銷量重回高峰後,小米手機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力推廣新零售戰略,發力線下渠道。今日,小米董事長雷軍在企鵝問答中回答了一些網友關心的問題,比如「小米為什麼堅持做全面屏手機?」「為何搶在蘋果發布會前一天發布新機」「為什麼去河南考察?」「小米在業績下滑的時候是怎麼挺過來的」等等。
  • 3899小米MIX3官網上架圖丨小米Note4雷軍意外曝光 屏下指紋
    ,此前的Max3Pro已經被闢謠,算算時間只有小米Note4可能。雷軍曝光新機 近日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飛機上意外曝光一款沒有背部指紋的新機,確定不是擺拍嗎?消息稱這是小米8系列的新版本——小米8X。就小白看來,如果這款新機命名為8X,那小米今年的產品線可謂亂的不能再亂
  • 【獨家】小米被困 雷軍補課
    要知道,這是位已經47歲的連續成功創業者。京東上市前,劉強東為了放權曾去美國哥倫比亞待過一段時間。據說當時林斌在一次活動上遇到京東的一名高管,拉著直問,老劉去美國是真的嗎?你們不會在騙我吧?林斌坦誠,當時他與雷軍兩個人都沒有周末,後者一直有「中關村勞模」之稱,每天上班14個小時以上。「我們不敢想像半年不在,公司會成什麼樣。」
  • 原來小米官方實體店全是假的
    監管局相關人員正在查收假手機。  深圳商報記者 劉冬暉 常舒藝  風靡全國備受「米粉」追捧的小米手機原來沒有實體店,只在小米官網銷售。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所謂的實體店買的小米手機不是正品,而是翻新機或者純是假貨。為了保護自有品牌,3月11日下午,小米手機品牌負責人連同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一起開展了「小米打假」3·15特別行動,在深圳檢查了4家掛名小米實體店的假冒手機店。
  • 雷軍食言了,小米IPO「躁動」
    來源:中新經緯今早9點58分,在一個有499人的微信群內,小米創始人雷軍將他寫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連結「
  • 雷軍透露小米武漢總部地址!願意到武漢公司會給予3倍的支持
    >就在昨天,雷軍親口透露了!15日,雷軍參加了小米人工智慧團隊舉辦的一個活動,在活動現場,他透露,小米武漢總部將建在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旁。雷軍在視頻中表示,武漢有什麼好處呢?此次武漢新總部有山有水有高爾夫球場,交通也很便利,就在地鐵出口,就在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旁邊,很漂亮的地方。
  • 雷軍食言,小米IPO「躁動」
    這意味著,從2017年底開始的小米赴港上市傳聞今天終被坐實;這也意味著,在2016年3月聲稱「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的雷軍,食言了。 「要知道蘋果從來沒有自稱是網際網路公司,華為也沒有,如果簡單包裝下就自稱網際網路公司了,那網際網路公司的概念就太泛化了。」他說。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小米一直在嘗試擺脫「硬體公司」的形象。在今年4月底,小米IPO前的最後一場手機發布上,雷軍公布了一個重要信息: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
  • 小米2019 Q2財報透露了雷軍的核心創投理念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慧型手機出貨量3210萬臺,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四。 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團進行了重大戰略調整,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目前來看已經取得初步成效。2019上半年,小米IoT及生活消費品收入達到270億元,同比增長49.3%。2019年第二季度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44%。
  • 為什麼實體店都說小米不好用,OPPOvivo才是好手機?原來如此!
    國慶假日回了趟家,之後與親戚去實體店買手機,順路領會一下水有多深。連續問了幾家手機店,小米華為的手機一概沒有,店員還質疑為何要買倆品牌。
  • 實體關店潮下,為什麼小米要狂開1000家零售體驗店?
    ,雷軍在發布會上宣布:原來定的5年內開1000家小米之家的目標作廢,改為:3年內在線下開出1000家實體店!!做線上起家的小米,為什麼這麼自信?在實體倒閉潮下,為什麼小米要狂開零售店?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5月21日當天小米之家重慶龍湖時代天街店的客流量達到了6481,其營業額超過了134萬,這刷新了小米之家線下零售店開業日客流量和銷售額的新紀錄,而同時小米之家相關負責人透露:「3月份我們已經有
  • 小米雷軍入局便利店
    作者 | 劉鶴翔微信ID:Retail-Finance除了小米汽車,雷軍又打起了「便利店」的主意。
  • 小米有品體驗店,一種新型的實體店!
    獲悉,小米旗下精品電商平臺有品即將開設實體店的消息有了新進展。有知情人士向億邦動力網透露,有品demo店已經在上海落成。上述人士介紹,照片中的「有品體驗店」位於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園區,正是有品線下店正式落地前的demo店。據觀察,有品體驗店裝潢以白色調為主,採用了電子價籤,產品包括保溫杯、時鐘、U型枕、鍋具等,與有品在線上的定位高度一致。
  • 小米之家首家旗艦店在深圳開業了,雷軍當實習店員
    雷軍今天也在公眾號撰文,講述了小米之家轉型的歷程。「去年2月開始,我們決定進行戰略突破,把小米之家的職能從服務中心轉變為零售店。之前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零售業的門道,諮詢了一些業內人士,他們都表示線下零售業真的很難做,我們就是付出高昂的學費,也不一定能做成。我和公司高管們討論後覺得線上線下相融合追求最高效率的新零售業態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 小米十年,雷軍的商業與未來
    今年年初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加入小米,他回憶當年模仿小米:「學小米的名字取了小辣椒,做了個官網,搞了個微博,又學小米做極致性價比。」簡單粗糙的模仿,可也取得了「一小時賣兩萬臺」這樣不錯的成績。銷售渠道上,線下銷售開始朝線上轉變。當時的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王笑松參與了變革。過去京東賣手機聯繫手機廠家時,壓根不受待見,很多時候只能從一些二、三級代理商手中拿貨。
  • 【鬥牛士晚報】雷軍攜小米金山押注云計算:雲服務窗口期已經來臨
    12月3日下午,在小米總部大樓,雷軍換下印有小米標誌的經典服裝,身著紅色金山POLO衫以金山董事長的身份亮相。
  • 雷軍透露,小米黑燈工廠產能翻10倍,網友:明年終於能現貨了嗎?
    小米手機已經成立十年時間了,如今也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廠,變成了今天的世界500強,同時小米也有了自己的無人工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