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鄭州廠恢復正常招工 LCD版新iPhone或推遲出貨。鴻海鄭州廠6月中下旬端午節過後恢復正常招募作業,鄭州廠是iPhone組裝大本營,已開始動起來了。依鴻海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區訊息,鄭州廠區自端午節休假過後開放網絡報名,應聘者可前往招募中心或加工區招募中心面試。
供應鏈人士表示,今年蘋果將發表兩款AMOLED新iPhone,預定兩款OLED版採購量約7,000萬部,其中4500萬部為6.46寸屏幕,2,500萬部5.85寸屏幕,OLED板主力組裝廠是鴻海,這也使鴻海業績有機會在第3季率先表態。
至於新款6.1寸LCD版iPhone,因為銷價最低(約600美元至700美元),外界原先看好銷售量應該最高(銷售量的一半以上為LCD版),不過今年採購量下調到3,000萬部,出貨時程可能延遲到11月,較原定的9月晚了兩個月。
供應鏈人士認為,LCD版iPhone出貨推遲,可能是首次採用瀏海(Notch)設計,導致日本顯示器(JDI)等面板廠生產良率較低。LCD版iPhone主力組裝廠為和碩與緯創,今年旺季效應可能遞延,但可能因此帶動明年第1季業績淡季不淡。
在其他蘋果產品方面,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蘋果下半年還將推出新型MacBook Air與Apple Watch。其中新款MacBook Air會是一款「低價」產品,價格較現行機型便宜;新型Apple Watch本體尺寸不變,不過借縮窄邊框將搭載更大尺寸熒幕(預估將較現行變大15%)。
蘋果每年的新機訂單數量,已經成為了整個手機產業鏈企業布局未來產品方向的風向標,特別是寄生在蘋果手機產品上的周邊配件企業,如機身保護殼企業。因此,行業有大量的調研機構針對蘋果供應鏈企業進行大量的調研,以圖預測出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盈利能力。
目前顯示行業柔性OLED產能有限的情況下,蘋果LCD版新iPhone手機的訂單量變化,以及上市時間推遲,不但會直接影響生產蘋果iPhone手機LCD顯示屏企業,JDI和LGD的經營業績,同時也會對原來從事蘋果LCD顯示屏iPhone手機的周邊配套企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LGD和JDI在OLED手機屏上的布局動作明顯已經放慢,或者說幾乎停滯,如果蘋果在LCD顯示屏的訂單上進一步萎縮,最終全部採用OLED顯示屏的話,LGD和JDI或將完全失去iPhone手機的顯示屏訂單。
相關新聞:
富士康帶著一個「蘋果」落戶鄭州,創造了手機出貨量近1億部的「鄭州數字」,超過全球智慧型手機供貨量的八分之一。
就像一隻「領頭雁」,富士康周邊集聚起龐大「雁陣」。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緊緊圍繞高端製造業、航空物流業、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體系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實現重大突破。據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統計,2013年實驗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740億元,電子信息業產值佔全省的70.2%,菜鳥中國智能骨幹網、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普洛斯三菱商事物流產業園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輻射力、國內外資源整合力的項目籤約實驗區。
高端製造業
「一個蘋果」變成「一片果園」
【鏡頭】富士康鄭州科技園的流水線上,頭戴白帽、身穿白褂的技術工人一字排開,一堆配件經過雙手靈巧地組合,一部部蘋果手機接踵下線。
每天有26萬部蘋果手機產自鄭州、銷往全球,這裡正向著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基地邁進。「2013年實驗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740億元,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業產值超過1600億元,富士康是當之無愧的"領頭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張延明說。
這隻「領頭雁」吸引了智能終端產業及配套產業集聚,形成龐大雁陣。時尚、現代的實驗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內,酷派、天宇、創維、華為、致遠、百利豐等13家手機企業已籤約落戶,建起了從手機研發、整機製造、配件生產、軟體開發與產品設計、手機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預計達產後實現產能1.16億部。
「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一期12棟廠房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38萬平方米廠房今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手機年產量可達3000萬至4000萬部。」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經理劉彥山說。
以智慧型手機為首的高端製造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富士康的產業發展規劃正在有序推進,研發服務集聚區、手機後端模組、航空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方案已初步完成。被譽為「全球數控工具機產品線最完整的製造集團」的臺灣友嘉實業集團也落戶實驗區,打造全產業鏈精密機械製造基地。上海銳珂醫療、中國遠大集團、上海坤愛、蘇州艾隆、中科幹細胞等一大批生物醫藥和精密機械項目相繼落戶。
【專家點評】「由一家富士康鄭州科技園,演變而成容納若干家企業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實驗區正從"一個蘋果"變成"一片果園",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