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區塊鏈打破枷鎖,SingularityNET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去中心化AI...

2021-02-08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2月12日報導(編譯:福爾摩望)

人工智慧可以說是當今最著名但又最被誇大的概念之一。從科幻小說到夜間新聞,人工智慧一直在創紀錄的成為新聞頭條,它要麼成為最危險的技術,要麼有成為最有可能挽救人類的技術。當然,這也不是當今唯一的技術浪潮。曾經是暗網和Reddit社區領地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如今也成為了既令人敬畏又庸俗的事物。

但是,如果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世界末日?但是,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的融合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未來願景。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可能成為以民主化方式挖掘人工智慧潛力的關鍵,它可以打開普通人參與未來AI經濟的大門,而不僅僅局限於那一小撮科技巨頭。而且,區塊鏈不僅可以被用來發展人工智慧,而且還可以起到連接狹義AI進入全球大腦的白質功能。

一切為了AI

作為一名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究員,Ben Goertzel認為,指導我們走向AI美好未來的關鍵就是使用區塊鏈,以開放、民主、去中心化的方式開發人工智慧,這也是他為什麼要研發SingularityNET。

SingularityNET是一個針對AI的去中心化平臺。Goertzel和他的團隊旨在構建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以實現從圖像識別到自然語言處理的各種AI算法,實時靈活的進行交互。該系統也將可以跟蹤哪些算法正在被使用,並相應地對開發人員進行補償。

隨著系統的發展,算法不再需要人工去串聯,它們彼此之間就能夠相互交流數據和協調處理。在該系統的初始版本中,使用AI來完成任務的用戶(比如訓練機器人跳舞)將這一任務發送給系統,然後該任務會被分解給專門針對不同技能的各種算法。被用來完成任務的算法的開發者將會由系統使用用戶花費的代幣來進行補償。

Goertzel認為,從短期來看,這種平臺可以為應用AI創造更加民主更加包容的業務和軟體框架,並允許研究成果在大型科技公司之外開花結果。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個頗受歡迎的想法。SingularityNET在12月的代幣銷售中籌集了3600萬美元,並在不到60秒的時間內售罄。希望這種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能夠為幾乎所有市場上的企業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實用AI服務。

但是Goertzel看的更遠。

全球化大腦將出現?

到目前為止,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的許多重大進展仍然是「狹義的」,只適用於特定的領域。一個算法也許能夠像專家一樣玩遊戲,但卻無法做到其他事情。然而,人工智慧的未來是廣義人工智慧(AGI),這樣的AI是靈活的,可以學習任何任務,也更類似於我們自己的智能。Goertzel認為像SingularityNET這樣的區塊鏈項目可以實現這一願景。

Goertze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塊鏈是一種運行AI系統複雜網絡的分布式方法。

就像人體沒有中央控制器一樣,一個分布式的區塊鏈網絡可以在沒有控制器的情況下為AGI的協調發展提供一個動態平臺。這一想法是把狹義人工智慧整合成一個整體系統,就像大腦不同區域為大腦提供所有功能一樣。

在區塊鏈上建立AGI還有一個好處。近年來,關於如何安全地創建AGI引發了一場熱議。例如,霍金就提出了自己對這項技術潛在缺點的擔心。霍金說:「成功創造高效的AI可能是我們文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最糟糕的。我們並不知道。所以,我們不知道是否會得到AI的無限幫助,又或者說被AI所忽視、排除,甚至被AI所消滅。」

那麼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得前者的機會,並最小化後者的風險。

根據Goertzel的說法,區塊鏈可能是保證AI安全的重要工具。在談及研發有益AGI時,他說,從長遠來看,參與項目的人越多,對創造物的控制權約分散,我們就越有可能獲得積極的結果和更廣泛的收益。

Goertzel說:「我們無法保證是這種還是那種方法。但是,一個開放、透明、去中心化的方法帶來好結果的可能性是最高的,這是因為更多的大腦可以共同解決問題,也是因為整個網絡將具有最高水平的智能,而不是單個算法或系統。」此外,讓整個分布式網絡向潛在的不良行為者妥協要比向單獨的AI系統妥協難得多。

最終,一個數據可以被安全和透明地共享的世界,一個AI被以民主和分布方式所開發和使用的世界,更有可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也會讓AI成為人類所遇到的最好事情。

Goertzel說:「我們的項目將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使用AI,包括小公司和個人。任何希望能夠共同參與這一去中心化平臺的人,都能夠經歷從狹義AI向AGI過渡的過程。」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區塊鏈中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
    湖畔智慧分享 | 2628字·7分鐘深度閱讀「去中心化」幾乎和區塊鏈技術一起成為了這段時間的大熱之詞,然而區塊鏈是否就一定要「去中心化」,這是創業者追求的絕對方向麼?大家對「去中心化」這個詞現在有很多誤解,在區塊鏈中,「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有很多的可能性,(去)中心化的程度和機制是網絡的結構特徵,決定了協同網絡將如何運行和演化,不同的決定帶來不用的價值,並無標準答案。
  • 區塊鏈「去中心化」淺析
    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這些特徵中,其中的「去中心化」這一點是區塊鏈的一個本質特徵。我們如何去理解「去中心化」?
  • 未來取代Uber、Airbnb和Spotify的,可能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
    任何開放的公共記錄——只要每個人能夠往上擴展數據,同時需要確保沒有人能篡改過去的數據——都能把區塊鏈技術應用進來,比如智慧財產權、個人身份認證、房地產備案等,這類領域都有區塊鏈的應用前景。如今,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多創業公司、創業項目乃至開發者,他們都在嘗試將區塊鏈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是,區塊鏈能夠幫助科技行業實現一個夢寐以求的概念——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 大媽都能看懂的區塊鏈「去中心化」
    自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因此也傳遍鏈圈幣圈,到底啥是去中心化
  • 方軍:區塊鏈去中心化真的重要嗎丨得得專欄
    其二是「過程」:比特幣發行與帳本存儲。這兩個過程是去中心化的。當然更準確地說是分布式的(distributed),因為這裡討論的已經是分布式計算,而非理念。分布式網絡中計算機通過進行計算來爭取記帳權,獲得獎勵的比特幣,也即,發行權去中心化,交給了一個分布式計算機的網絡。現在,比特幣網絡的節點有上萬個。
  • 打破壟斷 上海發布自主研發樹圖區塊鏈重大成果
    形散而神不散,「區塊」不一定非要「鏈」  長期以來,區塊鏈系統的性能一直是制約其發展和普及的瓶頸。特別是公有鏈,由於性能限制,用戶間必須互相競價,價高者才能把自己的交易記錄到區塊鏈上。這樣的使用體驗就像我們剛剛能用手機上網的時候,又貴又慢,高昂的費用將很多潛在用戶擋在門外,也扼殺了無數潛在的區塊鏈應用。
  • 可通過區塊鏈實現去中心化的三大網絡巨頭
    雖然這些創新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個人的網絡體驗其實還可以得到進一步改善,而區塊鏈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本文以eBay、YouTube和Apple Music三大網絡巨頭為例,介紹了區塊鏈可以如何將這種平臺去中心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作者:Brady Dale    翻譯:Ina網絡已經全面佔領了我們的生活,網際網路企業也因此成長為龐大的權力組織。
  • 微軟進軍區塊鏈 推出去中心化身份識別公有鏈
    微軟公司已經在其官方博客中宣布,將會在旗下微軟身份驗證(Microsoft Authenticator)應用程式內整合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
  • GBIC|教育+區塊鏈+AI=?
    說起區塊鏈大家最熟悉也最常聽說的就是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一種應用,由中本聰於2009年1月3日用開源軟體發明創立,是加密貨幣的始祖。但其實區塊鏈的原始概念1983年就已經存在了,維基百科上對於區塊鏈的定義是:「區塊鏈(英語:blockchain 或 block chain)是用分布式資料庫識別、傳播和記載信息的智能化對等網絡, 也稱為價值網際網路。」
  • LBRY(LBC)去中心化YouTube為落地區塊鏈項目正名
    早在18年有朋友曾預言在區塊鏈市場將經歷漫長的熊市,而在熊市中必然會誕生未來10年區塊鏈行業的佼佼者。最近除了關注大熱的Defi類項目以外,一個16年的老項目LBRY(LBC)——去中心化的內容共享平臺項目,讓我感到匪夷所思。
  •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兩大技術基礎
    區塊鏈如何實現去中心化,在基於2大基礎,一是P2P的通訊技術,一是共識機制。P2P通訊技術,又稱點對點網絡技術,是一種網絡新技術,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臺伺服器上。在比特幣出現之前, P2P網絡計算技術已被廣泛用於開發各種應用,如文件共享和下載軟體、網絡視頻播放軟體等。
  • 比特幣論:去中心化與分布式
    了解去中心化和分布式之間的區別,以及了解是什麼使一個系統變成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或許會讓世界更進一步了解是什麼造就了比特幣。很多人認為「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是同義詞——但它們並不是,但不管迄今為止關於比特幣的言論如何引導你相信這一點,它們都不是。去中心化意味著不受單一的實體控制。而分布式則意味著分散。
  • 標準鏈:打造去中心化世界的基石
    今天老白要跟大家說的標準鏈團隊就是其中一員。標準鏈希望打造去中心化世界的基石。從技術層面上講,標準鏈是通過區塊鏈思想形成的一個去中心化的超級計算機,這個超級計算機是由標準鏈規範的協議上運行的,任何可聯網的設備(如:電腦、手機、手錶、車輛、遊戲手柄、路燈、智能家居等)或DOS(如以太坊、EOS等)在標準鏈上運行並建立連接,互相提供服務。
  • ArcBlock: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服務平臺 | ONETOP評級
    ArcBlock是一個專門用於開發和部署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服務平臺和一個多方參與形成的生態系統。類似於如今雲計算的Paas平臺,即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的開發框架,開發者通過這個入口能將已有的系統和服務與以太坊、超級帳本等區塊鏈建立連接,實現區塊鏈應用功能和商業邏輯。
  • 區塊鏈項目的另一種「去中心化」方式
    芯鏈曾號稱著要實現「區塊鏈晶片驅動世界」的美好願景,只不過,如今來看,這樣的願景被擊碎了:團隊內部分崩離析、成員成批離開,項目未來會如何無人可知。畫餅容易,落地不易。前幾天,社群裡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今年 7 月傳出暴雷消息的區塊鏈代投團隊安徽天策(TINANCE)負責人已被判刑,據此前報導,該團隊涉嫌詐騙與挪用投資者的資金達上千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據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梳理,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個資金盤、傳銷類項目暴雷,創始團隊已經或即將跑路,投資者須擦亮雙眼,謹防被騙。
  • 頭號玩家火了,「綠洲」會是區塊鏈遊戲的未來嗎?
    我們會感受到,在綠洲中所有人竭盡全力尋找哈立德留下的彩蛋,正如今天全世界人都不惜花費大量電力去解決那道中本聰留下的數學難題,這個找鑰匙的遊戲本質是不是與今天的全民挖礦很像?而其中的IOI公司想要壟斷搞中心化,單兵礦工致力於去中心化,要打破巨頭中心化壟斷,確保綠洲的開放自由。這是不是就映射著今天的比特幣世界?
  • 上海發布樹圖區塊鏈重大成果
    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研發的Conflux樹圖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了歐美計算機系統底層代碼的壟斷。樹圖公鏈系統與以太坊公鏈系統之間的跨鏈通道,上線時同步建立,穩步運行至今未出現任何安全性故障。什麼是Conflux樹圖區塊鏈?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CTO伍鳴博士介紹,區塊鏈系統的性能一直是制約其發展和普及的瓶頸,特別是公有鏈,由於性能的限制,用戶之間必須互相競價,價高者才能把自己的交易記錄到區塊鏈上。
  • Akash去中心化雲如何改寫雲計算市場既有格局?
    Akash的使命是使用去中心化計算集群(數據中心)網絡來打破這種寡頭壟斷,並在P2P市場中提供資源以建立一個彈性且不可阻擋的雲算力市場,其成本比您購買傳統雲計算服務要便宜2-3倍。
  • 三名清華學霸要用區塊鏈顛覆AI壟斷,現代密碼學之父為其背書
    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張首晟在今年 3 月一場《量子計算、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演講上也點出了上述模式,他認為人工智慧最缺少的是數據,今天的世界每個人產生出很多的數據,個人的基因、醫療、教育、行為數據等,但是這些數據都掌握在某些中心機構裡面,沒有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
  • The graph | 讓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成為可能
    Yaniv Tal在大學時代就對比特幣和去中心化的理念很感興趣,但真正是在以太坊開始發展起來時,他覺得必須要參與其中。團隊開始在以太坊上構建去中心化應用並意識到缺乏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可以對區塊鏈數據進行索引和查詢。工具和成熟協議的缺乏使構建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困難重重。因此團隊決定將精力集中在致力於幫助任何人都可以在web3上參與構建, 這就是The Graph創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