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晶圓廠明年開工,車用晶圓短缺較Q3改善 臺積電Q3法說會透露了哪些關鍵信息?
2.SA:2021年Arm筆記本電腦處理器收益漲超三倍
3.手機光追不是夢!聯發科正式發布移動端光線追蹤SDK
4.傳Q4晶片製造商庫存不均衡的問題仍將存在
5.魏哲家:臺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預估為300億美元
6.臺積電估Q4營收介於154-157億美元
1.日本晶圓廠明年開工,車用晶圓短缺較Q3改善 臺積電Q3法說會透露了哪些關鍵信息?
集微網消息,今(14)日,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召開了第三季度法人說明會,公布該公司2021年第3季財務報告及2021年第4季業績展望,臺積電總裁魏哲家並在會上回答了股東關心的熱門話題。
圖源:經濟日報
Q3營收148.8億美元 估Q4介於154-157億美元
財報顯示,臺積電2021年Q3合併營收約新臺幣4,146億7千萬元新臺幣(單位下同),稅後純益約新臺幣1,562億6千萬元,每股盈餘為新臺幣6.03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1.08美元),創下新高並略優於市場機構預期平均5.5-5.98元區間。
若以美元計算,臺積電第三季度營收148.8億美元。
與2020年同期相較,2021年第三季營收增加了16.3%,稅後純益及每股盈餘則均增加了13.8%。與前一季相較,2021年第三季營收增加了11.4%,稅後純益則增加了16.3%。
其中,5納米製程出貨佔臺積公司2021年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18%;7納米製程出貨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34%。總體而言,先進位程(包含7納米及更先進位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52%。
展望第四季度,臺積電預計第4季營收約介於154-157億美元,換算季增幅度約3.5%至5.5%。
全年營收將增長24% 長期毛利率可達50%
魏哲家指出依照最新一季的財報,臺積電今年全年營收年增率將達24%。
魏哲家表示,5G和高性能計算的發展致使未來幾年對高性能計算及低功耗的需求大幅增加,這些都需要臺積電先進位程支持。這些大趨勢不僅使單位產品數量增加,還會提升高性能計算、智慧型手機、車用電子和物聯網相關應用中的半導體含量。
對於晶圓代工吃緊的問題,魏哲家認為產能吃緊不只今年仍無法解決,且將延續到明年。
與此同時,法人關心半導體產業供需變化與對臺積電的影響。魏哲家指出,臺積電產能持續吃緊至2022年,因臺積電的產業地位以及擁有獨到的製程技術並和客戶緊密合作,所以供過於求不會發生在臺積電身上。
另外,臺積電財務長兼發言人黃仁昭回應了法人廣泛關注的公司長期毛利率走向,他指出,決定臺積電獲利能力的六個因素是:領先的技術發展和量產、產品定價、降低成本、產能利用率、技術組合以及不可控的匯率。公司重新評上述六個因素,認為長期而言,50%以上的毛利率是可達成的。
2021年資本支出預估為300億美元
今年4月,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曾宣布計劃在3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2021 年臺積電的資本支出由原本 250 億至 280 億美元提升到 300 億美元。300 億元資本支出中,預計 80% 用於先進位程,10% 用於更先進位程,以及 10% 特殊製程。照此資本支出規劃,外媒估算臺積電3年內 1000 億美元資本支出。
對此,今(14)日,當被問及10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是否足夠,未來還有可能增加以及營收的長期 CAGR 預期等問題時,魏哲家表示,2021年的資本支出預估為 300 億美元不變。另外,資本支出主要會以客戶以及未來的市場需求去決定,假如需求比預期強,也可能會繼續擴廠。長期營收 CAGR依舊保持此前的10~15% 沒有變化。
此外,魏哲家還稱,雖然此前有表示資本指出主要聚焦先進位程,但成熟製程的供給也將會依照市場需求有所調整。
3nm製程進展符合預期 2025年量產2nm
魏哲家在法說會上提到,臺積電3nm製程進展符合進度,於今年試產,並將於明年下半年量產。另外,他還稱臺積電將推出N3E製程,將在3nm製程量產1年後導入量產。
臺積電3nm製程進展符合進度,於今年試產,並將於明年下半年量產。另外,魏哲家還稱臺積電將推出N3E製程,將在3nm製程量產1年後導入量產。
該公司的競爭對手三星日前表示將於2025年推出基於MBCFET的2nm工藝。對此,魏哲家表示,不評論競爭對手的技術藍圖,但臺積電的2nm將採用環繞閘極(GAA)架構,預計2025年量產。他表示:「相信臺積電持續擁有最具競爭力的技術乃至2nm技術,可以相信至2025年該技術的密度與效能將居領先。」
不過魏哲家稱目前不方便透露太多信息,不過相信臺積電會保持產業具競爭力的地位。
車用晶圓短缺較Q3改善 預期車廠未來數季見效
有法人關心車用晶片短缺的問題,魏哲家強調,「臺積電今年盡所能地協助車用客戶改善短缺,且已顯著較先前改善,目前晶圓短缺情況已較第3季改善,預期車廠GM與相關OEM廠商未來數季將能陸續看到效益。」
「車用供應鏈相當複雜,不過臺積電已經儘可能努力提高產能,來支持車用客戶解決短缺。不過,我們無法解決整個產業的供應鏈挑戰,比如東南亞的疫情大流行影響部分車用IC供給。」他補充說道。
本月初期,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也提及了車用晶片供應短缺,「臺積電積極協助改善全球晶片短缺的狀況,並通過數據多重檢核來了解客戶真正需求,從中也觀察到車用晶片供應鏈中,肯定有人在囤積晶片。」
供應鏈透露,為解決車用半導體短缺問題,臺積電已積極展開多項行動,除了釐清客戶真實需求,也快速拉高相關產能。臺積電先前提到,2021年上半年已成功地將車用半導體產品的重要元件之一的MCU產量年增約30%。臺積電規劃將2021年全年MCU產量提升近60%。
日本晶圓廠明年開工 專注22/28納米製程
魏哲家確認在日本建一家專業技術晶圓廠的計劃。據悉,該計劃旨在相應日本政府的號召,加強本土半導體供應鏈,以應對前所未有的全球晶片供應緊張問題。
魏哲家提到,臺積電已得到客戶和日本政府的支持,可以繼續進行投資,但計劃最終還須經董事會批准。魏哲家表示,該工廠將專注於 22 納米和 28 納米製程技術,這些技術可應用於從圖像傳感器到微控制器的多種晶片類型。
該工廠計劃明年開工建設,2024年開始生產,不過,他並沒有透露投資的規模。
他強調,擴展全球生產據點將使臺積電能夠接觸全球人才,更能滿足客戶需求,從投資中獲取適當的報酬,並為股東帶來長期的獲利成長。
(校對/木棉)
2.SA:2021年Arm筆記本電腦處理器收益漲超三倍集微網消息,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Arm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的收益將增長超過三倍。蘋果、聯發科和高通將在2021年佔據Arm筆記本電腦處理器市場的最大收益份額。基於Arm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市場收益在2020年增長了9倍,到2021年將增長超過3倍,達到9.49億美元。
該機構表示,從出貨量來看,基於Arm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出貨量將在2021年增長兩倍以上,佔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總出貨量的10%以上。
Strategy Analytics手機元件技術服務副總監Sravan Kundojja認為,蘋果和聯發科搶佔了Arm筆記本電腦處理器市場的先機,而高通儘管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與微軟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但到目前為止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上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他表示,基於Arm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供應商需要加大軟體投資和品牌推廣力度,以有效與基於x86的廠商英特爾和AMD競爭。
(校對/holly)
3.手機光追不是夢!聯發科正式發布移動端光線追蹤SDK
集微網消息,10月14日, 聯發科正式推出基於Vulkan擴展的移動端光線追蹤SDK解決方案,並與Arm以及騰訊遊戲共同實現了移動端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首次演示。
聯發科通過構建MediaTek光線追蹤SDK,結合騰訊遊戲為移動平臺量身定做的光線追蹤渲染管線,其與產業夥伴實現了移動端Vulkan base光線追蹤解決方案,並結合硬體實現降噪等圖像後處理方案,充分發揮移動平臺GPU渲染潛力的同時, 利用新的硬體圖像處理結合光線追蹤特性以更低功耗實現畫質的飛躍, 使得手機遊戲的畫質水平達到了全新高度。
此前, 在2021年夏季舉行的GDC(全球遊戲開發者大會)上,聯發科就已攜手Arm、騰訊遊戲共同發布了基於Vulkan Ray Query技術實現的移動端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演示,並向全球開發者與遊戲玩家展示了在Mali GPU上移動光線追蹤技術所生成的超炫畫面。
聯發科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群事業部協理曹友銘博士表示:「與Arm和騰訊遊戲的合作使我們能夠將光線追蹤等先進的圖形技術引入到天璣系列5G移動平臺中。藉助聯發科的光線追蹤SDK解決方案,遊戲開發者可以利用新技術升級沉浸式遊戲體驗。目前,全球已有數千萬臺智慧型手機使用了天璣系列5G移動平臺,我們將為廣泛的用戶提供更生動逼真的視覺效果。」
Arm終端事業部生態系統與工程高級總監Geraint North表示:「未來的 Mali GPU 將通過提供硬體加速,顯著提高行動裝置上的光線追蹤技術的效率。同時,我們非常重視與軟體生態系統的合作,以便合作夥伴能夠充分利用我們的設備。Arm與MediaTek和騰訊遊戲在該領域的合作,能讓開發者更簡單地探索光線追蹤可為移動遊戲帶來的益處,確保光線追蹤內容可在不同生態系統的跨平臺設備之間進行功能移植,進一步提高用戶的遊戲體驗。」
騰訊遊戲引擎技術副總監魏楠表示:「當人類通過視覺體驗真實世界時,光照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實時光線追蹤理所當然地被視為當代計算機圖像學皇冠上的明珠。通過我們工程和美術團隊的巨大付出,以及來自聯發科和Arm的有力支持,騰訊遊戲即將藉由光線追蹤技術開啟屬於高保真移動遊戲的全新篇章。」
聯發科表示,將持續致力於圖形領域的技術研發,不斷擴展MediaTek HyperEngine遊戲引擎的關鍵技術,為移動終端帶來端遊級遊戲渲染效果,面向遊戲廠商、開發者、終端廠商提供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和解決方案,將媲美真實的遊戲畫面帶給廣大遊戲玩家,通過對先進技術的長期投入與開放合作引領移動端圖形發展趨勢。
(校對/holly)
4.傳Q4晶片製造商庫存不均衡的問題仍將存在
集微網消息,據中國臺灣地區IC和元件分銷商的消息人士稱,儘管需求前景不明朗,但晶片製造商的庫存不均衡在第四季度仍將存在。
圖源:digitimes
digitimes報導指出,消息人士稱,第四季度的整體需求前景在10月底之前不太可能明朗。
消息人士指出,汽車和工業晶片的供應仍然緊張,而伺服器和基站應用的晶片需求繼續穩定增長。不過對入門級和中端筆記本電腦、其他個人電腦及相關外圍設備的需求正在放緩。
「電視及相關外圍設備的IC需求也在減速,為臺灣地區和韓國廠商供應顯示器面板的公司已經看到LCD面板價格面臨下行壓力。」消息人士說道。
此外,消息人士透露,與其他模擬IC相比,電源管理IC和網絡晶片的供應似乎相對緊張。
他並補充說道,不同程度的晶片短缺將繼續挑戰設備供應商和OEM。例如,由於所需晶片的供應不均衡,射頻前端模塊的供應商不得不放慢出貨速度。
(校對/LL)
5.魏哲家:臺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預估為300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今年4月,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曾宣布計劃在3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2021 年臺積電的資本支出由原本 250 億至 280 億美元提升到 300 億美元。300 億元資本支出中,預計 80% 用於先進位程,10% 用於更先進位程,以及 10% 特殊製程。照此資本支出規劃,外媒估算臺積電3年內 1000 億美元資本支出。
圖源:經濟日報
對此,今(14)日,在臺積電Q3法說會上,當被問及10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是否足夠,未來還有可能增加以及營收的長期 CAGR 預期等問題時,臺積電CEO魏哲家表示,2021年的資本支出預估為 300 億美元不變。另外,資本支出主要會以客戶以及未來的市場需求去決定,假如需求比預期強,也可能會繼續擴廠。長期營收 CAGR依舊保持此前的10~15% 沒有變化。
此外,魏哲家還表示,雖然此前有表示資本指出主要聚焦先進位程,但成熟製程的供給也將會依照市場需求有所調整。
(校對/holly)
6.臺積電估Q4營收介於154-157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今(14)日召開了線上法說會,該公司預計第4季營收約介於154-157億美元,換算季增幅度約3.5%至5.5%。
圖源:經濟日報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021年第三季營收為148.8億美元,年增22.6%,季增12.0%。2021年第三季毛利率為51.3%,營業利益率為41.2%,稅後純益率則為37.7%。
據悉,先進位程(包含7nm及更先進位程)的營收佔到臺積電2021年第三季度晶圓銷售金額的52%。其中,5nm製程出貨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18%,7nm製程出貨佔34%。
從各大平臺應用來看,臺積電第三季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物聯網、智慧型手機,營收分別成長 23%、15%,高性能計算也成長 9%,車用電子成長 5%,消費電子則衰退 2%。
(校對/Yuki)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 閱讀
1.【芯調查】NVIDIA收購Arm:AI時代巨頭的雄心與困境
2.微源半導體多維度構築核心競爭力 電源管理晶片國產替代提速
3.集微諮詢:TWS耳機市場新階段的三個轉變,或進一步改變競爭格局
4.IC Insights: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對全世界有多重要?
5.【芯智駕】減產加劇交付危機,9月多國汽車銷量普降超20%
6.2021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將突破900萬輛,中國大陸佔據超三成銷量
7.現代汽車計劃自研晶片,以減少對晶片廠商的依賴
8.晶圓廠投入汽車晶片生產,限制DDI後端封測廠商盈利
9.一汽、東風等12家央企成立汽車數位化轉型協同創新平臺
10.材料漲價疊加缺芯衝擊,得潤電子預計Q3虧損超5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