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價值千億上市,但全球盲盒的主角卻是她

2021-02-16 三橙星球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盲盒這一潮玩再次被推向輿論中心。而三橙早在今年1月份就關注過與Molly同期現世,美國土生土長的L.O.L.驚喜娃娃,下面我們再次重溫下在全球一同引爆熱潮的美版「泡泡瑪特」。

©本期主角:艾薩克·拉裡安(Isaac Larian)

2015年的一個晚上,美國玩具公司MGA創始人、CEO艾薩克·拉裡安(Isaac Larian)輾轉反側。

 

拉裡安的失眠是有原因的,眼下,至少有兩件事讓他鬧心得睡不著。

 

一件是,過去十年,這位億萬富翁,一直在和業界最強的玩具公司美泰(Mattel,芭比娃娃生廠商)掰腕子。這場產權官司,已經讓MGA公司花了數億美元。

而另一件則更加嚴重,讓兩家公司爭得破頭血流的、曾經大熱的Bratz娃娃,已經顯出疲軟之勢,越來越不紅了。

 

消費者的口味一直在變,此時此刻,拉裡安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在這個輾轉反側的晚上,拉裡安的思緒飄蕩,忽然想起來了自己的孩子之前對他說的話:

 

「你看了YouTube上那個iPhone開箱視頻了嗎?」

 

拉裡安當然沒看。他覺得人們簡直是瘋了,這種東西蠢透了,誰會專門去看一個把手機拆開包裝的視頻??

 

但是,就在那個晚上,當拉裡安點開YouTube,看到了孩子提到的開箱視頻的時候,他恍然大悟地意識到,自己錯了,錯得離譜。

 

第二天,拉裡安徑直衝到設計團隊的辦公室,開門見山地說:「我現在需要一個特別、特別、特別適合錄製開箱視頻的玩具。」

 

幾個月之後,MGA團隊交出的作品是:L.O.L.驚喜系列盲盒娃娃。

聽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是拉裡安的深夜靈感引發了巨大的轟動——L.O.L.盲盒娃娃成為了過去十年最受歡迎的玩具之一。去年,MGA透露,公司已經從L.O.L.盲盒娃娃系列中賺得了40多億美元,並預計在2019年獲得50億美元的收入。這還不包括公司販賣交易許可證的收入。

©拉裡安和他的L.O.L.驚喜娃娃/latimes.com

而據市場研究公司NPD稱,L.O.L.盲盒娃娃的銷量已經超過芭比娃娃、神奇寶貝等老牌知名玩具。它甚至比星球大戰系列更受歡迎。

這些精靈般的娃娃尺寸很小,擁有糖果般的色澤和不可思議的大眼睛。MGA公司還為它們設計了各種時尚的髮型和衣服,以及五花八門的小配件,如手提包、奶瓶、墨鏡等。

而且,普通單只L.O.L.盲盒娃娃的價格只有10美元左右,足夠便宜。孩子們用自己的零花錢就可以購買

 

但是,可愛和低價,並不是L.O.L.盲盒娃娃最重要的殺手鐧。受到開箱視頻的啟發,MGA公司把這些娃娃裝在一個層層包裹的盲盒裡,也就是說,在把它們帶回家、拆開包裝之前,孩子們不可能知道他們會買到哪一款。抽到特定娃娃的概率,通常只有十幾分之一,甚至更低。

在YouTube上搜索L.O.L.盲盒娃娃的開箱視頻,你會看到如同宗教祈禱儀式般的虔誠和狂熱,人們熱烈地盼望著自己能夠開到最喜歡或最稀有的那一款娃娃,隨著包裝一層層被撕開,不同的線索、小配飾(通常有7到9件)會不斷地掉出來,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期待值不斷升高。

整個拆包儀式的最高潮點,是扯下包裹著娃娃本體的塑料軟殼的那一刻——人們會為自己抽到了最渴望的娃娃而歡呼,或者為不喜歡或重複的娃娃嘆氣。

 

如今,針對不同的年齡層(4歲—14歲),L.O.L.盲盒娃娃已經擁有了十幾個系列、上百款不同的設計。這些外形迥異的娃娃還擁有各自的「特異」功能,如噴水、隱藏花紋(放在冰水或熱水中才會浮現)等。在不同的層面,L.O.L.盲盒娃娃都在不遺餘力地創造著驚喜。

L.O.L.盲盒娃娃

火爆秘籍:

為失去新鮮感的

新時代創造驚喜

南卡羅來納州一家玩具連鎖店WonderWorks的創始人說:「我做這行29年了,從來沒看過哪種娃娃以這麼快的速度火起來。我們曾經有過像貝妮寶貝、韋布金茲這樣瘋賣的產品,但它們通常只會火一陣。但L.O.L.盲盒娃娃竟然火熱了這麼久。」

 

在美國,到處可以見到L.O.L.盲盒娃娃:沃爾瑪的貨架上、亞馬遜的玩具排行榜上、以及臉書上求購和交換娃娃的私人群組裡。

而在國內,民間瘋傳,憑藉這股瘋狂的盲盒風潮,有人靠著倒賣娃娃,年賺十幾萬。由此誕生出「炒娃」這一行業,甚至在交易的過程中衍生出一套內部黑話。

歸根結底,L.O.L盲盒娃娃之所以能夠如此走紅、而且長盛不衰,在於它融合了十年以來玩具屆最流行的各種潮流。其中最關鍵的是,L.O.L盲盒娃娃充分迎合了網絡時代人們對於開箱、展示玩具的需要。L.O.L盲盒娃娃的一切,都可以在網際網路視頻中得到非常好看的呈現。

今天的孩子們,已經越來越傾向於在社交媒體上發現好玩的玩具,這和他們的父母一輩完全不同。

正如美國貿易組織玩具工業協會(Toy Industry Association)執行長史蒂芬·帕西爾布(Stephen Pasierb)所說:「今天的孩子想要的是驚喜。他們渴望和好奇的一切,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因此,他們格外渴求神秘、充滿實驗性的體驗。」

現在65歲的拉裡安,在玩具屆可沒有什麼「好名聲」。

17歲時,拉裡安就從伊朗移居到美國,學習工程學。在進入MGA之前,他還賣過一陣子手持式電子遊戲。

 

風趣、率真、內心住著一位小孩,是拉裡安對自己的評價。在事業上,他是無所顧忌的行動派,也正因為如此,他創造了自己的傳奇。

但於此同時,他也因不擇手段地製造噱頭而「臭名昭著」,比如,發布一篇帶表情包的新聞稿,嘲笑整個玩具產業的落後。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拉裡安就是玩具屆的川普。他經常利用社交網絡宣洩不滿,慷慨激昂地斥責美泰這樣的競爭對手。不過搞笑的是,拉裡安本人並不是特拉普的支持者,他把所有政客都稱為「騙子」。

不過,L.O.L.盲盒娃娃之所以能夠順利登陸市場,正是源於拉裡安的蠻不講理的強橫。

 

起初,沃爾瑪拒絕進貨L.O.L.盲盒娃娃,理由是,沒有孩子們會買一個看不見的娃娃。

 

在沃爾瑪吃了閉門羹的拉裡安,轉向另外一家大型超市塔吉特,在遭到了一名塔吉特買手的強烈質疑之後,拉裡安乾脆一狀告到了這位買手的老闆那裡,而且威脅他們,如果他們不進貨,他就一直在社交媒體上罵他們(像川普一樣)。

 

最終,塔吉特委屈巴巴地進了貨。到了2016年聖誕節,L.O.L.盲盒娃娃以飛一般的速度在貨架上不停地消失——塔吉特負責商品銷售的高級副總裁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證實,這些娃娃「很快成為熱門產品,在過去兩年裡,它一直是我們最暢銷的商品之一。」

©拉裡安在塔吉特和他創造的娃娃合影/Twitter

從那以後,全球各大零售商和獨立玩具店開始紛紛和MGA籤署合同,開始銷售L.O.L.盲盒娃娃。

一位10歲女孩的母親表示,當女兒拆開L.O.L.盲盒娃娃時,會想像自己正在拍攝一個YouTube視頻,對著虛擬的攝像頭一邊開箱一遍解說。

「她假裝在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這位母親笑著說,「孩子們看到那些YouTube主播們如此受歡迎,而且過著優越的生活,所以當他們有機會拆開自己的玩具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模仿這些主播。」

 

YouTube的存在啟發了L.O.L.盲盒娃娃的誕生,而它也「反哺」了YouTube——在L.O.L.盲盒娃娃風靡世界以後,YouTube也迎來了開箱類視頻增長的大爆發。 

©深受國內粉絲喜愛的」小破站「嗶哩嗶哩視頻網站上也有許多L.O.L.盲盒娃娃的開箱視頻

但是,不是所有家長都對L.O.L.盲盒娃娃表示歡迎,讓他們頭疼的是,如今的許多孩子寧願看YouTube上的視頻,也不願玩自己的玩具。

 

「這根本不是我想讓孩子看到的那種『有趣』,」有家長抗議到,「我已經把YouTube兒童頻道從孩子的設備裡刪掉了,因為他開始認為,所有家庭都應該這樣生活——每周買1000美元的新玩具。」

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家理察·弗裡德博士(Richard Freed)指出,這些視頻可能會讓孩子們上癮,因為它們刺激到了大腦中追逐獎勵的區域。

 

弗萊德博士說:「開箱視頻會刺激人們的渴望,讓他們不斷想要新東西,獎勵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得獎勵那一刻的興奮,會促進他們的多巴胺分泌。

而拉裡安顯然不在乎這麼多,當他意識到開箱視頻潮流的那一刻,就立即決定要參與這個遊戲。他給YouTube的當紅主播們寄去L.O.L.娃娃,這些紅人們擁有千萬級別的觀眾,這樣,L.O.L.娃娃這個關鍵詞會立刻被錄入到YouTube的算法裡,並一再滾動,形成規模效應。

 

與此同時,MGA也並沒有把市場營銷這件事完全交給網絡紅人。2016年12月,當L.O.L.娃娃首次亮相時,公司就推出了YouTube官方頻道,並累積收穫了100萬個訂閱者,其中一些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了600萬。 

「如今的孩子們已經不看電視了,他們整天泡在YouTube上,因此,我們在YouTube上做了一系列布局。」拉裡安表示。

收集癖的養成:

你永遠無法擁有

所有L.O.L.盲盒娃娃

雖然L.O.L.盲盒娃娃在全球各大零售商都有庫存,但MGA對其分銷方式一直特別執著。在它出售的30種不同類型的系列中,有少數幾種娃娃十分稀有,而且分布很少。這種稀缺性促使孩子們不斷地尋找它們。炒作也隨之而來。

 

在eBay上,不乏一些賣家以近200美元、高於原價20倍的價格出售一些稀有的L.O.L.盲盒娃娃。

無獨有偶,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同期走紅的molly娃娃的某些隱藏款,也從50元的價格,賣到了2000多元的「天價」。

©出現眾多「molly魚塘、潮玩魚塘「等molly娃娃社群

與L.O.L.盲盒娃娃不同,Molly娃娃的消費群體大多是國內追逐時髦的年輕人,他們的消費能力,自然讓美利堅用零花錢的小朋友望塵莫及。

「這些玩具的巨大成功在於供需不匹配,」福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研究玩具消費領域的分析師蘇查麗塔•科達利(Sucharita Kodali)指出,「它助長了狂熱。」

 

每個L.O.L.盲盒娃娃的包裝裡都有一本小冊子,上面顯示了該系列所有的娃娃,以及哪些款式是最稀有的。它鼓勵孩子們收集玩具,而不是僅僅擁有其中的一個或兩個。

而家長們則表示:「這些小目錄告訴孩子們,他們得不到的東西還有很多,這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們產生短暫的興奮感,並說服他們應該繼續購買更多的東西。作為一個家長,這是相當令人沮喪的,因為你只是想讓他們對已經擁有的東西感到開心。」

 

也有的父母,可能在他們的孩童時代已經習慣於交換各種各樣的遊戲卡片,所以,對於收藏玩具,他們表現得很寬容。

 

「像L.O.L.盲盒娃娃這樣的玩具創造了不同的遊戲模式,」其中一個家長指出。「他們在教孩子們如何交易、談判和交流。」

 

南卡羅來納州玩具店則率先迎合了這股潮流:每周六,這家商店裡都有專門的L.O.L.盲盒娃娃交易時間。孩子們走進來互相交換娃娃——或者從商店裡買更多的L.O.L.盲盒娃娃。

小時候,每個人都知道,玩具潮流來來往往。

 

行業分析師則表示:「玩具行業的一切都大約只有10分鐘的壽命。」

 

L.O.L.盲盒娃娃之後,MGA公司又推出了可以分泌彩虹膠的獨角獸系列玩具,追趕新的黏液玩具熱潮。

目前,拉裡安仍在積極努力,以確保L.O.L.盲盒娃娃的影響能夠永存。MGA公司持續不斷地更新著L.O.L.盲盒娃娃系列產品,比如用合成的、更柔軟的纖維髮絲代替塑料頭髮,並開發擴展了L.O.L.寵物系列。

拉裡安說,如今的他繼續在YouTube上搜索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也從2歲的外孫那裡收集情報。(好玩的是,拉裡安的女兒、時尚品牌Cult Gaia掌門人,卻不允許她2歲的兒子玩電子產品,因為她知道這些東西有多讓人「上癮」。)

而與此同時,M.G.A計劃讓L.O.L.系列不只有洋娃娃,相關的床上用品、鞋子、棋盤遊戲和浴衣等產品,已經完成了授權程序,開始了生產和銷售環節。11月,M.G.A.還首次在亞馬遜Prime上發布了L.O.L.盲盒娃娃的主題電影。拉裡安表示,未來十年,粉絲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衍生產品。

 「新潮流總是在產生,但我們就像變色龍,」拉裡安笑著說。「我們會為潮流改變。」

參考資料:

1. https://parenting.nytimes.com/culture/lol-surprise-doll-isaac-larian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22283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崩了!不黑不吹,外媒如何看待盲盒文化?
    今天,剛剛上市不久、以火箭速度崛起的潮玩龍頭企業、「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Pop Mart)股價大跌,150億市值蒸發,也讓大眾對盲盒經濟產生討論
  • 深度 | 泡泡瑪特(9992.HK):IP+渠道+社群共築壁壘,看好泡泡瑪特長期成長價值【東北傳媒】
    從2020年1月以來,泡泡瑪特每月非盲盒新品發布數量整體有所增加,特別地,2020年11月非盲盒新品發布數量首次超過盲盒,達到11款(VS.當月盲盒新品8款)。 2019年下半年,泡泡瑪特在韓國開設第一臺機器人商店;2020年9月5日,泡泡瑪特在韓國首爾江南區開設首家海外直營店。開業第一天,該店營業額達千萬元人民幣,店鋪全球首發Dimmo社會大學系列盲盒,開業一小時內售罄。針對歐美地區市場:由於適配經銷商少,泡泡瑪採用機器人商店先行策略,品牌早期購買者以華人為主,在打開歐美市場的過程中起到了溝通東西方市場的媒介作用。
  • 抽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有質量問題 想退貨為啥這麼難?
    抽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有質量問題能「7天無理由退貨」嗎?泡泡瑪特的微博超話裡很熱鬧。從凌晨0點到早上7點,交易帖佔據了大部分內容,「月光系列拆盒未拆袋,75包郵出」「密林古堡系列出敲鐘人,抽重複了」……交易帖的評論區也充斥著「求私信」「求拉群」的信息。盲盒經濟有多火?
  • 泡泡瑪特「強制開盒」等受質疑 律師: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打開盲盒
    財經網科技留意到,除了上述事件,泡泡瑪特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機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多達近600條,問題涉及付款不發貨、不支持退款等等。有消費者告訴財經網科技,自己在泡泡瑪特抽盒機上花費6000多元,卻未抽中一個想要的產品。北京市中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孟慶恩律師指出,這種抽選活動屬於有獎銷售,具有射幸性質。同時,孟慶恩律師建議消費者在抽選盲盒時,要認真閱讀抽選規則,明白消費,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跟風。
  • 千億巨頭即將誕生?行業增速超晶片,85後創始人身價破200億!盲盒第一股來了,A股概念股曝光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今日將亮相港交所。12月10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12月11日正式開始交易。從暗盤市場交易來看,泡泡瑪特被投資者看好。
  •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抄襲被召回,有人藉機炒作漲價20倍?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虛假宣傳遭群體投訴近日,因為產品涉嫌抄襲泡泡瑪特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已於2月18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並表示將全系列產品下架、召回。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官方公布2月8日20:00發售Ayla動物時裝系列。
  • 『出彩西亞斯人丨泡泡瑪特王寧——33歲創始人IPO敲鐘:市值1000億』
    10年前,王寧和他大學時期的同伴一起創辦了泡泡瑪特,初期經歷了幾年的陣痛,直至2016年推出了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一炮而紅。招股書顯示,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16.83億,淨利潤達4.51億元。 泡泡瑪特初期曾有一段融資艱難的時期。「這幾乎是一個所有人都看過,但很多人都把它pass掉了的項目。」
  • 泡泡瑪特長時間不發貨,客服排隊1500多人!
    而作為盲盒界的領頭羊,泡泡瑪特更是成功上市,但領跑的背後是售後服務的亟待解決。 前段時間,泡泡瑪特陷入了「盲盒二次銷售」的風波,最後查明是店員拿出了自己心儀的款式之後將其餘的繼續銷售,而涉事店員已經被開除。 最近本喵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大量關於泡泡瑪特的投訴。
  • 嘉御基金董事長、原阿里高管、泡泡瑪特投資人解讀泡泡瑪特(非常內行)
    我們知道現在看泡泡瑪特的會員大概是一個大幾百萬的這種規模,增長非常的快,我不知道您未來的話對用戶的這種規模,您是怎麼去看?A: 我們來算一下95後在每一年當時的出生人口在1500~1700萬,所以我們如果說覆蓋一個人群以10年為限的話,中國可覆蓋人群在1.5~1.7億。當然在可能低線城市,農村可能不是泡泡瑪特用戶,我們覺得是一個大幾千萬的一個會員量。
  • 從泡泡瑪特的上市展開 - 聊聊品牌如何激發目標客群的購物慾
    打開Z時代的盲盒利用人類天性和文化趨勢激發購物慾的泡泡瑪特產生消費需要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在有購買能力的基礎上如何去激發購買慾望?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最近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這並非新鮮事物,日本明治末期的福袋便是它誕生的原型。
  • 「泡泡瑪特」來襲! 你剁手了嗎?
    In 2015, the company shifted its focus to blind box(盲盒)toys, which are collectible figures in mystery packaging. Buyers won’t know what they get until they open the package.
  • 名創優品將推新品牌「TOPTOY」:要和泡泡瑪特PK,做盲盒生意?
    有數據顯示,我國潮玩市場在未來3年時間內,預計會達到千億規模。這麼大一塊蛋糕放在眼前,品牌們自然不會視若無睹,於是越來越多企業涉足潮流玩具,與年輕人做起生意。名創優品就是其中一個。近日,名創優品又有新動作:將推全新品牌「TOPTOY」。有消息稱,TOPTOY盯上的正是時下大熱的潮玩市場,其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
  • 史上最萌IPO:泡泡瑪特背後的工具人們
    12月11日POP MART(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一躍成為新零售獨角獸作為國內盲盒領軍人他家的重磅IP👉🏼Molly在2019年就帶來超過4.5億的收益然鵝更是掛牌上市的必要文件而作為創新潮玩店泡泡瑪特的招股說明書長這樣👇🏼👇🏼👇🏼SO除開可愛的畫風不說這長達632頁的招股說明書能通過審核離不開券商
  • 聯名爆款 | 海綿寶寶 x 泡泡瑪特LABUBU 盲盒公仔上線首日,銷售超20萬個!---授權中國
    2021年4月30日,海綿寶寶 x THE MONSTERS 系列手辦在泡泡瑪特線上商城及門店同步上市,立即獲得粉絲強烈反響,首日銷售量就已超20萬個!同時線上各平臺公眾號、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種草視頻超1000條不少人驚呼...
  • 賣個塑料小人市值破1000億,泡泡瑪特的設計能有多誘人?!丨AMNUA雜談
    如果你沒有聽說過泡泡瑪特你應該也見過這個小女孩
  • 完美日記與泡泡瑪特上市即千億,中國新消費品牌有什麼魔力? | 2020 T-EDGE新消費峰會
    在對談中,投資人李康林、陳潔都表達出對未來的樂觀判斷,一方面上市即千億估值的完美日記與泡泡瑪特為後來者豎起了標杆,它們暗示著,每一個品類都值得重做一遍,建立品牌的護城河;另一方面,中國供應鏈的成熟,以90後為代表的大規模消費人群的出現,都為新品牌打磨方法論提供了肥沃土壤。
  • 【IPO觀察】第1季:中芯國際、寒武紀、思摩爾、泡泡瑪特、安克創新等11家深度研報合集
    第1季公司,按發布順序,依次是中芯國際、寒武紀、泡泡瑪特、極米科技、農夫山泉、東鵬飲料、北鼎股份、思摩爾國際、安克創新、傲基科技、穩健醫療,涉及半導體、時尚娛樂消費、智能硬體/家電、食品飲料、跨境電商、醫療健康等行業,這些公司成功上市後,不少公司未來還有5~10倍、甚至更大發展空間。雖所處行業與各自業務不盡相同,但通過整體分析這11家公司,可以從中總結出對我們有啟發的地方。
  • 泡泡瑪特VS孩之寶VS美泰公司:潮玩產業2021年7月跟蹤,未來?
    泡泡瑪特的收入增速極高,尤其是2018Q4、2019Q4增速很高,一方面是收入基數很少,另一方面,是陸續推出的MOLLY、PUCKY的盲盒IP銷售爆發,爆款IP使其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圖: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單位:%)來源:塔堅研究(註:泡泡瑪特為右軸)歸母淨利潤增速方面,泡泡瑪特的增速也很高。
  • 陽獅集團助力炫邁x POP MART 泡泡瑪特聯名 熱愛「偶」像團正式出道
    Advertising_today)近期,陽獅集團旗下代理商Digitas、Leo Burnett及Spark Foundry在「一個陽獅」(ThePower of One)的戰略部署下,聯合為炫邁(Stride)品牌中國大陸區制定整合營銷方案,推出「管他什麼熱愛,根本停不下來」( UnstoppableGum, Unstoppable Passion) 營銷活動,與國內最火潮流玩具品牌POP MART 泡泡瑪特聯名
  • 【忽然一周】泡泡瑪特本周尋求通過港交所聆訊;全球最暢銷的IP Top 10榜單更新;樊秉網絡認購3000萬元成星原文化控股股東
    全球最暢銷的IP Top 10榜單更新,精靈寶可夢穩排top1精靈寶可夢以近千億美元(950億美元)收入獨佔鰲頭;亞軍Hello Kitty也擁有高達860億美元的收入;從第三名到第五名都被迪士尼包攬,分別為維尼熊(760億美元),米老鼠(740億美元),星球大戰(700億美元),除了這3個經典IP,迪士尼還擁有排名第七的迪士尼公主(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