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說順豐突然關閉了物流數據接口,涉嫌封殺淘系平臺訂單;順豐隨後回應說是菜鳥封殺其旗下智能快件箱平臺豐巢在先,且意欲逼順豐從騰訊雲轉阿里雲…
好一出羅生門!
到底是誰封殺誰?不說廢話,咱們直接進入正題。
「互相封殺」到底怎麼回事兒?
今天(6月1日)下午兩點三刻左右,菜鳥「先聲奪人」,突然發布了一則《菜鳥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的聲明》,不贅復,內容大肯定都已經知道了-
聲明的主體意思是:事情發生的很突然,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在此之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正在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以上是菜鳥的「一家之言」,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大約兩個小時以後,針對菜鳥的聲明內容,順豐終於開始通過媒體做出回應,老鬼梳理了一下,意思主要集中以下兩點:
1.不是順豐封殺菜鳥,而是菜鳥先封殺順豐
根據順豐的表述,整個事件的爆發點是由豐巢而起。豐巢在2016年開始跟菜鳥合作,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信息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信息給菜鳥。但這起合作在2017年3-4月續約過程遭遇挑戰。順豐人士稱,菜鳥當時提出續約條件是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豐巢難以接受以上合作條款。因此5月菜鳥提出,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並在6月1日0點下線豐巢接口信息。
在順豐的陳述中,是菜鳥率先封殺的豐巢,然後才引出了後續一系列反應。需要指出的是,豐巢並非順豐一家獨有,而是順豐聯合中通、申通、韻達和普洛斯共同打造的智能快件箱平臺。
2.菜鳥有選擇性的封殺順豐,目的不單純
順豐及豐巢方認為,菜鳥對豐巢的」封殺「存在不公平性,因為除了豐巢,其平臺並沒有被菜鳥關閉數據接口,不管是快遞公司還是驛站、菜鳥裹裹等。因此,菜鳥有針對性封殺豐巢目的並不單純,背後實質是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為由,要求順豐、豐巢等加入到阿里雲。
需要給大家指出的是,順豐和騰訊雲一直保持有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這段時間去過深圳的朋友體會應該會更深刻,在深圳機場,」騰訊雲助力順豐服務「的廣告牌可以說隨處可見。
大約在晚上六點三刻,順豐終於發布了正式的官方回應,具體內容如圖——
順豐為什麼要懟菜鳥?
我們先來看一下順豐正式的官方回應。在老鬼看來,這則正式的官方回應,關於「互懟」的原由跟之前通過媒體的放風大同小異,但有一點卻非常出人意料之外,也最關鍵——「我們將繼續捍衛自身核心競爭力,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
態度鮮明而強勢,基本上斷決了「和談」的可能性。
老鬼認為,鑑於整個事件緣起於豐巢和菜鳥關於數據的紛爭,而豐巢又是順豐和通達(圓通除外)的合資平臺,因此順豐的表態,或多或少都脫離不了「集體決策」的色彩。
所謂空穴來風,順豐敢於跳出來呼籲所有快遞同行「警惕菜鳥」,並非王衛一個人的意願,很有可能是一個團體的抗爭。
這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順豐在與菜鳥互懟的同時,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贖。這是老鬼今晚最想說的一點。
以速度和安全著稱的順豐,在深耕高端商務件市場的努力中,探索出了一套完整和有效的服務體系,而且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但隨著這全民電商時代的到來,尤其是通達系快遞的崛起,順豐也不得不考慮如何切入到這個市場。
我們都知道順豐的「電商之心」從未動搖,但你一定不知道順豐為了能夠像通達一樣切入到電商市場做出了多大的犧牲。為了承接更多的電商業務,順豐不得不對自身的體系進行調整,其中最痛苦的一個改變就是與電商平臺進行數據對接。
看似很平常的數據對接,背後隱藏的是話語權的交接。
「對順豐而言,這意味著要想和客戶(電商客戶)建立聯繫必須得經過兩次『洗禮』,一次是電商平臺,另一次是服務於電商平臺的各種ERP供應商。在這種商業模式和組織體系下,快遞公司的話語權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一旦遇到或者出現什麼問題時,背鍋的卻總是快遞。」一位從業多年的資深快遞人在和老鬼討論這起紛爭時直言,「順豐什麼時候受過這種委屈啊。通達最早從淘寶合作起就是這種套路,雖然不爽但慢慢也就習慣了,但對於有著成熟服務體系的順豐或者控制欲極強的王衛來講,是可忍,孰不可忍?」
類似的「夾板氣」,通達系快遞一直在默默抗著,即便是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被馬校長當著全世界的數落和批評,也不作任何公開表態。恰逢這次菜鳥與豐巢在續約問題上因為新的合作條款「沒談攏」,順豐終於有理由說出這句在心裡悶了多年的話:老子受夠了,離了你照樣活!
從「個體覺醒」到「群體抗爭」,還有多遠?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順豐公開挑了這個頭,接下來壓力最大的是誰?老鬼的觀點是:順豐真的「無所謂」,菜鳥卻要「細掂量」。理由如下:
1.菜鳥建議商家暫時停止使用順豐發貨,受損最大的是天貓
對於消費者或者商家來說,「順豐包郵」是剛需。天貓入駐的大品牌,很多都是順豐發貨。阿里系平臺多物流選項中剔除了順豐,但不代表消費者就不可以選擇順豐。如果消費者堅持要商家用順豐發貨,你說商家會聽誰的?
另一個潛在的危機是,當前入駐天貓的大品牌商很多同時也入及了京東,第三方物流發的用的就是順豐,如果菜鳥就這樣把國內服務最好的物流供應商給剔除掉,是否會引發品牌出走的可能?
作為順豐的神助攻,騰訊已經出手表明了態度(如下圖),京東估計也已經在馳援的路上了。
2.面對菜鳥的「新條款」,順豐選擇說不,理論上其他快遞也可以
這個應該是菜鳥最擔心的。如果說順豐不同意新的條款,那麼其他快遞公司理論上也可以說不。因為大家和順豐一樣都是菜鳥的合作夥伴,在主體地位上的權利都是對等的。
當然,考慮到通達系快遞的「電商依賴症」,現在肯定不會追隨順豐,但以後會不會步順豐後塵,誰都說不準。套用馬校長一句話:
血性還是要有的,萬一像順豐這樣爆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