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VS順豐,誰動了誰的奶酪?

2021-02-09 南方周末


(東方IC/圖)

2017年6月1日兒童節,中國市值最大的快遞物流企業順豐控股(002352.SZ),和最大的物流及供應鏈平臺菜鳥網絡,打了起來。順豐在前一天傍晚通知菜鳥網絡說要關閉智能自提櫃「豐巢」的數據接口服務。第二天凌晨接口果然關閉,消費者無法直接從淘寶、天貓後臺查看豐巢的物流信息。中午過後,在淘寶、天貓發貨的物流選項中,也就沒有順豐了。

菜鳥網絡在6月1日下午14點32分發布《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的聲明》稱,順豐主動關閉了豐巢自提櫃和淘寶平臺物流數據信息回傳;四個小時後,順豐回應稱是菜鳥單方面切斷信息接口。

菜鳥和順豐打架,驚動了作為郵政企業和快遞企業主管單位的中國國家郵政局。2017年6月1日晚間23點20分,國家郵政局官方微博發聲,稱「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的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此時距離菜鳥網絡在當天下午14點32分發表《菜鳥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的聲明》,不到9個小時。

菜鳥網絡的全稱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數據物流協同平臺,成立於2013年5月,創始股東包括阿里巴巴、銀泰、復星、富春投資、順豐和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其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出資21.5億,佔股43%;銀泰集團投16億,佔股32%;富春集團投5億,佔股10%;復星集團投5億,佔股10%;順豐、圓通、中通、韻達、申通各出資5000萬,各佔股1%。

不過,目前在菜鳥網絡官網的自我介紹中,關於股東情況提到了三通一達,卻沒有順豐。工商資料顯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是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work (Hong Kong) Limited(菜鳥智能物流網絡(香港)有限公司)。南方周末記者從香港公司註冊處查詢顯示,該公司註冊成立於2015年6月17日,截至2016年7月15日,公司唯一股東為註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的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work (BVI) Limited,股東變化情況不得而知。

在菜鳥網絡成立之初,作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就強調,「我們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菜鳥網絡試圖通過大數據的能力,幫助商家和物流企業提升物流效率。

它的具體做法是,在現有物流業態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物流基礎設施平臺,接入快遞公司、倉配服務商、日日順、落地配公司等,打通跨境、快遞、倉配、農村、末端配送的全網物流鏈路,「打造社會智能物流骨幹網,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臺」。

按照菜鳥物流官網的介紹,截至2015年11月,中國超過70%的快遞包裹、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以及170萬物流及配送人員都在菜鳥數據平臺上運轉。假如順豐真的和菜鳥網絡分道揚鑣,意味著菜鳥網絡這張大網撕開了一個巨大缺口。

2016年3月,菜鳥網絡宣布了一項約100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啟用BVI架構、融資,市場猜測菜鳥網絡有海外上市的考慮。順豐撕開的這個缺口若做實,菜鳥網絡的上市故事很可能要打折扣。

首先是豐巢智能快遞櫃。2015年4月,深圳市順豐投資有限公司、申通快遞、中通快遞、上海雲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雲韻是韻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蘇州普洛斯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科技,註冊資本5億元。

智能快遞櫃解決的是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倉儲問題。豐巢科技官網介紹,截至2016年底,豐巢在70多個城市有超過4萬臺快遞櫃,與全國100多家物業公司達成合作。從數量上看應該是僅次於行業先行者速遞易。2017年1月,豐巢宣布完成25億元A輪融資時披露,其格口數量達300萬,日均包裹處理量已達快遞櫃行業第一。

可以想見,接到順豐方面暫停數據接口的通知,對菜鳥是一大打擊。而隨後順豐速運在淘寶、天貓的物流選項中消失,則很有可能是菜鳥網絡的反擊。畢竟,如果說豐巢主動斷開數據接口是出於數據安全考慮,而順豐速運斷開淘寶、天貓業務,對順豐來說不合商業邏輯,順豐集團在回應中所稱的「不會因為任何商業利益或脅迫而損害任何用戶利益」,此舉更像是被動而為之。

對於菜鳥網絡來說,順豐速運主動或被動的離開,比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離開給菜鳥平臺造成的缺口都要大。在菜鳥網絡和順豐集團兩份公告的微博留言中,圍觀者明顯傾向於順豐的更多。有網友感嘆,「快遞公司分兩種,一種是順豐,一種是非順豐」。

順豐控股2017年初完成借殼上市,其2016年報顯示出這家公司在中國快遞行業的地位:2016年度快件業務量25.80億票,同比增長 31.00%;速運物流不含稅營業收入571.41億元,同比增長21.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80億。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為312.8億件,收入規模達到3974.4億元。粗略估算一下,順豐速運的快遞業務量佔全行業的8%、收入佔14%。順豐控股堅持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定位,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3.61 元、23.83元和22.15元,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儘管吵架的雙方對於誰率先發難各執一詞,不過,雙方所指矛盾焦點一致,那就是物流數據。

菜鳥網絡稱,此事發生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順豐則稱,菜鳥網絡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於客戶,豐巢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

數據對於物流行業的重要性,馬雲曾經一再提及。一年前,馬雲在「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的演講中稱,中國未來的快遞行業肯定是基於數據技術。未來的快遞行業,不僅要有人的力量,要用技術、數據的、共享的力量,把全世界的物流聯合起來。

順豐顯然也認為數據非常重要,而且也在數據業務方面有所嘗試。2016年5月,順豐推出了一款數據增值服務「數據燈塔」。這款產品融合了順豐內外部數據,覆蓋3C、服裝、鞋靴、母嬰、美妝、生鮮、家電等多個行業。通過智慧物流、智慧雲倉,指導商家更好地分倉、備貨、庫存管理,通過智慧商業助力商家優化產品運營,調整營銷策略。

2017年5月22日,由菜鳥網絡主辦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在演講中再次強調,未來的物流公司的成長,要靠數據、技術和人才。馬雲這次還呼籲企業要聯合作戰,才能應對未來每天10億包裹的業務體量,「互相作戰永遠沒有未來」。

顯然,順豐並不想在數據方面讓步,繼續「聯合作戰」。在順豐與阿里巴巴若即若離的合作中,憑藉運送優勢,順豐曾多次嘗試電商業務。從「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嘿店、到風趣海淘等,儘管目前都不算成功,但「物流+電商」、與阿里巴巴「電商+菜鳥」,還是有著殊途同歸的意味,順豐在數據業務上的敏感也可想而知。

2017年5月29日上午,包括順豐在內的15家郵政快遞企業與菜鳥網絡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承諾進一步推動數據開放連接,深入運用大數據能力來提升服務品質。根據協議,這15家企業與菜鳥將基於雲計算服務,通過電子面單、雲客服等產品上的合作來推動行業的信息化升級。

但三天後,菜鳥網絡和順豐的矛盾還是爆發了。

遠離菜鳥網絡的,也不止順豐一家。2016年7月,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做客央視財經欄目《對話》時,他稱菜鳥網絡本質還是要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數據系統,說得好聽一點是提升這幾個快遞公司的效率,說得難聽一點,最後,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吸走。

作為阿里巴巴電商業務的競爭對手,京東曾經堅決禁用支付寶作為在線支付方式之一,一方面是基於手續費,另一方面也是基於用戶數據爭奪的考慮。

順豐在回應中呼籲,「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更有意思的是,在順豐集團的微博回應發出一個小時後,2017年6月1日19點41分,騰訊雲也微博發文稱,騰訊雲贊同「開放的雲計算」理念,全力保障數據安全,更保障客戶業務安全。騰訊雲助力順豐布局雲端,無論多麼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

時值櫻桃、荔枝、楊梅、芒果等生鮮時令農產品寄遞業務需求正旺的時候,作為有著36架自營全貨機、15架外包全貨機,無論從全貨機數量、航線數還是運力能力都領先行業的生鮮快遞小能手,順豐在淘寶、天貓忽然不能用了,確實給商戶造成了不小麻煩。國家郵政局也發聲,並協調「郵政企業和其他快遞企業組織運能,努力保持生鮮農產品外運渠道暢通。」

菜鳥網絡在公告中稱,「我們希望合作夥伴始終堅守客戶第一,不能因為一己的商業決策,影響商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並表示「菜鳥願意與所有合作夥伴進行數據連接、分享,提升物流體驗。」

順豐則回應稱,公平、公正、合作、共贏是商業合作的基礎。不會因為任何商業利益或脅迫而損害任何用戶利益,繼而阻礙政府大力倡導的數字經濟發展。

菜鳥網絡應該也清楚,強扭的瓜不甜。而且,雖然承諾永遠不做物流,但是菜鳥網絡仍然無法回答網友微博評論,「菜鳥如果壟斷了物流,以後包裹郵費它一家說了算,誰來保證消費者利益?」

就在順豐與菜鳥爆發衝突之前,京東早已與順豐開始了合作。

6月2日,騰訊科技發文稱,京東物流的相關負責人對其表示,京東與順豐旗下的豐巢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業務對接,並在2017年5月底正式開始全面合作。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覆蓋了13個城市,日均訂單超過5萬單。雙方計劃在年底之前將合作範圍擴展至全國26個城市,接入一萬臺的豐巢智能快遞自提櫃。

點擊下方藍字

下載:南方周末新版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熱議】拼多多電子面單背後的快遞暗戰,動了誰的奶酪?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王曉然 趙述評,原文標題《拼多多電子面單到底動了誰的奶酪》;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帳號立場,僅供參考電商企業推行電子面單背後隱藏著對掌控數據以及捍衛領地的欲望。「拼多多的買家資源越來越多,身邊的眾多淘寶賣家也紛紛入駐,但多數在使用菜鳥電子面單批量列印和發貨。如果拼多多電子面單足夠成熟,會考慮以後拼多多的訂單便採用拼多多電子面單。」上述銷售女裝的商家如此解釋。
  • 順豐淘寶怒懟這麼久,究竟誰在「封殺」誰?誰又在撒謊?
    剛剛,順豐宣布關閉對菜鳥的物流數據接口,包括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以及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關閉後,商家和消費者將不能使用順豐快遞,包括順豐旗下的豐巢自提櫃。這也就意味著順豐徹底和菜鳥決裂,從此分道揚鑣。
  • 【調查】淘寶買家突遭通知:發不了順豐了!菜鳥和順豐掐架中,到底誰先動的手?
    同時,菜鳥網絡(阿里旗下的快遞服務平臺)也聲稱,截至6月1日中午,順豐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導致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建議商家暫時停用順豐發貨。而順豐速運則對爆三樣(ID:sdbaosanyang)回應稱,如果淘寶商家有寄送快件的需求,順豐還會及時上門攬件。同時,順豐還對媒體爆料,是菜鳥「封殺」豐巢(順豐參股企業)在先。
  • 順豐VS菜鳥:物流數據爭奪戰
    從所處的物流環節來看,雙方的數據有極強的互補性:菜鳥接近前端銷售平臺,擁有用戶購買行為;順豐擁有用戶的真實收件信息,雙方的數據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數據鏈。「菜鳥想利用順豐的客戶信息,建設線上零售終端平臺;而順豐也想擁有購買端的數據,所以一直在做嘿客、順豐優選、順豐大當家等電商平臺作為流量入口。」這位順豐前員工表示。一般來說,物流數據包括路由信息和面單信息。
  • 拼多多電子面單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數位入駐拼多多的商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拼多多還沒有強制商家必須採用拼多多電子面單,仍可以使用菜鳥電子面單或者直接從快遞企業下單。但對於以拼多多為商品銷售主要渠道的商家來講,已經紛紛接入拼多多電子面單,還將此前已經購買的電子面單與快遞網點協商進行更換。一位在拼多多銷售女裝的商家稱,自己主要用圓通和韻達發貨,正好拼多多電子面單包含上述兩家快遞企業,便申請了開通。
  • 順豐「封殺」淘寶,到底是誰辜負誰?
    阿里旗下菜鳥網絡說:順豐突然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並且封殺淘寶。順豐控股說:菜鳥封殺豐巢數據接口,背後真相是阿里巴巴希望順豐棄用騰訊雲而改用阿里雲。接著雙方都是你來我往互相發聲明指責對面,菜鳥和順豐兩方都不甘示弱,決不讓步。事情的經過就是這醬紫...
  • 評測|順豐 菜鳥 京東三巨頭大比拼 物流技術哪家強
    物流行業總費用佔國內GDP15%以上,總規模超過11萬億,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大蛋糕,經過多年的廝殺,行業已由第三方快遞、電商自建物流、及菜鳥平臺三股勢力把持。這三大勢力分別是怎麼賺錢的?行業競爭格局會如何變化?這次,我們就拿順豐、京東物流和菜鳥平臺做一個比較研究。
  • 順豐、菜鳥互懟,誰的鍋?
    昨天凌晨,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臺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
  • 順豐公開懟菜鳥:王衛在電商路上的一次自我救贖
    菜鳥說順豐突然關閉了物流數據接口,涉嫌封殺淘系平臺訂單;順豐隨後回應說是菜鳥封殺其旗下智能快件箱平臺豐巢在先,且意欲逼順豐從騰訊雲轉阿里雲…好一出羅生門!到底是誰封殺誰?不說廢話,咱們直接進入正題。「互相封殺」到底怎麼回事兒?
  • 【重磅】順豐淘寶撕X 物流信息徹底關閉 菜鳥順豐都叫屈
    一方是快遞口碑第一的順豐,另一方是淘寶背後的阿里系菜鳥,你更支持誰?
  • 順豐突然關閉菜鳥數據埠!如此反水是為何?
    今日凌晨,順豐暫停數據接口後,淘寶上順豐包裹的物流詳情無法正常回傳,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事情早有徵兆。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此外,順豐是菜鳥網絡的股東之一。2013年5月,菜鳥網絡成立,順豐出資5000萬元,佔股1%。很快,菜鳥便在官微發布了聲明,強調「與所有物流夥伴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
  • 【內幕解析:拼多多的電子面單,動了誰的奶酪?】
    數位入駐拼多多的商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拼多多還沒有強制商家必須採用拼多多電子面單,仍可以使用菜鳥電子面單或者直接從快遞企業下單。但對於以拼多多為商品銷售主要渠道的商家來講,已經紛紛接入拼多多電子面單,還將此前已經購買的電子面單與快遞網點協商進行更換。一位在拼多多銷售女裝的商家稱,自己主要用圓通和韻達發貨,正好拼多多電子面單包含上述兩家快遞企業,便申請了開通。
  • 因為豐巢,我投訴了順豐,結果……
    後來我們這再去豐巢取順豐快遞的時候,已經會彈出詢問:2/5   豐巢收費,菜鳥亂入前幾天,上海有小區物業發公開信聲討豐巢的收費改動,並表示小區停用豐巢。今天看到新聞,上海已經有116個小區反對豐巢,不少小區物業開始自建快遞櫃。
  • 菜鳥網絡與順豐和解:數據共享合作達成一致
    順豐菜鳥交鋒始末2017-06-01菜鳥網絡和順豐速運互相指責對方首先關閉互通數據接口,並且都祭出「客戶第一」的大旗。2017-06-02先後有京東、美團外賣、網易等方面發聲表示支持順豐。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力挺順豐,「我相信順豐的品質、王衛的為人!現在公民發送的所有私人快遞信息,不管是不是該平臺的都被拿走!已經嚴重違法!公民的隱私信息誰來保護?呼籲有關部門調查!」
  • 【獨家解密:菜鳥與順豐鬧掰,暗藏中國物流大數據競爭的12大內幕】
    原因是順豐單方面暫停了數據接口,淘寶上將暫時無法顯示順豐物流數據,因此建議商家改用其他快遞公司服務,等待菜鳥網絡與順豐的溝通....18:43順豐官方發聲,嚴肅表達:1.菜鳥已經把順豐踢出,表示遺憾,要查快遞訂單,直接從順豐官方APP等入口查詢;2.菜鳥要求順豐提供無關客戶隱私的數據,順豐拒絕這一要求;3.順豐呼籲快遞同仁重視數據....
  • 順豐公開懟菜鳥?淘寶物流信息查不到,國家郵政局出來發話了
    菜鳥說順豐突然關閉了物流數據接口,涉嫌封殺淘系平臺訂單;順豐隨後回應說是菜鳥封殺其旗下智能快件箱平臺豐巢在先,且意欲逼順豐從騰訊雲轉阿里雲
  • 菜鳥「哭」訴順豐拉黑淘寶,順豐反擊:明明是你封殺的我,網友評論真相了……
    菜鳥發布聲明:順豐突然關閉埠根據菜鳥發布的聲明,這起突發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5月31日晚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 物流界的「雁門關一役」:順豐、菜鳥以及其他
    順豐與菜鳥,各執一詞,依舊是熟悉的橋段,各種冠冕且堂皇的理由。順豐說,菜鳥封殺順豐,順豐要捍衛用戶隱私數據,菜鳥言,是順豐突然發來數據接口暫停的告知,雙方兩個回合的回應,均是大義凌然。與此同時,用戶在淘寶購物,若商家採用順豐快遞,是無法查看物流信息的。涉及用戶每日數百萬單。「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莫過如此。
  • 菜鳥裹裹發布寄件櫃,瞄準順豐高端快件市場?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由於寄件頻次不高,通常要麼就是前往菜鳥裹裹寄件點,要麼就是預約上門取件。在收件上,通常用戶在菜鳥驛站收到件後,如果不滿意可以隨即完成退件。當然,如果不方便前往菜鳥驛站,也可以通過菜鳥智能櫃完成取件需求。 基本上能夠很好的滿足個人用戶的需求。
  • 【運聯研究】菜鳥裹裹能否撼動順豐的地位?
    郵政和順豐在商務件領域一騎絕塵,「通達系」在電商件領域具有成本和規模優勢。而過去,菜鳥裹裹一直在C2B退換件和C2C個人散件上發力;如今,推出智能寄件櫃這一動作可以看作為試圖打入商務件領域。這勢必會對順豐和郵政造成一定威脅。